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2767发布日期:2021-12-01 13:0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扳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拆装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2.扳手是常用工具,根据扳手形状可分为普通扳手和梅花扳手,梅花扳手用于拆卸管接头或螺栓,例如,平路机伸缩油缸管接头可通过梅花扳手拆卸与组装,也可以用于拆卸、组装其他管接头或螺栓。
3.在维修工程机械设备时,可采用梅花扳手,如遇到操作空间很紧凑的地方,会增加操作难度。例如,平路机伸缩油缸处于铲刀中部接近地面,在工作中为了防止石块等物体将伸缩油缸及连接管路损坏,将伸缩油缸完全装入保护罩内,由于伸缩油缸工作频繁,伸缩油缸油杆腔进油管常会松脱或内部油封损坏,由于油缸管接头在保护罩内,如果油缸管接头漏油,或更换接头密封时,需要将伸缩油缸的所有管路解开,并将伸缩油缸与机体的连接销子拔出,将整个油缸从保护罩内拉出后使用通用扳手才能对密封进行更换。
4.因此,需要一种扳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扳手,来解决现有的扳手提供的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6.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扳手,包括:
7.手柄,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操作端,所述第一操作端上设置有沿所述手柄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
8.扳手头,所述扳手头包括相对设置的卡套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可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段两者铰接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卡套通过万向轴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卡套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连接段相对设置。
12.优选地,所述卡套和所述开槽具有共同的对称轴线。
13.优选地,所述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摩擦齿。
14.优选地,所述手柄具有可伸缩结构,所述可伸缩结构沿着所述手柄的轴向方向伸缩。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第二操作端,所述第二操作端上设置有套筒。
17.另外,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角度度量结构。
18.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扳手,扳手头通过连接段能够相对手柄往复转动,卡套伸入较小空间内,可改变手柄的使用角度,使得手柄能够伸出到外面空间,方便转动手柄,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降低
操作难度,省时省力,减小劳动强度,尤其是更换平路机伸缩油缸时,不再需要将油缸整体从保护罩内取出,可以直接进行油缸管路更换或管路密封等操作。
附图说明
19.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扳手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扳手的局部侧视图。
22.其中附图标记:
23.1、手柄;2、安装槽;3、连接轴;4、扳手头;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扳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扳手的局部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扳手包括手柄1和扳手头4。
26.手柄1包括第一操作端,第一操作端上设置有沿手柄1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2;
27.扳手头4包括相对设置的卡套和连接段,连接段置于安装槽2内,且与安装槽2可转动连接。
28.安装槽2固定在第一操作端上,连接段置于安装槽2内,卡套延伸到安装槽2的外部,连接段在安装槽2内以径向为轴往复转动时,能够带动卡套在安装槽2外以安装槽2的径向为轴往复转动,使得扳手头4能够绕手柄1往复转动,对配合件(如管接头、螺栓等)进行旋紧或旋松。
29.采用上述扳手,扳手头4通过连接段能够相对手柄1往复转动,卡套伸入较小空间内,可改变手柄1的使用角度,使得手柄1能够伸出到外面空间,方便转动手柄1,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降低操作难度,省时省力,减小劳动强度,尤其是更换平路机伸缩油缸时,不再需要将油缸整体从保护罩内取出,可以直接进行油缸管路更换或管路密封等操作。
30.在本实施例中,卡套可以是完整的环形结构或者具有豁口的弧形结构,以便增加卡套的使用范围。连接段与卡套圆滑过渡。
31.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可采用方形杆或圆杆,便于手持。手柄1外部可覆盖有粗糙层,便于着力。
32.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可采用直杆状或曲杆状或折线状,手柄1包括相对两端,其中一端为第一操作端,另一端可设置为操作端或者手持端,例如在另一端上设置通孔,方便施力或悬挂收纳。
33.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包括但不限于“n”字型。安装槽2槽底一侧端部与第一操作端连接,安装槽2槽口一端用于安装连接段。
34.优选地,安装槽2与连接段两者铰接连接。采用铰接连接,连接段带动卡套绕安装
槽2往复转动,提高扳手头4的灵活性,降低操作难度,使用灵活。
35.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包括基座以及两个在基座上相对设置的侧壁,基座与第一操作端连接,如螺纹连接,两个侧壁上穿设有连接轴3,连接段上设置有轴孔,且通过轴孔套设在连接轴3上,使得扳手头4通过连接段与连接轴3可转动连接。
36.优选地,连接段与卡套通过万向轴(未示出)连接。采用万向轴连接,当万向轴锁紧时,连接段与卡套形成一体结构;当万向轴解锁时,卡套可以绕连接段转动,提高连接段和卡套的灵活性,进而提高扳手头4的灵活性,降低操作难度,使用灵活。
37.优选地,卡套上设置有开槽,开槽与连接段相对设置。经过开槽,卡套可以跨过与油管直接与配合件连接。通过设置开槽,可降低与配合件连接难度,通过设置开槽的位置,进一步降低操作的难度。
38.在本实施例中,卡套的直径为常见的扳手尺寸,通常为24mm

36mm。开槽设置在卡套上,约占卡套的周长的1/6

1/3,例如,直径为24mm的卡套,开槽宽度为12mm,再如,直径为34mm的卡套,开槽宽度为16mm。
39.优选地,卡套和开槽具有共同的对称轴线。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开槽处,使卡套与配合件结合,力可以均匀地传递到配合件的周向方向上,降低操作难度。
40.在本实施例中,卡套的两端之间为开槽,卡套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便于配合件进入开槽时,经导向面的导向作用进入卡套内。
41.优选地,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摩擦齿。卡套通过摩擦齿与配合件接触,增加卡套与配合件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配合件的驱动难度。
42.在本实施例中,摩擦齿具有圆滑的弧度,每个摩擦齿沿着卡套的轴向方向延伸,多个摩擦齿沿着卡槽的内表面均匀间隔分布。
43.优选地,手柄1具有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沿着手柄1的轴向方向伸缩。可伸缩结构使,得手柄1具有伸缩功能,通过增加手柄1的长度,可增大力矩,降低驱动难度。
44.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内管可沿着外管往复移动,外管的管口处设置有卡孔,内管的管底处设置有与卡孔配合使用的伸缩凸起,伸缩凸起收缩时,可退出卡孔,外管和内管可相对移动,伸缩凸起复位时,卡进入卡孔,外管和内管位置相对锁定。
45.优选地,第一操作端与手柄1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可为手柄1更换第一操作端,进而更换其他尺寸的扳手头4或其他类型扳手头4,使得扳手能够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端与手柄1可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既方便拆卸柱状,又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47.优选地,手柄1包括第二操作端,第二操作端上设置有套筒5。套筒5套设在螺栓上,转动手柄1,套筒5能够安装或拆卸螺栓。手柄1的第一操作端和第二操作端结构不同,能够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端与手柄1可以是一体结构,或者可拆卸连接。当第二操作端和手柄1为一体结构时,第二操作端和手柄1两者的连接处设置为渐变段,有助于力的传递,避免应力集中。
49.另外,优选地,套筒5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角度度量结构。通过角度度量结构,能够直接示出套筒5的转动角度,当安装多个螺栓时,可提供参考价值,避免安装不到位或过度。
50.在本实施例中,角度度量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角度尺,角度尺沿着套筒5的周向方向设置,且靠近套筒5的筒口处设置,易于获取。
51.下面进一步介绍扳手的使用过程。
52.根据配合件的尺寸选择适合的扳手头4,将连接段与卡套通过万向轴连接,将扳手头4通过连接段上的轴孔套设连接在安装槽2内的连接轴3上,安装槽2固定在第一操作端上,连接段置于安装槽2内,卡套延伸到安装槽2的外部,连接段在安装槽2内以径向为轴往复转动时,能够带动卡套在安装槽2外以安装槽2的径向为轴往复转动,且卡套和连接段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扳手头4能够相对手柄1往复转动,对配合件(如管接头、螺栓等)进行旋紧或旋松。手柄1的第二操作端上设置有套筒5,通过套筒5能够安装或拆卸螺栓。角度尺沿着套筒5的周向方向设置,能够直接示出套筒5的转动角度。
53.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扳手,扳手头通过连接段能够相对手柄往复转动,卡套伸入较小空间内,可改变手柄的使用角度,使得手柄能够伸出到外面空间,方便转动手柄,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降低操作难度,省时省力,减小劳动强度,尤其是更换平路机伸缩油缸时,不再需要将油缸整体从保护罩内取出,可以直接进行油缸管路更换或管路密封等操作。
54.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