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2165发布日期:2021-12-22 16:4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盗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2.由于智能锁的便利性和先进性,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锁,常见的智能锁有指纹锁、虹膜识别锁和磁卡识别锁。通常情况下,考虑到断电的情况,智能锁会配备机械锁,但是机械锁存在容易被人撬开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的智能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盗的智能锁包括锁体外壳、机械锁组件和至少一个防盗阻挡结构,所述机械锁组件设置在所述锁体外壳中,所述机械锁组件包括机械锁芯和扁轴,所述扁轴安装在所述机械锁芯的第一端;所述防盗阻挡结构设置在所述机械锁芯中和/或所述锁体外壳中,所述防盗阻挡结构设置在沿所述扁轴的轴向路径上。
5.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智能锁包括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设置在所述机械锁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阻挡件用于挡住所述机械锁芯的钥匙孔。
6.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锁芯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阻挡件的第一安装孔。
7.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挡件贯穿所述扁轴。
8.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智能锁包括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锁体外壳中,所述第二阻挡件用于抵住所述机械锁芯的第一端。
9.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智能锁包括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锁体外壳中,所述第三阻挡件设置有可供所述扁轴穿过的第一避让区。
10.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外壳包括面板壳,所述第三阻挡件设置在所述面板壳中,所述第三阻挡件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壳的一个侧壁连接,所述第三阻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面板壳的另一个侧壁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盗的智能锁包括信号模块、监测开关、锁体外壳、机械锁组件和防盗阻挡结构,所述监测开关设置在所述锁体外壳中,所述监测开关与所述信号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监测开关用于感应所述扁轴的转动。
12.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开关设置有弹性片,所述扁轴转动时将所述弹性片压住以触发所述监测开关。
13.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模块用于与智能锁的控制面板信号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若遇到有人用细钢丝插入机械锁组件开锁的情况,细钢丝插入智能锁时会受到防盗阻挡结构的阻碍;或遇到有人采用暴力敲击机械锁组件意图暴力开锁的情况,防盗阻挡结构用于抵住机械锁组件,防止机械锁组件
向智能锁内移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锁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6.图1为智能锁的结构图;
17.图2为智能锁的结构图,图中拆除底壳;
18.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的智能锁,智能锁包括锁体外壳,具体地,智能锁包括控制面板112、锁体把手109、离合转子110、离合销和离合驱动机构,离合销安装在离合转子110中,锁体把手109通过把手接头与锁体外壳安装,离合转子110与把手接头安装,离合转子110和离合驱动机构安装在锁体外壳中,控制面板112设置在锁体外壳中,离合驱动机构包括离合推板111,离合推板111用于推动离合销。可以理解的是,离合驱动机构具有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两种方式,通过密码、生物识别等解锁方式可操作控制面板112以启动离合驱动机构,通过钥匙可手动启动离合驱动机构。
23.具体地,智能锁包括机械锁组件,机械锁组件设置在锁体外壳中,机械锁组件包括机械锁芯101和扁轴102,扁轴102安装在机械锁芯101的第一端,钥匙插入机械锁芯101的第二端并转动,以使扁轴102转动,从而启动离合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智能锁包括至少一个防盗阻挡结构,防盗阻挡结构设置在沿扁轴102的轴向路径上,若小偷用细钢丝插入机械锁芯101的钥匙孔意图直接用细钢丝推动离合推板111或采用暴力方式将机械锁组件向内推,那
么利用防盗阻挡结构可防止细钢丝插入或阻止机械锁组件向内移动。一些示例中,防盗阻挡结构设置在机械锁芯101中;一些示例中,防盗阻挡结构设置在锁体外壳中;当然,一些示例中,机械锁芯101中设置有防盗阻挡结构,锁体外壳中也设置有防盗阻挡结构。
24.结合附图,智能锁包括第一阻挡件103,第一阻挡件103设置在机械锁芯101的第一端,第一阻挡件103用于挡住机械锁芯101的钥匙孔,具体地,第一阻挡件103挡在钥匙孔的末端,以防止小偷将细钢丝通过钥匙孔插入智能锁中。
25.具体地,机械锁芯10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阻挡件103的第一安装孔。进一步地,第一阻挡件103贯穿扁轴102。结合附图,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机械锁芯101侧壁的相对位置上,第一安装孔贯穿机械锁芯101其中一个侧壁,并在相对位置的侧壁上第一安装孔为盲孔,第一阻挡件103插入第一安装孔并贯穿扁轴102。进一步地,第一阻挡件103与第一安装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以将加固第一阻挡件103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安装。
26.当然,作为替换方案,第一安装孔可设置为贯穿机械锁芯101侧壁相对位置的结构。一些示例中,第一阻挡件10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阻挡件103分别从机械锁芯101侧壁的相对位置插入第一安装孔。
27.结合附图,智能锁包括第二阻挡件104,第二阻挡件104设置在锁体外壳中,第二阻挡件104用于抵住机械锁芯101的第一端,可以理解的是,若遇上暴力将机械锁组件向内推的情况,第二阻挡件104可防止机械锁芯101向内移动。进一步地,为有效起到阻挡的作用,沿扁轴102的轴向方向,第二阻挡件104设置为较厚。一些示例中,第二阻挡件104与锁体外壳一体成型,第二阻挡件104与锁体外壳之间连接牢固。
28.结合附图,智能锁包括第三阻挡件105,第三阻挡件105设置在锁体外壳中,第三阻挡件105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各第三阻挡件105沿扁轴102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三阻挡件105设置有可供扁轴102穿过的第一避让区,第一避让区设置为第三阻挡件105上的通孔或凹槽。可以理解的是,若遇到细钢丝插入锁体外壳的情况,第三阻挡件105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挡的作用。
29.进一步地,锁体外壳包括面板壳106,第三阻挡件105设置在面板壳106中,第三阻挡件105设置为挡板,第三阻挡件105的一端与面板壳106的一个侧壁连接,第三阻挡件105的另一端与面板壳106的另一个侧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阻挡件105还起到了加强肋板的作用,以加固面板壳106的结构。
30.锁体外壳包括底壳,面板壳106与底壳安装,锁体把手109设置在面板壳106上,机械锁芯101组件、控制面板112、离合转子110和离合驱动机构安装在面板壳106中。
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的智能锁,智能锁包括信号模块107、监测开关108、锁体外壳、机械锁组件和防盗阻挡结构,锁体外壳、机械锁组件和防盗阻挡结构如前所述。进一步地,监测开关108设置在锁体外壳中,监测开关108与信号模块107信号连接,信号模块107与智能锁的控制面板112信号连接,控制面板112产生警报信号,监测开关108用于感应扁轴102的转动。
32.具体地,监测开关108设置有弹性片,扁轴102转动时将弹性片压住以触发监测开关108,信号模块107接收监测开关108的信号,控制面板112接收信号,并将信号反馈至用户终端,用户可获悉有人正在通过机械锁组件开锁。
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
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