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管子割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8119发布日期:2022-07-15 23:2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管子割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切割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管子割刀。


背景技术:

2.管子割刀,包括经枢轴连接的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第一握柄的前端设支撑部,第二握柄的前端装配刀片,通过将管子置于支撑部,相对握持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如同剪刀一样令刀片向支撑部靠近来切割管子、将管子割断。现有的管割刀,其支撑部的结构、形状单一,如一般仅设弧状槽用于约束圆管,而难以对方管、平面构件实施切割,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管子割刀的支撑部结构、形状单一,仅能对特定形状的管子进行切割,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管子割刀。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子割刀,包括经枢轴连接的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设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握柄的前端装配刀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配置一可在闲置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换位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不同,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闲置位置时避开所述第一支撑部令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刀片配合实现切割,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依靠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用于与所述刀片配合实现切割。
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分别为支撑平面和圆管约束槽。
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撑平面上设有角度标线。
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支撑平面或圆管约束槽朝向所述刀片。
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翻转配置在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
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闲置位置时结合在所述第一握柄上。
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握柄上分开设有第一约束槽和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闲置位置时所述第一约束槽卡在所述第一凸块上令所述第二支撑部结合在所述第一握柄上。
1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结合在一起。
1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并列的两个侧边,所述两个侧边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间隙、所述两个侧边分开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侧。
13.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两个侧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分开设有
第二约束槽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块位于第二约束槽中。
1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面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撑面设有第三约束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面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支撑面上且所述第三凸块位于所述第三约束槽内。
15.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握柄的前端设第一支撑部并配置一可在闲置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换位的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不同,第二支撑部位于闲置位置时避开第一支撑部令第一支撑部与刀片配合实现切割,第二支撑部位于使用位置时与第一支撑部相配共同用于与刀片配合实现切割。因此,改变第二支撑部的位置,可以用于切割不同形状的管子,实现管子割刀更多切割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子割刀的一个实施例的轴侧图,该图中第二支撑部位于闲置位置;
17.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管子割刀的一个正投影示意图;
18.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19.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放大图;
20.图5为图1所示多功能管子割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2.图7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二支撑部换位至使用位置的示意图;
23.图8为图7所示结构的一个正投影示意图;
24.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图;
25.图10为图8的d-d向剖视放大图;
26.图11为图8的e-e向剖视放大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00第一握柄;
29.110第一支撑部,111支撑平面,112角度标线,113第二约束槽,114 第三约束槽;
30.120第二支撑部,121销轴,122圆管约束槽,123第一约束槽,124侧边,125间隙,126第二凸块,127第三凸块;
31.130第一凸块;
32.200第二握柄,210刀片,211紧固件;
33.300枢轴;
34.400弹性元件;
35.500锁环。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7.如图1-11所示,该多功能管子割刀,包括经枢轴300连接的第一握柄 100和第二握柄200。第一握柄100的前端设第一支撑部110,该第一支撑部 110优选地与第一握柄100制
为一体并从第一握柄上直接延伸出来。第一握柄100的前端还配置一可在图1-6所示闲置位置与图7-11所示使用位置之间换位的第二支撑部120,第二支撑部120优选地通过销轴121装配在第一握柄100的前端而翻转配置,从而通过翻转可以在闲置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换位。而且,第一支撑部110上的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部120上的支撑结构不同,使得第一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能够分别支撑不同的管子。第二握柄200的前端装配刀片210,该刀片可以如图所示用紧固件211紧固在第二握柄200的前端,也可通过可更换结构装配在第二握柄前端。借由前述结构,第二支撑部120位于闲置位置时避开第一支撑部令第一支撑部与刀片配合实现切割,第二支撑部120位于使用位置时依靠在第一支撑部上用于与刀片配合实现切割。
38.如图所示实施例,第一支撑部110上的支撑结构为支撑平面111,第二支撑部120上的支撑结构为圆管约束槽122。因此,将第二支撑部换位至闲置位置,可以将方管、平面型构件置于第一支撑部的支撑平面上进行切割;将第二支撑部换位至使用位置可将圆管置于第二支撑部的圆管约束槽内进行切割。鉴于该技术启示,在具体实施时,作为等同的技术手段,也可以是第一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为圆管约束槽,第二支撑部上的支撑结构为支撑平面,则将第二支撑部换位至闲置位置,可以将圆管置于第一支撑部的圆管约束槽内进行切割;将第二支撑部换位至使用位置,可将方管、平面型构件置于第二支撑部的支撑平面上进行切割。第二支撑部位于使用位置时支撑平面或圆管约束槽朝向刀片。而且,支撑平面上设有角度标线,便于将比切割的方管、平面型构件转动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割。
39.为了避免第二支撑部在妨碍工作,第二支撑部120位于闲置位置时结合在第一握柄100上,即将第二支撑部约束在第一握柄上,避免第二支撑部意外离开闲置位置。具体的,第二支撑部120与第一握柄100上分开设有第一约束槽123和第一凸块130,第二支撑部位于图1-6所示闲置位置时第一约束槽123卡在第一凸块130上令第二支撑部结合在第一握柄上。这种第一约束槽卡在第一凸块上的配合关系,可以通过构件材质的弹性变形实现,如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握柄均用工程塑料制成。因此,通过外力可以解除第一约束槽与第一凸块的卡接,令第二支撑部能够顺利翻转换位。
40.为了增加第二支撑部在使用位置的稳定性,第二支撑部位于图7-11所示使用位置时与第一支撑部结合在一起。具体的,第二支撑部120具有并列的两个侧边124,两个侧边之间保持间隙125,第二支撑部位于使用位置时第一支撑部110位于间隙125内、两个侧边124分开位于第一支撑部110的两侧。据此,第二支撑部可以借助第一支撑部的支撑而提高承载能力。进一步的,避免第二支撑部意外离开使用位置,两个侧边124的内侧面与第一支撑部的外侧面分开设有第二约束槽113和第二凸块126,第二支撑部位于使用位置时第二凸块126位于第二约束槽113中,即将第二支撑部约束在第一支撑部上,避免第二支撑部意外离开使用位置。同样的,可以通过构件材质的弹性变形,实现第二凸块嵌入或者脱出第二约束槽。
41.为了进一步增大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的结合,避免第二支撑部在工作时受理变形,在第二支撑部的底面设有第三凸块127,第一支撑部的支撑面设有第三约束槽114,第二支撑部位于图7-11所示使用位置时第二支撑部的底面置于第一支撑部的支撑面上且第三凸块127位于第三约束槽114内,从而第二支撑部能够受到第一支撑部的有力支撑,并且借助第三凸块位于第三约束槽的配合避免第二支撑部相对于第一支撑部移位。这里在第一
支撑部的支撑面设第三约束槽而不是设第三凸块,是为了保证第一支撑部的支撑面连续完成,能够对管子形成较好的支撑与约束。
42.此外,为了能够将握在一起的第一握柄100与第二握柄200撑开,在二者时间置有弹性元件400。为了能够令产品占据较小的位置以便收纳存放,通过锁环500将第一握柄100与第二握柄200约束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