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5496发布日期:2022-01-26 21:0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分解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装配,具体涉及一种分解工具。


背景技术:

2.封严环是航空发动机密封性能保证的重要零件,同时也是发动机转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转子装配质量和装配重复性,封严环的安装往往采用过盈止口配合和螺栓连接的结构形式,例如安装于低压涡轮转子支撑锥壁的封严环,封严环与支撑锥壁之间具有过盈配合段,并通过该过盈配合段彼此配合连接。
3.发明人发现,由于封严环处于支撑锥壁的内腔之中,在分解过程中操作空间有限,且封严环中并不具有能够与其他分解工具相配合固定的结构,现有分解工具难以与封严环之间进行定位、固定后对其进行分解。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分解工具,能够实现在指定位置对封严环的稳定固定,以对其施加分解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解工具,能够在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对待分解部件的快速固定与稳定连接,以对过盈配合段进行分解。
6.上述分解工具包括: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调节件,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铰接,所述调节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以及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用于调节并保持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的相对位置;施力组件,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用于产生分解力;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二夹持面以及端面,通过所述端面实现所述分解工具相对待分解部件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夹持面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面分别与所述待分解部件的内周以及外周共形,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面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面对所述待分解部件进行夹持。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分解部件为过盈配合连接于支撑锥壁中的封严环,所述第一夹持面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面为与所述封严环内周以及外周壁面共形的柱面。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设置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具有所述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块通过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具有所述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第二销钉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铰接。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板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销固定连接后形成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板通过多个第二连接销固定连接后形成所述第二夹持臂。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调节件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夹持臂可转动,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夹持臂可转动;在组装状态下,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方螺纹连接,与另一方固定连接。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轴肩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段穿过所述通孔后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轴肩部共同限制所述调节件在所述通孔内的活动。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组件包括:滑动杆,沿所述待分解部件的轴向设置;滑锤,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动杆;限位件,固定于滑动杆上部;其中,滑动杆底部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驱动所述滑锤沿所述滑动杆移动,冲击所述限位件以产生所述分解力,通过所述滑动杆底部将所述分解力传递至所述夹持组件。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组件在所述一端通过转接座与所述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
15.上述分解工具通过夹持组件实现与待分解部件的快速固定与稳定连接,通过施力组件产生所需的分解力,完成对具有过盈配合段的待分解部件的分解工作,且该分解工具易于操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17.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支撑锥壁和封严环的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支撑锥壁和封严环的剖视图。
19.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分解工具对封严环进行夹持的立体图。
20.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分解工具对封严环进行夹持的剖视图。
21.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22.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夹持组件的剖视图。
23.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分解工具的立体图。
24.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分解工具的剖视图。
25.符号标记说明
26.1夹持组件
27.2施力组件
28.3支撑锥壁
29.4封严环
30.5容纳空间
31.11第一夹持臂
32.12第二夹持臂
33.13第一连接件
34.14第二连接件
35.15调节件
36.16挡环
37.17固定件
38.18转接座
39.19旋转轴
40.21滑锤
41.22滑动杆
42.23限位件
43.24紧固件
44.31一侧壁面
45.41封严环内环
46.42封严环外环
47.110第一夹持块
48.111第一支板
49.112第一连接销
50.113第一销钉
51.114第一夹持面
52.116第一夹持段
53.117第一避让段
54.118第一调节段
55.120第二夹持块
56.121第二支板
57.122第二连接销123第二销钉
58.124第二夹持面
59.125端面
60.126第二夹持段
61.127第二避让段
62.128第二调节段
63.151第一段
64.152第二段
65.153轴肩部
66.181孔槽
67.221滑动杆底部
68.222环形凸台
69.223滑动杆上部
70.225第一面
71.226第二面
72.227肩部
73.311凸出部
74.411底部
75.412内壁面
76.413外壁面
77.414上部
78.415环形台
79.a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8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81.提供一种分解工具,用于实现过盈配合的部件的分解。
82.过盈配合的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过盈配合的第一环形件与第二环形件,其中,第一环形件为涡轮转子的支撑锥壁3,第二环形件为封严环4,封严环4设置于支撑锥壁3的内腔中。封严环4包括封严环内环41以及封严环外环42,封严环内环41具有内壁面412和外壁面413,且封严环内环41的上部414设置有凸出的环形台415。支撑锥壁3的一侧壁面31上设置有凸出部311,凸出部311与封严环内环41的底部411过盈配合,形成过盈配合段。
83.如图3和图4所示,分解工具包括夹持组件1以及施力组件2,夹持组件1对封严环4进行夹持,施力组件2的一端与夹持组件1固定连接,用于对封严环4产生沿图中所示方向向上的分解力,使封严环4相对支撑锥壁3发生位移,直至封严环4完全自支撑锥壁3脱离。
84.夹持组件1包括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调节件15以及转接座18,施力组件2在一端通过转接座18与夹持组件1可拆卸连接。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和转接座18通过旋转轴19铰接,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绕旋转轴19可旋转,实现夹持组件1的开合功能。调节件15分别与第一夹持臂11以及第二夹持臂12连接,用于调节并保持第一夹持臂11与第二夹持臂12的相对位置,以控制夹持组件1的开合。
85.如图5所示,第一夹持臂11具有第一夹持段116、第一避让段117以及第一调节段118,形成类u字型的结构,第二夹持臂12具有第二夹持段126、第二避让段127以及第二调节段128,形成类u字型的结构,以在第一夹持臂11与第二夹持臂12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5,使封严环内环41的上部414能够置于其中。第一夹持臂11与第二夹持臂12不限于图5中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还可以是类v字型、弧形等结构。
86.第一夹持臂11的第一夹持段116设置有第一夹持块110,第二夹持臂12的第二夹持段126设置有第二夹持块120,第一夹持块110、第二夹持块120分别于封严环内环41的内壁面412、外壁面413对其进行夹持,实现分解工具在封严环4上的径向定位。
87.由于夹持组件1开合时采用旋转运动,需要避免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12在旋转过程中与封严环4产生干涉、或无法精确夹持到封严环4上的固定部位的情况。第一夹持块110通过第一销钉113与第一夹持臂11铰接,使第一夹持块110可绕第一销钉113的轴线旋转,第二夹持块120通过第二销钉123与第二夹持臂12铰接,使第二夹持块120可绕第二销
钉123的轴线旋转,从而在夹持组件1对封严环4进行夹持的过程中可调整第一夹持块110、第二夹持块120的姿态,使第一夹持块110的第一夹持面114、第二夹持块120的第二夹持面124始终能够与封严环内环41的壁面保持贴合,且在夹持组件1开合的过程中调整第一夹持块110、第二夹持块120的姿态,可使第一夹持块110、第二夹持块120不与封严环4上的其他零件发生干涉。
88.第一夹持块110具有第一夹持面114,第二夹持块120具有第二夹持面124,通过调节调节件15以使夹持组件1通过第一夹持面114以及第二夹持面124对封严环内环41进行夹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面114、第二夹持面124分别与封严环内环41的内壁面412、外壁面413共形,即第一夹持面114与第二夹持面124为柱面,两柱面的半径分别与内壁面412、外壁面413的半径一致,使第一夹持面114、第二夹持面124与封严环内环41的两侧壁面能够完全贴合,保证夹持组件1对封严环内环41的稳定夹持,且采用柱面配合,能够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对零件造成损伤。
89.第二夹持块120具有端面125,参考图4,端面125可与环形台415的底面相接触,实现分解工具相对封严环4的轴向定位。第一夹持块110和第二夹持块120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或结构,只要第一夹持块110、第二夹持块120的第一夹持面114、第二夹持面124能够对封严环内环41的两侧壁面进行夹持,以实现分解工具相对封严环4的径向定位,且具有端面125以实现轴向定位即可。
90.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11包括2个第一支板111,2个第一支板111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销112固定连接,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包括2个第二支板121,2个第二支板121通过多个第二连接销122固定连接,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夹持臂12。采用中空结构,能够减少夹持组件1的重量,便于操作,同时能够保证第一夹持臂11与第二夹持臂12的刚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板111、第二支板121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设置更多的支板以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
91.在图5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板111与第一连接销112铆接,第二支板121与第二连接销122铆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板111与第一连接销112和/或第二支板121与第二连接销122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连接,例如螺纹连接、焊接等;或者,第一支板111与第一连接销112和/或第二支板121与第二连接销122可以是一体件。
92.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夹持臂11的第一调节段118通过第一连接件13与调节件15连接,第一连接件13相对第一夹持臂11可转动,使调节件15可相对第一调节段118转动,第二夹持臂12的第二调节段128通过第二连接件14与调节件15连接,第二连接件14相对第二夹持臂12可转动,使调节件15可相对第二调节段128转动。
93.在组装状态下,沿调节件15的轴线方向,调节件15与第一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4中的一方螺纹连接,与另一方固定连接。在图5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沿调节件15的轴线方向,调节件15与第一连接件1螺纹连接3,与第二连接件14固定连接,使调节件15与第二夹持臂12之间仅可相对转动,沿调节件15的轴线方向不可相对移动。从而通过旋动调节件15,能够使得第一夹持臂11与第二夹持臂12之间张开或并拢,同时通过螺纹连接3的调节件15与第一连接件1实现在指定位置对第一夹持臂11与第二夹持臂12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保持。
9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节件15为螺栓,包括第一段151、第二段152以及形成于第一
段151与第二段152之间的轴肩部153,第一连接件13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一段151与第一连接件13螺纹连接,第二连接件14上开设有通孔,第二段152设置于该通孔内。第二段152的直径小于第一段151的直径,以形成轴肩部153,轴肩部153与第二连接件14的一侧相接触,第二段152穿过通孔后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17,固定件17与第二连接件14的另一侧相接触,轴肩部153与固定件17共同限制调节件15在第二连接件14的通孔内的活动,实现调节件15与第二夹持臂12在轴线方向上的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调节件15,第一连接件13沿调节件15的轴线方向活动,且第一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4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实现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12开合运动。
95.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件14的两侧还设置有挡环16,以保护第二连接件14和调节件15,防止在转动过程中造成损伤。
9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7为螺母,固定件17与调节件15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对调节件15起到限位作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7与调节件15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对调节件15起到限位作用。
97.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施力组件2为滑锤组件,包括滑锤21、滑动杆22以及限位件23,滑动杆22沿轴向a设置,滑锤21套设于滑动杆22,且沿滑动杆22表面可活动。滑动杆底部221通过转接座18与夹持组件1固定连接,具体来说,滑动杆底部221设置于转接座18的孔槽181内,通过例如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等方式实现施力组件2与夹持组件1的固定连接。驱动滑锤21沿滑动杆22移动,冲击限位件23以产生所需的分解力,通过滑动杆底部221将该分解力传递至夹持组件1,通过冲击的方式施加的分解力更易于拆卸过盈配合的部件。
98.其中,文中所记载的轴向a为支撑锥壁3的轴线方向。
99.滑动杆底部221的上方设置有环形凸台222,环形凸台222具有凸出于滑动杆22的第一面225,从而对滑锤21沿轴向a向下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限位件23套设于滑动杆上部223,由于滑动杆上部223具有肩部227,限位件23由紧固件24压紧于肩部227上,使得被固定后的限位件23能够置于该肩部227而不会向下移动。限位件23具有凸出于滑动杆22的第二面226,从而对滑锤21沿轴向a向上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且第二面226需要承受滑锤21向上运动时与第二面226撞击而产生的冲击力。
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产生冲击的部件为滑锤21,传递冲击的部件为滑动杆22和限位件23,该施力组件2的结构简单,使用者仅需用手直接拉动滑锤21撞击限位件23即可产生并传递所需的分解力,操作方便,应当理解的是,施力组件2的结构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产生向上的分解力,例如液压冲击器。
101.参考图3和图4,对分解工具的使用进行说明:
102.转动调节件15,第一夹持臂11绕旋转轴1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夹持臂12绕旋转轴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夹持组件1处于打开状态;
103.将分解工具放置于封严环内环41上方,沿轴向a向下移动分解工具,使封严环内环41的上部414置于夹持组件1的容纳空间5内;
104.将第二夹持块120的第二夹持面124抵紧在封严环内环41的内壁面412上,第二夹持块120的端面125与封严环4的环形台415底面相接触;
105.反向转动调节件15,第一夹持臂11朝向与第二夹持臂12并拢的方向移动,至第一
夹持块110的第一夹持面114抵紧在封严环内环41的外壁面413上,夹持组件1处于闭合状态,完成对封严环内环41内外壁面的夹持,实现分解工具在封严环4上的固定,如图3所示;
106.拉动滑锤21,使得滑锤21沿滑动杆22轴向a向上滑动,冲击限位件23,产生的分解力使得封严环4沿轴向a向上发生小位移;
107.完成上述步骤后,小幅转动调节件15将夹持组件1再次打开,将分解工具整体旋转到封严环4的低点处,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封严环从锥壁的止口处完全脱离。
108.采用上述分解工具对具有过盈配合段的两环形件进行分解,操作简单,分解过程中通过夹持组件1实现快速固定与稳定连接,通过施力组件2产生所需的分解力,完成对两环形件的分解工作。该分解工具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109.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