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9590发布日期:2022-04-06 22:3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


背景技术:

2.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涉及多方面工作,既包括系统层面的统筹管理,又包括实地的巡视检查。变电站的巡视检查是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通过值班人员的定期巡检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掌握运行异常,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及事故影响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3.当工作人员执行实地巡检工作时,应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如机械工具、电学仪器、照明器具等均有可能用到,因此往往采用工具箱集中收纳。由于涉及的工器具类别、数量较多,因此即使集中收纳于工具箱中仍不便于携带,那么,如果能通过结构改进来赋予工具箱一定的便携移动能力,则有望克服上述问题。此外,常规便携式的工具箱不具有架高功能,只能放置于地面上取用工具,这就需要使用者反复弯腰、起身,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以解决常规工具箱便携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常规工具箱无法以架高状态供工作人员使用。
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包括箱体,箱盖,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外斜撑杆,内滑道,内斜撑杆,外滑道,锁定钩,固定柱,卡爪,凸点,地垫,折叠支撑杆,抽屉,区格,盖板,锁扣,其中,在箱体上铰接有箱盖,在箱体的下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箱体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滑道和外滑道,外斜撑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外斜撑杆的上端位于外滑道中,内斜撑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内斜撑杆的上端位于内滑道中,在箱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锁定钩,在箱盖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锁定钩与固定柱相互配合,在箱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卡爪,在箱盖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凸点,卡爪与凸点相互配合,在箱体的后端以及箱盖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地垫,在箱体与箱盖之间设置有折叠支撑杆,在箱体的前端设置有抽屉,在箱体的上端分隔有若干区格,在区格上铰接有盖板,在盖板与区格的隔板之间设置有锁扣。
8.作为优选,以若干脚轮替代所述若干地垫,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
9.作为优选,在箱盖的前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为伸缩拉杆。
10.作为优选,抽屉插接在抽屉箱中,在抽屉与所述抽屉箱之间设置有锁具。
11.作为优选,折叠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折叠支撑杆分别位于箱体两侧。
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箱体与箱盖相配合,用于构成工具箱的主体结构,其中箱体用于容纳物品,箱盖用于对箱体起到封闭作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共同对箱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得以以架高状态进行使用;外斜撑杆和内斜撑杆分别对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起到结构加强作用,使二者处于撑开状态时结构较为稳定;内滑道和外滑道分别用于容纳内斜撑杆和外斜撑杆,从而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得以折叠起来,在折叠状态下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箱体上的卡爪与箱盖上的凸点相配合,用于对箱盖和箱体加以固定;箱体上的锁定钩用于挂接在箱盖上的固定柱上,从而对箱盖的关闭状态进一步予以锁定;当箱盖关闭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地面上时,地垫用于直接接触地面;折叠支撑杆用于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起到支撑作用;抽屉和区格均用于放置物品,通过抽屉和区格对空间的划分,使不同类型的器具得以单独分区放置,因而收纳更加合理,也便于管理;盖板可用于对区格起到封闭作用;当盖板封闭区格时,锁扣用于对盖板加以固定。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该技术方案为箱体设计了可折叠的支撑结构,并对箱体内部空间的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底端设置了可折叠的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与箱体之间利用斜撑杆起到稳定作用,斜撑杆嵌入至箱体底端的滑道中,因而可方便的对支撑架进行折叠;基于这种构造,使工器具箱既可架高使用又不影响其便携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箱体与箱盖之间设置了卡爪与锁定钩两种固定机构,确保了箱盖的稳定锁固。另外,本实用新型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抽屉和若干区格,且区格可由盖板封闭,使工器具的收纳更加便于管理。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16.图3是当卸除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后,本实用新型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17.图4是当卸除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后,本实用新型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18.图中:
19.1、箱体
ꢀꢀꢀꢀꢀꢀꢀꢀ
2、箱盖
ꢀꢀꢀꢀꢀꢀꢀꢀ
3、第一支撑架
ꢀꢀ
4、第二支撑架
20.5、外斜撑杆
ꢀꢀꢀꢀ
6、内滑道
ꢀꢀꢀꢀꢀꢀ
7、内斜撑杆
ꢀꢀꢀꢀ
8、外滑道
21.9、锁定钩
ꢀꢀꢀꢀꢀꢀ
10、固定柱
ꢀꢀꢀꢀꢀ
11、卡爪
ꢀꢀꢀꢀꢀꢀꢀ
12、凸点
22.13、地垫
ꢀꢀꢀꢀꢀꢀꢀ
14、折叠支撑杆 15、抽屉
ꢀꢀꢀꢀꢀꢀꢀ
16、区格
23.17、盖板
ꢀꢀꢀꢀꢀꢀꢀ
18、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5.实施例1
26.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箱盖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外斜撑杆5,内滑道6,内斜撑杆7,外滑道8,锁定钩9,固定柱10,卡爪11,凸点12,地垫13,折叠支撑杆14,抽屉15,区格16,盖板17,锁扣18,其中,在箱体1上铰接有箱盖2,在箱体1的下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在箱体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滑道6和外滑道8,外斜撑杆5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架3转动连接,外斜撑杆5的上端位于外滑道8中,内斜撑杆7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架4转动连接,内斜撑杆7的上端位于内滑道6中,在箱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锁定钩9,在箱盖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锁定钩9与固定柱10相互配合,在箱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卡爪11,在箱盖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凸点12,卡爪11与凸点12相互配合,在箱体1的后端以及箱盖2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地垫13,在箱体1与箱盖2之间设置有折叠支撑杆14,在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抽屉15,在箱体1的上端分隔有若干区格16,在区格16上铰接有盖板17,在盖板17与区格16的隔板之间设置有锁扣18。
27.本实施例的结构特点如下:箱体1与箱盖2相配合,用于构成工具箱的主体结构,其中箱体1用于容纳物品,箱盖2用于对箱体1起到封闭作用;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共同对箱体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得以以架高状态进行使用;外斜撑杆5和内斜撑杆7分别对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起到结构加强作用,使二者处于撑开状态时结构较为稳定;内滑道6和外滑道8分别用于容纳内斜撑杆7和外斜撑杆5,从而使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得以折叠起来,在折叠状态下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箱体1上的卡爪11与箱盖2上的凸点12相配合,用于对箱盖2和箱体1加以固定;箱体1上的锁定钩9用于挂接在箱盖2上的固定柱10上,从而对箱盖2的关闭状态进一步予以锁定;当箱盖2关闭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地面上时,地垫13用于直接接触地面;折叠支撑杆14用于在箱体1和箱盖2之间起到支撑作用;抽屉15和区格16均用于放置物品,通过抽屉15和区格16对空间的划分,使不同类型的器具得以单独分区放置,因而收纳更加合理,也便于管理;盖板17可用于对区格16起到封闭作用;当盖板17封闭区格16时,锁扣18用于对盖板17加以固定。
28.实施例2
29.用于变电站现场的安全工器具箱,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箱盖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外斜撑杆5,内滑道6,内斜撑杆7,外滑道8,锁定钩9,固定柱10,卡爪11,凸点12,地垫13,折叠支撑杆14,抽屉15,区格16,盖板17,锁扣18,其中,在箱体1上铰接有箱盖2,在箱体1的下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架3和第二支撑架4,在箱体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滑道6和外滑道8,外斜撑杆5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架3转动连接,外斜撑杆5的上端位于外滑道8中,内斜撑杆7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架4转动连接,内斜撑杆7的上端位于内滑道6中,在箱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锁定钩9,在箱盖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锁定钩9与固定柱10相互配合,在箱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卡爪11,在箱盖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凸点12,卡爪11与凸点12相互配合,在箱体1的后端以及箱盖2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地垫13,在箱体1与箱盖2之间设置有折叠支撑杆14,在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抽屉15,在箱体1的上端分隔有若干区格16,在区格16上铰接有盖板17,在盖板17与区格16的隔板之间设置有锁扣18。其中,以若干脚轮替代所述若干地垫13,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在箱盖2的前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为伸缩拉杆。抽屉15插接在抽屉箱中,在抽屉15与所述抽屉箱之间设置有锁具。折叠支撑杆14有两个,两个折叠支撑杆14分别位于箱体1两侧。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