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2138发布日期:2022-06-21 23:1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头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头盒。


背景技术:

2.现有市场上销售的一次锁定结构都是简单的滑动锁定结构,结构虽然合理,但缺点是滑动锁扣的锁定和未锁定(即解锁)时的视觉区别不大,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需要手试一下才能知道是开或锁定状态,所以容易被忽略或误判,在拿取盒子时常常会导致盒体突然被打开(因处于解锁状态,而使用者不知),盒内的钻头掉落损坏甚至人伤事故,使用不便。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滑动锁扣的锁定状态和未锁定(即解锁)状态进行判断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因为只有滑动锁扣的一次锁定,在收纳盒或工具盒移动或掉落时可能会因碰撞导致滑动锁扣的一次锁定失效,造成内容物(即工具)损失,因此如何对滑动锁扣实现二次锁定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盒,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一: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滑动锁扣的锁定状态和未锁定(即解锁)状态进行判断的问题;问题二:如何对滑动锁扣实现二次锁定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钻头盒。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钻头盒,包括上盖、下盖和可翻折的提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盒设有用于对上盖和下盖进行锁定或解锁的滑动锁扣,滑动锁扣设有同提手部相匹配的第三凹槽;
6.当提手部翻起并嵌入第三凹槽时,滑动锁扣对上盖和下盖处于解锁状态;
7.当滑动锁扣对上盖和下盖进行锁定时,提手部和第三凹槽分离,提手部翻下并对滑动锁扣进行限位,实现提手部对上盖和下盖的二次锁定。
8.进一步,所述上盖或下盖设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同滑动锁扣相配合,实现对上盖和下盖进行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二凸出部同滑动锁扣分离时上盖和下盖解锁,第三凹槽被嵌入提手部,第二凸出部同滑动锁扣锁合时上盖和下盖锁定,第三凹槽和提手部分离。
9.进一步,所述提手部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同上盖或下盖实现可翻折连接;
10.所述滑动锁扣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滑动,第三凹槽设置在滑动锁扣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第三凹槽和第一连接杆相匹配;或所述滑动锁扣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滑动,第三凹槽设置在滑动锁扣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第三凹槽和第二连接杆相匹配。
11.进一步,所述上盖对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凸出部,下盖对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凸出部,滑动锁扣和第一凸出部实现滑动锁扣和上盖之间可滑动连接;
12.或所述下盖对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凸出部,上盖对应
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凸出部,滑动锁扣和第一凸出部实现滑动锁扣和下盖之间可滑动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出部设有第一凸出横条和第三凸出横条,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第二凸出横条;
14.所述滑动锁扣内侧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出横条、第二凹槽和第三凸出横条实现滑动锁扣和上盖之间可滑动连接或实现滑动锁扣和下盖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出横条实现滑动锁扣对上盖及下盖进行锁定或解锁。
15.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上盖边沿处,第二凸出部位于下盖边沿处,第一凸出部位和第二凸出部位的位置对应;或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下盖边沿处,第二凸出部位于上盖边沿处,第一凸出部位和第二凸出部位的位置对应;
16.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滑动锁扣内侧上方,第二凹槽位于滑动锁扣内侧下方。
1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同上盖铰接;或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同下盖铰接;
18.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铰接。
19.进一步,所述钻头盒还包括防撞挡板部,该防撞挡板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呈透明状;所述上盖的顶部呈透明状;
20.所述底板面向上盖的一侧面设有用于标识工具信息的标识区。
21.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面向下盖的一侧面设有若干挡板,底板同钻头盒两侧的内侧壁卡接;所述挡板为三个,每个挡板均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挡板和第三段挡板呈水平方向,第二段挡板呈倾斜方向;
22.所述三个挡板的高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加。
23.进一步,所述底板两端设有连接凹槽;所述钻头盒两侧的内侧壁设有连接筋条,连接凹槽和连接筋条对应,实现防撞挡板部和钻头盒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24.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1、本实用新型的钻头盒中提手部、设有第三凹槽的滑动锁扣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滑动锁扣的锁定状态和未锁定(即解锁)状态进行判断,
26.(1)当手提部翻起且位于直立状态时(即提手部打开),一次锁定的结构同时被解锁,即滑动锁扣通过滑动对上盖和下盖进行解锁,使得上盖和下盖处于未锁定状态,此时上盖和下盖才可以被打开,提手部也嵌入第三凹槽中,第三凹槽和提手部相互限位,使得提手部保持直立状态,即提手部无法翻下来回到原位(也就是说此时提手部处于被第三凹槽限位处于直立状态,无法被翻下折收),直立状态的提手部从视觉上给使用者非常明显的提示,上盖和下盖处于未锁定状态,随时由被打开的可能性,使用者拿取钻头盒时需要更加注意或者先锁定上盖和下盖后,再拿取钻头盒;
27.(2)只有当滑动锁扣通过滑动对上盖和下盖完全锁定时,此时第三凹槽和提手部相分离(即同步实现第三凹槽解除对提手部的限位),以此为前提,手提部才能被收合(即提手部翻下来回到原位,也就是提手部处于收纳状态或收折状态),并在收折同时,提手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同部对滑动锁扣进行限位,确保锁扣被限定于锁定状态。所以只要手提部处于收合(收纳)状态时,即使用者就可以确定盒体是处于锁定状态,因为手提部是非常醒目的,所以视觉是非常好判定,此时拿取钻头盒是安全的。
28.(3)当提手部无法翻下来回到原位时,滑动锁扣对上盖和下盖进行锁定,此时提手部对滑动锁扣进行限位(即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滑动锁扣两个滑动方向上的限位),即提手部对滑动锁扣实现再次锁定(即提手部实现对滑动锁扣的二次锁定,提升了收纳盒或工具盒在移动和收纳时的安全性),钻头盒使用更安全、可靠。该设计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对处于锁定状态下的滑动锁扣进行再次锁定(或限位),确保使用安全性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29.综上,也就是说当提手部处于直立时,第三凹槽才可被嵌入提手部的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滑动锁扣才可滑动并同步实现对上盖和下盖解锁。
30.反之,只有滑动锁扣处于锁定上盖和下盖状态时,第三凹槽与提手部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即处于非嵌入状态,提手部才可被折翻收纳,由此为前提实现了,用户通过目视即可判断出,只要当提手部处于折翻收纳状态时,上盖和下盖肯定处于锁定状态。
31.本实用新型的提手部和滑动锁扣,在没有增加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滑动锁扣二次锁定或再次锁定的功能,提手部和滑动锁扣的结合巧妙,提手部即实现提手功能、又实现在视觉上突出上盖和下盖锁定或解锁状态的指示功能,还可以对锁定的滑动锁扣实现再次锁定功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人身安全,并且保护了使用者资产安全(避免钻头掉落损坏),醒目的手提部结构(直立状态、收纳状态)让操作更加直觉化,大大提升了钻头盒和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性。
32.2、本实用新型的钻头盒中防撞挡板部上设有用于标识工具(即钻具,或称钻头)信息的标识区,上盖顶部呈透明设计,使用者不需要打开上盖和下盖,即可通过透明的上盖看到防撞挡板部上的工具信息(强化了钻头型号更直观显示或可视化的功能),判断出钻头盒内是否有使用者所需要的钻具,更加便利。
33.3、本实用新型的钻头盒中防撞挡板部的设计,帮助固定部对钻具的固定,比如钻头盒移动过程中或翻转过程中,防撞挡板部能够有效避免钻具从固定部中脱落,避免钻具碰撞钻头盒内侧壁。
附图说明
34.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主视图(即上盖为正面)。
35.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及b部放大图。
36.图3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后视图。
37.图4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俯视图(含d部放大图)。
38.图5-1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俯视图(标识e-e剖视线)。
39.图5-2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剖视图(含f部放大图)。
40.图6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立体图1(提手部折叠状态或水平状态,上盖和下盖未打开)。
41.图7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立体图2(提手部竖直状态,上盖和下盖未打开)。
42.图8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立体图1(提手部竖直状态,上盖和下盖已打开)。
43.图9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爆炸图1(提手部竖直状态,上盖和下盖已打开)。
44.图10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爆炸图2(提手部竖直状态,上盖和下盖已打开)。
45.图11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立体图3(提手部水平状态,上盖和下盖已打开)。
46.图12是实施例1中一种钻头盒的立体图4(提手部折叠状态或水平状态,上盖和下盖未打开)。
47.图13是实施例1中防撞挡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48.图中:1、钻头盒;1-1、铰接处;
49.2、上盖;2-1、第一凸出部;2-1-1、第一凸出横条;2-1-3、第三凸出横条;
50.2-2、第四凹槽;2-3、透明部位;2-4、连接筋条;
51.3、下盖;3-1、第二凸出部;3-1-1、第二凸出横条;3-2、轴连接部;
52.4、提手部;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中空部;4-3-1、第三加强筋;
53.5、滑动锁扣;5-1、第一凹槽;5-2、第二凹槽;5-3、第三凹槽;5-4、第一加强筋;5-5、第二加强筋;
54.6、防撞挡板部;6-1、底板;6-2、连接凹槽;6-3、第一挡板;6-3-1、第一挡板的第一段挡板;6-3-2、第一挡板的第二段挡板;6-3-3、第一挡板的第三段挡板;6-4、第二挡板;6-5、第三挡板;
55.7、固定部;7-1、第一层固定层;7-1-1、凸出轴;7-1-2、转轴;7-2、第二层固定层;7-3、第三层固定层;
56.8、防盗扣。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58.参见图1至图12,具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钻头盒,包括上盖2、下盖3和可翻折的提手部4,所述钻头盒1设有用于对上盖2和下盖3 进行锁定或解锁的滑动锁扣5,滑动锁扣5设有同提手部4相匹配的第三凹槽 5-3;
59.当提手部4翻起并嵌入第三凹槽5-3时,滑动锁扣5对上盖2和下盖3处于解锁状态,也就是说上盖2和下盖3可以被打开;并且此时提手部4处于被第三凹槽5-3限位处于直立状态,无法被翻下折收。
60.当滑动锁扣5对上盖2和下盖3进行锁定时(上盖2和下盖3无法被打开),提手部4和第三凹槽5-3分离,同步实现第三凹槽5-3解除对提手部的限位,以此为前提,提手部4翻下(即可翻下收折)并在收折同时,提手部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同部对滑动锁扣5进行限位,即实现提手部4对上盖2和下盖3的二次锁定,确保滑动锁扣5被限定于锁定状态。
61.以上为前提,当提手部4处于直立时,第三凹槽5-3才可被嵌入提手部第一连接杆4-1或第二连接杆4-2,滑动锁扣5才可滑动并同步实现对上盖2 和下盖3解锁。反之,只有滑动锁扣5处于锁定上盖2和下盖3状态时,第三凹槽5-3与提手部4的第一连接杆4-1或第二连接杆4-2即处于非嵌入状态,提手部4才可被折翻收纳,由此为前提实现了用户通过目视即可判断出,只要当提手部4处于折翻收纳状态时,上盖2和下盖3肯定处于锁定状态。
62.通过提手部4的视觉上提示,以及提手部4对处于锁定状态的滑动锁扣5 再次锁定的功能,能有有效避免钻头盒被意外打开。
63.所述“意外打开”是指在使用者预料之外,上盖2和下盖3打开,比如使用者误触上盖2和/或下盖3,使得两者意外打开,或者钻头盒1因其内部工具重量造成上盖2和下盖3之间意外打开,或者钻头盒1因受外力或发生磕碰造成上盖2和下盖3之间意外打开等情形,上盖2和下盖3之间意外打开是钻头盒1使用上的不安全情形,很有能造成工具损坏或因工具造成他人人身损害。
64.上盖2和下盖3之间的开合完全按照使用者要求来,极大提供使用安全性,对工具本身也是极好的保护。
65.所述上盖2或下盖3设有第二凸出部3-1,第二凸出部3-1同滑动锁扣5 相配合,实现对上盖2和下盖3进行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二凸出部3-1同滑动锁扣5分离时上盖2和下盖3解锁,第三凹槽5-3被嵌入提手部4,第二凸出部3-1同滑动锁扣5锁合时上盖2和下盖3锁定,第三凹槽5-3和提手部4 分离。第二凸出部3-1可以位于上盖2,或者也可以位于下盖3,只要第二凸出部3-1同滑动锁扣5配合实现对上盖2和下盖3锁定和解锁功能即可。
66.第三凹槽5-3对应提手部5的第一连接杆4-1,或者第三凹槽5-3也可以对应提手部5的第二连接杆4-2,只要第三凹槽5-3和第二凸出部3-1相配合,实现提手部4嵌入第三凹槽5-3同时滑动锁扣5和第二凸出部3-1分离,使得提手部竖起且上盖2和下盖3解锁,和实现提手部4和第三凹槽5-3分离同时滑动锁扣5和第二凸出部3-1锁合,使得上盖2和下盖3锁定且提手部翻下收折即可。
67.本实施例1中,所述提手部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 4-2同上盖2或下盖3实现可翻折连接,比如所述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均同上盖2铰接。
68.此时以上盖2端面作为水平基准,来判断提手部4的竖直状态或水平状态,提手部4可以竖直地连接在上盖2上(参见图7),便于使用者通过提手部4 拎起整个钻头盒1及其内部工具,将钻头盒1归置在指定位置时,将提手部4 折叠下来,此时提手部4和上盖2端面平行(参见图6),这样实现提手部4 同上盖2的可翻折连接功能。
69.可替代的选择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均同下盖3铰接,也能实现提手部4同上盖2的可翻折连接功能。
70.优选地,提手部4内设有中空部4-3,中空部4-3内设有第三加强筋4-3-1,既保证提手部4的拉伸强度,又减少提手部4重量,节省提手部4生产所需原材料。
71.也就是说既可以选择,所述上盖2对应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 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凸出部2-1,下盖3对应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 4-2之间设有第二凸出部3-1,滑动锁扣5和第一凸出部2-1实现滑动锁扣5 和上盖2之间可滑动连接;
72.也可以选择,所述下盖3对应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凸出部2-1,上盖2对应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设有第二凸出部3-1,滑动锁扣5和第一凸出部2-1实现滑动锁扣5和下盖3 之间可滑动连接。
73.所述第一凸出部2-1设有第一凸出横条2-1-1和第三凸出横条2-1-3,所述第二凸出部3-1设有第二凸出横条3-1-1;
74.优选地,所述滑动锁扣5内侧设有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5-2,所述第一凹槽5-1和第一凸出横条2-1-1、第二凹槽5-2和第三凸出横条2-1-3实现滑动锁扣5和上盖2之间可滑动连接或实现滑动锁扣5和下盖3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出横条3-1-1实现滑动锁扣5对上盖2及下盖3进行锁定或解锁。
75.本实施例1中,所述上盖2对应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凸出部2-1,比如第一凸出部2-1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第一凸出部2-1不限定为梯形,该第一凸出部2-1顶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出横条 2-1-1,其底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凸出横条2-1-3,下盖3对应第一连接杆 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且靠近第二连接杆4-2的位置设有第二凸出部3-1,该第二凸出部3-1朝外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凸出横条3-1-1;
76.所述滑动锁扣5内侧设有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5-2,所述第一凹槽5-1 和第一凸出横条2-1-1、第二凹槽5-2和第三凸出横条2-1-3实现滑动锁扣5 和下盖3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出横条3-1-1实现滑动锁扣5对上盖2和下盖3进行锁定或解锁,即当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出横条3-1-1卡接时,上盖2和下盖3处于锁定状态,当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出横条3-1-1分离时,上盖2和下盖3处于解锁状态,钻头盒可以被打开。
77.所述滑动锁扣5在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滑动,滑动锁扣 5靠近第一连接杆4-1的一端设有第三凹槽5-3,第三凹槽5-3和第一连接杆 4-1相匹配;比如所述第二凸出横条3-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凹槽5-3 的深度;所述滑动锁扣5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的距离。
78.所述第一凸出部2-1位于上盖2边沿处,第二凸出部3-1位于下盖3边沿处,第一凸出部2-1位和第二凸出部3-1位的位置对应;
79.所述第一凹槽5-1位于滑动锁扣5内侧上方,第二凹槽5-2位于滑动锁扣 5内侧下方。
80.所述滑动锁扣5内侧还设有第一加强筋5-4和第二加强筋5-5,第一加强筋5-4同第一凸出部2-1对应,第二加强筋5-5同第二凸出部3-1对应,第一加强筋5-4、第一凸出部2-1、第一凸出横条2-1-1以及第一凹槽5-1将滑动锁扣5可滑动地连接在上盖2上,避免滑动锁扣5晃动和/或脱落。
81.提手部4的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滑动锁扣5的第三凹槽 5-3,这些部件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滑动锁扣的锁定状态和未锁定(即解锁)状态进行判断,设计更加简单、借助提手部4的第一连接杆4-1 和第二连接杆4-2实现滑动锁扣5滑动方向上的限位。
82.先将提手部4翻起(比如翻起至提手部直立状态),解除第一连接杆4-1 和第二连接杆4-2对滑动锁扣5的限位,然后滑动锁扣5可以在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之间沿着第一凸出横条2-1-1和第三凸出横条2-1-3 滑动,同时当第三凹槽5-3同第一连接杆4-1卡合时(即第一连接杆4-1嵌入第三凹槽5-3中,提手部4处于竖直状态或直立状态,第一连接杆4-1对滑动锁扣5起到限位作用,即第一连接杆4-1对滑动锁扣5在其滑动方向上进行限位,滑动锁扣5无法继续滑动,同时滑动锁扣5对提手部4也进行限位,提手部无法翻下来回到原位),第二凸出横条3-1-1和第二凹槽5-2也可以分离,便于上盖2和下盖3之间分离(即未锁定状态),实现上盖2和下盖3打开(参见图8)。此时直立状态的提手部从视觉上给使用者非常明显的提示,上盖和下盖处于未锁定状态,随时有被打开的可能性,使用者取放和移动钻头盒时需要更加注意或者先锁定上盖和下盖后,再拿取钻头盒。
83.当上盖2和下盖3合闭上,滑动锁扣5向第二连接杆4-2方向滑动直至滑动锁扣5同第二连接杆4-2相抵时(第二连接杆4-2对滑动锁扣5在其滑动方向上进行限位),滑动锁扣5的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出横条3-1-1形成卡接,此时上盖2和下盖3无法打开,实现安全锁
扣状态或锁定状态,同时第一连接杆4-1也自第三凹槽5-3中移出,便于将提手部4翻折下来回到原位,即提手部4处于水平状态,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也翻折下来并同滑动锁扣5两侧相抵(参见图6),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 对此时的滑动锁扣5实现了限位作用(即滑动锁扣5被限位致不能滑动,提手部4对处于锁定状态的滑动锁扣5实现再次锁定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钻头盒使用安全性),避免滑动锁扣5发生意外滑动,避免造成第二凸出横条3-1-1 和第二凹槽5-2进而上盖2和下盖3意外打开,有效提高了安全锁扣机构的安全性能。而一旦提手部4翻折下来回到原位,就意味着滑动锁扣5处于锁定状态,使用者通过视觉上对提手部4位置进行判断(即提手部4起到明显的指示作用,非常醒目,视觉上很好判断),就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上盖和下盖是出于锁定状态还是未锁定状态,使用钻头盒的安全性更高。
84.比如提手部4是竖直状态,此时上盖2和下盖3之间可能存在意外打开的风险(比如当第一连接杆4-1嵌入第三凹槽5-3时,上盖2和下盖3之间可以打开,当第一连接杆4-1未嵌入第三凹槽5-3时,上盖2和下盖3不能打开);比如提手部4是水平状态(即收折状态、或折收状态、或折合状态),此时上盖2和下盖3之间很安全,不存在意外打开的风险,使用起来更加直观、方便、安全。
85.参见图6,滑动锁扣5的锁定状态,此时上盖2和下盖3闭合,提手部4 处于水平状态,滑动锁扣5的第一凹槽5-1同第一凸出横条2-1-1卡接,滑动锁扣5的第二凹槽5-2同第二凸出横条3-1-1和第三凸出横条2-1-3同时卡接。
86.参见图8,滑动锁扣5的未锁定状态(打开状态),此时提手部4处于竖直状态,滑动锁扣5的第一凹槽5-1同第一凸出横条2-1-1卡接,第一连接杆4-1嵌入第三凹槽5-3内,第二凹槽5-2和第二凸出横条3-1-1分离,上盖2和下盖3可以打开。
87.所述钻头盒1还包括防撞挡板部6,该防撞挡板部6包括底板6-1,底板 6-1的面向下盖3的一侧面设有若干挡板,优选地,挡板同底部垂直设置,防撞隔档效果最好。底板6-1同钻头盒1两侧的内侧壁卡接,比如底板6-1两端设有连接凹槽6-2,所述钻头盒1两侧的内侧壁设有连接筋条2-4,连接筋条2-4有多个且位于钻头盒1两侧一一对应,连接凹槽6-2和连接筋条2-4 对应,也就是说连接凹槽6-2和连接筋条2-4卡接,实现防撞挡板部6和钻头盒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将连接凹槽6-2和不同的连接筋条2-4进行卡接,实现防撞挡板部6同固定部7之间的距离调整,也就是说防撞挡板部6 使用的钻具长度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个可调整的范围值,通过调整防撞挡板部6同固定部7之间的距离,适应更多不同长度的钻具,扩大防撞挡板部6 的适用范围。
88.本实施例1中,所述挡板为三个,每个挡板均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挡板和第三段挡板呈水平方向,第二段挡板呈倾斜方向,三个挡板对应的第二段挡板倾斜角度可以不同,三个挡板对应的第一段挡板和第三段挡板的长度也可以不同,这样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长度的工具(比如钻具)固定在本钻头盒内,更精准地发挥防撞挡板部6对工具(钻头)的保护功能,避免钻头同钻头盒1内侧发生碰撞,提高防撞挡板部6的利用率、产品匹配度。比如,本实施例1中的挡板分为第一挡板6-3、第二挡板6-4、第三挡板6-5,以第一挡板6-3为例,其划分为第一挡板的第一段挡板6-3-1、第一挡板的第二段挡板6-3-2和第一挡板的第三段挡板6-3-3。
89.所述三个挡板的高度自下而上依次增加,也就是说越靠近固定部7的挡板高度越
低,越远离固定部7的挡板高度越高,此处的高度为挡板顶端至底板 6-1之间的距离。这样设计是为了同固定部7上多层放置且不同长度的钻具相匹配。
90.所述撞挡板部的底板6-1呈透明状;所述上盖2的顶部呈透明状(即见附图11中透明部位2-3),确保上盖2上方即可看到上盖2内部工具(比如各种钻头或批头等螺钉旋具头,或者各种可存放的带有柄特征的工具附件,或者其他类型的工具附件,比如打磨类等工具附件等等)及其信息。所述底板 6-1面向上盖2的一侧面设有用于标识工具信息(比如对应固定部7上固定钻具的钻具型号或钻具柄径等信息)的标识区。这样不用打开钻头盒,在钻头盒外部透过透明的上盖2即可看到具体型号钻具固定在哪个位置,使用更便捷。
91.优选地,所述上盖2的四周侧壁呈透明状,此处增加的透明设计,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钻头盒1内部情况,包括钻具和钻具信息。
92.所述上盖2和下盖3之间铰接,靠近该铰接处1-1的上盖2内侧壁设有一对第四凹槽2-2;
93.上盖2和下盖3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工具的固定部7,固定部7分为三层固定层,第一层固定层7-1底部设于凸出轴7-1-1,凸出轴7-1-1和第四凹槽 2-2(也可以是轴孔状)卡接,第一层固定层7-1顶部同下盖3连接,比如第一层固定层7-1顶部设有转轴7-1-2,转轴7-1-2嵌入下盖3内的轴连接部 3-2中;第一层固定层7-1用于放置长柄钻具,对应第一挡板6-3。
94.所述第二层固定层7-2底部的两端均连接在凸出轴7-1-1上,同时第二层固定层7-2通过连接部和第一层固定层7-1连接;第二层固定层7-2用于放置中等长度柄长的钻具,对应第二挡板6-4;
95.所述第三层固定层7-3底部的两端均连接在凸出轴7-1-1上,同时第三层固定层7-3通过连接部和第二层固定层7-2连接;第三层固定层7-3用于放置短柄钻具,对应第三挡板6-5。
96.也就是所述上盖2和下盖3之间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用于固定工具的固定部7。随着上盖2和下盖3打开过程中,比如将下盖3提起来,下盖3带着固定部7翻起来,固定部7将钻具竖起来,方便使用者拿取钻具。
97.所述上盖2深度大于下盖3深度,便于固定部7及其上钻具置于上盖2内、为防撞挡板部6提供放置空间,当下盖3提起来后,整个钻头盒、固定部7 及其钻具放置更稳定,不容易发生倾倒。
98.钻头盒还可以增设防盗扣8,防盗扣8位于第二凸出部3-1上,位置同第一连接杆4-1对应,在钻头盒销售过程中,如果有防盗扣8说明该钻头盒生产完成后没有打开过,因为防盗扣8没有被破坏(滑动锁扣5无法移动,上盖2和下盖3不可能打开),而消费者购买钻头盒后,需要先破坏防盗扣8 (比如将防盗扣8扣掉),便于滑动锁扣5移动,能够将上盖2和下盖3打开,拿取钻头盒内工具使用。
99.本文中涉及的顶部、底部、前侧、后侧、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汇是便于描述,但不作为对产品限定,如果产品旋转或更换角度,相应的方位也会发生变化。
1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