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6545发布日期:2022-06-08 06:5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的安装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


背景技术:

2.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标定试验中,必须使用转速传感器测量增压器涡轮的转速,因此需要将转速传感器安装至增压器的安装孔中,转速传感器的探头距离涡轮叶片外沿要保证在2mm以内,且不能接触叶片,才有稳定可靠的测试信号输出。由于增压器安装孔的尺寸为10mm,转速传感器的尺寸为5mm至6mm,因此,转速传感器的安装空间狭小。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将增压器从发动机上拆卸下来,将转速传感器安装到增压器上后,再将增压器安装到发动机上进行测试,需要反复拆装零件,影响零件质量,并且因为需要将传感器上的锁止螺母拧进安装孔中,使用常规扳手无法将锁止螺母拧紧,造成测试过程中转速传感器的松动,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内表面的第一端和第二套筒内表面的第一端均为内六角形,第一套筒的第一端与转速传感器上的锁止螺母相适配,第一套筒的外表面尺寸与增压器安装孔的尺寸相匹配;第二套筒的第一端与转速传感器上的固定螺母相适配,并且穿设在第一套筒内,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既转动连接又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装调工具在不将增压器从发动机上拆卸下来的情况下,第二套筒的第一端套设在固定螺母上,调节转速传感器的位置,并把持转速传感器不动,第一套筒套设在锁止螺母上,并可以进入到增压器的安装孔中,第一套筒转动锁止螺母,使得转速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增压器的安装孔中,利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配合,可以将转速传感器精准地安装在增压器的安装孔中,并且可以保证锁止螺母将转速传感器连接在增压器上的稳固性,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节约了工时。
4.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从第一套筒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套筒的另一端;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从第二套筒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套筒的另一端。由于转速传感器信号线的一端的插接头较大,无法直接穿入到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内部,需要将信号线从转速传感器上拆卸下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套筒上开设第一开口,第二套筒上开设第二开口,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线可以从第一开口进入第一套筒,从第二开口进入第二套筒,无需将信号线从转速传感器上拆卸下来,就可以完成转速传感器安装进本技术的工具中,提高了本技术工具使用的便捷性。
5.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和第二开口的尺寸均与转速传感器上的信号线尺寸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尺寸设计得与信号线的尺寸相匹配,既可以使信号线进入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中,又可以减小第一套筒因开设第一开口的损
失强度和第二套筒因开设第二开口的损失强度。
6.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套筒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开口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套筒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开口的延伸方向设计为与第一套筒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开口的延伸方向设计为与第二套筒的延伸方向相同,有助于将信号线放置进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时更加方便。
7.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套筒的外表面设置第一调节件,通过转动第一调节件而转动第一套筒,从而转动锁止螺母,第一调节件的设置使得转动第一套筒更加方便省力。
8.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件为六角形,第一调节件的中心线与第一套筒的中心线重合,第一调节件的尺寸与第一扳手的尺寸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调节件设计为六角形,并且可以与第一扳手适配,可以使用第一扳手转动第一调节件,使得转动第一调节件更加方便省力。
9.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套筒的外表面设置第二调节件,通过转动第二调节件而转动第二套筒,从而调节转速传感器的位置,第二调节件的设置使得转动第二套筒更加方便省力。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件为六角形,第二调节件的中心线与第二套筒的中心线重合,第二调节件的尺寸与第二扳手的尺寸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调节件设计为六角形,并且可以与第二扳手适配,可以使用第二扳手转动第二调节件,使得转动第二调节件更加方便省力。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壁厚大于第一套筒其他区域处的壁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壁厚设计得比第一套筒其他区域处的壁厚大,有利于增加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强度,从而增加第一套筒的使用寿命。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配合使用,在不将增压器从发动机上拆卸下来的情况下,可以将转速传感器精准地安装在增压器的安装孔中,并且可以保证锁止螺母将转速传感器连接在增压器上的稳固性,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节约了工时。
14.(2)通过在第一套筒上开设第一开口,在第二套筒上开设第二开口,使得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线可以从第一开口进入第一套筒,从第二开口进入第二套筒,无需将信号线从转速传感器上拆卸下来,就可以完成转速传感器安装进本技术的工具中,提高了本技术工具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的
工作环境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第一调节件;4、第二调节件;5、第一开口;6、第二开口;7、转速传感器;71、锁止螺母;72、固定螺母;73、信号线;8、增压器;8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21.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22.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包括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第一套筒1内表面的第一端和第二套筒2内表面的第一端均为内六角形,第一套筒1的第一端与转速传感器7上的锁止螺母71相适配,第一套筒1的外表面尺寸与增压器8安装孔81的尺寸相匹配;第二套筒2的第一端与转速传感器7上的固定螺母72相适配,并且穿设在第一套筒1内,第二套筒2与第一套筒1既转动连接又滑动连接。
2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均为圆筒状结构,第一套筒1的轴线与第二套筒2的轴线重合,第一套筒1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筒2的外径。第一套筒1第一端的壁厚大于第一套筒1其他区域处的壁厚;第一套筒1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件3,第一调节件3的外表面为六角形,第一调节件3的内表面为圆形,第一调节件3内表面的轴线与第一套筒1的轴线重合,第一调节件3的尺寸与第一扳手的尺寸相匹配;第一套筒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从第一套筒1的一端沿着第一套筒1的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一套筒1的另一端,第一开口5的尺寸与转速传感器7上的信号线73尺寸相匹配。
24.第二套筒2的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件4,第二调节件4的外表面为六角形,第二调节件4的内表面为圆形,第二调节件4内表面的轴线与第二套筒2的轴线重合,第二调节件4的尺寸与第二扳手的尺寸相匹配;第二套筒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6,第二开口6从第二套筒2的一端沿着第二套筒2的轴线方向延伸至第二套筒2的另一端,第二开口6的尺寸与转速传感器7上的信号线73尺寸相匹配。
25.本技术的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转速传感器的装调工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26.将第二套筒2的第一端穿设到第一套筒1的第二端;将转速传感器7的信号线73从第一开口5和第二开口6中放入至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中,调整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位置,使得第一套筒1的第一端位于转速传感器7的锁止螺母71处,第二套筒2的第一端位于转速传感器7的固定螺母72处;将传感器插入至增压器8的安装孔81中,用第二扳手转动第二调节件4,当转速传感器7的一端抵在增压器8表面时,再反向转动一圈或两圈第二调节件
4,然后把持第二扳手不动;用第一扳手转动第一调节件3,使得第一套筒1的第一端带动锁止螺母71进入增压器8的安装孔81中,并拧紧锁止螺母71,使得转速传感器7固定在安装孔81内;拔出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完成转速传感器7的装调。
2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