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0173发布日期:2022-12-10 02:2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内存条插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


背景技术:

2.在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服务器应用更加广泛,对服务器的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内存的容量需求越来越高,主板上内存条插槽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在研发及生产阶段测试验证过程中,需要对内存条进行多次插拔。
3.现有的服务器主板内存条插拔方式大部分为手工插拔作业,插装内存条时,即先将内存条插槽两端的卡扣向外掰开,将内存条用力压入内存条插槽内直至内存条卡扣恢复原位,完成内存条的插入;拔出内存条时,先将卡扣用力向外掰开,内存条即可从内存条插槽中弹出。然而,手工打开卡扣易对手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工打开卡扣易对手指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
5.一种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包括:壳体、旋转块、旋杆和两个滑块;
6.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旋转块以可绕自身中心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两个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两个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旋转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旋转块抵接;两个所述滑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旋转块转动时,两个所述滑块在所述旋转块的推动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滑动,以使每个所述滑块的部分结构伸出于所述开口;所述旋杆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旋转块连接,所述旋杆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块转动。
7.上述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通过在壳体的容纳腔内设置沿第一方向排布的两个滑块,并且在两个滑块的中间设置旋转块,将旋杆和旋转块连接。这样,需要打开内存插槽的卡扣时,旋转旋杆,旋杆带动旋转块旋转,旋转块旋转后推动两个滑块在第一方向上相背滑动,并且从开口滑出,从而将卡扣顶开,整个过程不仅无需手指与卡扣接触,还无需手工“掰”卡扣,从而在防止手指损伤的同时还可以省力。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块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所述滑块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9.所述工装处于第二状态时,每个所述滑块的部分结构均伸出于所述开口,所述旋转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10.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11.这样,保证旋转块旋转后,能够将两个滑块朝相互背离的方向推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块的转动中心与所述旋杆的轴心线重合。
13.这样,在旋转旋杆时,只需要使旋杆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即可带动旋转块转动。同时,由于旋杆也穿设在壳体上,因此,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降低旋杆在壳体上的设置难度。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旋杆的轴向方向,所述旋转块的截面为椭圆形。
15.这样,将旋转块设置为椭圆形块可以减小旋转旋杆的驱动力,使工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省力。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滑块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7.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驱动两个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向滑动,以使每个所述滑块的部分结构从所述开口滑回至所述容纳腔内。
18.这样,可以使两个滑块具有自动“归位”的功能,提高工装的使用便利性。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与两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设置;
20.其中,每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21.这样,可以通过两个弹性件分别对两个滑块施加作用力,避免两个滑块在“归位”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连接部;
23.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滑动时,部分所述主体部伸出于所述开口。
24.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滑块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另一方面便于弹性件的装配和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限位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部以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26.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对滑块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定,避免滑块滑出容纳腔。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
28.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旋转块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旋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中。
29.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将旋杆与壳体稳固连接,通过设置第三通孔,便于将旋杆穿设在旋转块上。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衬套;部分所述衬套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该部分所述衬套位于所述旋杆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
31.通过设置衬套可以避免旋杆旋转时与上盖发生摩擦,防止旋杆与上盖产生磨损。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杆的外壁设有第一圆台,所述第一圆台位于所述衬套的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圆台的端面与所述衬套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端面抵接。
33.这样,可以避免旋杆沿轴向朝远离下盖的方向脱出,提高旋杆的装配稳定性。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旋杆上。
35.通过设置轴承,一方面可以提高旋杆靠近下盖的一端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旋杆的摩擦力。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杆的外壁设有第二圆
台,所述第二圆台位于所述轴承的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圆台的端面与所述轴承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端面抵接。
37.这样,可以避免旋杆沿轴向朝靠近下盖的方向窜动,提高旋杆的装配稳定性。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远离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衬垫。
39.设置衬垫,可以避免内存插槽与下盖接触,防止内存插槽损伤。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图1中的工装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图1中的工装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滑块和旋转块的运动示意图;
45.图5为图1中的工装的剖视图;
46.图6为图1中的工装的部分部件(不包括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47.图7为图1中的工装的部分部件(不包括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48.图8为图1中的工装的部分部件(不包括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49.图9为图1中的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0为图1中的旋杆、衬套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1为图1中的旋杆、旋转块、衬套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52.1-工装;11-壳体;111-上盖;1111-第一通孔;1112-凹槽;1113-固定塞;112-下盖;1121-第二通孔;1122-嵌合槽;113-容纳腔;114-开口;115-滑槽;12-旋转块;121-第三通孔;13-滑块;131-主体部;132-连接部;133-限位部;14-旋杆;141-第一圆台;142-第二圆台;15-弹性件;16-衬套;17-轴承;18-衬垫;19-把手;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5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9.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6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参照图1所示,一种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1包括:壳体11、旋转块12、旋杆14和两个滑块13。
61.其中,壳体11具有容纳腔113,壳体11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均设有与容纳腔113连通的开口114。旋转块12以可绕自身中心转动的方式设于容纳腔113内。两个滑块13设于容纳腔113内,其中,两个滑块13位于旋转块12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并与旋转块12抵接。旋杆14穿设于壳体11,并与旋转块12连接,旋杆14用于驱动旋转块12转动。
62.具体地,两个滑块13被配置为:在旋转块12转动时,两个滑块13在旋转块12的推动作用下沿第一方向a上相背滑动,以使每个滑块13的部分结构伸出于开口114。在这里,“相背滑动”指两个滑块13朝相反的方向滑动。
63.上述开内存插槽卡扣的工装1,通过在壳体11的容纳腔113内设置沿第一方向a排布的两个滑块13,并且在两个滑块13的中间设置旋转块12,将旋杆14和旋转块12连接。这样,需要打开内存插槽的卡扣2时,旋转旋杆14,旋杆14带动旋转块12旋转,旋转块12旋转后推动两个滑块13在第一方向a上相背滑动,并且从开口114滑出,从而将卡扣2顶开,整个过程不仅无需手指与卡扣2接触,还无需手工“掰”卡扣2,从而在防止手指损伤的同时还可以省力。
64.此外,由于滑块13伸出部分在第二方向b上的长度与滑块13可打开的卡扣2的数量有关,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服务器的内存条数量,更换滑块13,即:调整滑块13伸出的结构在
第二方向b上的长度,使工装1和服务器的内存条数量适配,进而使工装1的适应性更广。当然,也可以使滑块13伸出的结构在第二方向b上的长度最大,即滑块13伸出的结构在第二方向b上的长度等于开口114在第二方向b上的长度,这样,工装1在保证最大打开数量的前提下,也能够打开较小数量的卡扣2。
6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时,每个滑块13均位于容纳腔113内,旋转块12在第一方向a上的长度为第一长度l1。图2中的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工装1在打开卡扣2前的状态。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每个滑块13的一部分结构均伸出于开口114,旋转块12在第一方向a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l2。图3中的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可以理解为工装1在打开卡扣2后的状态。工装1打开卡扣2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工装1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的过程。
66.其中,第二长度l2大于第一长度l1。旋转块12在推动滑块13的过程中,也可以认为是:旋转块12在第一方向a上的长度逐渐增大的过程,即:旋转块12在第一方向a上的长度由第一长度l1逐渐增大,直至增大到第二长度l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长度l1和第二长度l2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滑块13需要滑动的长度进行调整,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长度l1和第二长度l2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6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时,也可以使滑块13的一部分结构伸出于开口114,同时,当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滑块13的伸出结构的长度大于在第一状态时的伸出结构的长度。
6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旋转块12的转动中心与旋杆14的轴心线重合,即:旋杆14穿设在旋转块12的中心处。这样,在旋转旋杆14时,只需要使旋杆14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即可带动旋转块12转动。此外,由于旋杆14也穿设在壳体11上,因此,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降低旋杆14在壳体11上的设置难度。
69.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旋杆14的轴心线与旋转块12的转动中心不重合,即:转动旋杆14时,旋杆14绕旋转块12的转动中心旋转,从而带动旋转块12绕自身的转动中心旋转。这样,在驱动旋转块12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更省力。
7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沿旋杆14的轴向方向,旋转块12的截面为椭圆形,即旋转块12为椭圆形块。这样,当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使椭圆形块的短轴两端的侧边与两个滑块13抵接;当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可以使椭圆形块的长轴两端的侧边与两个滑块13抵接。将旋转块12设置为椭圆形块可以减小旋转旋杆14的驱动力,使工装1在使用的过程中更省力,这是因为:椭圆形块在旋转的过程中,长轴两端的侧边与短轴两端的侧边圆滑过渡,降低椭圆形块与滑块13之间的摩擦力,使椭圆形块更容易转动。
7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容纳腔113内设置有与滑块13连接的弹性件15,弹性件15沿第一方向a延伸。弹性件15可以为弹簧或弹片。弹性件15沿第一方向a延伸可以理解为:弹性件15沿第一方向a可压缩(或拉伸),弹性件15压缩(或拉伸)后的弹性力位于第一方向a上。
72.其中,弹性件15被配置为:弹性件15的弹性力驱动两个滑块13在第一方向a上相向滑动,以使每个滑块13的伸出部分从开口114滑回至容纳腔113内。
73.这样,可以使两个滑块13具有自动“归位”的功能。具体地,当工装1将卡扣2打开后,手动释放旋杆14,弹性力驱动滑块13向靠近容纳腔113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块13滑回至
容纳腔113。
7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件15与两个滑块13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每个弹性件15的一端与滑块13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1连接。这样,可以通过两个弹性件15分别对两个滑块13施加作用力,避免两个滑块13在“归位”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75.在一个示例中,弹性件15的另一端可以与容纳腔113的腔壁连接,其中,用于连接该弹性件15的腔壁位于该滑块13靠近所对应的开口114的一侧,即:该腔壁与该滑块13对应的开口114位于该滑块13的同一侧。这样,当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时,弹性件15可以处于正常伸展状态,当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弹性件15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76.在另一个示例中,用于连接该弹性件15的腔壁位于该滑块13背离所对应的开口114的一侧,即:该腔壁与该滑块13对应的开口114位于该滑块13的不同侧。这样,当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时,弹性件15可以处于正常伸展状态,当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弹性件15处于被拉伸的状态。
77.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5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该弹性件15的一端与一个滑块13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滑块13连接。这样,当工装1处于第一状态时,弹性件15可以处于正常伸展状态,当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弹性件15处于被拉伸的状态。
78.本技术实施例对弹性件15的数量以及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79.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示,壳体11上还可以设置有固定塞1113,弹性件15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块13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塞1113连接。固定塞1113可以设置在该滑块13所对应的开口114的上方。通过设置固定塞1113,可以便于将弹性件15装配在壳体11上,降低工装1的装配难度。
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块13包括主体部131以及设置在主体部131上的连接部132。其中,弹性件15与连接部132连接。当工装1处于第二状态时,部分主体部131伸出于开口114。具体地,连接部132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31的顶表面上。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滑块13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另一方面便于弹性件15的装配和连接。
8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块13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31上的限位部133,容纳腔113的内壁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滑槽115。限位部133以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滑槽115内。具体地,限位部133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31沿第一方向a的两侧。通过设置限位部133,可以对滑块13在第一方向a上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定,避免滑块13滑出容纳腔113。
82.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主体部131的下表面与容纳腔113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限位部133搭设在滑槽115上。这样,滑块13在滑动的过程中,主体部131与容纳腔113的底腔壁不接触,可以降低滑块13的滑动摩擦力,便于滑块13滑动。
8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包括相互盖合的上盖111和下盖112,上盖111和下盖112共同围成容纳腔113。上盖1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11,下盖112上设有第二通孔1121,旋转块12上设有第三通孔121,旋杆14穿设于第一通孔1111、第二通孔1121和第三通孔121中。通过设置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121,可以将旋杆14与壳体11稳固连接,通过设置第三通孔121,便于将旋杆14穿设在旋转块12上。
8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盖111和下盖112通过螺栓连接,旋转块12和旋杆14通过键连接。在另一个示例中,上盖111和下盖112可以采用粘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块
12和旋杆14可以采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
8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10所示,上盖111上设置有衬套16,部分衬套16穿设于第一通孔1111内,且该部分衬套16位于旋杆14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111的孔壁之间。衬套16可以是止推型无油衬套。通过设置衬套16可以避免旋杆14旋转时与上盖111发生摩擦,防止旋杆14与上盖111产生磨损。
86.具体地,参照图7所示,上盖111远离下盖11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12,衬套16位于凹槽1112内,并且衬套16与凹槽1112的底壁通过螺栓连接。这样,可以避免衬套16突出于上盖111,提高工装1的外观美观性。
8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旋杆14的外壁设有第一圆台141,第一圆台141位于衬套16的靠近下盖112的一侧,且第一圆台141的端面与衬套16靠近下盖112的一侧端面抵接。其中,第一圆台141的靠近下盖112的一侧端面与衬套16靠近下盖112的一侧端面抵接。这样,可以避免旋杆14沿轴向朝远离下盖112的方向脱出,提高旋杆14的装配稳定性。
8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下盖112上设置有轴承17,轴承17套设在旋杆14上,其中,轴承17可以是无油轴承。通过设置轴承17,一方面可以提高旋杆14靠近下盖112的一端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旋杆14的摩擦力。
8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11所示,轴承17位于容纳腔113内,旋杆14的外壁设有第二圆台142,第二圆台142位于轴承17的靠近上盖111的一侧,且第二圆台142的端面与轴承17靠近上盖111的一侧端面抵接。其中,第二圆台142的靠近下盖112的一侧端面与轴承17靠近上盖111的一侧端面抵接。这样,可以避免旋杆14沿轴向朝靠近下盖112的方向窜动,提高旋杆14的装配稳定性。
90.在一个示例中,旋杆14伸入第二通孔1121的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二通孔1121的内径,这样,避免旋杆14在旋转时,与下盖112接触,降低下盖112和旋杆14的磨损。
9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盖112远离上盖111的一侧设置有衬垫18,其中,衬垫18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橡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开卡扣2时,下盖112远离上盖111的一侧与内存插槽接触,设置衬垫18,可以避免内存插槽与下盖112接触,防止内存插槽损伤。
92.可以理解的是,下盖112远离上盖111的一侧表面可以均设置衬垫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所示,下盖112在第一方向a上的两端设置衬垫18,这样可以降低衬垫18的用材量,降低成本。具体地,下盖112在第二方向b上的表面设置有嵌合槽1122,衬垫18的一部分可以嵌设在嵌合槽1122内,这样,可以提高衬垫18的装配稳定性。
93.在一个实施例中,旋杆14上设置有把手19,这样,在使用工装1时,可以通过旋转把手19来旋转旋杆14,使工装1使用起来更省力。
9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9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9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