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针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1147发布日期:2023-02-04 08:3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针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订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针订书机。


背景技术:

2.订书机是在工作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文具,可将多页且堆叠的纸张装订,在每个办公室都至少有一个订书机,它为我们提供了把许多页纸装订在一起加以保存的理想手段。
3.但是,现有的订书机存在以下缺陷:常见的订书机装订完成后,订书针的两端为弯曲结构,会形成凸起结构,当较多装订后的纸本堆叠在一起时,订书针的装订位置凸起会导致纸本高低不一容易歪斜,且堆叠不稳定,同时还容易导致纸张之间发生刮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操作简单方便,能够装订出两端平直的订书针的平针订书机。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针订书机,包括上盖、钉道和底座,所述钉道和所述上盖铰接于所述底座的后部,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下压装置,所述钉道内适于容置订书针,所述钉道的前端开设有出钉口,所述上盖下压时,所述下压装置适于从所述出钉口推出所述订书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平钉装置和联锁装置,所述平钉装置适于和所述下压装置配合对推出所述出钉口的所述订书针的两端进行弯折,所述平钉装置适于使弯折后的所述订书针的两端平直,所述联锁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联锁装置适于在锁定状态下阻止所述平钉装置接触所述订书针,所述上盖上转动连接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包括位于所述钉道两侧的推臂部,所述推臂部适于随所述上盖和所述推动器的转动配合以推动所述联锁装置进入解锁状态。
6.作为改进,所述联锁装置在所述钉道的两侧设置有引导部,所述推臂部适于在所述引导部的引导下抵至所述联锁装置,所述推动器还包括限位部,所述下压装置和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活动腔,所述限位部适于在所述活动腔内活动,所述限位部适于自由垂落至所述活动腔的底部使所述推臂部与所述引导部软接触。
7.作为改进,所述联锁装置包括滑动锁定构件和复位器,所述滑动锁定构件的前部适于配合锁定所述平钉装置,所述复位器适于使所述滑动锁定构件恢复至锁定状态,所述滑动锁定构件的后部设置有与所述引导部配合的推动部,所述推臂部适于在所述下压装置接触所述订书针时抵触至所述推动部。
8.作为改进,所述平钉装置包括活动座、平钉器和顶升构件,所述活动座后部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平钉器对称的转动设置于所述活动座的前部,所述顶升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座下方,所述顶升构件适于抵至所述平钉器使其与所述下压装置配合压迫,所述滑动锁定构件适于在锁定状态下阻止所述顶升构件抵至所述平钉器。
9.作为改进,所述滑动锁定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活动座下方,所述活动座下方设置
有锁定件,所述活动座上开设有容腔,所述锁定件适于在所述活动座和所述顶升构件相互靠近时进入所述容腔,所述滑动锁定构件适于在锁定状态下阻止所述锁定件进入所述容腔,所述锁定件的高度与所述顶升构件顶升所述平钉器使其平直所述订书针两端所需的高度相同;所述引导部的至少一端为弧形,所述引导部的至少一个弧形端位于所述推臂部顶端的活动路径上,所述引导部的边沿设置有弧形过度结构。
10.具体的,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压片和压杆,所述压片设置于所述上盖前部,所述压片包括弹性部和出钉部,所述弹性部适于使所述上盖和所述压杆相互远离,所述出钉部穿过所述压杆伸至所述钉道内,所述出钉部适于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压杆相互靠近时将所述订书针从所述出钉口推出,所述压杆后部两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和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压杆连接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适于卡接嵌合至两侧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加强部和所述压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适于弯折至两侧所述连接部之间。
11.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加强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配合卡接至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槽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外侧形成第二卡接槽,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卡接槽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配合卡接至所述第二卡接槽的第二卡接部。
12.作为改进,所述压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所述钉道内设置有滑块,所述压杆和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适于在所述压杆转动远离所述钉道时带动所述滑块向所述钉道的后部移动,所述连接器适于与任一所述安装位连接。
13.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器包括拉条,所述安装位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压杆两侧,所述拉条的端部两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拉杆,所述安装位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压杆两侧,所述拉杆的端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拉簧,所述安装位包括连接钩,所述拉簧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钩配合连接。
14.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凸点,所述连接器包括拉条,所述拉条适于在所述压杆转动远离所述钉道时靠近所述连接部,所述拉条适于压迫所述连接部使其向外侧变形从而穿过所述定位凸点,所述定位凸点适于阻止所述拉条远离所述连接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该平针订书机通过设置推动器使上盖和底座联动,下压装置在将订书针推出出钉口的同时能够触发平钉机构,让下压装置和平钉机构自动进行配合,从而实现订书针的平直弯折,推动器能够脱离和自动对接联锁装置,无需手动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推动器和联锁装置的对接稳定流畅,不易出现卡顿故障。
17.2、该平针订书机在压杆上设置加强结构,对压杆的结构进行加强,该加强结构在压杆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加工成型,减少装配工序,使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装配时无需安装额外的零件进行辅助固定,让压杆在和上盖配合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易出现变形松动,提升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18.3、该平针订书机的压杆具有多种安装位,利用不同的安装位能够实现不同结构形式的压杆与钉道之间的配合联动,增加适用性。
19.4、该平针订书机在压杆上设置有定位防护结构,当压杆跟随上盖转动打开至最大时,定位凸点能够和拉条配合进行卡接限位,阻止压杆和上盖向钉道方向转动合拢,起到临
时的定位作用,方便对钉道进行操作,提升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21.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视图;
22.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23.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24.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推动器和联锁装置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25.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平钉装置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26.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压杆外侧的立体图;
27.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7中a处的放大视图;
28.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压杆内侧的立体图;
29.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与定位凸点配合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上盖;2、钉道;21、出钉口;3、底座;4、下压装置;41、压片;411、弹性部;412、出钉部;42、压杆;421、连接部;4211、定位凸点;4212、第一卡接槽;4213、第二卡接槽;4214、加强筋;422、加强部;4221、第一卡接部;4222、第二卡接部;423、安装位;4231、第一连接孔;4232、第二连接孔;4233、连接钩;5、平钉装置;51、引导部;52、活动座;521、锁定件;522、容腔;53、平钉器;531、固定槽;54、顶升构件;6、联锁装置;61、滑动锁定构件;611、推动部;7、推动器;71、推臂部;72、限位部;8、活动腔;9、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4.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36.如图1至10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上盖1、钉道2和底座3,钉道2和上盖1铰接于底座3的后部,上盖1内设置有下压装置4,钉道2内适于容置订书针,钉道2的前端开设有出钉口21,上盖1下压时,下压装置4适于从出钉口21推出订书针。
37.底座3上设置有平钉装置5和联锁装置6,平钉装置5适于和下压装置4配合对推出出钉口21的订书针的两端进行弯折,平钉装置5适于使弯折后的订书针的两端平直,让弯折后的订书针两端能够贴合纸本,方便纸本的堆叠,减少堆叠空间的占用。
38.联锁装置6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联锁装置6适于在锁定状态下阻止平钉装置5接触订书针,上盖1上转动连接有推动器7,推动器7包括位于钉道2两侧的推臂部71,推臂部71适于随上盖1和推动器7的转动配合以推动联锁装置6进入解锁状态,当推臂部71抵至联锁装置6后,上盖1继续转动,则推臂部71的顶部继续移动推动联锁装置6,此时推动器7会在联锁装置6的抵触的反作用力下也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进一步提升推臂部71的顶部的移动距离,实现上盖1在较小转动角度范围下与联锁装置6的稳定联动。
39.推臂部71朝向上盖1与底座3的铰接处,推臂部71优选的与上盖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能够便于推臂部71的隐藏,使订书机的外形更加整体美观,还能降低推臂部71在上盖1和底座3接近的过程中产生夹持危险。
40.联锁装置6在钉道2的两侧设置有引导部51,推臂部71适于在引导部51的引导下抵至联锁装置6,引导部51能够使推臂部71与联锁装置6的配合更加流畅,避免推臂部71活动至联锁装置6外无法成功抵触;引导部51的至少一端为弧形,引导部51的至少一个弧形端位于推臂部71顶端的活动路径上,提升推臂部71的活动顺畅性,引导部51的边沿设置有弧形过度结构,进一步提升推臂部71的活动顺畅性,避免推臂部71发生卡顿。
41.推动器7还包括限位部72,下压装置4和上盖1之间设置有活动腔8,限位部72适于在活动腔8内活动,限位部72适于自由垂落至活动腔8的底部使推臂部71与引导部51软接触,提升推臂部71的活动顺畅性和稳定性,其中软接触的含义为:当推臂部71接触引导部51,若推臂部71为固定结构,则引导部51会对推臂部71的活动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涉,此时限位部72能够在活动腔8内活动引导推臂部71沿引导部51活动,对该种干涉现象进行解除。
42.联锁装置6包括滑动锁定构件61和复位器,滑动锁定构件61的前部适于配合锁定平钉装置5,复位器设置于底座3和滑动锁定构件61之间,复位器适于使滑动锁定构件61滑动并恢复至锁定状态,复位件优选使用弹簧,滑动锁定构件61的后部设置有与引导部51配合的推动部611,推臂部71适于在下压装置4接触订书针时抵触至推动部611,推动部611上可以根据推臂部71的朝向设置凹槽,利用该凹槽能够对推动器7的转动起到引导作用,避免推臂部71从推动部611滑脱。
43.平钉装置5包括活动座52、平钉器53和顶升构件54,活动座52后部和底座3转动连接,平钉器53对称的转动设置于活动座52的前部,顶升构件54设置于活动座52下方,顶升构件54适于抵至平钉器53使其与下压装置4配合压迫,滑动锁定构件61适于在锁定状态下阻止顶升构件54抵至平钉器53,通过滑动锁定构件61能够容易的实现顶升构件54和平钉器53之间的相对活动和固定,避免平钉器53误触发,提升使用稳定性。
44.平钉器53上开设有固定槽531,固定槽531适于阻止订书针的两端从平钉器53处滑脱,增加订书针的弯折稳定性,平钉器53的外侧与活动座52转动连接,顶升构件54上升时,固定槽531的外端会先接触订书针发生弯折,随着顶升构件54带动平钉器53转动,订书针的两端会随着平钉器53发生弯折,最终被挤压至平直状态。
45.滑动锁定构件61滑动设置于活动座52下方,活动座52下方设置有锁定件521,活动座52上开设有容腔522,锁定件521适于在活动座52和顶升构件54相互靠近时进入容腔522,
滑动锁定构件61适于在锁定状态下阻止锁定件521进入容腔522,锁定件521的高度与顶升构件54顶升平钉器53使其平直订书针两端所需的高度相同,平钉器53随活动座52进行活动,当活动座52的高度发生变化时,说明平钉器53被顺利触发并运行,此设计既能够避免平钉器53暴露在活动座52外活动,提升平钉器53的使用及结构稳定性,还能够方便观察订书机的使用状态,利于使用。
46.推臂部71和滑动锁定构件61优选为板状结构,推动部611对称的一体成型于板状结构的两侧,推动部611也优选为板状结构,能够节省空间,避免订书机体积过大,影响收纳和使用。
47.钉道2和平钉装置5之间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使钉道2和平钉装置5相互远离,方便进行下一次的订书操作,钉道2内也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用于使滑块向钉道2的前部移动,方便将待使用的订书针顶至出钉口21方便出钉。
48.下压装置4包括压片41和压杆42,压片41设置于上盖1前部,压片41包括弹性部411和出钉部412,弹性部411适于使上盖1和压杆42相互远离,出钉部412穿过压杆42伸至钉道2内,出钉部412适于在上盖1和压杆42相互靠近时将订书针从出钉口21推出,当压片41受压时即可起到出钉作用,当压片41处的压力接触时即可起到复位作用使上盖1和压杆42原理,一个部件即可具有多种功能,节省空间。
49.如图6所示,顶升构件54的两侧和平钉器53内侧的下方设置有圆弧状过度,方便平钉器53在被顶升构件54顶起时能够顺畅的进行转动,提升平针操作的稳定性。
50.如图7至10所示,压杆42后部两侧设置有连接部421,连接部421适于和底座3铰接,连接部421之间设置有与压杆42连接的加强部422,加强部422适于卡接嵌合至两侧连接部421之间,通过卡接嵌合结构即可保证加强部422和连接部421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该加强结构能够适用于较小体积的部件上,无需使用额外的连接零件,生产和装配都较为方便。
51.连接部421长度方向的延长线和压杆42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相互交叉,能够提升抗变形能力,加强部422和压杆42一体成型,连接部421适于弯折至两侧连接部421之间,一体成型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强部422和连接部421之间的稳定性,连接后的加强部422和连接部421更加不易变形。
52.加强部422在靠近压杆42一端与连接部421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避免加强部422在弯折过程中因装配误差与连接部421发生结构干涉,增加装配难度,甚至损坏。
53.加强部422和连接部421的连接形式为:在连接部421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4212,加强部42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4221,第一卡接部4221适于配合卡接至第一卡接槽4212内,通过第一卡接部4221和第一卡接槽4212的配合阻止加强部422和连接部421之间发生变形和活动。
54.为进一步提升加强部422和连接部421的连接强度,第一卡接槽4212延伸至连接部421外侧形成第二卡接槽4213,连接部421在第二卡接槽4213对应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4214,第一卡接部4221上设置有配合卡接至第二卡接槽4213的第二卡接部4222,该结构能够让加强部422阻止连接部421向两侧变形,具有更好的复位能力,使用下述的定位防护结构的定位凸点4211时能够保障压杆42的结构稳定性。
55.压杆4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安装位423,钉道2内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块,压杆42和滑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器9,连接器9适于在压杆42转动远离钉道2时带动滑块向钉道2的
后部移动,连接器9适于与任一安装位423连接,不同安装位423能够连接不同结构形式的连接器9,提升装配和使用适用性。
56.连接器9的一种结构形式包括拉条,安装位423包括第一连接孔4231,第一连接孔4231设置于压杆42两侧,拉条的端部两侧与第一连接孔4231配合连接,拉条的优点在于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不易脱离,滑块的随动性更强。
57.连接器9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包括拉杆,安装位423包括第二连接孔4232,第二连接孔4232设置于压杆42两侧,拉杆的端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两端与第二连接孔4232配合连接,拉杆的优点在于安装更加方便。
58.连接器9的还一种结构形式包括拉簧,安装位423包括连接钩4233,拉簧的端部与连接钩4233配合连接,拉簧的优点在于对滑块的拉动更加灵活,能够使滑块的活动和压杆42的转动之间进行相互分离,可以手动拉动调节滑块的位置。
59.连接部421上设置有定位凸点4211,连接器9包括拉条,拉条适于在压杆42转动远离钉道2时靠近连接部421,拉条的两侧适于压迫连接部421使其向外侧变形从而穿过定位凸点4211,这个变形过程不易太难或太简单,需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连接部421,可以选用具有一定柔性和韧性的材料,降低变形难度提升复位能力,连接部421也需要设置合适的厚度,避免拉条难以通过定位凸点4211,或定位凸点4211无法起到应有的定位作用,定位凸点4211适于阻止拉条远离连接部421,定位凸点4211能够对拉条进行卡接限位,阻止压杆42和上盖1向钉道2方向转动合拢,起到临时的定位作用,方便对钉道2进行操作,提升使用安全性。
60.底座3上设置有转动轴,压杆42和钉道2铰接于转动轴,定位凸点4211适于和转动轴配合卡接固定连接器9,进一步提升连接器9的定位稳定性,阻止连接器9发生活动。
61.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