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6727发布日期:2023-03-08 04:1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


背景技术:

2.锁具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之一,一般的锁具只是实现将目标物锁起来的功能,而使用者需要随身携带钥匙或房卡,不方便的同时有忘带或遗失的风险,因此用来存放钥匙或房卡的钥匙盒应运而生。
3.中国专利cn106174995a智能钥匙盒,其公开了壳体与前面板之间转动连接的结构,从其说明书附图可知,其后面板与前面板之间的铰接轴是从外向内安装的,具体是从后面板一端插入并经过前面板后到达壳体另一端,受后面板另一端的阻挡后不能穿出,这种结构在安装好后为了防破解,铰接轴并没有向外凸出以给人取出的机会,如此,当前面板损坏而需要更换时,用户不能方便将前面板与后面板分离,只能整体丢掉,另,若当后面板已被固定在外部物体上不易松开而前面板因损坏而需要维修时,因用户不能方便取出铰接轴而将前面板与后面板分离,那只能进行现场维修,其影响维修的方便性,如此,有必要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
4.另,上述中国专利cn106174995a智能钥匙盒,其上锁时需要按动密码输入装置上对应的按键或标识,或在设定时间内没有输入时控制器进行上锁动作控制,但是其并没有公开如何检测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是否到位的方案,其存在未到位和设定时间内没有输入时自动进行上锁的情况;现有用于到位检测的接近开关,其主要是设置和显露在第一物体面向第二物体的那侧表面上以便于到位时被第二物体触发,当用户触碰第一物体时存在误触发到接近开关的情况发生,若接近开关配合上锁机构使用时,那么该误触发可能使得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在未到位时就进行上锁动作、驱动锁舌伸出,如此,锁舌伸出后会阻碍后续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到位动作,并且容易碰撞损坏零部件,因此,有必要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包括有盒体1,所述盒体1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有用于打开/盖合盒体1的面板2,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之间设有用于盖合后能够上锁的上锁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盒体1上的第一连接部3、设置在所述面板2上并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左右侧的左右侧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中设有横向通道31,所述横向通道31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左右移动的铰接轴5,两铰接轴5之间顶压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二连接部4面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横向通道31位置对应用于供对应侧的铰接轴5伸入其中的轴孔41,所述盒体1与所述面板2通过所述铰接轴5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轴孔41中设有用于阻碍所述铰接轴5从所述横向通道31向轴孔41方向过度伸
出的阻挡部411,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轴孔41的孔口面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轴孔41内腔相通用于在拆卸所述面板2时能够便于用户手动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5向所述横向通道31内侧方向压的缺口42,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盖合在一起时所述缺口42不外露,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打开到位时所述缺口42显露在所述面板2内侧。
8.优选的,所述盒体1上的左右侧还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7,所述第一连接部3与所述第三连接部7之间形成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部4进行限位的空间,其中的一个第三连接部7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横向通道31在同一直线上的通孔71。
9.优选的,其中一个轴孔41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4并且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插接固定有阻挡件8,所述阻挡件8面向所述铰接轴5的那端为所述阻挡部411,另一轴孔41为盲孔,该盲孔的孔底为所述阻挡部411。
10.优选的,所述阻挡件8所在的轴孔41远离所述通孔71。
11.优选的,所述上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中的立柱11、设置在所述面板2内侧用于盖合时供所述立柱11伸入其中的第一通道21,所述第一通道21旁路连通有第二通道22,所述立柱11的侧壁上设有在所述面板2盖合后与所述第二通道22位置对应的锁口111,所述第二通道22中设有能够从一侧向所述第一通道21限位伸出以便于与所述锁口111配合而实现上锁功能的锁舌23,所述面板2中还设有用于动作以便于驱动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伸出或用于动作以便于不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缩回的电动机构24、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构24动作的控制模块25、位于所述第一通道21内或所述第一通道21之后用于在所述面板2盖合到位时被伸入所述第一通道21中的那段立柱11抵压住以便于所述控制模块25控制所述电动机构24驱动所述锁舌23向所述第一通道21伸出的接近开关26,所述锁舌23面向所述锁口111的一端设有用于翻起所述面板2时受所述锁口111处的壁体力作用而使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缩回的第一半球面231,所述面板2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25电连接的用户解锁输入模块10。
12.优选的,所述立柱11的顶端一侧设有在所述面板2盖合时便于抵压所述第一半球面231而将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的第一倾斜面112。
13.优选的,所述电动机构24包括有受所述控制模块25控制的电机241和受所述电机241驱动而转动的驱动块242,所述驱动块242的外周设有用于面向所述锁舌23时驱动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方向伸出的凸弧面2421和用于面向所述锁舌23时不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的凹弧面2422,所述凸弧面2421与凹弧面2422之间设有导圆角,所述锁舌23面向所述驱动块242的一端设有第二半球面232。
14.优选的,所述盒体1中的立柱11为左右分布的两条,对应的所述面板2内侧的第一通道21为左右分布的两条,每条第一通道21都旁路连通有位于左右第一通道21之间的第二通道22,所述第二通道22中都设有能够从一侧向所述第一通道21限位伸出的所述锁舌23,所述驱动块242设置在左右两第二通道22之间,所述驱动块242外周的凸弧面2421和凹弧面2422分别为两个并且周向间隔分布,相邻凸弧面2421与凹弧面2422之间设有导圆角。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21与所述第二通道22的交界处设用于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方向过度伸出的限位口/第一限位部20。
16.优选的,所述面板2的内侧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座体201,所述第一座
体201上设有所述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电动机构24,所述接近开关26位于所述面板2与所述第一座体201的第一通道21之间,所述第一座体201上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用于打开/盖合第二通道22和电动机构24的盖体202。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盒体的第一连接部的横向通道中的第一弹簧的设置,便于装配过程中驱动其两侧的铰接轴分别弹性顶压入所述面板的第二连接部的轴孔中,直到遇到所述阻挡部,从而实现所述盒体与面板之间的转动连接,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轴孔的孔口面之间所述缺口的设置,便于在拆卸所述面板时能够便于用户手动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向所述横向通道内侧方向压,使所述铰接轴与所述轴孔分离以便于所述面板与所述盒体的分离,实用性好;而所述面板与所述盒体盖合在一起时所述缺口不外露的设置,有利于防止非法用户在外侧手动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向所述横向通道内侧方向压,所述面板与所述盒体打开到位时所述缺口显露在所述面板内侧的设置,便于保证合法用户打开锁盒后才能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向所述横向通道内侧方向压,实用性好。
19.2、本案所述盒体上的第三连接部设置,便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配合来对所述面板的第二连接部进行限位,避免左侧的第二连接部的左端向外显现而易于被撬、右侧的第二连接部的右端向外显现而易于被撬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好,另,其中的一个第三连接部的通孔,便于具体制造时从该侧经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钻出所述横向通道,其实施方便。
20.3、本案其中一个轴孔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便于具体制造时从该侧轴孔继续钻孔而钻出另一个第二连接部上为盲孔的轴孔,然后通过所述阻挡件对那个贯通的轴孔的外端进行插接固定封堵,其实施方便。
21.4、所述阻挡件所在的轴孔远离所述通孔,具体实施时,即使所述阻挡件能够受力而继续在其轴孔中向所述横向通道方向移动,由于其并不显现在所述通孔那侧,受另一侧第三连接部的阻碍非法用户也不能对所述阻挡件施加横向的力而使其继续在其轴孔中向所述横向通道方向移动而与该轴孔分离,安全性更好。
22.5、所述面板中所述接近开关的设置,用于在所述面板盖合到位时才被伸入所述第一通道中的那段立柱抵压住以便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动机构驱动所述锁舌向所述第一通道方向伸出,在所述面板没有盖合到位时所述立柱没能抵压住所述接近开关,另,用户自身不易经过所述第一通道而触碰到所述接近开关,有利于避免用户误触发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好;另,本案并没有采用弹簧弹性驱动所述锁舌自动伸出的结构,而是通过所述电动机构的动作来驱动所述锁舌从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第一通道方向伸出,如此,有利于提高所述锁舌锁合所述锁口的力,实用性好,而所述锁舌的第一半球面设置,便于在电动机构不阻碍所述锁舌从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二通道方向缩回的情况下,翻起所述面板时受所述锁口处的壁体力作用而使锁舌从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二通道方向缩回,如此,本案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主动带动锁舌缩回的机构,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一。
24.图2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二。
25.图3是图2中a-a处剖示图。
26.图4是图3中b处放大示图。
27.图5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三。
28.图6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四。
29.图7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五。
30.图8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六。
31.图9是图8中c处放大示图。
32.图10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七。
33.图11是本案的结构示图之八。
34.图12是图11中d处放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36.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包括有盒体1,所述盒体1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有用于打开/盖合盒体1的面板2,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之间设有用于盖合后能够上锁的上锁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盒体1上的第一连接部3、设置在所述面板2上并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左右侧的左右侧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中设有横向通道31,所述横向通道31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左右移动的铰接轴5,两铰接轴5之间顶压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二连接部4面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横向通道31位置对应用于供对应侧的铰接轴5伸入其中的轴孔41,所述盒体1与所述面板2通过所述铰接轴5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轴孔41中设有用于阻碍所述铰接轴5从所述横向通道31向轴孔41方向过度伸出的阻挡部411,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轴孔41的孔口面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轴孔41内腔相通用于在拆卸所述面板2时能够便于用户手动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5向所述横向通道31内侧方向压的缺口42,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盖合在一起时所述缺口42不外露,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打开到位时所述缺口42显露在所述面板2内侧。
37.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盒体1的第一连接部3的横向通道31中的第一弹簧6的设置,便于装配过程中驱动其两侧的铰接轴5分别弹性顶压入所述面板2的第二连接部4的轴孔41中,直到遇到所述阻挡部411,从而实现所述盒体1与面板2之间的转动连接,而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外侧壁面与所述轴孔41的孔口面之间所述缺口42的设置,便于在拆卸所述面板2时能够便于用户手动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5向所述横向通道31内侧方向压,使所述铰接轴5与所述轴孔41分离以便于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的分离,实用性好;而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盖合在一起时所述缺口42不外露的设置,有利于防止非法用户在外侧手动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5向所述横向通道31内侧方向压,所述面板2与所述盒体1打开到位时所述缺口42显露在所述面板2内侧的设置,便于保证合法用户打开锁盒后才能或通过工具先将所述铰接轴5向所述横向通道31内侧方向压,实用性好。
38.如图2、图3、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盒体1上的左右侧还分别设有第三连接部
7,所述第一连接部3与所述第三连接部7之间形成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部4进行限位的空间,其中的一个第三连接部7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横向通道31在同一直线上的通孔71。
39.如上所述,本案所述盒体1上的第三连接部7设置,便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配合来对所述面板2的第二连接部4进行限位,避免左侧的第二连接部4的左端向外显现而易于被撬、右侧的第二连接部4的右端向外显现而易于被撬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好,另,其中的一个第三连接部7的通孔71,便于具体制造时从该侧经所述通孔71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方向钻出所述横向通道31,其实施方便。
40.如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其中一个轴孔41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4并且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插接固定有阻挡件8,所述阻挡件8面向所述铰接轴5的那端为所述阻挡部411,另一轴孔41为盲孔,该盲孔的孔底为所述阻挡部411。
41.如上所述,本案其中一个轴孔41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设置,便于具体制造时从该侧轴孔41继续钻孔而钻出另一个第二连接部4上为盲孔的轴孔41,然后通过所述阻挡件8对那个贯通的轴孔41的外端进行插接固定封堵,其实施方便。
42.如图4所示,所述阻挡件8所在的轴孔41远离所述通孔71,具体实施时,即使所述阻挡件8能够受力而继续在其轴孔41中向所述横向通道31方向移动,由于其并不显现在所述通孔71那侧,受另一侧第三连接部7的阻碍非法用户也不能对所述阻挡件8施加横向的力而使其继续在其轴孔41中向所述横向通道31方向移动而与该轴孔41分离,安全性更好。
43.如图1、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上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中的立柱11、设置在所述面板2内侧用于盖合时供所述立柱11伸入其中的第一通道21,所述第一通道21旁路连通有第二通道22,所述立柱11的侧壁上设有在所述面板2盖合后与所述第二通道22位置对应的锁口111,所述第二通道22中设有能够从一侧向所述第一通道21限位伸出以便于与所述锁口111配合而实现上锁功能的锁舌23,所述面板2中还设有用于动作以便于驱动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伸出或用于动作以便于不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缩回的电动机构24、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构24动作的控制模块25、位于所述第一通道21内或所述第一通道21之后用于在所述面板2盖合到位时被伸入所述第一通道21中的那段立柱11抵压住以便于所述控制模块25控制所述电动机构24驱动所述锁舌23向所述第一通道21伸出的接近开关26,所述锁舌23面向所述锁口111的一端设有用于翻起所述面板2时受所述锁口111处的壁体力作用而使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缩回的第一半球面231,所述面板2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25电连接的用户解锁输入模块10。
44.如上所述,所述面板2中所述接近开关26的设置,用于在所述面板2盖合到位时才被伸入所述第一通道21中的那段立柱11抵压住以便于所述控制模块25控制所述电动机构24驱动所述锁舌23向所述第一通道21方向伸出,在所述面板2没有盖合到位时所述立柱11没能抵压住所述接近开关26,另,用户自身不易经过所述第一通道21而触碰到所述接近开关26,有利于避免用户误触发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好;另,本案并没有采用弹簧弹性驱动所述锁舌23自动伸出的结构,而是通过所述电动机构24的动作来驱动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方向伸出,如此,有利于提高所述锁舌23锁合所述锁口31的力,实用性好,而所述锁舌23的第一半球面231设置,便于在电动机构24不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的情况下,翻起所述面板2时受所述锁口31处的壁
体力作用而使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如此,本案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主动带动锁舌23缩回的机构,实用性好。
45.如图11、图12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立柱11的顶端一侧设有在所述面板2盖合时便于抵压所述第一半球面231而将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的第一倾斜面112,如此,盖合时使所述立柱11较容易抵压所述第一半球面231而将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实用性好。
46.如图7、图8、图10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电动机构24包括有受所述控制模块25控制的电机241和受所述电机241驱动而转动的驱动块242,所述驱动块242的外周设有用于面向所述锁舌23时驱动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方向伸出的凸弧面2421和用于面向所述锁舌23时不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一通道21向所述第二通道22方向缩回的凹弧面2422,所述凸弧面2421与凹弧面2422之间设有导圆角,所述锁舌23面向所述驱动块242的一端设有第二半球面232。
47.如上所述,与完全通过推拉机构的推拉动作来驱动所述锁舌23伸出缩进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案所述驱动块242的凸弧面2421、凹弧面2422设置,不需要将所述驱动块242与锁舌23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其装配方便。
48.如图7、图8、图10、图11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盒体1中的立柱11为左右分布的两条,对应的所述面板2内侧的第一通道21为左右分布的两条,每条第一通道21都旁路连通有位于左右第一通道21之间的第二通道22,所述第二通道22中都设有能够从一侧向所述第一通道21限位伸出的所述锁舌23,所述驱动块242设置在左右两第二通道22之间,所述驱动块242外周的凸弧面2421和凹弧面2422分别为两个并且周向间隔分布,相邻凸弧面2421与凹弧面2422之间设有导圆角,如此,其有利于提高所述盒体1与面板2之间的锁合力。
49.如图9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通道21与所述第二通道22的交界处设用于阻碍所述锁舌23从所述第二通道22向所述第一通道21方向过度伸出的限位口/第一限位部20。
50.如图7、图8所示,所述面板2的内侧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座体201,所述第一座体201上设有所述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电动机构24,所述接近开关26位于所述面板2与所述第一座体201的第一通道21之间,所述第一座体201上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用于打开/盖合第二通道22和电动机构24的盖体202,如此,便于具体实施时零部件的安装与拆卸。
51.另,如图11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盒体1中还设有用于所述面板2盖合到位时向外弹性顶压所述面板2的弹簧柱12,如此,便于所述上锁机构解锁后在所述弹簧柱12的作用力下将所述面板2弹起而打开所述盒体1,实用性好。
52.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便于拆卸面板的锁盒,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