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2120发布日期:2022-06-03 22:4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提升带又称橡胶提升带,通常是由挂胶的多层织物叠加制成,带芯外侧一般应有覆盖胶。作为物料提升输送的设备,提升带外侧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安装若干个料斗,料斗通过螺栓与提升带相连,因此需要在提升带上间隔一段距离打出一组孔。现有的提升带打孔是由人工划线,再用冲头手工冲孔,打出的孔分布不规则,影响料斗的安装效率,人工打孔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产品品质差。因此,现有技术亟待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解决现有的提升带采用人工划线、手工打孔的方式,打出的孔分布不规则,存在打孔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产品品质差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油缸、活动平台、上模座、下模座及冲压模组,机架为前后贯通的门形钢架结构,所述油缸至少有两个,呈一字型布置在机架的内侧下部。
6.活动平台设置在油缸的上方,升降平台与机架导向配合,油缸的伸缩端驱动活动平台升降,下模座设置于活动平台的上表面。
7.上模座位于下模座的上方且与其正向对应,上模座通过其上方的固定平台与机架的内侧顶部固定相连。
8.冲压模组至少有一个,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可拆卸安装在上模座,下模具可拆卸安装在上模座,同组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正向相对布置。
9.进一步地,机架包括前后相对布置的两个框板,框板为n形钢板,两个所述框板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杆固定相连。
10.两个框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底板固定相连,底板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底面上。
11.进一步地,机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直齿条,直齿条竖向固定在机架的侧壁上。
12.活动平台的外侧设置有转轴,转轴横向水平布置且与活动平台转动配合,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各齿轮分别与同侧的直齿条啮合。
13.进一步地,上、下模座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上模具以内嵌的方式固定于上模座的安装槽内,其包括竖向布置的杆状冲头。
14.下模具以内嵌的方式固定于下模座的安装槽内,下模具上开设有可与杆状冲头相对应的冲孔,冲孔下端与活动平台的排料腔相通。
1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平台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具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两端与第一支架转动配合。
16.第一支撑辊上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套与所述第一支撑辊可调节固定相连。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辊的前侧具有导入辊,导入辊与所述第一支撑辊相对平行布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的左右两侧转动相连。
1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平台的后侧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具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的两端与第二支架转动配合。
19.第二支撑辊上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套,第二限位套与所述第二支撑辊可调节固定相连。
20.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标尺、导杆和滑动套,所述导杆纵向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一侧,滑动套滑动设置在导杆上,滑动套上设有锁紧螺栓。
21.标尺横向布置在第二支架上方,其一端与滑动套的外壁固定相连,标尺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圆孔。
2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杆状冲头的外侧均套设有一个弹性体,弹性体为带有通孔的球状结构,杆状冲头的下端穿出弹性体的底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替代人工对提升带打孔,节省了生产成本,自动化程度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打出的孔分布更规则,成品率高,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某一部分的示意图,示出的是下模座及相关部分。
27.图3是图1中另一部分的底部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上模座及相关部分。
28.图4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卷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31.一种提升带自动打孔装置,包括机架11、油缸2、活动平台31、上模座4、下模座5及冲压模组,机架11为前后贯通的门形钢架结构,机架11包括一前一后相对布置的两个框板11,框板11为n形钢板,两个所述框板11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杆12固定相连,连杆12纵向水平布置,其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框板11固定相连。
32.两个框板1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底板13固定相连,底板13可通过地脚螺栓固
定于底面上。机架11的前方可设置有上料架,成卷的提升带放置于上料架上。
33.机架11的后方可设置有与自动打孔装置配合使用的卷曲装置,所述卷曲装置包括底架91、第一托辊92和第二托辊93,所述第一托辊92和第二托辊93一前一后间隔平行布置在底架91上,通过轴承与底架91转动配合。第二托辊9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定位套环94,定位套环94可拆卸固定第二托辊93套设在定位套环94上。
34.所述第二托辊93的一端通过减速机95与电机96的输出端链传动,电机96通过减速机95驱动第二托辊93转动,第二托辊93的另一端与第一托辊92的对应端链传动,第二托辊93通过链条驱动第一托辊92与其同步转动,已经完成打孔的成卷的提升带放置在第一托辊92和第二托辊93之间,第一托辊92和第二托辊93继续卷取已打孔的提升带,并牵引提升带有前往后输送,实现由前往后间歇进料。
35.所述油缸2设置有三个,三个油缸2呈一字型布置在机架11的内侧下部,三个油缸2均竖向设置,三个油缸2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与液压系统相连,该液压系统采用现有技术已有的液压系统,其控制三个油缸2的活塞杆同步升降。
36.活动平台31位于机架11的内侧且横向水平布置在油缸2的上方,升降平台与机架11导向配合,油缸2的伸缩端驱动活动平台31升降。具体地,机架11前侧壁或/和后侧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直齿条61,直齿条61竖向固定安装在机架11前侧壁或/和后侧壁上,直齿条61的齿形面位于背离机架11侧壁的一面。
37.活动平台31的前侧或/和后侧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设置方式与直齿条61的设置方式对应存在,所述转轴横向水平布置,且通过固定于活动平台31的轴承座与活动平台31转动配合。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62,每个齿轮62分别与同侧对应的直齿条61的齿形面相啮合,活动平台31升降过程中,齿轮62和直齿条61始终保持啮合对起导向左右,保证其直线升降。
38.下模座5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活动平台31的上表面,下模座5随活动平台31升降。上模座4位于下模座5的上方且与其正向对应,上模座4通过其上方的固定平台32与机架11的内侧顶部固定相连。
39.所述活动平台3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支架33,第一支架33上具有横向布置的第一支撑辊34,所述第一支撑辊34的两端与第一支架33转动配合。第一支撑辊34上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套35,第一限位套35与所述第一支撑辊34可调节固定相连。
40.所述第一支撑辊34的前侧具有导入辊36,导入辊36与所述第一支撑辊34相对平行布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33的左右两侧转动相连。
41.所述活动平台31的后侧设有第二支架37,第二支架37上具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支撑辊38,所述第二支撑辊38的两端与第二支架37转动配合。第二支撑辊38上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套39,第二限位套39与所述第二支撑辊38可调节固定相连。
42.提升带的由前往后间歇输送,由导入辊36底部绕过第一支撑辊34的上表面,提升带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套35之间,通过上模具71和一个下模具72之间,再由第二支架37和标尺81之间绕过第二支撑辊38的上表面,提升带位于两个第二限位套39之间,第一限位套35和第二限位套39保证提升带的前进方向始终沿直线输送。
4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二支架37上设置有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标尺81、导杆82和滑动套83,所述导杆82纵向设置在第二支架37的一侧,滑动套83滑动设置在
导杆82上,滑动套83上设有锁紧螺栓。标尺81横向布置在第二支架37上方,其一端与滑动套83的外壁固定相连,标尺81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圆孔。通过标尺81上的长圆孔与提升带打好的一组孔对应,以确定下一组孔的打孔位置。
44.冲压模组有五个,每个冲压模组包括一个上模具71和一个下模具72,上模具71可拆卸安装在上模座4,下模具72可拆卸安装在上模座4,同组的上模具71和下模具72正向相对布置。
45.上模座4和下模座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1,上模具71以内嵌的方式固定于上模座4的安装槽41内,五个上模具71沿安装槽4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上模具71的底部具有竖向布置的杆状冲头73。
46.每个所述杆状冲头73的外侧均套设有一个弹性体74,弹性体74为带有通孔的球状结构,杆状冲头73的下端穿出弹性体74的底部,弹性体74紧紧包裹在杆状冲头73外壁上。下模具72以内嵌的方式固定于下模座5的安装槽41内,下模具72上开设有可与杆状冲头73相对应的冲孔75,冲孔下端与活动平台31的排料腔相通。
47.工作过程中,油缸2驱动下模座5和各下模具72上升,并带动提升带一起向上运动,提升带与杆状冲头73接触并继续运动,完成打孔后,油缸2驱动下模座5和各下模具72下降。卷曲装置牵引提升带前进一段距离后,对提升带下一位次的孔按照上述方式打孔。
48.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4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