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0210发布日期:2022-10-14 23:0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铰链。


背景技术:

2.铰链,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
3.在门框与墙边配设铰链时,传统的铰链在使用时可能具有一定的弊端:
4.1、在利用铰链进行门框转动时,门框与墙边存在较多的缝隙,容易造成蟑螂等蚊虫通过;
5.2、在门框转动时,可能会出现对人体造成夹伤等情况,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
6.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铰链。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铰链,包括第一端节、折叠铰链和第二端节,所述第一端节的结构与第二端节的结构相同,所述折叠铰链的一端与第一端节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折叠铰链的另一端与第二端节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节远离折叠铰链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脚板,所述第二端节远离折叠铰链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脚板,所述第一脚板和第二脚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实心直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节为钢结构的空心壳体结构,若干个所述实心直杆均匀等距设置于第一端节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端节内部的实心直杆的两端均与第一端节的内壁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叠铰链包括若干个交错分布的连接框和折线型橡胶框,所述折线型橡胶框的两端均与一个连接框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折叠铰链两端的连接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第一端节固定,另一个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第二端节固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脚板上开设有定位螺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的侧面均设有弧形抛光角,且所述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的角度活动范围为90
°‑
180
°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种新型铰链,在进行铰链使用并进行门框转动时,折线型橡胶框的活动能力可形成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之间的自由转动,然后第一脚板与墙面固定,第二脚板与门框固定,实现门框的自由转动,且在门框转动时,折线型橡胶框可以有效降低门框与墙壁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了蟑螂和蚊虫通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6.2、该种新型铰链,在门框转动时,折线型橡胶框会进行对应的变形,且橡胶材质具
有一定的弹性,可减缓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之间的转动幅度,从而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体夹伤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铰链的外观整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铰链的内部剖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铰链的折叠铰链的示意图。
21.图中:
22.1、第一端节;101、弧形抛光角;
23.2、折叠铰链;201、连接框;2011、连接板;202、折线型橡胶框;
24.3、第二端节;
25.4、第一脚板;401、定位螺孔;
26.5、第二脚板;
27.6、实心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铰链,包括第一端节1、折叠铰链2和第二端节3,第一端节1的结构与第二端节3的结构相同,折叠铰链2的一端与第一端节1可拆卸式固定,折叠铰链2的另一端与第二端节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端节1远离折叠铰链2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脚板4,第二端节3远离折叠铰链2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脚板5,第一脚板4和第二脚板5的结构相同,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实心直杆6。
30.其中,第一端节1为钢结构的空心壳体结构,若干个实心直杆6均匀等距设置于第一端节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端节1内部的实心直杆6的两端均与第一端节1的内壁固定;
31.利用实心直杆6可对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进行加固,同时降低了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材料消耗。
32.其中,折叠铰链2包括若干个交错分布的连接框201和折线型橡胶框202,折线型橡胶框202的两端均与一个连接框201固定;
33.利用折线型橡胶框202可变形的能力,第二端节3和第一端节1之间发生转动时,可进行适当的变形,同时减少了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活动时的两者之间的间隙。
34.其中,位于折叠铰链2两端的连接框201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板2011,其中一个连接板2011通过螺栓与第一端节1固定,另一个连接板2011通过螺栓与第二端节3固定;
35.利用螺栓实现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与折叠铰链2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可便于装置的安装位置调节需求的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长度。
36.其中,第一脚板4上开设有定位螺孔401;
37.利用螺栓闯过定位螺孔401可分别与墙面和门框进行固定,此时墙面和门框之间可通过装置形成转动时的限位。
38.其中,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侧面均设有弧形抛光角101,且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角度活动范围为90
°‑
180
°

39.利用弧形抛光角101可减少装置的尖锐部分,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40.工作原理
41.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折线型橡胶框202具有可变形的能力,连接框201对相邻位置的两个折线型橡胶框202限位固定,然后利用螺栓实现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与折叠铰链2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实现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之间可自由转动的功能;
42.在此过程中,利用实心直杆6可对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进行加固,空心结构的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降低了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材料消耗;
43.同时,折线型橡胶框202的分布间隙较低,在使用时可有效预防蚊虫或者蟑螂从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之间的间隙通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铰链,包括第一端节(1)、折叠铰链(2)和第二端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节(1)的结构与第二端节(3)的结构相同,所述折叠铰链(2)的一端与第一端节(1)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折叠铰链(2)的另一端与第二端节(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节(1)远离折叠铰链(2)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脚板(4),所述第二端节(3)远离折叠铰链(2)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脚板(5),所述第一脚板(4)和第二脚板(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实心直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节(1)为钢结构的空心壳体结构,若干个所述实心直杆(6)均匀等距设置于第一端节(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端节(1)内部的实心直杆(6)的两端均与第一端节(1)的内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铰链(2)包括若干个交错分布的连接框(201)和折线型橡胶框(202),所述折线型橡胶框(202)的两端均与一个连接框(20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折叠铰链(2)两端的连接框(201)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板(201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2011)通过螺栓与第一端节(1)固定,另一个所述连接板(2011)通过螺栓与第二端节(3)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板(4)上开设有定位螺孔(4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侧面均设有弧形抛光角(101),且所述第一端节(1)和第二端节(3)的角度活动范围为90
°‑
18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铰链,包括第一端节、折叠铰链和第二端节,第一端节的结构与第二端节的结构相同,折叠铰链的一端与第一端节可拆卸式固定,折叠铰链的另一端与第二端节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端节远离折叠铰链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脚板,第二端节远离折叠铰链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脚板,第一脚板和第二脚板的结构相同,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实心直杆。该种新型铰链,实现门框的自由转动,且在门框转动时,折线型橡胶框可有效降低门框与墙壁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了蟑螂和蚊虫通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壳减缓第一端节和第二端节之间的转动幅度,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体夹伤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占国 陆美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洁保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