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材分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9286发布日期:2022-12-02 22: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材分切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材分切器。


背景技术:

2.面点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面团和馅料进行分切,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面团和馅料揉搓成长条状,再用普通刀具进行逐一分切,分切效率低,无法做到等份分切,影响面点品质,且分切后的面团和馅料形状不统一,后续还需反复揉制,导致面点加工程序繁复,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面团馅料分切效率低,无法实现等份分切的问题提供一种食材分切器。
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食材分切器,其包括切割框,所述切割框内连续分布有多个形状及尺寸一致的分切腔,每个分切腔均由多片切片围设而成,所述分切腔均贯穿切割框的厚度方向,并上下敞口;所述切片均为壁厚一致的硬质薄壁结构,并沿竖直向延伸,多片切片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并限定出切割框的上框沿,多片切片的下沿位于同一平面,并限定出切割框的下框沿,所述上框沿平行于下框沿;所述切片包括多片用于形成切割框围壁的第一切片,以及多片用于分隔分切腔的第二切片,每片第二切片均作为两个相邻分切腔的共用腔壁。上述结构的分切器,能够高效快速的对食材进行等份分切,方便后续加工,且分切腔连续设置,在分切区域不会产生边角废料,避免食材浪费。
6.作为优选,所述切割框为网格状框体,沿切割框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分布的分切腔均不少于两个。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分切效率。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片及第二切片的下端均成型有刀刃;所述刀刃为三角刃,其由切片的的两个侧壁逐渐向中间收拢变薄而成。上述设置方便施力,并能够保证分切后的食材大小形状一致
8.作为优选,所述切割框的两侧对称设有手持板,所述手持半与切割框一体成型,并与切割框的上框沿位于同一平面。上述设置,方便分切器下压分切,避免手持板过早抵接至加工台面,保证食材分切彻底。
9.作为优选,所述分切腔的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该多边形的边数为n,3<n<8。
10.作为优选,所述分切腔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切割框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为轴对称结构。正六边形的分切腔在满足其连续设置不产生边角废料的前提下,更为接近圆形,方便分切后的食材揉制加工。
11.作为优选,所述分切腔的深度为h,所述分切腔横截面的最长对角线为l,0.6l≤h≤1.4l。分切腔的深度和最长对角线长度采用上述比例,能够使分切后的食材更为接近球形,进一步方便揉制加工。
12.作为优选,所述切割框围壁由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围合而成,两个第一侧壁沿切割框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两个第二侧壁沿切割框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均由多片第一切片成角度依次连接而成。
13.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手持板分别成型在两个第一侧壁的外侧,且所述手持板连接多片第一切片并向外延伸。手持板采用上述结构即方便手持,又能作为切割框的加强结构,提高整个分切器的结构强度。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切片之间连接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为三角形,并与切割框的上框沿位于同一平面。加强片的设置方式即不影响分切,又能够提高整个分切器的结构强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分切器能够对食材实现快速高效等份分切,提高面点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分切器结构设置合理,在分切区域内不会产生边角废料,避免浪费食材;分切腔优选正六边形,并通过优化尺寸,能够使分切后的食材接近球形,方便后续揉制加工,减少加工程序;手持板结构位置设置合理,即方便手持分切,又能提高整个分切器的结构强度;加强片的设置方式即不影响分切,又能够提高整个分切器的结构强度;整个分切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结构示意图(分切腔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分切腔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分切腔横截面为正方形);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示意图(分切腔横截面为长方形);
20.图中标记:切割框10;分切腔11;第一切片12;第二切片13;上框沿14;刀刃15;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7;手持板20;加强片30。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食材分切器,其主要应用于面点甜品制作过程中,用于分切面坯和馅料,其由硬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食材切器包括切割框10,及对称设置在切割框10两侧的手持板20。
23.所述切割框10内连续分布有多个形状及尺寸一致的分切腔11,每个分切腔11均由多片切片围设而成,所述分切腔11均贯穿切割框10的厚度方向,并上下敞口;所述切片均为壁厚一致的硬质薄壁结构,并沿竖直向延伸,多片切片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并限定出切割框10的上框沿14,多片切片的下沿位于同一平面,并限定出切割框10的下框沿,所述上框沿14平行于下框沿;所述切片包括多片用于形成切割框10围壁的第一切片12,以及多片用于分隔分切腔11的第二切片13,每片第二切片13均作为两个相邻分切腔11的共用腔壁;所述切割框10为网格状框体,沿切割框10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分布的分切腔11均不少于两个。分切腔11连续设置,在分切区域不会产生边角废料,避免食材浪费,并能高效快速的对食材进行等份分切,方便后续加工。
24.第一切片12及第二切片13的下端均成型有刀刃15;为保证分切后的食材大小形状
一致,所述刀刃15为三角刃,其由切片的的两个侧壁逐渐向中间收拢变薄而成。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切腔1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切割框10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为轴对称结构,面点制作过程中,分切后的面坯和馅料多需揉制成球形,因此采用分切腔11采用正六边形,在满足其连续设置不产生边角废料的前提下,相较其他形状更为接近圆形,方便分切后的食材揉制加工;所述分切腔11的深度为h,所述分切腔11横截面的最长对角线为l,为了使分切后的食材更为接近球形,方便揉制加工,h等于1.1l。
26.切割框10的围壁由两个第一侧壁16和两个第二侧壁17围合而成,两个第一侧壁16沿切割框10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两个第二侧壁17沿切割框1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第一侧壁16及第二侧壁17均由多片第一切片12成角度依次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手持板20分别成型在两个第一侧壁16的外侧,与切割框10的上框沿14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手持板20连接多片第一切片12并向外延伸,手持板20采用上述结构即方便手持,又能作为切割框10的加强结构,提高整个分切器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二侧壁17上的相邻两个第一切片12之间连接有加强片30,所述加强片30为三角形,并与切割框10的上框沿14位于同一平面。加强片30的设置方式即不影响分切,又能够提高整个分切器的结构强度。
27.实际应用中,分切腔11的横截面形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在满足分切腔11连续分布,不产生边角废料的前提下,分切腔11的横截面可为正方形和长方形,切割框10为矩形框,不再设置加强片30,如图3,图4所示。
28.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
……”
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包含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