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9847发布日期:2023-05-25 02: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盖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领域的发展,对车体造型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体采用较大的机盖,为确保车体的机盖在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通常会在车体中布置双锁结构(主锁和副锁),以及与双锁结构配合的分线盒,分线盒内装设与驱动源连接的主线以及分别与主锁和副锁连接的两根分线,在开锁时,由驱动源带动主线、主线通过分线盒带动两根分线,进而实现对双锁结构的控制。因此,就要求主线及分线与分线盒的装设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当装线的稳定性较差时,主线或分线从分线盒中脱出,会导致机盖无法打开,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线质量好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用于装设主线,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装设主锁分线和副锁分线,所述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底托,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托拼合形成用于容纳分线座的容纳腔,所述分线座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主线、所述主锁分线和所述副锁分线的端部分别装设于所述分线座上,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分线座配合的卡线机构,所述卡线机构对所述主线、所述主锁分线和所述副锁分线进行沿所述本体上下方向的固定。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线座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用于容纳所述主线及其端部,所述分线座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一端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用于容纳所述主锁分线及其端部端部以及所述副锁分线及其端部。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机构包括第一卡条和两个平行的第二卡条,当所述上盖与所述底托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条位于所述第一线槽上方,并与所述主线接触,所述第二卡条位于所述第二线槽上方,并分别与所述主锁分线和所述副锁分线接触。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或所述底托其中之一包括沿所述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卡孔,另一包括若干与所述卡孔配合的凸起,当所述上盖与所述底托连接时,所述凸起卡设在所述卡孔内。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在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底托在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当所述上盖与所述底托连接时,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拼合,并与所述主线的径向最外端的轮廓配合,将所述主线卡设于所述本体上。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线上套设有固定套,所述主线通过所述固定套装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拼合时,与所述固定套的径向最外端的轮廓配合。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沿径向的最外端凸设有环形筋,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开设有与所述环形筋配合的筋槽。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沿径向的最外端凸设有卡块,所述上盖或所述底托至少一个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卡块的卡槽。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线座与所述底托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底托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分线座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弹性件的两侧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且所述弹性件的轴向与所述分线座的运动方向平行。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内部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位置配合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条的凹槽,当所述上盖与所述底托连接时,所述定位条位于所述凹槽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在本体内设置一可活动的分线座,在车体的机盖锁打开或关闭时,分线座能够配合主线、主锁分线及副锁分线的运动;通过将本体设置为可拆卸的上盖和底托,便于装配及对本体进行检修;通过在上盖内设置卡线机构,卡线机构能够对装设于对分线座上的主线、主锁分线及副锁分线进行上下方向上的固定,进一步增加主线、主锁分线及副锁分线的装设稳定性和牢固性,降低脱落几率,保证装线质量,减少返厂维修的次数,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所述第一端部(101)用于装设主线(11),所述第二端部(102)用于装设主锁分线(12)和副锁分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20)和底托(30),所述上盖(20)和所述底托(30)拼合形成用于容纳分线座(40)的容纳腔,所述分线座(40)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第一端部(101)至所述第二端部(102)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主线(11)、所述主锁分线(12)和所述副锁分线(13)的端部分别装设于所述分线座(40)上,所述上盖(20)包括与所述分线座(40)配合的卡线机构,所述卡线机构对所述主线(11)、所述主锁分线(12)和所述副锁分线(13)进行沿所述本体(10)上下方向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座(40)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101)的一端设有第一线槽(41),所述第一线槽(41)用于容纳所述主线(11)及其端部,所述分线座(40)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02)的一端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线槽(42),所述第二线槽(42)用于容纳所述主锁分线(12)及其端部以及所述副锁分线(13)及其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机构包括第一卡条(25)和两个平行的第二卡条(26),当所述上盖(20)与所述底托(30)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条(25)位于所述第一线槽(41)上方,并与所述主线(11)接触,所述第二卡条(26)位于所述第二线槽(42)上方,并分别与所述主锁分线(12)和所述副锁分线(13)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或所述底托(30)其中之一包括沿所述本体(10)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卡孔(21),另一包括若干与所述卡孔(21)配合的凸起(31),当所述上盖(20)与所述底托(30)连接时,所述凸起(31)卡设在所述卡孔(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在所述第一端部(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3),所述底托(30)在所述第一端部(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2),当所述上盖(20)与所述底托(30)连接时,所述第一限位槽(2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2)拼合,并与所述主线(11)的径向最外端的轮廓配合,将所述主线(11)卡设于所述本体(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11)上套设有固定套(111),所述主线(11)通过所述固定套(111)装设于所述本体(10)上,所述第一限位槽(23)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2)拼合时,与所述固定套(111)的径向最外端的轮廓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11)沿径向的最外端凸设有环形筋(113),所述第一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槽(32)内开设有与所述环形筋(113)配合的筋槽(32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11)沿径向的最外端凸设有卡块(112),所述上盖(20)或所述底托(30)至少一个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卡块(112)的卡槽(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座(40)与所述底托(30)通过弹性件(34)连接,所述底托(30)上设有第一连接块(36),所述分线座(40)上设有第二连接块(44),所述弹性件(34)的两侧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6)和所述第二连接块(44)连接,且所述弹性件(34)的轴向与所述分线座(40)的运动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内部设有定位条(27),所述定位条(27)与所述第一连接块(36)的位置配合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6)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块(36)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条(27)的凹槽(361),当所述上盖(20)与所述底托(30)连接时,所述定位条(27)位于所述凹槽(361)内。


技术总结
一种车体机盖锁拉线分线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用于装设主线,所述第二端部用于装设主锁分线和副锁分线,所述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底托,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托拼合形成用于容纳分线座的容纳腔,所述分线座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主线、所述主锁分线和所述副锁分线的端部分别装设于所述分线座上,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分线座配合的卡线机构,所述卡线机构对所述主线、所述主锁分线和所述副锁分线进行沿所述本体上下方向的固定,能够保证装线质量,降低脱落几率,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束萍萍,俞瑷权,林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