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8490发布日期:2024-02-02 20:5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工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手持式工具机。


背景技术:

1、从de 10 2020 212 708 a1中已知一种具有控制单元和用户界面的手持式工具机,该控制单元至少用于控制驱动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出发点是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其具有壳体、至少用于控制驱动单元的控制单元、用户界面和至少一个线路元件,所述控制单元具有控制单元电路板,所述用户界面具有用户界面电路板,其中,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至少接收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用户界面,所述线路元件构造为用于使所述控制单元电路板和所述用户界面电路板导电地彼此连接。提出,用户界面的载体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线路保护元件,所述线路保护元件构造为用于保护所述线路元件并且使其电绝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其中,提高了稳健性,其方式是,载体元件具有用于保护线路元件的至少一个线路保护元件。

3、手持式工具机能够构造为电运行或气动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电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在此能够构造为电网运行的或蓄电池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例如,手持式工具机能够构造为螺钉机、压缩空气螺钉机、钻孔螺钉机、转动冲击螺钉机、锤、钻锤、压缩空气转动冲击式螺钉机或冲击式钻孔螺钉机。

4、驱动单元构型成使得该驱动单元能通过手动开关来操纵。如果手动开关被用户操纵,则驱动单元被接通并且手持式工具机开始运行。如果用户相应地不继续操纵手动开关,则驱动单元被关断。优选地,驱动单元能够以电子方式控制和/或调节,使得能实现可逆运行以及预给定所期望的转动速度。在可逆运行中,驱动单元能够是在右旋转动方向与左旋转动方向之间可切换的。为了使驱动单元在可逆运行中进行切换,手持式工具机能够具有转动方向切换元件、尤其转动方向切换开关。

5、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马达并且能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至少一个传动装置。驱动马达能够尤其构造为至少一个电动马达。传动装置能够构造为至少一个行星传动装置,其中,该传动装置例如能够是可切换的。在可切换的传动装置中,能够借助至少一个挡位切换元件、尤其是挡位切换开关在至少两个挡位级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在其它马达类型或传动装置类型中。附加地,手持式工具机包括供能装置,其中,该供能装置设置为用于借助蓄电池、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的蓄电池运行和/或设置为用于电网运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供能装置构造为用于蓄电池运行。在本发明的范畴内,“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应被理解为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和蓄电池包壳体的组合。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以有利的方式构造为用于给商业上通用的、蓄电池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供能。所述至少一个蓄电池单体例如能够构造为具有3.6v的额定电压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示例地,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能够包括至多十个蓄电池单体,其中,也能够设想其他数量的蓄电池单体。作为蓄电池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实施方式和作为电网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的运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充分已知的,因此在这里不对供能装置的细节进行探讨。

6、手持式工具机能够具有冲击机构。冲击机构能够借助传动装置与驱动马达连接。冲击机构能够例如构造为旋转冲击机构、卡锁式冲击机构、转动冲击机构或锤冲击机构。

7、手持式工具机能够具有用于接收插入式工具的工具接收部。工具接收部能够构造为工具内部接收部、例如批头接收部,构造为工具外部接收部、例如套筒头接收部(nussaufnahme),或者构造为钻夹头。工具接收部能够接收插入式工具,例如螺钉批头或套筒扳手,使得用户能够建立紧固元件与紧固载体的螺纹连接。

8、控制单元具有控制单元电路板和控制单元壳体。手持式工具机的控制单元至少构造为用于控制驱动单元。在此,控制单元能够接收切换信号,所述切换信号借助手动开关来产生。可设想,在控制单元将切换信号传递给驱动单元以用于控制之前,控制单元处理手动开关的切换信号。此外,控制单元构造为用于,从用户界面接收用户界面信号、处理并且输出这些用户界面信号。控制单元将用户界面信号处理成至少一个输出信号并且将其输出。在此,输出信号能够被发送给用户界面,和/或控制和/或调节驱动单元。控制单元能够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9、用户界面具有用户界面电路板。此外,用户界面具有操作元件。尤其地,用户界面布置在壳体上。用户界面能够是在用户与手持式工具机之间的界面。操作元件构造为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有利地,操作元件至少用于调设至少一个状态、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至少一个状态和/或功能、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功能。可设想,也能够占用操作元件用于调设能由用户指定的运行模式。用户界面还具有状态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状态、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状态)以及功能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功能、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功能)。如果用户操纵操作元件,则状态显示单元能够显示状态和/或功能显示单元能够显示功能。在此,用户界面能够将用户的输入转换成尤其是电的用户信号。接着,用户界面能够将用户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操作元件。以与操作元件类似的方式,该另外的操作元件能够至少用于调设至少该状态和/或该功能。操作元件是能由用户操纵的操作元件,用户能够经由该操作元件至少改变状态和/或功能。操作元件能够构造为至少一个按压元件、至少一个推动元件、至少一个转动元件或至少一个翻转元件。也可设想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按压元件构造为用于由用户按压。所述至少一个推动元件设置为用于由用户推动。所述至少一个转动元件构造为用于由用户转动。所述至少一个翻转元件设置为用于由用户翻转。视实施方式而定,所提到的操作元件的组合也是可行的。

11、状态显示单元构造为用于显示状态、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状态。状态显示单元能够例如连续地以一种颜色发光或以一种颜色闪烁。因此,例如能够是,状态显示单元以绿色、红色、蓝色或黄色发光。在此,状态能够例如是“手持式工具机被接通”或“手持式工具机被关断”。在手持式工具机接通的情况下,状态显示单元例如能够以绿色发光。在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半满的情况下,状态显示单元能够例如黄色地发光。在驱动单元过热或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耗尽的情况下,状态显示单元能够例如红色地发光。在反冲控制(kickback steuerung)激活的情况下,状态显示单元能够例如红色地闪烁。如果手持式工具机借助外部的电器具、例如智能手机被连接,则状态显示单元能够例如蓝色地发光。

12、功能显示单元构造为用于显示功能、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的功能。根据用户界面和手持式工具机的实施方式,所述功能能够是从反冲控制、精确离合控制、调平功能、驱动单元转速调设、至少一个运行模式组成的列表中选择以及工作位置照亮。

13、手持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线路元件,该线路元件构造为用于使控制单元电路板和用户界面电路板导电地彼此连接。在此,线路元件能够示例地构造为至少一个插头、联接器、线缆、线路、引脚或者诸如此类。因此,线路元件在此能够在用户界面电路板与控制单元电路板之间构造例如插塞连接、线缆连接或钎焊连接。在插塞连接的情况下,用户界面例如具有至少一个插头并且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该插头相对应的联接器。在插头与联接器连接的情况下,用户界面能够与控制单元导电连接。也能够设想,用户界面具有至少一个联接器并且控制单元包括通向电线路的至少一个插头。在线缆连接的情况下,用户界面和控制单元能够借助至少一个线缆导电连接。在此,线缆例如能够与用户界面和控制单元钎焊。在钎焊连接的情况下,用户界面和控制单元能够通过钎焊的引脚来彼此电连接。可设想,设置多个引脚、线缆、线路、插头和/或联接器。线路元件能够成一排地、彼此平行地或错开地布置。

14、壳体能够构造为具有例如两个半壳的罩壳壳体。该壳体至少部分地接收控制单元(尤其是控制单元电路板和控制单元壳体)和用户界面。在此,“至少部分地”应理解为,壳体接收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控制单元电路板和控制单元壳体并且接收用户界面的至少一部分。该壳体具有用于控制单元的至少一个接收部。在此,用于控制单元的接收部至少部分地包围控制单元壳体。用于控制单元的接收部在这里示例地构造为肋。所述肋在这里示例地与壳体一体地成型。控制单元壳体至少构造为用于将控制单元、尤其是控制单元电路板布置在壳体中。控制单元壳体能够按照罩壳、杯、盘或者此类的形式成型。此外,壳体接收驱动单元和可选的冲击机构。

15、用户界面能够具有工作位置照明单元。工作位置照明单元包括照明元件和光导元件。工作位置照明单元构造为用于发出光线。此外,光优选被发送到位于手持式工具机正前方的工作位置区域。在此,能够照亮工作位置区域以及插入式工具。例如,该照明元件能够是至少一个led。照明元件发出光。光导元件构造为用于引导光线。进一步,光导元件设置为用于使光线发生折射并且引导至工作位置区域。优选,光导元件能够构造为光聚焦元件、尤其聚焦透镜。可设想,照明元件和光导元件一体地构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led构造光聚焦元件、尤其是聚焦透镜。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至少一个供能保持装置、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保持装置,在该供能保持装置上布置用户界面。供能保持装置尤其构造为用于保持、尤其是接收供能装置、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附加地,供能保持装置设置为用于使供能装置、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以能无工具松脱的方式与壳体连接并且确保手持式工具机的供能装置。供能保持装置与所连接的手持式工具机蓄电池包一起构造具有至少一个立面的至少一个基座。尤其地,手持式工具机能够借助基座被支承、尤其是放置在立面上。壳体还包括手柄。手柄构造为用于由用户抓握,以插入手持式工具机。供能保持装置尤其布置在手柄上。

17、用户界面以有利的方式布置在供能保持装置上。尤其地,用户界面在供能保持装置上布置成,使得用户界面的工作位置照明单元能够提供工作位置区域的最大可能的照亮。

18、除了用户界面电路板之外,用户界面还具有载体元件。载体元件构造为用于,将由于用户的操作而产生的操作力导出到用户界面电路板和壳体中。载体元件能够具有操作元件、另外的操作元件,至少部分地具有状态显示单元,至少部分地具有功能显示单元并且至少部分地具有工作位置照明单元。此外,载体元件至少具有线路保护元件。线路保护元件构造为用于保护线路元件、尤其是在用户界面电路板上的线路元件并且使该线路元件电绝缘、尤其是相对于壳体电绝缘。在此,线路保护元件构造成使得线路保护元件至少部分地包裹线路元件。由此,线路保护元件实现了,线路元件与壳体基本上不接触、尤其是不电接触。此外,线路保护元件实现了保护所述线路元件免受机械损坏。

19、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保护元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线路元件。在此,线路保护元件包围线路元件,从而保护线路元件免于与其他构件、例如壳体接触。线路保护元件能够例如圆顶状地、罩壳状地、罐状地或杯状地构造。此外,线路保护元件能够例如按照纵长的、椭圆形的或圆形的罩壳的形式构造,按照纵长的、椭圆形的或圆形的圆顶的形式构造,或者然而也按照椭圆形的、圆形的、纵长的、柱形的或立方体形的开口的形式构造。也能够将线路保护元件与线路元件间隔开地布置。也可设想,线路保护元件贴靠在线路元件上。在此,线路保护元件能够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20、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路保护元件至少部分地承放在用户界面电路板上。由此实现了,将产生的操作力经由线路保护元件引入到用户界面电路板中。在此,基本上避免了产生的操作力到达线路元件。在此,线路保护元件能够例如借助棱边、凸起、接片来贴靠在用户界面电路板上。

21、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载体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构造为用于相对于用户界面电路板固定该载体元件。固定元件能够与载体元件形状锁合、力锁合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载体元件也能够构造固定元件,使得载体元件和固定元件是一体的。固定元件能够例如按照接片、小板或凸起的形式构造。固定元件能够具有用于定位装置的定位元件的接收元件。接收元件能够例如构造为尤其是圆形的开口。定位元件能够例如销状地构造。定位元件能够例如配合到接收元件中。定位元件构造为用于借助固定元件相对于控制单元电路板布置用户界面电路板和/或载体元件。

22、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元件构造线路保护元件。在此,固定元件和线路保护元件能够一体地构造。

23、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载体元件具有另外的固定元件,并且,该另外的固定元件构造另外的线路保护元件。固定元件和另外的固定元件能够彼此对置地布置在载体元件上。此外,固定元件和另外的固定元件能够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布置。示例地,另外的固定元件能够与固定元件类似地构造。

24、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载体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触头保护元件,该触头保护元件构造为用于保护电线路的触头。触头保护元件能够布置在线路保护元件与另外的线路保护元件之间。此外,触头保护元件能够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线路保护元件和另外的线路保护元件地布置。触头保护元件构造为用于保护钎焊的线路的电触头。载体元件能够构造触头保护元件,使得载体元件和触头保护元件是一体的。触头保护元件能够示例地按照纵长井或圆顶的形式构造。此外,触头保护元件能够例如具有椭圆形或长方体的形状。状态显示光导元件能够布置在触头保护元件与工作位置照亮装置的光导元件之间。

25、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载体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对中元件,该对中元件构造为用于借助壳体使载体元件相对于用户界面电路板对中。壳体能够在用户界面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凸起、尤其是至少部分环绕的凸起。对中元件能够贴靠在凸起上。此外,壳体能够包括在用户界面的区域中的至少部分环绕的接片。对中元件能够贴靠在至少部分环绕的接片上。至少部分环绕的接片能够例如布置在凸起旁边。可设想,壳体构造凸起和接片。凸起和接片能够是一体的。对中元件构造为用于将用户界面相对于基座保持为对中的。此外,对中元件设置为用于保持用户界面对中,以便线路保护元件、另外的线路保护元件和/或触头保护元件保持相对于线路元件和/或线路布置。对中元件能够布置在线路保护元件与另外的线路保护元件之间。

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中元件构造为至少部分环绕的框架。在此,对中元件能够贴靠在凸起上。

27、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贴靠元件,其中,至少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贴靠在贴靠元件上。壳体能够例如构造贴靠元件,使得它们是一体的。贴靠元件能够在此构造为带状的贴靠面。贴靠元件能够在凸起和/或接片旁边构造在基座上。可行的是,固定元件和/或另外的固定元件借助棱边贴靠在贴靠元件、尤其是贴靠面上。这实现了载体元件相对于用户界面电路板的进一步对中。

28、在手持式工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线路保护元件与贴靠元件之间。此外能够是,另外的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另外的线路保护元件与贴靠元件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