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板、风箱和复合分区吸压载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1059发布日期:2023-12-02 01: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附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附载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板、风箱和复合分区吸压载台。


背景技术:

1、在高精加工或检测领域,物料载台作为承载机构,具有基础差或系统偏差的构成要点,其精度和适配范围决定了其使用范围。

2、传统的载台吸附定位,需要对整面进行定位吸附,或者分块或分区域定位吸附,这样导致了非标准待加工产品的定位不准、吸附过剩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面向加工、检测所需载台的无级或逐级吸附定位载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板、风箱和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其能解决上述问题。

2、一种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包括吸板主体,所述吸板主体分为多个吸附子区,在各吸附子区上开设气孔,所述气孔从所述吸板主体的板面上垂直开设或从吸板主体的侧边开设,各吸附子区的相邻处设置间隔凸条进行分隔。

3、进一步的,多个吸附子区分设为常开吸附区和智能吸附区,所述智能吸附区从所述常开吸附区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智能吸附区包括第一逐级吸附子区和第二逐级吸附子区。

4、进一步的,在所述常开吸附区开设常开气孔,在所述第一逐级吸附子区沿第一方向等间隔的开设多个第一方向气孔,在所述第二逐级吸附子区沿第二方向等间隔的开设多个第二方向气孔。

5、进一步的,在常开吸附区和智能吸附区内设置多个间隔槽体,相邻间隔槽体形成的通气槽相互连通且与各自区域内的气孔连通。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抽气容积可变的风箱,风箱包括风箱驱动组件、活动封堵块、风箱体和抽气管接头组件;所述活动封堵块设置在所述风箱体内,并与所述风箱驱动组件被驱动的连接,所述抽气管接头组件设置在所述风箱体的靠近端部处,抽气管接头组件的一端连通至风箱体内,用于对风箱体抽气;在所述风箱体的顶部开设抽气口。

7、进一步的,所述抽气口由整个风箱体的顶部开口形成,或由风箱体的顶板上开设的多个抽气孔组成,抽气孔的利用数随着活动封堵块(24)移动而变化。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包括分区吸板、呈不同方向布置的多个风箱、吸附盖板和压合定位组件;其中,分区吸板采用前述的吸附板,多个所述风箱采用前述的抽气容积可变的风箱;风箱的抽气口与分区吸板的对应子区域的气孔可控的连通;吸附盖板设置在分区吸板的上方。

9、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结构新颖,吸附板分区设置,且智能吸附区与对应的风箱逐级驱动改变吸附面积,以此适配不同规格的产品,便于在pcb等板材检测、加工场景所需的载台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吸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包括吸板主体(11),所述吸板主体(11)分为多个吸附子区,在各吸附子区上开设气孔,所述气孔从所述吸板主体(11)的板面上垂直开设或从吸板主体(11)的侧边开设,各吸附子区的相邻处设置间隔凸条进行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板,其特征在于:多个吸附子区分设为常开吸附区(12)和智能吸附区,所述智能吸附区从所述常开吸附区(12)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智能吸附区包括第一逐级吸附子区(13)和第二逐级吸附子区(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常开吸附区(12)开设常开气孔(15),在所述第一逐级吸附子区(13)沿第一方向等间隔的开设多个第一方向气孔(16),在所述第二逐级吸附子区(14)沿第二方向等间隔的开设多个第二方向气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板,其特征在于:在常开吸附区(12)和智能吸附区内设置多个间隔槽体,相邻间隔槽体形成的通气槽相互连通且与各自区域内的气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板主体(11)的侧边开设多个标定缺口和压紧气缸安装缺口。

6.一种抽气容积可变的风箱,其特征在于:风箱包括风箱驱动组件、活动封堵块(24)、风箱体(25)和抽气管接头组件(26);所述活动封堵块(24)设置在所述风箱体(25)内,并与所述风箱驱动组件被驱动的连接,所述抽气管接头组件(26)设置在所述风箱体(25)的靠近端部处,抽气管接头组件(26)的一端连通至风箱体(25)内,用于对风箱体(25)抽气;在所述风箱体(25)的顶部开设抽气口(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口(27)由整个风箱体(25)的顶部开口形成,或由风箱体(25)的顶板上开设的多个抽气孔组成,抽气孔的利用数随着活动封堵块(24)移动而变化。

8.一种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包括分区吸板(10)、呈不同方向布置的多个风箱(20)、吸附盖板(30)和压合定位组件;其中,分区吸板(10)采用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吸附板,多个所述风箱(20)采用权利要求7的抽气容积可变的风箱;风箱(20)的抽气口(27)与分区吸板(10)的对应子区域的气孔可控的连通;吸附盖板(30)设置在分区吸板(10)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其特征在于:压合定位组件包括整面侧边移动压板模块(40)、侧边驱动单元(50)和/或多个侧边旋压模块(60);整面侧边移动压板模块(40)与所述侧边驱动单元(50)驱动的连接,并沿着分区吸板(10)的侧边位置可调的移动,且整面侧边移动压板模块(40)通过自身的升降气缸带动压板对下方产品压合定位;在分区吸板(10)的四周可选的设置所述侧边旋压模块(60),所述侧边旋压模块(60)通过旋转气缸带动压板从分区吸板(10)外侧旋压下降至分区吸板(10)上表面,用于对吸附盖板(30)的产品辅助压合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其特征在于:复合分区吸压载台还包括标定模组,所述标定模组包括标定尺(70)和多个定位块(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板、风箱和复合分区吸压载台,吸附板包括吸板主体,吸板主体分设为常开吸附区和智能吸附区,智能吸附区从常开吸附区向外延伸设置;在常开吸附区和智能吸附区上开设气孔,其中,常开吸附区和智能吸附区的不同吸附区形成的气室相互间隔不连通;抽气容积可变的风箱的活动封堵块被风箱驱动组件驱动的在风箱气室内移动,使得风箱气室容积逐渐变化并对吸附板抽气;复合分区吸压载台采用了分区吸板和呈不同方向布置的上述多个风箱,通过吸附板分区设置,且智能吸附区与对应的风箱逐级驱动改变吸附面积,以此适配不同规格的产品,便于在PCB等板材检测、加工场景所需的载台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辉来,魏亚菲,温延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