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11471发布日期:2024-01-06 23:1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辅助作业工程的,具体公开了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煤炭生产,掘进先行,掘进工效直接决定着巷道开拓进度和矿井生产接续。目前,采煤工作面初步实现智能化开采,巷道作业装备水平与施工工艺远远落后,采掘失衡仍然是我国煤炭生产的难题。巷道作业包括成巷工序(掘进与支护)与辅助作业工序(主要为钻探、接管、冲尘、清理),其中管道铺设安装是巷道辅助作业的关键,是煤矿生产安全运转的咽喉,包括风管、水管、瓦斯管等管道需要铺设在巷帮上方,管道规格多样、长度重量较大、作业空间有限,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平板车或人工扛抬运输,人工现场打设起吊点,采用倒链辅助升降、拉移,施工难度大,作业强度高,安全隐患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可有效降低井下作业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及井下安全,并基于上述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提供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方法。

2、本发明提供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包括机架、行走机构、抓举机构、平台机构和支撑腿;机架为矩形结构;行走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下方,行走方向平行于机架的宽边;抓举机构和平台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两侧窄边上;抓举机构包括抓举回转底座、抓举伸缩臂和多管径机械手;抓举回转底座安装在机架上,可相对机架水平旋转;抓举伸缩臂安装在抓举回转底座上,可相对于抓举回转底座竖向摆动;多管径机械手包括夹爪、夹爪驱动部、管道顶紧部、周向摆动架、周向摆动架驱动部、竖向摆动架ⅰ、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ⅰ和固定架ⅰ;两组夹爪分别与周向摆动架转动连接,且相对设置,由夹爪驱动部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夹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不同弧度的弧段,可夹持不同管径的管道;两组管道顶紧部安装在周向摆动架上,沿管道轴向布置,位于夹爪的两侧;周向摆动架通过周向摆动架驱动部与竖向摆动架ⅰ连接,由周向摆动架驱动部驱动周向摆动;竖向摆动架ⅰ通过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ⅰ与固定架ⅰ连接,由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ⅰ驱动竖向摆动;固定架ⅰ安装在抓举伸缩臂的末端;平台机构包括平台回转底座、平台伸缩臂和工作平台;平台回转底座安装在机架上,可相对机架水平旋转;平台伸缩臂安装在平台回转底座上,可相对于平台回转底座竖向摆动;工作平台安装在平台伸缩臂的末端,可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空间;支撑腿位于抓举机构和平台机构的两侧;支撑腿包括横向套筒、横向套筒伸缩驱动部、竖向支撑部和支撑底座;横向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和竖向支撑部连接,由横向套筒伸缩驱动部驱动伸缩;支撑底座安装在竖向支撑部的底端。

3、进一步地,抓举回转底座包括回转支撑安装架ⅰ、回转支撑ⅰ和连接架ⅰ;抓举伸缩臂包括伸缩套筒ⅰ、套筒伸缩驱动部ⅰ和套筒摆动驱动部ⅰ;回转支撑安装架ⅰ分别与机架和回转支撑ⅰ的固定环固定连接;连接架ⅰ的底端与回转支撑ⅰ的旋转环固定连接,顶端与伸缩套筒ⅰ通过销轴连接;伸缩套筒ⅰ由套筒伸缩驱动部ⅰ驱动伸缩,由套筒摆动驱动部ⅰ驱动竖向摆动。

4、进一步地,伸缩套筒ⅰ为双伸缩嵌套滑动结构,包括固定筒、与固定筒连接的一级滑动筒以及与一级滑动筒连接的二级滑动筒;固定架ⅰ安装在二级滑动筒的末端;套筒伸缩驱动部ⅰ和套筒摆动驱动部ⅰ均为伸缩油缸;套筒伸缩驱动部ⅰ位于伸缩套筒ⅰ的内侧或外侧,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筒和二级滑动筒连接;套筒摆动驱动部ⅰ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筒和连接架ⅰ连接。

5、进一步地,夹爪驱动部为伸缩油缸,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夹爪和周向摆动架连接;管道顶紧部为伸缩油缸,缸体固定在周向摆动架上,活塞的端部设置有顶紧块;周向摆动架驱动部为摆动油缸,摆动筒与竖向摆动架ⅰ连接,活塞杆与周向摆动架连接;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ⅰ为摆动油缸,摆动筒与固定架ⅰ连接,活塞杆与竖向摆动架ⅰ连接。

6、进一步地,平台回转底座包括回转支撑安装架ⅱ、回转支撑ⅱ和连接架ⅱ;平台伸缩臂包括伸缩套筒ⅱ、套筒伸缩驱动部ⅱ和套筒摆动驱动部ⅱ;回转支撑安装架ⅱ分别与机架和回转支撑ⅱ的固定环固定连接;连接架ⅱ的底端与回转支撑ⅱ的旋转环固定连接,顶端与伸缩套筒ⅱ通过销轴连接;伸缩套筒ⅱ由套筒伸缩驱动部ⅱ驱动伸缩,由套筒摆动驱动部ⅱ驱动竖向摆动;工作平台包括基座、护栏、竖向摆动架ⅱ、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ⅱ和固定架ⅱ;基座与竖向摆动架ⅱ连接,外侧围合有护栏;竖向摆动架ⅱ通过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ⅱ与固定架ⅱ连接,由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ⅱ驱动竖向摆动;固定架ⅱ安装在伸缩套筒ⅱ的末端。

7、进一步地,伸缩套筒ⅱ为双伸缩嵌套滑动结构,包括固定筒、与固定筒连接的一级滑动筒以及与一级滑动筒连接的二级滑动筒;套筒伸缩驱动部ⅱ和套筒摆动驱动部ⅱ均为伸缩油缸;套筒伸缩驱动部ⅱ位于伸缩套筒ⅱ的内侧或外侧,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筒和二级滑动筒连接;套筒摆动驱动部ⅱ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筒和连接架ⅱ连接;竖向摆动架驱动部ⅱ为摆动油缸,摆动筒与固定架ⅱ连接,活塞杆与竖向摆动架ⅱ连接;固定架ⅱ安装在二级滑动筒的末端。

8、进一步地,横向套筒包括相互滑动嵌套的固定套和滑动套,固定套与抓举机构安装架和平台机构安装架固定连接;横向套筒伸缩驱动部为伸缩油缸,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固定套和滑动套连接;竖向支撑部为伸缩油缸,缸体与横向套筒的滑动套连接,活塞与支撑底座连接。

9、进一步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履带平行于机架的宽边;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方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可提供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中液压元件所需能源。

10、进一步地,上述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方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控制智能控制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工作。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方法,将上述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的机架宽边与巷道走向平行布置,抓举机构和平台机构均水平摆动至与机架宽边平行的方向,支撑腿处于收缩状态,履带式行走机构压落在巷道底板上,跟随巷道掘进方向前移,管道存放列车跟随在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后方,当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前行至管道安装地点时,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和管道存放列车停止行走,准备实施管道安装作业,支撑腿伸出撑住巷道底板,直至履带式行走机构升起,待机身稳固以后,抓举机构水平摆动至与机架宽边垂直,抓举伸缩臂竖向下降,多管径机械手抓取管道存放列车中的管道,待管道夹紧后,智能控制系统自行识别反馈目标信息,通过抓举伸缩臂的升降、伸缩和多管径机械手的摆动,使管道越过障碍物,到达管道待安装处,完成管道的安装对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水管、风管、瓦斯管等多规格管道的抓举安装作业,具备巷道内的快速穿梭、转向、全覆盖空间作业、多规格管道的识别抓举等功能,实现巷道管道安装辅助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替代传统人工扛抬运输、倒链起吊对接的管道安装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行走机构、抓举机构、平台机构和支撑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抓举回转底座包括回转支撑安装架ⅰ、回转支撑ⅰ和连接架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筒ⅰ为双伸缩嵌套滑动结构,包括固定筒、与固定筒连接的一级滑动筒以及与一级滑动筒连接的二级滑动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驱动部为伸缩油缸,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夹爪和周向摆动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平台回转底座包括回转支撑安装架ⅱ、回转支撑ⅱ和连接架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筒ⅱ为双伸缩嵌套滑动结构,包括固定筒、与固定筒连接的一级滑动筒以及与一级滑动筒连接的二级滑动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横向套筒包括相互滑动嵌套的固定套和滑动套,固定套与抓举机构安装架和平台机构安装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4、6、7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履带平行于机架的宽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方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可控制智能控制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工作。

10.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9所述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的机架宽边与巷道走向平行布置,抓举机构和平台机构均水平摆动至与机架宽边平行的方向,支撑腿处于收缩状态,履带式行走机构压落在巷道底板上,跟随巷道掘进方向前移,管道存放列车跟随在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后方,当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前行至管道安装地点时,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和管道存放列车停止行走,准备实施管道安装作业,支撑腿伸出撑住巷道底板,直至履带式行走机构升起,待机身稳固以后,抓举机构水平摆动至与机架宽边垂直,抓举伸缩臂竖向下降,多管径机械手抓取管道存放列车中的管道,待管道夹紧后,智能控制系统自行识别反馈目标信息,通过抓举伸缩臂的升降、伸缩和多管径机械手的摆动,使管道越过障碍物,到达管道待安装处,完成管道的安装对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及安装方法,属于煤矿井下辅助作业工程的技术领域,掘进巷管道安装设备包括机架、行走机构、抓举机构、平台机构和支撑腿;机架为矩形结构;行走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下方,行走方向平行于机架的宽边;抓举机构和平台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两侧窄边上;抓举机构包括抓举回转底座、抓举伸缩臂和多管径机械手;抓举回转底座安装在机架上,可相对机架水平旋转;抓举伸缩臂与抓举回转底座铰接,可相对于抓举回转底座竖向摆动。本发明可有效降低井下作业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及井下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郑毅,李刚,谢学斌,杨喜,宋涛,刘玉波,闫殿华,刘金生,王琦,赵海伟,黄振华,张少鹏,徐志刚,贺捷,袁言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