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压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6571发布日期:2024-03-01 12:5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用压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刷辅助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用压纸装置。


背景技术:

1、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目前现有的印刷机在印刷前需要对原纸进行裁切,裁切前,需要将原纸的纸跺搬运到切纸平台表面,然后用压纸装置将纸张压紧再进行裁切。

2、现有的压纸装置一般采用左右两个液压缸驱动压板对纸张进行压紧。但是当纸张存在褶皱时,压紧后的纸张依然存在褶皱,因此存在有压紧后纸张平整度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纸张的平整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用压纸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用压纸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印刷机用压纸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吊板,固定座和吊板之间安装有伸缩油缸,吊板与工作台之间固定连接有支座,吊板朝向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滑腔,滑腔内滑动连接有基座,基座的两端均固设有限位块,吊板在滑腔处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滑动适配的限位槽,基座设置有两个,吊板在滑腔内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贯穿两个基座,且双向丝杠与基座之间螺纹连接,吊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带动双向丝杠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吊板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压辊,压辊的数量与基座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接。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纸跺放置在工作台表面后,伸缩油缸启动使压辊下降,直至压辊与纸跺表面抵接并将纸跺压紧,然后第一驱动电机启动使两个基座相背离运动,从而两个压辊沿纸跺表面运动,由此将纸跺的褶皱抚平,实现了提高纸张平整度的效果。

5、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收纳腔,收纳腔内滑动连接有裁切座,工作台在收纳腔内转动连接有单向丝杠,单向丝杠设置有两个,两个单向丝杠均贯穿裁切座,且单向丝杠和裁切座之间螺纹连接,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带动单向丝杠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裁切座朝向收纳腔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垂直,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收纳腔内设置有分别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置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工作台在第一挡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整理组件,工作台在第二挡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整理组件,第一整理组件和第二整理组件用于将待裁切的纸跺对齐。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纸跺放置在裁切座表面,第一整理组件推动纸跺与第一挡板抵接,然后第二整理组件推动纸跺与第二挡板抵接,由此将纸跺的四侧均对齐,减少人工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将纸跺整理对齐后,裁切座运动至压辊下方,此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滑动至于裁切座表面齐平,便于对纸跺进行裁切。

7、可选的,所述第一整理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触发杆和第一移动杆,第一转轴内固设有第一转辊,第一转辊的两端均贯穿第一转轴并伸出至外侧,且第一转辊的一端与工作台转动连接,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辊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第一转轴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第一触发槽,第一触发杆的一端伸入第一触发槽内,第一移动杆与第一触发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杆靠近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整理板,第一移动杆上套设有第一支撑座且二者之间滑动适配,第一支撑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电机启动后,第一转辊转动使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触发槽使第一触发杆运动,从而第一触发杆使第一移动杆在第一支撑座内滑动,由此第一移动杆使第一整理板往复运动,实现了推动纸跺与第一挡板对齐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第二整理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触发杆和第二移动杆,第二转轴内固设有第二转辊,第二转辊的两端均贯穿第二转轴并伸出至外侧,且第二转辊的一端与工作台转动连接,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使第三驱动电机同时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的联动组件,第二转轴的周向侧壁螺旋开设有第二触发槽,第二触发杆的一端伸入第二触发槽内,第二移动杆与第二触发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杆靠近工作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整理板,第二移动杆上套设有第二支撑座且二者之间滑动适配,第二支撑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电机启动后,第二转辊转动使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触发槽使第二触发杆运动,从而第二触发杆使第二移动杆在第二支撑座内滑动,由此第二移动杆使第二整理板往复运动,实现了推动纸跺与第二挡板对齐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辊和联动皮带,联动辊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联动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锥齿轮,第一转辊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主锥齿轮啮合的从锥齿轮,工作台朝向联动辊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联动辊贯穿固定板且二者之间转动连接,联动辊上固定连接有主联动轮,第二转辊上固定连接有从联动轮,联动皮带绕过主联动轮和从联动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电机启动使联动辊转动,联动辊通过主锥齿轮和从锥齿轮使第一转辊转动,同时联动辊使主联动轮转动,主联动轮通过联动皮带使从联动轮转动,从而从联动轮使第二转辊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弹簧和第一调节座,第一调节板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板与裁切座之间,第一调节座与工作台在收纳腔处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调节座用于挤压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弹簧和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板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第二调节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调节板与裁切座之间,第二调节座与工作台在收纳腔处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调节座用于挤压第二调节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纸跺整理对齐后,裁切座带动纸跺移动至压辊下方,此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脱离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然后第一调节弹簧和第二调节弹簧均释放弹力,从而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别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顶部与裁切座齐平。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朝向第一调节座的侧壁球铰接有第一滚珠,第二调节板朝向第二调节座的侧壁球铰接有第二滚珠。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板与第一调节座之间的滑动摩擦替换成滚动摩擦,减少第一调节板与第一调节座之间的摩擦力;第二调节板与第二调节座之间的滑动摩擦替换成滚动摩擦,减少第二调节板与第二调节座之间的摩擦力。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弹簧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板和裁切座固定连接,第二调节弹簧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调节板和裁切座固定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对第一调节弹簧和第二调节弹簧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运动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裁切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工作台在收纳腔处的内壁开设有与导向块滑动适配的导向槽,工作台在导向槽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导向块且二者之间滑动适配。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裁切座运动使导向块沿导向槽和导向杆滑动,从而对裁切座起到导向和限位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基座背离吊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压辊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压辊内固设有传动辊,传动辊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且传动辊与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辊穿过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支撑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与吊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吊杆。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运动使支撑板运动,从而支撑板通过传动辊使传动齿轮沿传动齿条滚动,进而使传动辊转动,由此使压辊转动,压辊在对纸跺抚平的过程中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提高了对褶皱抚平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伸缩油缸启动后将压辊与纸跺表面压紧,然后将第一驱动电机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启动后使两个基座相背离运动,从而两个压辊相背离运动,同时压辊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由此压辊对纸跺抚平,实现了提高纸张平整度的效果;

25、2.将纸跺放置在裁切座表面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启动后,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同时转动,此时第一整理板推动纸跺和第一挡板对齐,然后第二整理板推动纸跺和第二挡板对齐,无需工作人员对纸跺进行整理对齐,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