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对话的客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2381发布日期:2024-03-18 18:1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对话的客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对话客服机器人,具体为一种智能对话的客服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机器人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所见到最多的机器人就是服务类的客服机器人;

2、目前现有的部分客服机器人,先日常使用中在上下坡时,不能够保证其上半身的正常直立,从而导致其常常倾倒,而且在倾倒后并不能够自动站起,此时需要人工扶起,从而导致在使用中不够便捷,同时亦能不够为客户随时提供饮水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对话的客服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现有的部分客服机器人,先日常使用中在上下坡时,不能够保证其上半身的正常直立,从而导致其常常倾倒,而且在倾倒后并不能够自动站起,此时需要人工扶起,从而导致在使用中不够便捷,同时亦能不够为客户随时提供饮水功能的问题,本方案能够使其客服机器人应对日常的各种坡道,亦能够保证本装置上半身始终处于竖直的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倾倒的情况,同时本装置能够保证客户随时能够进行自助接水饮水,十分便捷,能够提高用户和客户的体验感,同时本装置在发生意外倾倒时,本装置能够对自动进行站立,无需人工将其扶起,大大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对话的客服机器人,包括底座、竖直机构、自动站立机构和饮水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识别检测头,所述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智能控制仓,所述智能控制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电池,所述智能控制仓的一端设置有智能控制器,所述底座的底端开设有两组移动仓,所述移动仓的内部皆通过轴承均匀连接有三组滚轮,所述滚轮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仓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移动仓一侧的内壁皆通过轴承连接有辅助辊,所述第二齿轮和辅助辊分别位于两组滚轮之间,所述移动仓的内部皆设置有齿带,且齿带的内壁皆与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齿带的表面皆与辅助辊的表面相贴合,所述主体的顶端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转杆,所述支撑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板,且辅助板与转孔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识别检测头的中部相连接,所述转孔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电推杆,所述支撑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电推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支撑转杆顶端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电推杆,且第二电推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识别检测头相连接。

3、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端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的控制端皆与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本装置进行工作。

4、优选的,所述竖直机构包括万向调节仓、万向球、主支撑杆、第三电推杆、内触固定器和倾斜检测杆,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万向调节仓,所述万向调节仓的内部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推杆,且第三电推杆的顶端与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中上部通过转轴均匀连接有八组第三电推杆,且第三电推杆的输出端皆通过转轴与主体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仓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触固定器,所述内触固定器的内部设置有倾斜检测杆,且倾斜检测杆的顶端通过连接线与智能控制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方便本装置在上下坡道行驶。

5、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推杆的控制端皆通过内触固定器和倾斜检测杆与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本装置进行工作。

6、优选的,所述自动站立机构包括转槽、站立转杆、转动臂、蜗轮、第二电机、蜗杆、转动槽、动力仓、转动外齿环、伸长螺纹臂、辅助杆、第三电机、第三齿轮、滑槽和滑块,所述主体的中上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站立转杆,所述站立转杆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转动臂,所述站立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且蜗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转动臂的一端皆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一侧皆开设有动力仓,所述转动槽的内壁皆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外齿环,且转动外齿环的顶端皆分别位于动力仓的内部,所述转动臂的内部皆设置有伸长螺纹臂,且伸长螺纹臂的中下部皆分别与转动外齿环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伸长螺纹臂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动力仓顶端的内壁皆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皆分别与转动外齿环的顶端相啮合,所述转动臂的内壁均匀开设有四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皆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一端皆与伸长螺纹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方便本装置进行自动站立。

7、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控制端皆与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本装置进行工作。

8、优选的,所述饮水机构包括温水仓、补水器、接水仓、水管、计量泵、感应器、储杯通道、第四电推杆、推板和磁性盖板,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两组温水仓,所述温水仓的一端皆连接有补水器,所述主体中部的前端开设有两组接水仓,且接水仓分别与温水仓相对应,所述接水仓的顶部皆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一端皆分别延伸至温水仓底端的内壁,所述水管的中部皆设置有计量泵,所述接水仓顶端的内壁皆设置有感应器,且感应器分别位于水管的一端,便于客户随时进行接水饮水。

9、优选的,所述主体顶端的前侧均匀开设有三组储杯通道,所述储杯通道一端的内壁皆设置有第四电推杆,所述第四电推杆的输出端皆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皆分别与储杯通道滑动连接,所述主体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三组磁性盖板,且磁性盖板分别位于储杯通道的一端,所述磁性盖板的底端皆与主体通过磁吸固定,方便客户取出水杯。

10、优选的,所述计量泵的控制端皆分别通过感应器与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推杆的控制端皆与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本装置进行工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当用户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本装置内部的电池提供电能,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本装置进行智能工作和智能服务对话,本装置通过识别检测头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检测和监控,从而便于智能控制器的智能分析,本装置在与客户对话时,通过第一电推杆的伸长和缩短能够使得支撑转杆在转孔的内部转动,通过转孔从而使得识别检测头完成转头的动作,同时通过第二电推杆的伸长和缩短能够使得识别检测头完成点头的动作,从而使得本装置更加生动,当客户需要饮水时,只需要将磁性盖板向上掀起,便可将储杯通道内部的一次性水杯取出,然后放在接水仓的内部,通过感应器能够检测到水杯,此时通过计量泵便可定量的将温水仓内部的温水通过水管的一端排至水杯内,当温水仓的内部没有温水时,此时本装置能够通过补水器和外界水源对温水仓进行补充温水,从而保证温水仓内部的温水充足,十分便捷,本装置能够保证客户随时饮水,进而提高本装置使用的体验感,同时通过第四电推杆和推板能够将储杯通道内部的一次性水杯不断向外侧推出,从而便于客户取出水杯,本装置能够通过其底端的滚轮进行移动和拐弯,前进时,两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齿轮、齿带和第一齿轮使得滚轮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本装置进行向前移动,需要拐弯时,只需要使得一组第一电机工作即可,此时便可完成拐弯,本装置通过检测周围环境自动识别和移动,本装置上下坡时,此时由于倾斜使得倾斜检测杆的一端与内触固定器的内壁相贴合,此时内触固定器和倾斜检测杆贴合一侧的第三电推杆进行工作,通过第三电推杆的伸长或缩短能够使得主体始终处于竖直的状态,同时主体通过主支撑杆使得万向球在万向调节仓的内部进行转动,此时主体内部的倾斜检测杆亦能够保证竖直的状态,从而提高本装置移动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倾斜倾倒的情况,如若本装置意外倾倒时,此时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使得蜗杆、蜗轮和站立转杆转动,站立转杆带动转动臂和辅助杆转动,同时第三电机工作,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齿轮使得转动外齿环转动,通过转动外齿环能够使得伸长螺纹臂向外移动,同时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保证伸长螺纹臂移动的稳定性,由于站立转杆带动转动臂、伸长螺纹臂和不断的辅助杆转动,当转动臂和主体之间的夹角小于一百八十度时,从而能够使得辅助杆与地面抵触,同时由于伸长螺纹臂不断伸长,此时伸长螺纹臂和转动臂之间的长度不断加长,此时通过转动臂和伸长螺纹臂能够将本装置支撑起,同时转动臂和伸长螺纹臂与主体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小,此时本装置逐渐处于站立的状态,当本装置站立后,此时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反向转动,通过第三齿轮、转动外齿环和滑块能够将辅助杆收回至转动臂的内部,同时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蜗杆、蜗轮和站立转杆使得转动臂转动三百六十度后停止,此时转动臂和伸长螺纹臂复位,从而能够使得本装置进行自动站立,无需人工进行干预,本装置能够应对日常的各种坡道,亦能够保证本装置上半身始终处于竖直的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倾倒的情况,同时本装置能够保证客户随时能够进行自助接水饮水,十分便捷,能够提高用户和客户的体验感,同时本装置在发生意外倾倒时,本装置能够对自动进行站立,无需人工将其扶起,大大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