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机构和电脑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0256发布日期:2023-08-27 14:4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解锁机构和电脑钥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解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解锁机构和电脑钥匙。


背景技术:

1、在电力工业安全领域,电脑钥匙授权开锁已经是智能运维的标配。在电脑钥匙中,其与锁具解锁过程直接相关的是解锁机构,而解锁机构主要分为外露结构和隐藏结构,外露结构解锁机构外观比较突兀,不利于电脑钥匙的收纳存储,因而目前的解锁机构均在向隐藏结构靠拢。

2、常见的隐藏结构解锁机构,其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不需要解锁时将钥匙片隐藏在壳体内,需要解锁时将钥匙片从壳体中转出的效果,在解锁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转动块转动露出钥匙片,钥匙片插入锁具,读码模块读取锁具码值,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成功后,授权元件在钥匙片内部动作到特定位置,以解锁锁具内的授权机构,转动电脑钥匙解锁锁具。

3、在上述解锁的过程中,由于转动块转动露出钥匙片后未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限制转动块的转动,用户可在电脑钥匙获取授权后将转动块回转一定角度以限制授权元件的复位,如此,便可将电脑钥匙插入到其他锁具中进行解锁,使得电脑钥匙变成万能钥匙,基于此,现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解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脑钥匙的使用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锁机构,包括壳体、解锁模块、滑动杆以及驱动组件;

3、解锁模块包括转动件、钥匙片和授权组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钥匙片安装于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带动所述钥匙片伸出或收纳于所述壳体,所述授权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钥匙片;

4、滑动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杆具有与所述转动件限位配合的限位位置,和具有避让所述转动件转动的避让位置;

5、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传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授权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滑动块推动所述授权组件在所述钥匙片内移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驱动电机还通过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滑动杆从所述避让位置移动至所述限位位置。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杆包括在自身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滑动块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可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以带动所述滑动杆移动;其中,

7、所述传动部在自身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长度设置。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杆的周壁凹陷形成有槽体,在所述滑动杆的移动方向上,所述槽体相对的两个槽侧壁分别形成为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杆和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滑动杆的移动方向上伸缩形变,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从所述限位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移动。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杆包括在自身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套杆,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结构套设于所述套杆。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块和按钮,所述转动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钥匙片安装于所述转动块;

12、所述转动块贯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按钮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按钮和所述转动块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限位配合,所述按钮的部分结构还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壳体;

13、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按钮中的一者设有卡凸,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凸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滑动杆通过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卡接而限制所述按钮的转动。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凹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按钮的外周壁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凸筋,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卡接,而与所述转动块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限位配合。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动块背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凹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延伸至所述转动块背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并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环形槽的缺口;

16、所述卡槽形成于所述定位凸筋背向所述按钮的一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动块背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并设有所述卡凸,所述卡凸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环形槽,所述卡凸可在所述转动块转动时在所述环形槽中移动,所述卡凸还可以在所述滑动杆的带动下穿过所述缺口并抵进所述卡槽。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

18、所述按钮包括按钮本体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凸筋设于所述按钮本体,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本体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相连;

19、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定位凸筋可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槽伸入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锁定所述转动块,按压所述按钮本体,所述定位凸筋移出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解锁所述转动块。

2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脑钥匙,包括壳体、解锁模块、滑动杆以及驱动组件;解锁模块包括转动件、钥匙片、授权组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钥匙片安装于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带动所述钥匙片伸出或收纳于所述壳体,所述授权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钥匙片;滑动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杆具有与所述转动件限位配合的限位位置,和具有避让所述转动件转动的避让位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传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授权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滑动块推动所述授权组件在所述钥匙片内移动至预设位置,所述驱动电机还通过所述滑动块带动所述滑动杆从所述避让位置移动至所述限位位置。

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解锁机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与滑动块传动配合的滑动杆,以在解锁模块所读取的锁具身份信息与后台指定应该打开的锁具的身份信息匹配后,在驱动电机驱动滑动块带动授权组件移动至预设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滑动块带动滑动杆移动,并在授权组件移动到位时,使滑动杆能够刚好停在可限制转动件转动的位置,这样,能够防止用户在解锁机构获得授权后,利用回转转动件的手段刻意让授权组件无法复位的设计缺陷,将解锁机构当成万能钥匙使用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包括在自身的移动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滑动块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可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以带动所述滑动杆移动;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周壁凹陷形成有槽体,在所述滑动杆的移动方向上,所述槽体相对的两个槽侧壁分别形成为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杆和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滑动杆的移动方向上伸缩形变,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从所述限位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包括在自身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套杆,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结构套设于所述套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块和按钮,所述转动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钥匙片安装于所述转动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凹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按钮的外周壁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凸筋,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定位凸筋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卡接,而与所述转动块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上限位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背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凹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槽延伸至所述转动块背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并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环形槽的缺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

10.一种电脑钥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解锁机构和电脑钥匙,解锁机构包括壳体、解锁模块、滑动杆及驱动组件,解锁模块包括转动件、钥匙片和授权组件,转动件可转动地设于壳体,钥匙片安装于转动件,转动件可相对壳体转动,以带动钥匙片伸出或收纳于壳体,授权组件可移动地设于钥匙片;滑动杆可移动地设于壳体,滑动杆具有与转动件限位配合的限位位置,和具有避让转动件转动的避让位置;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滑动块,滑动块传动连接于滑动杆和授权组件;驱动电机通过滑动块推动授权组件在钥匙片内移动至预设位置,驱动电机还通过滑动块带动滑动杆从避让位置移动至限位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解锁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学文,胡汉,谢仕才,曾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