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311发布日期:2023-10-28 15:0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维修,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混凝土现场浇筑式建筑,无疑是一大进步,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可以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可进行现场组装,则预制构件的生产可以标准化,质量可控,高效快捷,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

2、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底部需要维修时,往往需要将预制构件吊起来,工人在悬吊的预制构件下方进行维修操作,维修难度大、效率低且不安全。

3、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设计出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包括有顶部框架,在顶部框架下面四个角处分别固定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为空心的,在每个立柱的下端均开有竖直的椭圆孔,在椭圆孔内穿设有横轴,在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在横轴的中部位置固定有纵轴,纵轴位于立柱内部,在立柱内部位于横轴上方固定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开有供纵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纵轴上部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在纵轴上位于固定板与横轴之间套有弹簧,当预制构件放在顶部框架上时,压缩弹簧,立柱底端与地面接触。

4、在所述的顶部框架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吊环,方便预制构件和维修架一同吊装至指定位置维修。

5、所述的顶部框架是通过多个横杆焊接而成的,在顶部框架内侧固定有支撑杆。

6、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交叉的横撑。

7、预制构件底部需要维修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预制构件吊至支撑杆上放置,因预制构件自身重量较大,将压缩弹簧,使立柱底端与硬化地面直接接触,无法轻易移动。维修工人可以站在本实用新型维修架内,对预制构件底部进行维修处理。

8、横杆上没有预制构件时,弹簧将会顶起维修架,露出滚轮,方便移动。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实耐用,操作简单、方便移动、占地空间小,专门用于预制构件底部维修,维修效率高、质量好,安全有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部框架,在顶部框架下面四个角处分别固定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为空心的,在每个立柱的下端均开有竖直的椭圆孔,在椭圆孔内穿设有横轴,在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在横轴的中部位置固定有纵轴,纵轴位于立柱内部,在立柱内部位于横轴上方固定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开有供纵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纵轴上部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在纵轴上位于固定板与横轴之间套有弹簧,当预制构件放在顶部框架上时,压缩弹簧,立柱底端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顶部框架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框架是通过多个横杆焊接而成的,在顶部框架内侧固定有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交叉的横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底部维修架,包括有顶部框架,在顶部框架下面四个角处分别固定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为空心的,在每个立柱的下端均开有竖直的椭圆孔,在椭圆孔内穿设有横轴,在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在横轴的中部位置固定有纵轴,纵轴位于立柱内部,在立柱内部位于横轴上方固定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开有供纵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纵轴上部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在纵轴上位于固定板与横轴之间套有弹簧,当预制构件放在顶部框架上时,压缩弹簧,立柱底端与地面接触。本技术结实耐用,操作简单、方便移动、占地空间小,专门用于预制构件底部维修,维修效率高、质量好,安全有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沈彬,胡啸,李昦,韩嫣然,周敏,吴拥军,王路遥,束小云,黄梦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建工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