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6007发布日期:2023-10-11 09:5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夹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1、管材在产业上应用甚广,对异形管加工时的夹持,目前技术多先使用逆向工程取得实际管材3d外形几何,再制作对应管件几何外形的夹治具。再者,目前产业界现况的异形管胚料末端为压扁的状态,加工时需要事先制作出符合异形管几何外形的夹持模具,然后以夹持模具夹持管材中段,此种夹持定位的方式,不仅模具制作成本高且耗时之外,亦无法适用于其他不同外形规格管材的夹持定位用途;

2、经检索,公开号:cn211840739u公开了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其包括初加工成型的异形管件;初加工成型的异形管件包括一异形管件本体、一自异形管件本体至少一端延伸一适当长度的定形管体及一设置于定形管体上的定位结构。定形管体供夹持组件束夹,定位结构用以与夹持组件相互限制,使夹持组件与定形管体固定不动,令夹持组件将异形管件本体夹持固定,以供切割器具自异形管件本体与定形管体相接处切割,而获得可供使用的异形管件本体,能借由共享夹治具的机能设置,以大幅提升夹治具夹持异形管件的适用性,因而具有降低成本、可快速夹持固定异形管件以及提升加工精度等特点;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异形管件的外形千奇百怪,在实际使用时其只能对一种单个的异形管件进行夹持,在遇到不同形状的异形管件时,需要更换夹持装置,不便与使用者进行加工,因此对于现有夹持结构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夹持结构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夹持结构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四组支撑柱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四组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与支撑板之间且位于夹持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升降柱;

4、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四组第一夹持环,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均设置有两组第一夹持环,四组所述第一夹持环的内部均设置有两组第二夹持环,所述第二夹持环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夹持环。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柱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轴贯穿支撑板并与升降柱进行连接,所述升降柱与支撑板和底座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柱与升降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四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与四组支撑柱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四组所述第一夹持环与升降板和底座的连接方式分别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环与第一夹持环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三夹持环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夹持凸块,所述第三夹持环与第二夹持环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组第一夹持环与底座顶部的两组第一夹持环呈相对应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夹持机构、升降板、底座以及升降柱的设计,将异形管件放入夹持机构内,通过夹持机构可以对不同形状和不同大小的异形管件进行夹持,解决了使用者在对不同形状的异形管件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夹持机构的问题,夹持效果更佳,在对异形管件进行夹持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异形管件掉落,同时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通过四组支撑柱(2)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且位于四组支撑柱(2)的外侧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底部和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5),所述底座(1)与支撑板(3)之间且位于夹持机构(5)的左侧设置有升降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柱(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升降电机(601),所述升降电机(601)的驱动轴贯穿支撑板(3)并与升降柱(6)进行连接,所述升降柱(6)与支撑板(3)和底座(1)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柱(6)与升降板(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支撑柱(2)的外侧均开设有滑槽(201),所述升降板(4)与四组支撑柱(2)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第一夹持环(501)与升降板(4)和底座(1)的连接方式分别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环(502)与第一夹持环(50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持环(503)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夹持凸块(504),所述第三夹持环(503)与第二夹持环(50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底部的两组第一夹持环(501)与底座(1)顶部的两组第一夹持环(501)呈相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夹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管件夹持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四组支撑柱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位于四组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与支撑板之间且位于夹持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四组第一夹持环,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均设置有两组第一夹持环,四组所述第一夹持环的内部均设置有两组第二夹持环,所述第二夹持环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三夹持环,与现有的夹持结构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设计提高了夹持结构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进琳,谢陆敏,李衡,徐育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禧力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