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2876发布日期:2023-10-21 17:2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在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密封圈套入产品中,而在目前生产过程中,密封圈的组装仍然采用人工拿取密封圈套入产品的方式,采取人工的方式会导致产品一致性差,损坏率极高,而且人工组装效率低,成本高。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095186u公开了一种密封圈组装设备,其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密封圈。但是,其橡胶圈上料机构的橡胶圈振动盘需要通过橡胶圈输送轨道与橡胶圈错位装配机构对接,再通过橡胶圈错位装配机构的装配模组将橡胶圈推入才能实现橡胶圈装配进物料中,该组装设备只能在密封圈上料完成后直接装入物料上,不适用于需要转移至别的工位做其他加工或者进行检测步骤的密封圈,如需要进行清洁的密封圈,导致该密封圈组装设备与其余设备的衔接性较差,不利于广泛应用。另外,其橡胶圈错位装配机构设置有第一推料模组、第二推料模组和第一装配模组,需要三者之间的配合才能完成整个组装步骤,装配较为复杂,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组装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组装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前后向延伸的用于输送密封圈的第一皮带输送线、设置在靠近第一皮带输送线输出端一侧的用于将密封圈转移走的第一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机械手左侧的用于接收由第一机械手转移走的密封圈的作业平台、设置在作业平台左侧的用于将作业平台上的密封圈转移走的第二机械手、设置在靠近第二机械手一侧的用于接收由第二机械手转移走的密封圈并能够将密封圈撑开/收缩的密封圈定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密封圈定位机构一侧的用于与密封圈定位机构配合而能够接收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入产品中的密封圈组装机构。

4、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沿作业平台周向依次设置的密封圈清洁机构、用于向下对密封圈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向上对密封圈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机构,所述作业平台为能够受其下方的第一电机驱动而能够转动的光学玻璃转盘,所述第一电机的定子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5、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清洁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座上的第一气缸、受第一气缸的驱动而能够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动块、安装在第一活动块上的能够罩住密封圈的壳体、安装在第一活动块上并通过壳体一侧面上的通口向壳体内部吹气的吹风管、安装在壳体另一侧面上的向壳体外部送气的通气管,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驱动连接有能够向下夹住/松开在壳体内部的密封圈的夹爪。

6、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座上的用于向下检测光学玻璃转盘上的密封圈的第一相机、安装在支撑座上并位于第一相机正下方的便于第一相机采集图像的的第一棱镜组件、设置在光学玻璃转盘下方的用于向上补光的第一光源组件,所述第一光源组件包括位于光学玻璃转盘下方的第一安装座、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三气缸、受第三气缸的驱动而能够左右移动的第一光源;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近光学玻璃转盘一侧的第二安装座、安装在第二安装座靠下方位置处的用于向上检测光学玻璃转盘上的密封圈的第二相机、安装在第二安装座靠上方位置处的并位于第二相机正上方的用于向下补光的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二光源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座靠上方位置处的第四气缸、受第四气缸的驱动而能够左右移动的第二光源。

7、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近第二机械手一侧的第三安装座、安装在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五气缸、受第五气缸的驱动而能够撑开/收缩的撑爪。

8、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组装机构包括设置在靠近密封圈定位机构一侧的第四安装座、安装在第四安装座上的电机驱动组件、受电机驱动组件驱动而能够靠近/远离密封圈定位机构的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通过第六气缸驱动连接有能够上下运动的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三活动块安装有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驱动连接有受其驱动而能够上下运动的推块,所述推块上安装有用于与密封圈定位机构配合而能够接收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套入产品中的压头。

9、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线输出端的用于接收未被第一机械手转移走的密封圈的接料框、并排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线一侧的用于由接料框送出的密封圈并将密封圈往第一皮带输送线入料口的方向输送的第二皮带输送线,所述第二皮带输送线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接收密封圈并送回到第一皮带输送线上的直振模组。

10、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用于及时清洁其表面上脏污的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包括用于对作业平台上表面进行擦拭的第一浮动组件、用于对作业平台下表面进行擦拭的第一浮动组件、将第一浮动组件和第二浮动组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座,所述第一浮动组件为安装在连接座上方的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清洁块,所述第二浮动组件为安装在连接座下方的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二清洁块。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线上放置有若干个离子风机和在其入料口和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只有一层密封圈输出的滚轮机构。

12、优选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线左右两侧的滚轮、用于驱动滚轮旋转的电机传动组件,所述的滚轮外表面沿长度方向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将密封圈拨动到输出端方向的拨动片,所述电机传动组件包括与滚轮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一同步带轮传动连接的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连接的第三电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案通过第一皮带输送线的设置,以便于实现流水化输送密封圈。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的设置,便于先通过第一机械手将密封圈转移至作业平台,再通过第二机械手将作业完成后的将密封圈从作业平台转移走,其灵活性好,以便于与作业平台或者不同的机构衔接,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利于广泛应用。所述作业平台的设置,以便于在作业平台安装不同的机构,将不同的机构集合在一起。所述密封圈定位机构的设置,能够供密封圈定位放置其上并能够撑开/收缩密封圈,,以便于后续与密封圈组装机构配合。所述密封圈组装机构的设置,以便于将密封圈套入产品中,实现密封圈的自动化组装,节省人工成本且组装效率高。

15、2、本案通过将密封圈清洁机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沿作业平台周向依次设置,以便于将不同机构集中起来,结构紧凑可节省空间。所述密封圈清洁机构的设置,以便于对密封圈进行清洁。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的设置,以便于检测密封圈有无脏污和破损,保证安装在产品上的密封圈的质量。所述作业平台为光学玻璃转盘的设置,以便于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能够透过光学玻璃转盘对密封圈进行检测。所述支撑座的设置,以便于不同机构的安装与固定。

16、3、本案所述密封圈清洁机构的第一气缸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能够在密封圈快要到达壳体时将壳体抬起,以便于不阻碍密封圈进入壳体内部;另一方面便于能够在到达壳体内部时下降罩住使得壳体与光学玻璃转盘表面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方便对密封圈的清洁。所述吹风管的设置,以便于对壳体内的密封圈进行吹气清洁。所述通气管的设置,以便于实现气体的循环,将不干净的灰尘吹出。所述第二气缸和夹爪的设置,以便于夹起和松开密封圈,以便于对密封圈全面清洁。

17、4、本案所述密封圈组装机构的第四安装座、电机驱动组件、第二活动块的设置,能够灵活调节组装位置,灵活性好。所述第七气缸的设置,便于能够驱动推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压头向下运动,将密封圈套入产品中,与需要多个设置多个推料模组相比,其结构较为简单,组装简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18、5、本案所述接料框、第二皮带输送线、直振模组以及所述斜面的设置,以便于将第一皮带输送线未被第一机械手转移走的密封圈再回流到第一皮带输送线上,其设置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