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1195发布日期:2023-11-22 23:2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门,尤其是指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快捷,现有的自动化开关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且讲究的是安全、简便与节能;开门机是一套控制门体自动开启与关闭的机械电子装置,它主要由驱动电机、传动主轴、离合器构成;其中离合器是为了保证自动门在停电或出现其他电气故障时能正常打开或关闭而设置的,该离合器的壳体与门体相连接,该离合器通过键条移动脱离主动齿轮实现主动齿轮和传动主轴之间的结合或分离;当电机有电时,键条卡入主动齿轮内,主动齿轮和传动主轴处于结合状态,门体在驱动电机的控制下进行开关门的动作;在电机停电时,通过触发机构顶推键条脱离主动齿轮,传动主轴和主动齿轮处于分离状态,门体脱开驱动电机凭借人力进行开关门的动作;由于自动门是依靠离合器结合后阻止门体运动来实现开门或锁门功能,所以在完全关闭门体时,必须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才能锁住门体。其中,现有开门机中的触发机构比较复杂,进而触发机顶推键条的配合结构中配合部件多,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且操作不便捷。

2、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自动门的离合装置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方便通过转动离合驱动件顶推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离合顶掣杆推动键条脱离主动齿轮,使得主动齿轮和主轴脱扣,从而可以手动轻松拉动门扇进行开合操作,操作便捷。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有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离合齿轮、离合驱动件、离合顶掣杆、键条和弹簧;所述主轴的中段设置有一贯通主轴侧壁的让位槽,且在主轴一端设置有和让位槽连通的轴内孔;所述离合齿轮设置有套置主轴上的穿孔和设置于穿孔孔壁上的键槽;所述键条一侧抵顶弹簧滑动容置于让位槽内,所述离合顶掣杆穿设于轴内孔内且一端抵顶于键条另一侧,且所述键条凸出让位槽外的端部卡置于键槽内;所述离合驱动件设置有供离合顶掣杆抵顶的抵顶槽和外露壳体外的驱动部;所述抵顶槽的槽口朝向离合顶掣杆,且所述抵顶槽具有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所述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凹陷深度差为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

4、所述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大于或等于键条运动脱离主动齿轮的运动行程。

5、所述抵顶槽为由离合驱动件朝向离合顶掣杆的端面向驱动部凹陷设置的螺旋槽,所述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位于与离合驱动件同心设置且直径相同的圆环上。

6、所述离合驱动件具有一呈圆柱状的第一柱体、和壳体组装配合的第二柱体及设置于第二柱体外端的驱动部,所述抵顶槽设置于第一柱体上;所述抵顶槽具有环绕第一柱体中心的槽侧壁,所述槽侧壁为与第一柱状同心设置的圆弧侧壁。

7、所述抵顶槽还具有螺旋设置的槽底壁,所述槽底壁具有所述第一抵顶端、第二抵顶端及连接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平滑段,且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槽深度深于平滑段的槽深度。

8、所述抵顶槽还具有位于第一柱体外壁的侧缺口,所述侧缺口从槽底壁延伸连通抵顶槽的槽口。

9、所述圆弧侧壁具有位于第一抵顶端的第一侧边、位于第二抵顶端的第二侧边、位于第一柱体端面的圆弧边及和连接槽底壁的螺旋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长度差为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

10、所述键条设置有供弹簧套置的弹簧导柱,且所述主轴内设置有连通让位槽且供弹簧抵顶的容置槽。

11、所述驱动部为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配合驱动手柄转动离合驱动件。

12、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供主动齿轮抵顶定位的台阶环,所述主动齿轮一侧通过锁固螺母锁设于主轴上,且所述主动齿轮和锁固螺母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在断电后手动开门时,通过裸露在壳体外的驱动部手动转动离合驱动件,离合驱动件转动带动抵顶槽转动顶推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离合顶掣杆推动键条脱离主动齿轮的键槽,键条压缩弹簧,使得主动齿轮和主轴脱扣,从而可以手动轻松拉动门扇进行开合操作;在手动锁门时,先将门关闭,再通过裸露在壳体外的驱动部手动转动离合驱动件,离合驱动件转动带动抵顶槽转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键条推动离合顶掣杆抵顶抵顶槽向离合驱动件横向运动,弹簧推动键条卡入主动齿轮的键槽,使得主动齿轮和主轴扣合,从而实现锁门功能;其中,该抵顶槽的槽口朝向离合顶掣杆,该离合顶掣杆一端直接抵顶于离合驱动件的抵顶槽上;在离合驱动件转动过程中,转动的抵顶槽直接推动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即所述抵顶槽转动过程中不断更改离合顶掣杆和抵顶槽的抵顶位置,从第一抵顶端变成第二抵顶端),离合顶掣杆和抵顶槽的配合结构简单且稳定,无需配合其他限位部件限制离合顶掣杆运动,组装更方便,操作更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有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离合齿轮、离合驱动件、离合顶掣杆、键条和弹簧;所述主轴的中段设置有一贯通主轴侧壁的让位槽,且在主轴一端设置有和让位槽连通的轴内孔;所述离合齿轮设置有套置主轴上的穿孔和设置于穿孔孔壁上的键槽;所述键条一侧抵顶弹簧滑动容置于让位槽内,所述离合顶掣杆穿设于轴内孔内且一端抵顶于键条另一侧,且所述键条凸出让位槽外的端部卡置于键槽内;所述离合驱动件设置有供离合顶掣杆抵顶的抵顶槽和外露壳体外的驱动部;所述抵顶槽的槽口朝向离合顶掣杆,且所述抵顶槽具有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所述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凹陷深度差为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大于或等于键条运动脱离主动齿轮的运动行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槽为由离合驱动件朝向离合顶掣杆的端面向驱动部凹陷设置的螺旋槽,所述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位于与离合驱动件同心设置且直径相同的圆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驱动件具有一呈圆柱状的第一柱体、和壳体组装配合的第二柱体及设置于第二柱体外端的驱动部,所述抵顶槽设置于第一柱体上;所述抵顶槽具有环绕第一柱体中心的槽侧壁,所述槽侧壁为与第一柱状同心设置的圆弧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槽还具有螺旋设置的槽底壁,所述槽底壁具有所述第一抵顶端、第二抵顶端及连接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平滑段,且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槽深度深于平滑段的槽深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槽还具有位于第一柱体外壁的侧缺口,所述侧缺口从槽底壁延伸连通抵顶槽的槽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侧壁具有位于第一抵顶端的第一侧边、位于第二抵顶端的第二侧边、位于第一柱体端面的圆弧边及和连接槽底壁的螺旋边;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长度差为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条设置有供弹簧套置的弹簧导柱,且所述主轴内设置有连通让位槽且供弹簧抵顶的容置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三角凸块,所述三角凸块配合驱动手柄转动离合驱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供主动齿轮抵顶定位的台阶环,所述主动齿轮一侧通过锁固螺母锁设于主轴上,且所述主动齿轮和锁固螺母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技术总结
一种自动门的离合装置,包括主轴、离合齿轮、离合驱动件、离合顶掣杆、键条和弹簧;主轴设有让位槽和轴内孔;离合齿轮设有穿孔和键槽;键条一侧抵顶弹簧滑动于让位槽内,离合顶掣杆穿设于轴内孔内且一端抵顶于键条另一侧,且键条凸出让位槽外的端部卡置于键槽内;离合驱动件设有供离合顶掣杆抵顶的抵顶槽和外露壳体外的驱动部;抵顶槽的槽口朝向离合顶掣杆,第一抵顶端和第二抵顶端的凹陷深度差为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行程;本技术的离合顶掣杆和抵顶槽的配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方便通过转动离合驱动件顶推离合顶掣杆横向运动,离合顶掣杆推动键条脱离主动齿轮,使得主动齿轮和主轴脱扣,从而可以手动轻松拉动门扇进行开合操作,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赖添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巨晖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