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1345发布日期:2024-01-06 22:5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雨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雨窗,具体为一种智能防雨窗。


背景技术:

1、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早在中国隋代,洛阳皇宫紫微城内的观文殿就出现了可以自动开合的窗户。现代的窗户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现有窗户通风时,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家中无人关窗,导致雨水进入室内,造成地板、家居等浸水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智能防雨窗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雨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防雨窗,包括窗架,所述窗架的侧壁上通过合页连接有玻璃内架,所述窗架的内部且位于上下侧壁对应设有活动槽,所述窗架上且位于活动槽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窗架通过下侧安装槽安装有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端面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窗架通过上侧安装槽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玻璃内架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玻璃内架通过安装孔安装有雨滴传感器。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窗架相连接,所述窗架通过连接孔与螺纹杆转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玻璃内架的正面上安装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背部设置有密封圈。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玻璃内架上安装有玻璃,所述挡雨板为口字形结构设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玻璃内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玻璃内架的端面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为相互平行排布设计,所述螺纹块与滑块为相互平行排布设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一种智能防雨窗中设置推拉组件以及雨滴传感器,利用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水,伺服电机工作,第一连杆拉动玻璃内架,实现关窗;设置第二连杆配合第一连杆使用可以增加开关窗户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推拉组件以及雨滴传感器解决了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家中无人关窗,雨水进入室内的问题,使防雨窗户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防雨窗,包括窗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1)的侧壁上通过合页连接有玻璃内架(2),所述窗架(1)的内部且位于上下侧壁对应设有活动槽(3),所述窗架(1)上且位于活动槽(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窗架(1)通过下侧安装槽(4)安装有推拉组件(5),所述窗架(1)通过上侧安装槽(4)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底部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7),所述玻璃内架(2)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玻璃内架(2)通过安装孔(8)安装有雨滴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0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窗架(1)相连接,所述窗架(1)通过连接孔与螺纹杆(50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内架(2)的正面上安装有挡雨板(10),所述挡雨板(10)的背部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内架(2)上安装有玻璃,所述挡雨板(10)为口字形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0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玻璃内架(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玻璃内架(2)的端面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04)与第二连杆(7)为相互平行排布设计,所述螺纹块(503)与滑块(6)为相互平行排布设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智能雨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防雨窗,包括窗架,所述窗架的侧壁上通过合页连接有玻璃内架,所述窗架的内部且位于上下侧壁对应设有滑动槽,所述窗架上且位于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窗架通过下侧安装槽安装有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端面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窗架通过上侧安装槽滑动连接有滑块,通过设置推拉组件以及雨滴传感器解决了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家中无人关窗,雨水进入室内的问题,使防雨窗户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沈世鹏,牛文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阳正观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