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孔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858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孔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耳孔的装置。耳孔钳用不锈钢制成,分钳体和钳头二部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耳孔钳是一项美容技术设备,近年来带耳环的人日益增多。为此应当提高打耳孔的技术。耳孔钳可以解决目前打耳孔技术的缺点,更好地打耳孔为目的。
为了解决带耳环打耳孔问题,民间常用粗针剌孔穿线的方法,近年来引进国外的激光打孔器的方法,这些方法存在出血和感染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不锈钢制作,


图1是耳孔钳图。图2是钳头放大8倍图。图3是耳孔钳盒缩小6倍图。耳孔钳分钳体(8)和钳头(1)二部分。钳头(1)又分为带针的针部(2)和带锥形孔(带稍的)的孔部(3)。钳体(8)与钳头(1)以钳体的突尖(9)与钳头的后孔(7)相联接,二者易于插入也易于分开。钳头的针和孔二者插入后不能自己脱掉,是紧的,必须用手指将二者拉开,而且二者的平台(6)接触严密。不出血、不感染,又节省时间是其优点。
注钳头(1)的针(4)长1.5毫米;直径0.6毫米。
钳头的带稍孔(5)直径0.62毫米。
钳头的平台(6)直径1.2毫米。
钳头的长度4毫米。
钳头的后面直径3毫米钳头后面的孔(7)直径1.25毫米;深1毫米。
钳体(8)的突尖(9)长1毫米;直径1.2毫米。
钳头的针部(2)钳头的孔部(3)钳体的手持环(10)钳体的扣紧台阶(11)钳体的活动轴(12)一盒耳孔钳(13)使用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钳头和耳孔处皮肤,随之用红汞在耳垂的前后皮肤上定点作标记,可以不打麻药,因为打针推药也疼。将消毒的钳头装在钳体上,再将钳体张开,在定点处,将钳头的二部分捏紧,使钳头的针部和孔部插接在一起。此时二者的平台紧密接触,把二面皮肤夹在一起,不出血不感染,将钳体取下,钳头留在耳垂上,两天后取下钳头,换上耳环,耳孔即形成。
一盒耳孔钳备有一个钳体和五付钳头(13),便于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耳孔钳由钳头(1)和钳体(8)组成,其特征在于钳头有孔(7)和钳体有突尖(9)可以插接和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孔钳,其钳头又分针部(2)和孔部(3),其特征在于该针与孔可以插接和脱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钳头的针部(2)和孔部(3)的周围都有一平台(6),其特征在于二者的平台可以密切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针部和孔部插入后不易脱掉,其特征在于孔部的孔带稍是锥形孔。
专利摘要本耳孔钳比目前各国常用的激光打孔器的优点多。构造简单。分钳体和钳头二部分。使用方便、经济实用。解决了目前现有而常用的方法易出血、易感染等缺点。形成耳孔的时间短。
文档编号B26F1/32GK2042004SQ88202869
公开日1989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13日
发明者朱学敏 申请人:朱学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