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20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类,特别适用于扳拧转动紧固六方、四方形的螺钉、螺母的活扳手。
现有的活扳手采用齿条与蜗轮配合,转动蜗轮进行调节开合活扳手活动工作口,调节速度慢、费力、调节不方便,卸扳较费力工件时,由于齿条与蜗杆必须有的配合间隙使活扳手活动口工作时回松,破坏工件尖角,也不安全;尤其是连续扳转较费力工件时,更易使活扳手活动口回松、打滑,不但损伤工件的尖角,还容易碰伤操作者的手,影响了安装与拆卸工作,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配合方式合理,活扳手活动口不回松,调节活扳手活动口迅速、灵活、准确,直接推扳活扳手活动口开合,夹持工件牢靠,不损伤工件,安全可靠,使用效率高的、易制造的一种活扳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扳手的活动口下端用凸滑轨道与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相配合连接并可以滑动,在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底端距离活扳手主体A面顶端平面20mm~50mm处设有一高出活扳手主体A面3mm~15mm的相对成直角的平面B,活扳手活动口的下半部有一上半部半圆,只有一侧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向外斜3mm~15mm的半壁的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长度为12mm~30mm,一圆头长键顶块斜镶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中,圆头长键顶块的一端D端,顶在活扳手活动口的下半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中,另一端E端顶压在活扳手主体A面凹槽轨道底端的平面B的平面上;圆头长键顶块斜镶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中,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O为基准,斜的角度为5°~12°,圆头长键顶块长于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的距离0.2mm~3mm。在活扳手活动口的半圆开口斜半壁处有一孔F,一弹簧装入其中,将圆头长键顶块D端G处牢牢顶住,使圆头长键顶块下端的弧面压迫在活扳手主体平面B上,比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距离长的圆头长键顶块有力地卡挤在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之间,向闭合工作口方向推动活扳手活动口处时,活扳手工作口快速张开,当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工作口工作受力时,由于长于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的距离的圆头长键顶块的底端的弧面,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挤在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之间,形成自锁,使活扳手工作口受力越大,圆头长键顶块挤卡越紧、自锁越牢,不回松。在圆头长键顶块上没有一按钮、按钮连在接圆头长键的处。扳动按钮时,其圆头长键顶块底端弧面脱离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解除卡挤自锁状态,活扳手活动口迅速张开,当推动活扳手活动口处时,迅速闭合工作口,卡夹住工件,圆头长键顶块卡挤、自锁活动口,连续用力扳转工件,活动口不回松,达到活扳手活动口快速开合;用力工作时,活扳手活动口不回松,使用方便、牢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保证了推动、扳动活扳手活动口的处与圆头长键顶块处时,活扳手活动口能迅速开合活扳手的活动口的下半部的半圆开口斜半壁长孔C,圆头长键顶块与活扳手主体A面的平面B配合简单合理,不但保证了活扳手调节开口迅速、快捷、省时省力,而且在扳转工件时与呆扳手一样,不回松、不打滑,最有效地减少了对工件的损伤,增加了操作者的安全,使活扳手在最大开度与最小开度范围内都能把外加力高效地作用在工件上,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可靠性、方便性。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中(1)活扳手活动口;(2)活扳手主体;(3)圆头长键顶块;(4)弹簧;(5)按钮;(6)螺钉;图2中(A面)活扳手主体上端的平面;(B)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相对而成直角的平面;(O)半圆开口斜半壁孔的半圆中心向下垂直的中心线;(C)半圆开口斜半壁孔;(D端)圆头长键顶块的一端;(E端)圆头长键顶块的另一端;(F)半圆开口斜半壁上的装簧孔;(G)圆头长键被弹簧顶压的地域;(处)活扳手活动口向闭合方向推动处;(处)活扳手活动口张开的扳动处;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实施例一种活扳手,由(1)活扳手活动口;(2)活扳手主体;(3)圆头长键顶块;(4)弹簧;(5)按钮;(6)螺钉所组成;如
图1、图2所示它的活扳手的活动口下端用凸滑轨道与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相配合,连接并可以滑动,在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底端距离活扳手主体A面顶端平面25mm处设有一高出活扳手主体A面6mm的相对成直角的平面B,只有一侧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O向外斜5mm的半壁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中,圆头长键顶块的D端顶在活扳手活动口下半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中,E端顶压在活扳手主体底端平面的平面上,圆头长键顶块镶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中,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O为基准,斜的角度为8°,圆头长键顶块长于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平面B的距离0.3mm,在半圆开口斜半壁处有一孔F,一弹簧装入其中,将圆头长键顶块D端的G处牢牢顶住,使圆头长键顶块下端的弧面压迫在活扳手主体平面B上,有力地卡挤在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之间,用螺钉将按钮固定在圆头长键顶块上,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圆头长键顶块用45#钢或40铬钢锻压成型,局部机械加工,热处理;按钮采用ABS塑料注射成型。本实用新型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配合方式合理,活扳手活动口不回松,调节活扳手活动口迅速、准确、灵活。直接推活扳手活动口开合,夹持工件牢靠,并且易加工、易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活扳手,它由活扳手活动口、活扳手主体、圆头长键顶块、弹簧、按钮及螺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活扳手的活动口下端用凸滑轨道与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相配合、连接,并可以滑动,在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底端设有一高出活扳手主体A面的相对成直角的平面B,活扳手活动口的下半部有一上半部半圆,只有一侧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O向外斜的半壁的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一圆头长键顶块斜镶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中,圆头长键顶块的一端D端,顶在活扳手活动口的下半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中,另一端顶压在活扳手主体A面凹槽,轨道底端的平面B的平面上,圆头长键顶块长于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的距离。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活扳手,其特征在于距离活扳手主体A面顶端平面20mm~50mm处设有一高出活扳手主体A面3mm~15mm相对成直角的平面B。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活扳手,其特征在于只有一侧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O向外斜3mm~15mm的半壁的半圆开口半壁孔C的半壁长度为12mm~30mm。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活扳手,其特征在于圆头长键顶块斜镶在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中,以半圆向下垂直中心线O为基准斜的角度为5°~12°。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活扳手,其特征在于圆头长键顶块长于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距离0.2mm~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配合方式合理,活扳手活动口不回松,调节活扳手活动口迅速,直接推活扳手活动口开合夹持工件牢靠,易制造的一种活扳手;它是由活扳手活动口、活扳手主体、圆头长键顶块、弹簧、按钮及螺钉所组成。一种活扳手活动口下端用凸滑轨道与活扳手主体A面的凹槽轨道相配合连接,并可以滑动,比半圆开口斜半壁孔C的半圆顶端至活扳手主体A面底端平面B距离长的圆头长键顶块有力地卡挤在活扳手活动口与活扳手主体之间。
文档编号B25B13/00GK2399165SQ99244290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3日
发明者董志刚 申请人:董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