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38399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扶持件413与第二扶持件414之间的距离为2?50mm,能够使用户在装拆钻头3时,保证钻头3的位置更加稳定。
[0038]图3为该实施方式中,钻头3穿过扶持件之前,第一扶持件413的立体图,第一扶持件413包括第一形变部,第一形变部包括通孔411和以通孔411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缝隙412,钻头3穿过第一扶持件413时,第一形变部发生形变并对钻头3起到扶持作用。
[0039]另外,第一扶持件413与第二扶持件414之间设有支撑环43,第一扶持件413与第二扶持件414分别套接于支撑环43的两侧,通过支撑环43将第一扶持件413与第二扶持件414固定于外壳件42内,能够避免在钻头3穿过第一扶持件413和第二扶持件414时,第一扶持件413和第二扶持件414出现移位的情况。除了使用支撑环43,还可通过螺钉或其他方式,将扶持件41固定于外壳件42内。
[0040]【具体实施方式】中,钻头3可为由粗到细的结构,或者为粗细均匀的结构,不论钻头3为何种结构,扶持装置4中扶持件41的形变部的大小形状优选的与钻头3的粗细相匹配,以便于钻头3更适宜的穿过扶持装置4中扶持件41的形变部。如图2中所示,钻头3为由粗到细的结构,优选的,第一扶持件的形变部与第二扶持件的形变部分别与钻头3细的部分和粗的部分相匹配,以便于钻头3的穿过。
[0041]【具体实施方式】中,扶持件41的材质为软性材料,软性材料的邵氏硬度范围为30度?90度。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扶持件41的材质为橡胶。能够更好的起到扶持钻头的作用。
[0042]【具体实施方式】中,扶持件41包括形变部,形变部可为各种形状,工作头穿过形变部,形变部发生形变并对工作头起到扶持作用。一种实施方式中,形变部包括通孔411,通孔411可为各种形状的孔,在钻头3穿过通孔411前,通孔411处于自然状态,在钻头3穿过通孔411后,通孔411与钻头3发生接触,通孔411发生形变,并对钻头3起到扶持作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形变部包括从形变部的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缝隙412,缝隙412将形变部的中心部分分割为二瓣或若干瓣,在钻头3穿过形变部的中心前,形变部处于平展状态,在钻头3穿过形变部的中心后,由缝隙412将形变部的中心部分分割形成的二瓣或若干瓣部分分别由形变部的中心向外发生翻摺,以供钻头3穿过,同时,翻摺部分与钻头3发生接触,并对钻头3起到扶持作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形变部包括通孔411和以通孔411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缝隙412,在钻头3穿过通孔411前,通孔411处于自然状态,在钻头3穿过通孔411后,通孔411与钻头3发生接触,通孔411发生形变,并对钻头3起到扶持作用,而通孔411周围的缝隙412则可减缓通孔411在扶持钻头3时所承受的作用力,从而可以防止扶持件41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0043]缝隙412可为直线状或弯曲状等各种形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缝隙412由形变部的中心向四周均匀发散,缝隙412的数量为2?12条。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孔411的直径为0.5?3mm,缝隙412的长度为3?8mm,更好的与钻头3相配合。
[0044]图4?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四种不同扶持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图4中所示扶持件41包括形变部,形变部包括由形变部的中心向四周均匀发散的缝隙412,缝隙412为直线状,缝隙的数量为3条。图5中所示扶持件41包括形变部,形变部同样包括由形变部的41中心向四周均匀发散的缝隙412,但是缝隙412为弯曲状,缝隙412的数量为6条。另外,图6中所示扶持件41包括形变部,形变部包括通孔411和以通孔411为中心向四周均匀发散的缝隙412,其中,缝隙412为直线状,缝隙412的数量为3条,而图7所示扶持件41中,形变部同样也包括通孔411和缝隙412,其中,缝隙412为弯曲状,缝隙412的数量为6条。
[0045]当电钻在使用状态时,钻头3夹在从动构件2的钻夹头中并与工件相接触。使用者握住握把5,通过按压握把5上的开关6驱动电钻工作。按压握把上的开关6,从而使得电流从电池或电源线流动到电动机,电动机随后驱动从动构件2旋转,从而驱动钻头3的旋转运动。在电钻的使用前后,用户需要装拆钻头3,在用户装拆的过程中,扶持装置4能够对钻头3起到扶持作用,同时保证钻头3保持在轴线位置,避免了用户用手去扶持钻头3,也防止了钻头3的甩出,提高了电钻的用户安全性。而且,该扶持装置4结构简单,仅通过扶持件41即可达到其效果。
[0046]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修改和/或变通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是显然的,都不能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实质,本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可旋转的从动构件,所述从动构件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从动构件的后端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包括扶持装置,所述扶持装置用于扶持工作头,并与所述从动构件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扶持装置包括扶持件,所述扶持件包括形变部,所述工作头穿过所述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并对所述工作头起到扶持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持装置还包括外壳件,所述扶持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件内,所述外壳件与所述从动构件前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持件的材质为软性材料,所述软性材料的邵氏硬度为30度?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持件的材质为橡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包括通孔和以通孔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缝隙,所述工作头穿过所述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包括从所述形变部的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缝隙,所述工作头穿过所述形变部的中心。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数量为2?12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持件包括第一扶持件和第二扶持件,所述第一扶持件与所述第二扶持件轴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扶持件包括第一形变部,所述第二扶持件包括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形变部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工作头穿过所述第一形变部和所述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和所述第二形变部发生形变并对所述工作头起到扶持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持件与所述第二扶持件之间的距离为2?5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电动工具为电钻,所述从动构件为钻夹头,所述工作头为钻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括电动工具主体;可旋转的从动构件,从动构件包括前端和后端,从动构件的后端与电动工具主体相连接;其中,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包括扶持装置,扶持装置用于扶持工作头,并与从动构件的前端相连接;扶持装置包括扶持件,扶持件包括形变部,工作头穿过形变部,形变部发生形变并对工作头起到扶持作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手持式电动工具,能够避免用户在装拆工作头过程中用手扶持工作头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IPC分类】B25F5-00
【公开号】CN104552183
【申请号】CN201310471694
【发明人】马一纯, 钟红风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