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组装真空泵的工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524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用于组装真空泵的工位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装配真空栗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真空栗包括栗体和栗盖,栗体和栗盖扣合形成栗腔,栗腔内设置有转子,栗盖的边缘上延伸有用于实现真空栗安装的第一安装部,栗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栗体和栗盖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通过螺钉连接,第一安装部高出栗盖的扣合面和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在栗体的扣合面上。
[0003]在制造真空栗的工作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刮片在栗盖安装面上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2)手工装栗盖,装0型圈,拧紧螺钉;3)自动拧紧螺钉;4)气动动力矩及性能初次检测;5)性能试验;6)总成清洗;7)激光打标记;8)人工取下已经检验完工的真空栗的上栗体、转子、栗盖、阀片以及刮片组件;9)自动上料,压装定位销;10)通过拧紧螺钉人工装抽气管、接头、0型圈和弹簧片;11)自动紧螺钉;12)气密性试验;13)装转子、阀片组件、驱动接头以及进油嘴组件,然后将壳体翻转定位;以及,14)影像检测栗腔内零件是否漏装。因此要设计总装配线体通过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运输到进行上述步骤的区域内。设计工位板时因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要解决栗体、栗盖等零部件安装时的定位问题;2)为了方便激光打印,因此要解决安装后栗体和栗盖的表面均朝外的技术问题;3)由于栗盖的高度比栗体的高度低使得拧紧栗盖和栗体上的螺钉时,距离差异较大,不方便自动拧紧螺钉,因此要解决栗盖的表面和栗体的表面所在高度有差异的问题;4)由于进行的步骤较多,总装配线体的长度不能过长,因此涉及到工位板转向的问题,工位板转向时,由于工位板有转向前的动能,因此要解决工位板转向后的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解决了栗体、栗盖等零部件安装时的定位问题,安装后栗体的表面和栗盖的表面均朝外,同时实现了安装后栗盖的表面和栗体的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栗盖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栗盖上的第一安装部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销;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栗体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栗体上的第二安装部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销;其中,安装后栗体的表面和栗盖的表面均朝外,第二安装板的厚度等于栗体的高度与栗盖的高度之差。
[0007]优选的是,在第一定位销外套置有用于支撑栗盖的第一安装部的支撑筒。对第一安装部也进行支撑,防止了因第一安装部没有支撑栗盖发生翘动,从而提高了安放后整个栗盖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是,在基板的前端面和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与总装配线体的阻挡定位机构的定位块相适应。定位槽与总装配线体的阻挡定位机构的定位块向配合,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
[0009]优选的是,定位槽为V型结构。在工位板移动过程中,定位槽有所偏移,设计为V型结构,使得总装配线体的阻挡定位机构的定位块能够顺利滑入滑槽内。
[0010]优选的是,在第一安装板旁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板旁的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安装板的厚度;在第三安装板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柱用于安放真空栗的驱动接头,第二安装柱用于安放真空栗的转子,第一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进油嘴,第二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刮片,第三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阀片。实现了驱动接头、转子、进油嘴、刮片以及阀片的定位安放,防止了在基板移动过程中驱动接头、转子、进油嘴、刮片以及阀片的位置的改变。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2]解决了栗体、栗盖等零部件安装时的定位问题,安装后栗体的表面和栗盖的表面均朝外,同时实现了安装后栗盖的表面和栗体的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使得自动拧螺机在不变换移动距离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栗盖的表面和栗体的表面上螺钉的拧紧,方便了自动拧螺机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的俯视图;
[0015]图3为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安装在总装配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栗盖的第一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2上设置有与栗盖3上的第一安装部31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销21 ;第一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栗体4的第二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5上设置有与栗体4上的第二安装部41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销51 ;其中,安装后栗体4的表面和栗盖3的表面均朝外,第二安装板5的厚度等于栗体4的高度与栗盖3的高度之差。
[0018]在第一定位销21外套置有用于支撑栗盖3的第一安装部31的支撑筒22。
[0019]在基板1的前端面和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与总装配线体6的阻挡定位机构的定位块61适应。定位槽11为V型结构。
[0020]在第一安装板2旁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板2旁的第三安装板7,第三安装板7的厚度等于第一安装板2的厚度;在第三安装板7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柱76、第二安装柱77、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柱76用于安放真空栗的驱动接头71,第二安装柱77用于安放真空栗的转子72,第一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进油嘴73,第二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刮片74,第三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阀片75。第二安装柱77上设置有卡在转子72的缝隙里面的限位柱78,以防止转子72的任意转动。
[0021]在基板1的表面上通过连接件12安装有滑轮8,且滑轮8悬出基板1的侧面,滑轮8用于在总装配线体6的滑轨的滑槽内滑动,对基板1的线性滑动起导向作用,且使得基板1的滑动更加顺畅。
[00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5、第一定位销21和第二定位销51,解决了栗体4、栗盖3等零部件安装时的定位问题;安装后栗体4的表面和栗盖3的表面均朝外;通过设计第二安装板5的厚度等于栗体4的高度与栗盖3的高度之差,实现了安装后栗盖3的表面和栗体4的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使得自动拧螺机在不变换移动距离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栗盖3的表面和栗体4的表面上螺钉的拧紧,方便了自动拧螺机的工作。
[002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栗盖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栗盖上的第一安装部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销; 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栗体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栗体上的第二安装部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销; 其中,安装后栗体的表面和栗盖的表面均朝外,第二安装板的厚度等于栗体的高度与栗盖的高度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定位销外套置有用于支撑栗盖的第一安装部的支撑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前端面和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与总装配线体的阻挡定位机构的定位块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其特征在于,定位槽为V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真空栗的工位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安装板旁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板旁的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安装板的厚度; 在第三安装板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柱用于安放真空栗的驱动接头,第二安装柱用于安放真空栗的转子,第一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进油嘴,第二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刮片,第三安装孔用于安放真空栗的阀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真空泵的工位板,包括基板,基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泵盖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泵盖上的第一安装部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一定位销;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泵体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泵体上的第二安装部的螺纹孔相适应的第二定位销;其中,安装后泵体的表面和泵盖的表面均朝外,第二安装板的厚度等于泵体的高度与泵盖的高度之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了泵体、泵盖等零部件安装时的定位问题,安装后泵体的表面和泵盖的表面均朝外,同时实现了安装后泵盖的表面和泵体的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IPC分类】B25B11/00, B23P21/00, B23P19/06
【公开号】CN105382737
【申请号】CN201510939026
【发明人】刘守林, 王邦奎, 王帆, 樊建熙
【申请人】重庆云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