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9118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所述拉线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拉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拉线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槽设置为能相互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并旋转后,所述第一卡接槽能防止所述第一卡接部径向脱出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底座与所述拉线之间还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后能对所述拉线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能够保证拉线在底座上卡接的可靠性,而且拉线在底座上安装简单。
【专利说明】
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但汽车事故频有发生,人身安全逐渐成为驾车的重要指标。
[0003]其中,在汽车事故中存在因为车门无法打开,伤者无法及时逃离汽车而造成两次伤害的现象,车门无法打开通常是因为车门的拉线与内扣手的底座脱离,导致内扣手失效,乘客从车内无法打开车门,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乘客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拉线安装结构、车门内扣手总成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拉线脱离底座而造成车门内扣手失效无法打开车门等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线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拉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拉线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槽设置为能相互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并旋转后,所述第一卡接槽能防止所述第一卡接部径向脱出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底座与所述拉线之间还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后能对所述拉线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包括具有开口的弧形槽部,所述弧形槽部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所述拉线上形成的扁平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所述开口的宽度与所述扁平结构的厚度一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槽还包括从所述开口向远离所述弧形槽部的方向延伸且外扩的导向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底座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接槽以及所述拉线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二卡接槽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为所述拉线上的直径缩小部分,所述第二卡接槽为能容纳所述拉线的所述直径缩小部分的弧形槽。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安装结构,通过设置拉线的第一卡接部在卡进第一卡接槽并旋转后无法径向脱离第一卡接槽,而且在底座与所述拉线之间还设置有能对所述拉线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这样且能够保证拉线在底座上卡接的可靠性,而且拉线在底座上的安装简单。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总成,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包括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还包括拉手柄,所述拉线安装结构中的所述拉线与所述拉手柄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还包括锁止钮,所述拉线安装结构中的所述拉线与所述锁止钮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门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门内扣手总成。
[0017]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及所述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拉线安装结构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与拉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C处放大图;
[0022]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拉线未旋转时);
[0023]图4为图2中A-A处剖视图(拉线旋转后);
[0024]图5为图2中B-B处剖视图;
[0025]图6为拉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底座上的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的放大视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车门内扣手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拉线);
[0028]图9为图8中的车门内扣手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底座;H-第一卡接槽;
[0031]111-弧形槽部;112-开口;
[0032]113-导向部;12-第二卡接槽;
[0033]2-拉线;21-第一卡接部;
[0034]22-第二卡接部;3-拉手柄;
[0035]4-锁止钮;5-销轴;
[0036]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线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拉线安装结构包括底座I及拉线2,其中,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1,所述拉线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设置为能相互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1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11并旋转后,所述第一卡接槽11能防止所述第一卡接部21径向脱出所述第一卡接槽11;所述底座I与所述拉线2之间还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1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11后能对所述拉线2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00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拉线2的第一卡接部21在卡进第一卡接槽11并旋转后无法径向脱离第一卡接槽11,而且在底座I与所述拉线2之间还设置有能对所述拉线2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这样能够保证拉线2在底座I上卡接的可靠性,而且拉线2在底座I上的安装简单。
[00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安装结构可应用于车辆的车门内扣手总成中,车门内扣手总成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安装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拉线容易脱离底座而导致的车门无法打开从而影响乘客安全的问题,有利于提升车辆的品质。当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线安装结构并不限于应用于车门内扣手总成中,例如还可用在自行车的刹车拉线中,以及其它应用拉线的装置或设备中。
[0041]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卡接槽11包括具有开口112的弧形槽部111,所述弧形槽部111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开口 112的宽度;第一卡接部21为拉线2上形成的扁平结构,这样,使第一卡接部21在扁平厚度上与第一卡接槽11的开口112的宽度对准并从开口 112进入弧形槽部111后(如图3所示),使得第一卡接部21沿弧形槽部111旋转大约90度(当然也可为其它角度),如图4所示,第一卡接部21从径向上无法脱离第一卡接槽11。
[0043]优选地,拉线2上的第一卡接部21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在拉线2的圆柱形结构的两侧分别形成下凹的平台,两侧的平台之间的部分成形成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卡接槽11中的所述扁平结构。
[0044]优选地,开口112的宽度与作为第一卡接部21的所述扁平结构的厚度一致,这样第一卡接部21需紧贴开口 112的壁才能进入弧形槽部111,然后旋转至第一卡接部21的厚度不与开口 112的宽度对准。
[0045]开口112的宽度与第一卡接部21的厚度一致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第一卡接部21脱离弧形槽部111,只有在第一卡接部21旋转至与进入第一卡接槽11的开口 112时的角度一致时才能脱离第一卡接槽11,所以一般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拉线2是无法脱离底座I的,除非人为地旋转拉线2。
[004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槽11还包括从开口112处向远离弧形槽部111的方向延伸且外扩的导向部113,通过导向部113,第一卡接部21可沿导向部113容易地进入到第一卡接槽11中。
[004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卡接槽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形式,第一卡接部的结构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相对的平台形成的扁平结构形式,也可为其它形式的扁状结构。另外,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卡接部进行卡接的形式也不限于通过扁平结构和开口较小的卡槽进行卡接的方式,例如,还可在第一卡接槽的壁上设置T形滑槽(滑槽的上部开口宽度小于滑槽的底部宽度),第一卡接部上设置T形凸部,在第一卡接部进入第--^接槽中后,第--^接部的T形凸部位于T形滑槽的一端开口处,然后旋转第--^接部,使得第一卡接部的所述T形凸部沿所述T形滑槽旋转而进入所述T形滑槽中,这样第一卡接部无法脱离第一卡接槽。
[004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I与所述拉线2之间设置的用于对所述拉线2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包括底座I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接槽12以及所述拉线2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2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2,如图1、图2及图7所示。
[0049]第二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槽12的具体结构如图5-7所示,所述第二卡接部22为拉线2上的直径缩小部分,第二卡接槽12为能容纳拉线2的所述直径缩小部分的弧形槽。在第二卡接部22卡在第二卡接槽12中后,拉线2上的直径缩小部分两侧的结构与第二卡接槽12的侧壁配合能够限制拉线2的轴向移动,由此使得拉线2的第一卡接部21卡在第一卡接槽11中后以及第二卡接部22卡在第二卡接槽21中后,拉线2不能径向脱离底座I,也不能轴向脱离底座I,实现拉线2在底座I上的可靠安装。
[0050]当然,能够限制拉线2在轴向上的移动的限位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接部22和第二卡接槽12进行卡接的方式,例如,所述的限位结构还可为在拉线2上沿径向形成的凸部,通过凸部卡在第一卡接槽11的侧壁上来限制拉线2轴向移动,或者在底座I上形成与拉线2自身结构配合的结构来限制拉线2轴向移动。
[005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总成,该车门内扣手总成包括如上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其中的底座I为内扣手的底座,所述的拉线2可为与车门内扣手总成中的拉手柄3连接的拉线,也可为与锁止钮4连接的拉线。
[0052]具体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包括拉手柄3和锁止钮4,与拉手柄3和锁止钮4均连接有拉线2。其中,拉手柄3通过销轴5铰接在底座I上,并设置有复位弹簧6,拉手柄3拉动拉线2开门的技术以及锁止扭4通过拉线2锁止或解锁的技术均为常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53]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与拉手柄3连接的拉线及与锁止钮4连接的拉线均采用了如上所述的通过第一卡接部在第一卡接槽中旋转后而卡接在底座I上的卡接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仅设置与拉手柄3连接的拉线采用如上所述的安装方式,或者仅设置与锁止钮4连接的拉线采用如上所述的安装方式。
[005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门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门内扣手总成。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车门内扣手总成,拉线2在底座I上的卡接可靠,能有效的解决拉线脱出造成乘客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能有效提高整车品质。
[00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拉线安装结构,包括底座(I)及安装在所述底座(I)上的拉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1),所述拉线(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设置为能相互配合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1)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11)并旋转后,所述第一卡接槽(11)能防止所述第一卡接部(21)径向脱出所述第一卡接槽(11); 所述底座(I)与所述拉线(2)之间还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卡接部(21)卡进所述第一卡接槽(11)后能对所述拉线(2)轴向限位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II)包括具有开口(112)的弧形槽部(111),所述弧形槽部(111)的圆弧直径大于所述开口(112)的宽度; 所述第一卡接部(21)为所述拉线(2)上形成的扁平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II)的所述开口(112)的宽度与所述扁平结构的厚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II)还包括从所述开口(112)向远离所述弧形槽部(111)的方向延伸且外扩的导向部(113)。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底座(I)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接槽(12)以及所述拉线(2)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2)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22)为所述拉线(2)上的直径缩小部分,所述第二卡接槽(12)为能容纳所述拉线(2)的所述直径缩小部分的弧形槽。7.一种车门内扣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拉线安装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内扣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还包括拉手柄(3),所述拉线安装结构中的所述拉线(2)与所述拉手柄(3)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内扣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扣手总成还包括锁止钮(4),所述拉线安装结构中的所述拉线(2)与所述锁止钮(4)连接。10.—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门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扣手总成。
【文档编号】E05B79/22GK205637958SQ20162049780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7日
【发明人】张金安, 张玉龙, 李欢, 胡晓龙, 薛银磊, 房魏彬, 蔡章恒, 郑进勇, 庞书豪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