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A12(S04)3+6NaHC03==3Na2S04+2Al (OH)3 / +6C02 t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增加灭火效果,但此灭火不能倒立或碰撞,这样不便于在车内放置,对放置位置固定方式有一定的要求,严重的影响了其使用范围。[0003]本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将两个反应溶剂之间通过控制阀操作控制,反应溶剂室上端设有保护膜,这样不用担心在倒立或轻微碰撞发生时溶剂发生反应,造成的危险情况。[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内下部设有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溶剂反应室,两个溶剂反应室之间连通,连通部位设控制阀,反应室上端设有喇叭形收缩喷口,筒体上端设有转动手柄,控制阀与转动手柄通过连杆连接控制。[0007]所述的反应室上端面设有薄膜。[0008]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反应溶剂之间通过控制阀操作控制,反应溶剂室上端设有保护膜,这样不用担心在倒立或轻微碰撞发生时溶剂发生反应,造成的危险情况,提高了其安全性,和应用范围。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见附图,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I内下部设有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溶剂反应室2,反应室2上端面设有薄膜3。两个溶剂反应室2之间连通,连通部位设控制阀4,反应室2上端设有喇叭形收缩喷口 5,筒体I上端设有转动手柄6,控制阀4与转动手柄6通过连杆7连接控制。使用时转动操作手柄,两个溶剂室内溶剂接触反应,反应生成的二氧 化碳冲破薄膜,通过收缩喷口喷出。
权利要求1.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下部设有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溶剂反应室,两个溶剂反应室之间连通,连通部位设控制阀,反应室上端设有喇叭形收缩喷口,筒体上端设有转动手柄,控制阀与转动手柄通过连杆连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室上端面设有薄膜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结构,包括筒体,筒体内下部设有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溶剂反应室,两个溶剂反应室之间连通,连通部位设控制阀,反应室上端设有喇叭形收缩喷口,筒体上端设有转动手柄,控制阀与转动手柄通过连杆连接控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将两个反应溶剂之间通过控制阀操作控制,反应溶剂室上端设有保护膜,这样不用担心在倒立或轻微碰撞发生时溶剂发生反应,造成的危险情况。
文档编号A62C5/02GK203108037SQ20132014125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曹美恒 申请人:安徽博士来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