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救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0138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高楼救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一主机和一救生舱,主机固定于高楼的天台上,主机包括一吊机、一吊臂、一缆绳、一起重器以及多个铅块,铅块装设于主机内部,吊臂可伸缩,其一端连接吊机,另一端伸出天台外并牵引救生舱,起重器安装于天台上用于支撑吊臂,缆绳设于吊臂上,其一端连接吊机的一牵引机上,另一端连接救生舱,高楼救生装置通过缆绳牵引救生舱,使救生舱可以在高楼层的外部上下移动,逃生人员进入救生舱后,再控制主机使救生舱安全的放置于地面上,逃生人员从而获救。
【专利说明】高楼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高层建筑如高层住宅、酒店及写字楼,火灾频繁发生,当低楼层起火后,高楼 层逃生人员无法往楼下跑,只能往上跑,逃到楼顶。但一般的消防云梯最高高度也无法升至 10楼以上,因此对楼顶上的人员不能及时施救,楼顶上的人员的生命无法得到安全保障。
[0003]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高楼救生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对高楼层的人员进 行施救的高楼救生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一主机和一救生舱,所述主机固定于高 楼的天台上,所述主机包括一吊机、一吊臂、一缆绳以及一起重器,多个铅块装设于所述主 机内部,所述吊臂可伸缩,其一端连接所述吊机,另一端伸出天台外并牵引所述救生舱,所 述起重器安装于天台上用于支撑所述吊臂,所述缆绳设于所述吊臂上,其一端连接所述吊 机的一牵引机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救生舱。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舱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一实心钢球。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舱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一钢绳,所述钢绳可连接地面的一牵 引装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舱的外壁由防火板材制成,所述救生舱的内部设有急救箱。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底部设有四个滚轮,所述主机的一侧设有一固定装置,可固定 于天台的建筑物上。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内设有一钢缆盘,所述钢缆盘连接所述牵引机,所述缆绳可缠 绕至所述钢缆盘。
[0012] 更进一步地,天台上还设有一主机保存箱,所述主机保存箱上设有门禁系统。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所述高楼救生装置通过缆绳牵引所述救生舱,使所述救生舱可以在高楼层的外部 上下移动,逃生人员进入救生舱后,再控制所述主机使所述救生舱安全的放置于地面上,逃 生人员从而获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楼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包括一主机1和一救生舱2,所 述主机1固定于高楼3 (附图为高楼楼层的上部分)的天台31上,所述主机1包括一吊机 (未标号)、一吊臂12、一缆绳13以及一起重器14。多个铅块15装设于所述主机1内部,用 来增加所述主机1的重量,从而将所述主机1固定住,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铅块15 均可拆卸,使得主机1移动灵活方便。所述主机1底部设有四个滚轮,可随时按起火方位, 移动到高楼3没有火或者火势较小的方位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人员自救。当所述主机1移动 到相应的位置时,再由所述主机1 一侧的一固定装置(未图示),固定于天台31的相应墙体 或建筑物311上,如电梯房。
[0019] 如图1,所述吊臂12为可伸缩师吊臂,其一端连接所述吊机,另一端伸出天台31外 并牵引所述救生舱2。所述起重器14安装于天台31上用于支撑所述吊臂12,因此所述吊 臂12可借助所述起重器14实现上下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缆绳13设于所述吊臂12上,其 一端连接所述吊机的一牵引机11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救生舱2,用于救生。在所述主机1内 设有一钢缆盘111,所述钢缆盘111连接所述牵引机11,所述缆绳13可缠绕至所述钢缆盘 111,当启动所述主机1时,可以由所述牵引机11控制所述缆绳13的长度,从而实现所述救 生舱2上下方向上的移动。所述主机1内还设有一备用电源17,当整个高楼3断电时,启动 所述备用电源17,所述主机1同样可以进行救生作业。
[0020] 如图1,所述救生舱2的外壁由防火板材制成,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所述救 生舱2的内部设有急救箱,用于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工作。所述救生舱2底部的四个角处 分别设有一实心钢球21,四个所述实心钢球21可于所述救生舱2的底部滑动,从而调整所 述救生舱2的重心位置,避免所述救生舱2在空中发生大幅度的摇晃。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可以于所述救生舱2底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一钢绳(未图示),所述钢绳可连接地面的一牵引 装置,当遇到楼层过高或大风天气时,所述牵引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救生舱2的摆动幅度,避 免其发生较大幅度的摇晃。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舱2呈长方体;在其它实施例中, 所述救生舱2呈半球体,因此所述救生舱2可借助半球体的流线型结构来减少风的阻力。
[0021] 如图1,在高楼3的天台31上还设有一主机保存箱(未图示),用于存放所述主机 1,防止其被外物损坏,所述主机保存箱上设有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的信号连接至小区 的监控室,从而可防止闲杂人员在非火情时候擅自使用所述高楼救生装置。
[0022] 如图1,使用时,将所述主机1移动到高楼3没有火或者火势较小的方位,再通过所 述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然后利用所述缆绳13牵引所述救生舱2,使所述救生舱2可以在高楼 层的外部上下移动,逃生人员进入所述救生舱2后,再控制所述主机1使所述救生舱2安全 的放置于地面上,逃生人员从而获救。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机和一救生舱,所述主机固定于高楼的天 台上,所述主机包括一吊机、一吊臂、一缆绳以及一起重器,多个铅块装设于所述主机内部, 所述吊臂可伸缩,其一端连接所述吊机,另一端伸出天台外并牵引所述救生舱,所述起重器 安装于天台上用于支撑所述吊臂,所述缆绳设于所述吊臂上,其一端连接所述吊机的一牵 引机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救生舱。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 设有一实心钢球。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 一钢绳,所述钢绳可连接地面的一牵引装置。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的外 壁由防火板材制成,所述救生舱的内部设有急救箱。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底部设有四个滚轮,所述 主机的一侧设有一固定装置,可固定于天台的建筑物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有一钢缆盘,所述钢 缆盘连接所述牵引机,所述缆绳可缠绕至所述钢缆盘。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天台上还设有一主机保存箱,所述 主机保存箱上设有门禁系统。
【文档编号】A62B1/00GK203898963SQ20142013032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闫年 申请人:闫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