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消防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包括排烟机体和机座,所述排烟机体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排烟机体前端边缘设有细水雾发生器,所述排烟机体内装有将细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吹出的排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排烟机体转动的俯仰控制液缸,所述俯仰控制液缸安装在所述排烟机体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细水雾排烟系统特别适用于隧道环境中烟尘的排除,可以安装在可进入隧道的消防车平台上,并且可以实现喷射角度的俯仰变化,能够高效的排除隧道中的烟尘。
【专利说明】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消防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隧道环境中空间狭小,一旦起火或产生其他事故,容易导致烟尘聚集在隧道狭小的空间内,短时间内难以散开。烟尘聚集在进入隧道的消防车驾驶室的前端,会干扰驾驶室内驾驶人员的视线,这会直接影响消防车进入隧道中救援。如果仅采用细水雾发生器来排除烟尘,存在的问题有细水雾发生器喷射的动力和面积有限,导致排除烟尘的效率不高,并且也难以实现喷射角度的变化。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如何在隧道环境中,快速、高效的清除消防车驾驶室前方的烟尘;二是如何排除烟尘对驾驶室前方视线的干扰,使得消防车在行驶的同时可以进行灭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环境中的、可以俯仰喷射水雾的、排除烟尘高效的细水雾排烟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包括排烟机体和机座,所述排烟机体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排烟机体前端边缘设有细水雾发生器,所述排烟机体内装有将细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吹出的排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排烟机体转动的俯仰控制液缸,所述俯仰控制液缸安装在所述排烟机体下方。所述排烟机体可以为筒状或者中空状,这样便于在排烟机体内安装排风装置。优选筒状,筒状边缘为圆形,可以设置环绕筒状边缘一圈的多个细水雾发生器,这样设置喷出的水雾均匀,排除烟尘效率高。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座固定在消防车驾驶室旁边的平台上。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消防车驾驶室旁边是为了方便排除驾驶室前方的烟尘,避免对驾驶人员视线的干扰。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座包括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对称分布在所述排烟机体的两侧,所述两个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两个支架的上端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排烟机体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两个支架之间。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俯仰控制液缸一端铰接在所述排烟机体前端下方,所述俯仰控制液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上或所述机座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的液压缸座,所述俯仰控制液缸的另一端绞接在所述液压缸座上。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烟机体内还设有驱动所述排风装置的液压马达,所述排烟机体上连接有为所述液压马达输送液压动力的液压管路。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烟机体上还连接有水雾发生器进液管。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细水雾排烟系统特别适用于隧道环境中烟尘的排除,可以安装在可进入隧道的消防车驾驶室旁,驾驶人员可在驾驶室内进行操作,避免烟尘对驾驶人员视线干扰,使得消防车能够在行驶的同时进行灭火操作;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喷射角度的俯仰变化,能够高效的排除隧道中的烟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消防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_排烟机体,2-细水雾发生器,3-机座,4-俯仰控制液缸,5-液压缸座,6-转轴,7-水雾发生器进液管,8-液压管路,9-消防车驾驶室,10-细水雾排烟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包括排烟机体I和机座3,所述排烟机体I与所述机座3可转动连接;所述排烟机体I前端边缘设有细水雾发生器2,所述排烟机体I内装有将细水雾发生器2产生的水雾吹出的排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排烟机体I转动的俯仰控制液缸4,所述俯仰控制液缸4安装在所述排烟机体I下方。所述排烟机体I可以为筒状或者中空状,这样便于在排烟机体内安装排风装置。所述排烟机体I优选为筒状,因为筒状边缘为圆形,可以设置环绕筒状边缘一圈的多个细水雾发生器,这样设置可以使喷出的水雾均匀,排除烟尘效率高。
[0019]如图2所示,所述机座3固定在消防车驾驶室9旁边的平台上。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消防车驾驶室旁边是为了方便排除驾驶室前方的烟尘,避免对驾驶人员视线的干扰。所述机座3包括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对称分布在所述排烟机体I的两侧,所述两个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消防车平台上,所述两个支架的上端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排烟机体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两个支架之间。
[0020]如图1所示,所述俯仰控制液缸4 一端铰接在所述排烟机体I前端下方,所述俯仰控制液缸4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上或所述机座上。本实施例优选铰接在平台上。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的液压缸座5,所述俯仰控制液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液压缸座5上。所述排烟机体I内还设有驱动所述排风装置的液压马达,所述排烟机体上连接有为所述液压马达输送液压动力的液压管路8。所述排烟机体上还连接有水雾发生器进液管7。
[0021]下面结合附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机座3与液压缸座5都是固联在消防车第一驾驶室9的右侧平台上,本实施例中的消防车是双向行驶消防车,该双向行驶消防车具有两个驾驶室,分别位于双向行驶消防车的两端,所述双向行驶消防车的发动机设置在消防车两端中的一端,所述第一驾驶室9设置在所述双向行驶消防车上靠近所述发动机的一端,排烟机体I通过转轴6与机座3铰接,俯仰控制液缸4与液压缸座5及排烟机体I均为铰接。当消防车进入隧道环境需要排烟降尘时,从车厢水泵系传导过来的压力水通过水雾发生器进液管7进入每个细水雾发生器2,使压力水雾化,排烟机体I上的排风装置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将细水雾发生器2喷出的细水雾吹向烟尘,使水雾与烟尘结合,由于重力作用,烟尘降到地面,达到排烟的目的。俯仰控制液缸4是用来控制排烟机体I俯仰动作的。整个细水雾排烟系统的操作均在第一驾驶室9内由消防车驾驶员通过细水雾控制面板一人完成。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烟机体和机座,所述排烟机体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排烟机体前端边缘设有细水雾发生器,所述排烟机体内装有将细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吹出的排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排烟机体转动的俯仰控制液缸,所述俯仰控制液缸安装在所述排烟机体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固定在消防车驾驶室旁边的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对称分布在所述排烟机体的两侧,所述两个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两个支架的上端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排烟机体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两个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控制液缸一端铰接在所述排烟机体前端下方,所述俯仰控制液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上或所述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的液压缸座,所述俯仰控制液缸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液压缸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机体内还设有驱动所述排风装置的液压马达,所述排烟机体上连接有为所述液压马达输送液压动力的液压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细水雾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机体上还连接有水雾发生器进液管。
【文档编号】A62C27/00GK203829526SQ20142022031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唐海, 强明果, 袁沙军, 袁国, 梁东旭, 张建华, 张爱平 申请人: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