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用的正压式自动比例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610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消防用的正压式自动比例混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用的正压式自动比例混合器,用于将灭火用的泡沫与水混合。



背景技术:

在火灾发生时,由于受火灾现场的各种复杂环境制约以及为了有效地保护消防设施,因而消防车辆需与火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又由于对诸如由油类或油性物质引起的火灾,通常需在水中混入泡沫而藉以增进灭火效果并提高灭火速度。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771128A提供的“管架式多功能消防车”能依需选择采用水或混入有泡沫的水进行灭火,并且当消防车离火灾现场距离较远时可通过水带与该专利所称的水枪出水管配接口配接。但是由于消防用的泡沫的价格相对于水而言要昂贵得多,于是,在灭火工作结束后对水带整理时,先前积存在冗长的水带中的混入有泡沫的水因不能回用而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前述的水带越长,浪费越严重,灭火成本也相应越大。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5396242A推荐的“一种消防车管路系统”和CN103656937B提供的“一种消防车用管路”同样存在前述欠缺。

毫无疑问,如果在保障泡沫后授的前提下即在泡沫罐车提供泡沫的前提下有一种结构相对合理并且将泡沫在水带末端(即水带出水口)的位置引入水带的混合器,那么可以避免泡沫的浪费,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可借鉴的技术信息。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搭载在泡沫罐车上并且当要向水带中的水混合泡沫时能方便地与水带出水口配接而藉以避免泡沫的浪费的消防用的正压式自动比例混合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用的正压式自动比例混合器,包括一筒体,在该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一用于测取筒体的筒体腔内的压力的压力表以及用于测取流经筒体腔内的液体的流量的流量计,并且在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泡沫供给阀座;一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和一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配接在所述筒体的右端,而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配接在筒体的左端;一泡沫供给阀,该泡沫供给阀与所述泡沫供给阀座固定;一泡沫引出管,该泡沫引出管位于所述筒体腔内,并且该泡沫引出管的上端在对应于所述泡沫供给阀座的位置与泡沫供给阀座固定,泡沫引出管的下端朝向所述的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并且在泡沫引出管的引出管腔内设置有一单向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的左端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筒体左支撑脚,而右端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筒体右支撑脚并且在该对筒体右支撑脚的下部各枢转设置有一行走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筒体的左端上部以及右端上部各固定有一提手。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以及所述的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均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筒体腔的内壁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泡沫供给阀包括阀体、阀体出液管座、阀芯、螺杆和手轮,阀体出液管座的底部形成有一出液管座法兰,该出液管座法兰与所述的泡沫供给阀座固定,并且阀体出液管座的出液腔与泡沫供给阀座的泡沫供给阀座腔相通,阀体的下部与阀体出液管座密封配合,在该阀体的侧部构成有一泡沫液引入接口,该泡沫液引入接口与阀体的阀体腔相通,而该阀体腔与所述出液腔相通,阀芯位于阀体腔内并且与出液腔的上方相对应,螺杆的下端伸展到阀体腔内并且与阀芯的顶部固定,螺杆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螺杆座上,该螺杆座固定在阀体的上部,手轮固定在螺杆的上部,当由手轮带动螺杆并且由螺杆带动阀芯下行时,阀芯对所述出液腔封闭,而当由手轮带动螺杆并且由螺杆带动阀芯上行时,阀芯对出液腔开启。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阀体的下部与所述阀体出液管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阀体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阀体腔内设置有一上密封圈压圈,在对应于所述阀体出液管座的上部设置有一横截面形状呈Z字形的上密封圈,该上密封圈由上密封圈压圈限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螺杆座内设置有一螺杆座螺母,所述的螺杆与螺杆座螺母螺纹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泡沫引出管的下端的引出管腔内固定有一杆轴固定座,所述的单向阀与杆轴固定座朝向所述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的一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泡沫引出管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对应在于所述杆轴固定座的端部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引出管螺孔,在该引出管螺孔上配设有一杆轴固定座固定螺钉,该杆轴固定座固定螺钉旋入杆轴固定座的端部的杆轴固定座螺孔内,并且在杆轴固定座朝向所述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杆轴固定槽,所述的单向阀包括一前杆轴、一后杆轴、一扭簧和一对阀板,在前杆轴上开设有一前杆轴螺钉孔,在对应于该前杆轴螺钉孔的位置配设有一前杆轴螺钉,该前杆轴螺钉在对应于所述杆轴固定槽的前端的位置与杆轴固定座固定,并且在前杆轴朝向后杆轴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后杆轴芯轴配合孔,在后杆轴上开设有一后杆轴螺钉孔,在对应在于该后杆轴螺钉孔的位置配设有一后杆轴螺钉,该后杆轴螺钉在对应于所述杆轴固定槽的后端的位置与杆轴固定座固定,并且在后杆轴朝前杆轴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延伸有一直径小于后杆轴的直径的后杆轴芯轴,该后杆轴芯轴探入到所述的后杆轴芯轴配合孔内与前杆轴相配合,扭簧在对应于前、后杆轴之间的位置套置在后杆轴芯轴上并且该扭簧的一对扭簧脚分别抵挡在一对阀板朝向所述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的一侧,一对阀板同时铰接在前、后杆轴上,在一对阀板背对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的一侧各用内压板固定螺钉固定有一内压板,并且在一对阀板与内压板之间各设置有一密封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时可使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与水带出水口的水带出水口快速接头配接,同时由泡沫供给阀将泡沫引入筒体的筒体腔与由水带引入的水相混合,因而水带中不存在泡沫,从而可以避免泡沫浪费,节约资源,降低灭火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单向阀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单向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配置在泡沫罐车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概念都是针对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筒体1,在该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一用于测取筒体1的筒体腔11内的压力的压力表12以及用于测取流经筒体腔11内的液体的流量的流量计13,并且在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泡沫供给阀座14;示出了一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2和一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2配接在前述筒体1的右端,而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配接在筒体1的左端;示出了一泡沫供给阀4,该泡沫供给阀4与前述泡沫供给阀座14固定;示出了一泡沫引出管5,该泡沫引出管5位于前述筒体腔11内,并且该泡沫引出管5的上端在对应于前述泡沫供给阀座14的位置与泡沫供给阀座14固定,泡沫引出管5的下端朝向前述的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并且在泡沫引出管5的引出管腔51内设置有一单向阀6。

由图1所示,在筒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压力表12的位置构成有一压力表座18,压力表12固定在压力表座18上;前述的泡沫供给阀座14通过泡沫供给阀座固定螺钉142在对应于泡沫供给阀座螺孔143的位置连同形成于泡沫引出管5的上端的泡沫引出管法兰53与筒体1固定。

优选地,在前述筒体1的左端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筒体左支撑脚15,而右端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筒体右支撑脚16并且在该对筒体右支撑脚16的下部各通过行走轮轴1611枢转设置有一行走轮161。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一对筒体左支撑脚15的下部也设置行走轮,那么应当视为等同。

优选地,在前述筒体1的左端上部以及右端上部各用提手固定螺钉171固定有一提手17。

由图1所示,前述的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2以及前述的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均与前述筒体1的筒体腔11的内壁螺纹连接。

继续见图1,前述的泡沫供给阀4包括阀体41、阀体出液管座42、阀芯43、螺杆44和手轮45,阀体出液管座42的底部形成有一出液管座法兰421,该出液管座法兰421通过出液管座法兰螺钉4211在对应于预设在前述泡沫供给阀座14上的螺孔144的位置与泡沫供给阀座14固定,并且阀体出液管座42的出液腔422与泡沫供给阀座14的泡沫供给阀座腔141相通,阀体41的下部与阀体出液管座42密封配合,在该阀体41的侧部构成有一泡沫液引入接口411,该泡沫液引入接口411与阀体41的阀体腔412相通,而该阀体腔412与前述出液腔422相通,阀芯43位于阀体腔412内并且与出液腔422的上方相对应,螺杆43的下端伸展到阀体腔412内并且与阀芯43的顶部固定,螺杆44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螺杆座441上,该螺杆座441固定在阀体41的上部,手轮45固定在螺杆44的上部,当由手轮45带动螺杆44并且由螺杆44带动阀芯43下行时,阀芯43对前述出液腔422封闭,而当由手轮45带动螺杆44并且由螺杆44带动阀芯43上行时,阀芯43对出液腔422开启。

由图1所示,在前述阀体41的下部与前述阀体出液管座4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阀体密封圈413;在前述阀体腔412内设置有一上密封圈压圈414,在对应于前述阀体出液管座42的上部设置有一横截面形状呈Z字形的上密封圈423,该上密封圈423由上密封圈压圈414限定;在前述螺杆座441内设置有一螺杆座螺母4411,前述的螺杆44与螺杆座螺母4411螺纹配合。

继续见图1,在前述泡沫引出管5的下端的引出管腔51内固定有一杆轴固定座511,前述的单向阀6与杆轴固定座511朝向前述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的一侧(左侧)固定。由图1的示意可知,泡沫引出管5的形状大体上呈L字形,并且其下端以并行于筒体1的状态对应于筒体腔11的中心。

请参见图2和图3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泡沫引出管5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对应在于前述杆轴固定座511的端部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引出管螺孔52,在该引出管螺孔52上配设有一杆轴固定座固定螺钉521,该杆轴固定座固定螺钉521旋入杆轴固定座511的端部的杆轴固定座螺孔5111内,并且在杆轴固定座511朝向前述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杆轴固定槽5112。

请重点见图2和图3,前述的单向阀6包括一前杆轴61、一后杆轴62、一扭簧63和一对阀板64,在前杆轴61上开设有一前杆轴螺钉孔611,在对应于该前杆轴螺钉孔611的位置配设有一前杆轴螺钉6111,该前杆轴螺钉6111在对应于前述杆轴固定槽5112的前端的位置与杆轴固定座511固定,并且在前杆轴61朝向后杆轴62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后杆轴芯轴配合孔612,在后杆轴62上开设有一后杆轴螺钉孔621,在对应在于该后杆轴螺钉孔621的位置配设有一后杆轴螺钉6211,该后杆轴螺钉6211在对应于前述杆轴固定槽5112的后端的位置与杆轴固定座511固定,并且在后杆轴62朝前杆轴61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延伸有一直径小于后杆轴62的直径的后杆轴芯轴622,该后杆轴芯轴622探入到前述的后杆轴芯轴配合孔612内与前杆轴61相配合,扭簧63在对应于前、后杆轴61、62之间的位置套置在后杆轴芯轴622上并且该扭簧63的一对扭簧脚631分别抵挡在一对阀板64朝向前述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的一侧,一对阀板64同时铰接在前、后杆轴61、62上,在一对阀板64背对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的一侧各用内压板固定螺钉6411固定有一内压板641,并且在一对阀板64与内压板641之间各设置有一密封板642。

为了保障密封,在前述的杆轴固定座固定螺钉521上设有螺钉密封圈5211。

由图2所示,在前述的杆轴固定座511上并且位于杆轴固定槽5112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杆轴螺孔5113,前述的前杆轴螺钉6111以及后杆轴螺钉6211旋入该杆轴螺孔5113内。在前述的内压板641上开设有内压板螺孔6412,前述的内压板固定螺钉6411旋入该内压板螺孔6412内。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属于消防车辆范畴的泡沫罐车7,并且还示出了位于泡沫罐车7的左端的车头10(也称驾驶座)以及右端的电气控制箱8,同时揭示了配置于泡沫罐车7上的泡沫罐71、设置在泡沫罐车7的左端下部前侧和左端下部后侧的泡沫输出阀门72(左端下部后侧的泡沫输出阀门72在图中未示出)。本发明的正压式自动比例混合器在泡沫罐车7的右端下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一个。

请参见图5,示出了泡沫罐车7的泡沫引出管路73,该泡沫引出管路73与前述的泡沫罐71配接,前述泡沫输出阀门72的泡沫输出阀门进液口与泡沫引出管路73相通,而泡沫输出阀门72的泡沫输出阀门出液口721通过出液口连接管路7211与本发明的泡沫供给阀4的泡沫液引入接口411连接。在图5中还示出了控制器9以及设置在泡沫引出管路73上的出液控制阀731、第一、第二单向控制阀732、733、冲洗控制阀734、泡沫泵735、泡沫流量计736和泡沫流量计手动控制阀737。前述的流量计13由线路131与控制器9连接。

在图5中还示出了水带20,该水带20的水带出水口快速接头201与前述的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2配接,并且还示出了与本发明的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连接的消防灭火枪引水管30,具体而言,消防灭火枪引水管30的灭火枪引水管快速接头301与筒体出液口快速接头3连接。依据专业常识,当出现因水带20的直径小而水带出水口快速接头201的直径也相应小,从而致使不能直接与筒体进液口快速接头2配接,那么可以通过具有变径功能的快速过渡接头即变径接头来适应,反之也然,并且前述的消防灭火枪引水管30同例。

当要向水中引入泡沫时(泡沫占水的体积通常在3-6%),那么开启出液控制阀731,泡沫泵735工作,泡沫罐71内的泡沫依次经出液控制阀731、和线单向控制阀732(第二单向控制阀733处于自动关闭状态)、泡沫泵735、泡沫流量计736(由线路与控制器9连接)、处于开启状态的泡沫流量计手动控制阀737、泡沫输出阀门72的泡沫输出阀门进液口(未标注附图标记)、泡沫输出阀门出液口721、出液口连接管路7211、泡沫引入接口411、阀体腔412、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液腔422(阀芯43处于不对出液腔422封闭的状态)、泡沫供给阀座腔141和泡沫引出管5的引出管腔51,由引出管腔51的引出管出液口512(图1标注)引至筒体腔11,此时的单向阀6处于自动开启状态,进入筒体腔11内的泡沫与由水带20引入的水相混合并从消防灭火枪引水管30引出。

当要对泡沫引出管路73清洁冲洗时,那么以手动方式开启冲洗控制阀734,此时的第一单向控制阀732自动关闭,按前述相同过程由水对泡沫引出管路73实施清洁。在图5中还示出了泡沫引出管路73上延伸的外供泡沫接口738,启用外供泡沫时,第一、第二单向控制阀732、733俱处于自动关闭状态,泡沫的路径同上所述。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由于本发明能满足与水带出水口快速接头201配接的要求,即,使用状态下与水带末端配接,因而可以避免因水带20冗长造成泡沫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