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空气泡沫喷头,特别涉及一种边墙型压缩空气泡沫喷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对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力度的逐年增加,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的总长度和总数量均已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公路隧道结构特殊,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势蔓延快,烟气不易排除,气温升高迅速,车辆及人员疏散困难,极易引发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因此,公路隧道的火灾防控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灭火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与普通水喷淋、泡沫喷雾相比,压缩空气泡沫灭A类火的效能有较大提升,并且其对兼具A、B类火特征的公路隧道汽车火灾较为有效;(2)压缩空气泡沫灭B类火效能较传统的吸气式泡沫产生方式有极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泡沫性能较吸气式泡沫产生方式有极大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所具备解决公路隧道火灾防控难题的优势和潜力。现有的压缩空气泡沫喷头主要是下垂型喷头,无法满足公路隧道中侧壁安装的实际应用需求,例如,美国专利US6328225公布了一种压缩空气泡沫旋转喷头,中国专利CN201410707575.7公布了一种压缩空气泡沫喷淋施放方法及喷头,这些喷头都是基于下垂式安装方式而设计的,主要是安装在建筑物天花板下面,不适宜在公路隧道侧壁上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边墙型压缩空气泡沫喷头,该喷头能够通过侧喷的方式实现压缩空气泡沫的大面积、均匀、高质量施放,并且喷头对泡沫结构破坏小,不影响泡沫性能,适宜在公路隧道两侧墙壁上安装使用,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墙型压缩空气泡沫喷头,由施放管和多级鸭嘴喷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放管为圆形通管、一端有螺纹,所述鸭嘴喷头为扇状鸭嘴形,圆心角β为90°-150°,两头为开口,内口槽宽、槽长、槽形由喷头级数决定且与施放管相配合,外口扁平状槽宽为1-10mm,施放管的无螺纹端与多级喷射方向不同的鸭嘴喷头的内口焊接为一体、无间隙,其中第一级鸭嘴喷头的喷射方向为水平方向或水平上仰0-10°,各级鸭嘴喷头的喷射方向之间呈10°-30°的夹角,施放管螺纹端与压缩空气泡沫管网相连,使压缩空气泡沫经泡沫管网输送至施放管后,进入多级鸭嘴喷头,并向不同喷射方向喷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均匀施放、保护范围大,同时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出现故障而影响泡沫施放的问题,不破坏泡沫结构,对泡沫性能影响小,适宜在公路隧道两侧墙壁上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四级鸭嘴喷头覆盖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4所示,以四级边墙型压缩空气泡沫喷头为例,本边墙型压缩空气泡沫喷头由施放管1和四级鸭嘴喷头2组成,施放管1为圆形通管、一端有螺纹,通过螺纹与压缩空气泡沫管网连接,另一端与四级鸭嘴喷头2焊接连通,所述鸭嘴喷头2为扇状鸭嘴形,圆心角β为120°两头为开口,外口扁平状槽宽为3mm,施放管1的无螺纹端与多级喷射方向不同的鸭嘴喷头2的内口焊接为一体、无间隙,其中第一级鸭嘴喷头2-1的喷射方向为水平方向或水平上仰5°,各级鸭嘴喷头2的喷射方向之间呈25°的夹角,施放管1螺纹端与压缩空气泡沫管网相连,使压缩空气泡沫经泡沫管网输送至施放管1后,进入多级鸭嘴喷头2,并向不同喷射方向喷射。
压缩空气泡沫经泡沫管网输送至施放管1后,分别进入第一级鸭嘴喷头2-1、第二级鸭嘴喷头2-2、第三级鸭嘴喷头2-3、第四级鸭嘴喷头2-4,并向不同喷射方向喷射压缩空气泡沫,从而实现保护区域的全面覆盖。
以下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日常,喷头与压缩空气泡沫管网相连通。当公路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启动,压缩空气泡沫由管网通入喷头施放管,通过各自流道和鸭嘴喷头朝不同方向喷射施放,最上端的第一级鸭嘴喷头2-1的喷射方向为水平或略微上仰,喷射出的压缩空气泡沫最远,保护最远端的第一防护区域,第二级鸭嘴喷头2-2喷射方向水平偏下,喷射出的压缩空气泡沫保护第二防护区,其余鸭嘴喷头依次保护不同的防护区域,进而将压缩空气泡沫均匀分散到整个防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