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21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灭火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灭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火灾主要是汽油等B类火灾、橡胶等A类火灾及AB类混合火灾,以往隧道内采用的固定式灭火系统是水喷雾灭火系统,在隧道内安装水喷雾控制阀组。水喷雾控制阀组主要由供水侧信号蝶阀、雨淋阀、系统侧信号蝶阀、箱体等组成,在接收到消防报警控制器的启动信号后能立即开启,向管网提供压力水,通过隧道专用水雾喷头向隧道内喷洒水雾,对隧道火灾只能起作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地进行灭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效扑灭隧道火灾的泡沫灭火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沫灭火系统,其包括泡沫液储罐、泡沫液输送总管、消防水源、消防水输送总管、混合液输送总管、至少一个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以及至少一个灭火装置,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雨淋阀、比例混合器、消防水进口管、泡沫液进口管、混合液出口管、水力警铃进水管、水力警铃和排水管;

所述泡沫液储罐与所述泡沫液输送总管的泡沫液输入端连通,所述泡沫液输送总管上设置有泡沫液泵,每一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的泡沫液进口管分别与所述泡沫液输送总管的泡沫液输出端连通;

所述消防水源与所述消防水输送总管的消防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消防水输送总管上设置有消防水泵,每一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的消防水进口管分别与所述消防水输送总管的消防水输出端连通;

所述雨淋阀设有位于下部的进水腔室、位于上部的出水腔室和位于侧部的压力腔室,所述进水腔室与所述消防水进口管连通,所述消防水进口管上设置有供水侧信号蝶阀,所述出水腔室与所述比例混合器的消防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泡沫液进口管与所述比例混合器的泡沫液输入端连通,所述泡沫液进口管上设置有泡沫液球阀、泡沫液压力表、第一过滤器、泡沫液电磁阀、平衡阀和第一止回阀,所述混合液出口管与所述比例混合器的混合液输出端连通,所述混合液出口管上设置有系统侧信号蝶阀;

所述消防水进口管的外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消防水压力表和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与所述压力腔室之间连通有雨淋阀开启组件,所述雨淋阀开启组件包括四通管接头、第一三通管接头、第二三通管接头、雨淋阀开启电磁阀、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和防复位阀,所述四通管接头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末端连通,所述四通管接头的第二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一接头连通,所述四通管接头的第三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一接头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二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压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头的第三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防复位阀的上部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二接头通过并联管道分别与所述雨淋阀开启电磁阀和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头的第三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防复位阀的下部压力腔连通;

所述出水腔室的外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球阀,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过滤器、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进水球阀,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力警铃的消防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水力警铃的消防水输出端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每一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的混合液出口管分别与所述混合液输送总管的混合液输入端连通,每一所述灭火装置分别与所述混合液输送总管的混合液输出端连通,每一所述灭火装置分别对应一个保护区并连接有至少一个泡沫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系统侧信号蝶阀与所述比例混合器之间的混合液出口管上连通有调试管,所述调试管上设置有调试管压力表和调试管球阀,所述调试管的末端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四通管接头的第四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泡沫液进口管连通,该管道上设置有清洗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水腔室的外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球阀,所述第三出水管与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泡沫喷头包括主体、第一喷头单元、第二喷头单元、第三喷头单元和第四喷头单元,所述主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圆柱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通的管道接口,下端封闭,所述主体的外圆周上开设有4个呈周向等距分布的喷头接口,所述第一喷头单元、第二喷头单元、第三喷头单元和第四喷头单元依次连接在所述4个喷头接口上并与所述主体的中空腔体相通,所述第一喷头单元、第二喷头单元、第三喷头单元和第四喷头单元的喷射方向倾斜向下,所述第一喷头单元和第三喷头单元为近程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单元和第四喷头单元为远程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喷头单元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所述第二喷头单元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所述第三喷头单元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所述第四喷头单元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喷头单元和第三喷头单元均包括近程喷头安装体、近程喷头体和近程喷头螺旋芯,所述近程喷头安装体焊接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喷头接口上,所述近程喷头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近程喷头安装体上,所述近程喷头螺旋芯嵌置在所述近程喷头体内;所述第二喷头单元和第四喷头单元均包括远程喷头安装体、远程喷头体和远程喷头螺旋芯,所述远程喷头安装体焊接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喷头接口上,所述远程喷头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远程喷头安装体上,所述远程喷头螺旋芯嵌置在所述远程喷头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主体的中空腔体内壁覆盖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泡沫灭火系统还包括灭火控制器,所述灭火控制器通过信号电缆或无线传输分别与泡沫液泵、消防水泵、供水侧信号蝶阀、系统侧信号蝶阀、泡沫液电磁阀和雨淋阀开启电磁阀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泡沫灭火系统还包括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显示器、控制面板、照明报警器、灭火指示灯和消防联动设备,所述灭火控制器通过信号电缆或无线传输分别与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显示器、控制面板、照明报警器、灭火指示灯和消防联动设备电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泡沫灭火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原水灭火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比例混合器及泡沫液输送管道,成为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水成膜泡沫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因为水成膜泡沫除具有一般泡沫灭火剂的作用外,还能在燃烧物表面流散的同时析出液体,冷却燃烧物表面,并在其上形成一层水膜,与泡沫层共同封闭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形成隔热屏障,同时在吸收热量后,液体汽化稀释燃烧物表面空气的含氧量,对燃烧物产生窒息作用,阻止燃烧物继续升温、燃烧。为此,本实用新型在雨淋阀的出口端(即出水腔室一侧)安装一个比例混合器,在比例混合器的泡沫液输入端与泡沫液进口管及其上的泡沫液球阀、泡沫液压力表、第一过滤器、泡沫液电磁阀、平衡阀和第一止回阀组成的泡沫液输送管道连接。消防水由消防水泵从消防水源中抽出,并由雨淋阀进行通断控制,泡沫液由泡沫液泵从泡沫液罐中抽出,并由泡沫液电磁阀进行通断控制,雨淋阀和泡沫液电磁阀在系统备用状态时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生火灾时,雨淋阀和泡沫液电磁阀在接收到灭火控制器发出的启动电信号后能迅速开启,而压力开关在雨淋阀开启的同时也迅速开启,水力警铃报警,消防水和泡沫液经比例混合器后形成水成膜泡沫混合液,并经混合液出口管输送给管网(即混合液输送总管和灭火装置),向系统管网提供既定比例的水成膜泡沫混合液,通过专用的泡沫喷头喷洒泡沫扑灭火灾。可见,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适用的压力、流量范围广,当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开启并向管网提供水成膜泡沫混合液,通过专用的泡沫喷头向保护区喷洒泡沫扑灭火灾,尤其适用于扑灭隧道火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泡沫灭火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的原理图;

图3是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于图3所示结构中A区域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于图3所示结构中B区域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防复位阀的剖面图;

图7是泡沫喷头的主视图;

图8是于图7所示结构中A-A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泡沫灭火系统,其包括泡沫液储罐100、泡沫液输送总管200、消防水源300、消防水输送总管400、混合液输送总管500、至少一个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以及至少一个灭火装置700,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包括箱体601,设置于所述箱体601内的雨淋阀602、比例混合器603、消防水进口管604、泡沫液进口管605、混合液出口管606、水力警铃进水管607、水力警铃608和排水管609。

所述泡沫液储罐100与所述泡沫液输送总管200的泡沫液输入端连通,所述泡沫液输送总管200上设置有泡沫液泵201,每一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的泡沫液进口管605分别与所述泡沫液输送总管200的泡沫液输出端连通;当泡沫液泵201启动时,从泡沫液储罐100中抽出泡沫液并输送至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

所述消防水源300与所述消防水输送总管400的消防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消防水输送总管400上设置有消防水泵401,每一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的消防水进口管604分别与所述消防水输送总管400的消防水输出端连通;当消防水泵401启动时,从消防水源300(如:消防水池)中抽出消防水并输送至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

所述雨淋阀602优选为隔膜式雨淋阀602,其设有位于下部的进水腔室、位于上部的出水腔室和位于侧部的压力腔室,所述进水腔室与所述消防水进口管604连通,所述消防水进口管604上设置有供水侧信号蝶阀610,所述出水腔室与所述比例混合器603的消防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泡沫液进口管605与所述比例混合器603的泡沫液输入端连通,所述泡沫液进口管605上依次设置有泡沫液球阀611、泡沫液压力表612、第一过滤器613、泡沫液电磁阀614、平衡阀615和第一止回阀616,所述混合液出口管606与所述比例混合器603的混合液输出端连通,所述混合液出口管606上设置有系统侧信号蝶阀617。其中,供水侧信号蝶阀610在系统备用或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检修或实验时处于关闭状态,用于手动控制消防水进口管604通断并反馈通断状态信号;系统侧信号蝶阀617在系统备用或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检修或试验时处于关闭状态,用于手动控制混合液出口管606通断并反馈通断状态信号;泡沫液球阀611为常开状态,用于管路维修时手动断开管路;泡沫液压力表612用于实时检测泡沫液的输送压力;第一过滤器613优选为Y型过滤器,用于过滤泡沫液中较大颗粒物,防止下游的系统堵塞、失效;泡沫液电磁阀614在系统备用状态时处于关闭状态,在系统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其优选为手自一体阀,无电时可手动开启,用于手动或电气控制混合液出口管606通断;平衡阀615用于平衡泡沫液压力与消防水压力,确保进入比例混合器的泡沫液压力与消防水压差保持基本恒定,因此这种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泡沫混合比更加稳定;第一止回阀616用于防止泡沫液进口管605中的泡沫液倒流。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压力腔室的水压大于或等于进水腔室的水压时,雨淋阀602中的隔膜处于密封状态,即雨淋阀602关闭,系统无法向管网供水;当压力腔室的水压小于进水腔室的水压时,雨淋阀602中的隔膜处于打开状态,即雨淋阀602打开,系统向管网供水。比例混合器603用于将消防水和泡沫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所述消防水进口管的外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618,所述第一出水管618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过滤器619、消防水压力表620和第二止回阀621,所述第一出水管618的末端与所述压力腔室之间连通有雨淋阀开启组件,所述雨淋阀开启组件包括四通管接头622、第一三通管接头623、第二三通管接头624、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626和防复位阀627,所述四通管接头622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出水管618的末端连通,所述四通管接头622的第二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头623的第一接头连通,所述四通管接头622的第三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头624的第一接头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头623的第二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压力腔室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头623的第三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防复位阀627的上部压力腔627a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头624的第二接头通过并联管道分别与所述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和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626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头624的第三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防复位阀627的下部压力腔627b连通。其中,第二过滤器619优选为Y型过滤器,用于过滤消防水中较大颗粒物,防止下游的系统堵塞、失效;消防水压力表620用于实时检测消防水的输送压力;第二止回阀621用于防止第一出水管618中的消防水倒流;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在系统备用状态时处于关闭状态,在系统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用于电气控制雨淋阀开启组件管道通断;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626在系统备用状态时处于关闭状态,在系统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用于手动控制雨淋阀开启组件管道通断,尤其应对于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失效时的紧急状况。当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或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626打开时,压力腔室内的水压得到释放,当压力腔室的水压小于进水腔室的水压时,雨淋阀602打开,系统向管网供水。防复位阀627用于防止雨淋阀602开启之后由于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或者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626关闭引起的雨淋阀602关闭,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当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或者雨淋阀手动开启球阀626关闭时,第一出水管618持续向雨淋阀开启组件供水,这时防复位阀627的下部压力腔627b的水压大于防复位阀627的上部压力腔627a的水压,推动阀芯627c向上移动,打开防复位阀627的泄压通道627d,释放整个雨淋阀开启组件中的水压,从而防止隔膜复位,防止雨淋阀602关闭。

所述出水腔室的外部连通有第二出水管628,所述第二出水管628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球阀629,所述第二出水管628与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607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607上依次设置有第三过滤器630、压力开关631和水力警铃进水球阀638,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607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力警铃608的消防水输入端连通,所述水力警铃608的消防水输出端与所述排水管609连通。其中,第一出水球阀629在系统备用或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检修或试验时处于关闭状态,用于手动控制第二出水管628通断;第三过滤器630优选为Y型过滤器,用于过滤消防水中较大颗粒物,防止下游的系统(如:压力开关631以及水力警铃608)堵塞、失效;压力开关631在系统备用状态时处于关闭状态,在系统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用于根据消防水压力来自动控制水力警铃进水管607通断,保证水力警铃608能够正常报警,同时能够让消防员及时预知消防水压力状况;水力警铃进水球阀638在系统备用或工作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检修或试验时处于关闭状态,用于手动控制水力警铃进水管607通断。

为了使得多个保护区域能够实现独立保护及灭火,每一所述泡沫喷雾控制阀组箱600的混合液出口管606分别与所述混合液输送总管500的混合液输入端连通,每一所述灭火装置700分别与所述混合液输送总管500的混合液输出端连通,每一所述灭火装置700分别对应一个保护区并连接有至少一个泡沫喷头70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原水灭火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比例混合器603及泡沫液输送管道,成为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水成膜泡沫能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因为水成膜泡沫除具有一般泡沫灭火剂的作用外,还能在燃烧物表面流散的同时析出液体,冷却燃烧物表面,并在其上形成一层水膜,与泡沫层共同封闭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形成隔热屏障,同时在吸收热量后,液体汽化稀释燃烧物表面空气的含氧量,对燃烧物产生窒息作用,阻止燃烧物继续升温、燃烧。为此,本实用新型在雨淋阀602的出口端(即出水腔室一侧)安装一个比例混合器603,在比例混合器603的泡沫液输入端与泡沫液进口管605及其上的泡沫液球阀611、泡沫液压力表612、第一过滤器613、泡沫液电磁阀614、平衡阀615和第一止回阀616组成的泡沫液输送管道连接。消防水由消防水泵401从消防水源300中抽出,并由雨淋阀602进行通断控制,泡沫液由泡沫液泵201从泡沫液罐中抽出,并由泡沫液电磁阀614进行通断控制,雨淋阀602和泡沫液电磁阀614在系统备用状态时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生火灾时,雨淋阀602和泡沫液电磁阀614在接收到灭火控制器发出的启动电信号后能迅速开启,而压力开关631在雨淋阀602开启的同时也迅速开启,水力警铃608报警,消防水和泡沫液经比例混合器603后形成水成膜泡沫混合液,并经混合液出口管606输送给管网(即混合液输送总管500和灭火装置700),向系统管网提供既定比例的水成膜泡沫混合液,通过专用的泡沫喷头701喷洒泡沫扑灭火灾。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雨淋阀602、压力开关631和水力警铃608实行了机械式有序控制,使得当发生火灾时,雨淋阀602、压力开关631和水力警铃608被迅速依次启动,由此消防员能够根据水力警铃608的响应状态及时判断消防水压力及雨淋阀602开启状况。

可见,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适用的压力、流量范围广,当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开启并向管网提供水成膜泡沫混合液,通过专用的泡沫喷头701向保护区喷洒泡沫扑灭火灾,尤其适用于扑灭隧道火灾。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泡沫灭火系统进行调试和检修,确保灭火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所述系统侧信号蝶阀617与所述比例混合器603之间的混合液出口管606上连通有调试管632,所述调试管632上设置有调试管压力表633和调试管球阀634,所述调试管632的末端与所述排水管609连通。由此,当本泡沫灭火系统需要调试或检修时,无需打开系统侧信号蝶阀617即可进行。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四通管接头622的第四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泡沫液进口管605连通,该管道上设置有清洗球阀635,该清洗球阀635为常闭状态,当手动球阀635打开时,消防水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出水管618、四通管接头622的第四接头进入泡沫液进口管605中,从而对残留在泡沫液进口管605及其下游管路中的泡沫液进行清洗,并经调试管632、排水管609排出。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腔室的外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636,所述第三出水管636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球阀637,所述第三出水管636与所述水力警铃进水管607的进水端连通。其中,第二出水球阀637在系统备用或工作状态时处于关闭状态,检修或试验时处于打开状态,用于手动控制第三出水管636通断。这样的设计,可方便技术员在不需要打开雨淋阀602时对水力警铃608进行检修或试验。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泡沫喷头701包括主体702、第一喷头单元703、第二喷头单元704、第三喷头单元705和第四喷头单元706,所述主体702为具有中空腔体707的圆柱体,所述主体70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中空腔体707相通的管道接口,下端封闭,所述主体702的外圆周上开设有4个呈周向等距分布的喷头接口,所述第一喷头单元703、第二喷头单元704、第三喷头单元705和第四喷头单元706依次连接在所述4个喷头接口上并与所述主体702的中空腔体707相通,所述第一喷头单元703、第二喷头单元704、第三喷头单元705和第四喷头单元706的喷射方向倾斜向下,所述第一喷头单元703和第三喷头单元705为近程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单元704和第四喷头单元706为远程喷头。可见,本实施例的泡沫喷头70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全覆盖、无盲区、雾化效果好的优点;通过采用多个喷头单元同时向多个方向喷洒介质,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相邻喷头单元的流量及喷射距离来实现整个喷头的流量及覆盖面积不同,整个喷头喷射介质出去之后形成一个方形的覆盖范围,让使用中的两个相近的泡沫喷头701不存在盲区,达到全覆盖目的,提高灭火效率。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无盲区、全面覆盖的喷淋效果,喷头单元的出口设置有一定的角度,让介质按设定好的角度进行喷射。具体的,所述第一喷头单元703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702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所述第二喷头单元704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702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所述第三喷头单元705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702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所述第四喷头单元706的喷射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702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为60度~75度。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头单元703和第三喷头单元705均包括近程喷头安装体708、近程喷头体709和近程喷头螺旋芯710,所述近程喷头安装体708焊接固定在所述主体702的喷头接口上,所述近程喷头体709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近程喷头安装体708上,所述近程喷头螺旋芯710嵌置在所述近程喷头体709内。所述第二喷头单元704和第四喷头单元706均包括远程喷头安装体711、远程喷头体712和远程喷头螺旋芯713,所述远程喷头安装体711焊接固定在所述主体702的喷头接口上,所述远程喷头体712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远程喷头安装体711上,所述远程喷头螺旋芯713嵌置在所述远程喷头体712内。由此,通过近程喷头体709和远程喷头体712的可拆卸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射程的喷头,以满足不同覆盖面积的喷淋要求,提高实用性。同时,通过近程喷头螺旋芯710和远程喷头螺旋芯713的设计,强制介质在喷头单元内旋转,增加介质之间的相互撞击,从而将喷头单元中直流混合液转变为雾状喷出,实现雾化喷淋,进一步提高灭火效率。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702的中空腔体707内壁覆盖有过滤网714,以防止杂物进入喷头堵塞喷射通道,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喷头的使用寿命。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泡沫液泵201、消防水泵401、供水侧信号蝶阀610、系统侧信号蝶阀617、泡沫液电磁阀614和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的控制,所述泡沫灭火系统还包括灭火控制器,所述灭火控制器通过信号电缆或无线传输分别与泡沫液泵201、消防水泵401、供水侧信号蝶阀610、系统侧信号蝶阀617、泡沫液电磁阀614和雨淋阀开启电磁阀625电连接。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泡沫灭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所述泡沫灭火系统还包括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显示器、控制面板、照明报警器、灭火指示灯和消防联动设备,所述灭火控制器通过信号电缆或无线传输分别与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显示器、控制面板、照明报警器、灭火指示灯和消防联动设备电连接。其中,火灾探测器包括例如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光感探测器等,用于探测保护区的火灾危险信息。紧急启停按钮用于紧急状况下控制系统的启停。显示器用于系统各个部件的工作参数和状态。控制面板用于控制和制定系统的工作进程。照明报警器和灭火指示灯用于提醒保护区正在实施灭火中,勿靠近。消防联动设备例如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疏散系统、切断非消防电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