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53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



背景技术:

针对国内目前的专用底盘机场主力车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还无此类型车辆。虽然采用商用底盘改制的主力车符合名航标准可以对飞机进行灭火作业,但是整车稳定性较低,而且无法对飞机进行穿刺救援灭火,作业时需要主驾驶和副驾驶两人进行配合作业,整车重心高等缺点。对此,我司着力研发该类型车辆。

该车采用宽体专用底盘,底盘驱动形式为6×6,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可同时驱动底盘和消防泵。采用我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泡沫比例混合系统和自动充电充气系统,全车采用CAN总线通讯控制。

该车作为国内第一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6专用底盘机场主力车,整车载液量达11000升,发动机为欧四排放,驾驶员在中部驾驶,整车驾驶室采用全景玻璃设计。整车配备有穿刺臂,可对失事飞机进行救援穿刺。整车机动性能强,油耗低,对于机场灭火问题能做到快速响应并及时扑灭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车整备质量轻、载重量大、载液量高且机动性高的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底盘、车身整体、穿刺臂,所述驾驶室与车身整体位于底盘上,所述车身整体包括车厢、泵房、罐体、发动机舱,所述泵房、罐体、发动机舱均设置在车厢内,所述泵房固定在所述驾驶室的正后方,所述泵房的正后方为所述罐体,所述发动机舱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后方,位于车身整体的最尾部,所述发动机舱内固定有用于产生动力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舱外部的前端安装有与发动机相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在用于将动力分为两部分的分动箱上,所述泵房的最前端设置有用于储存干粉氮气的储氮装置,所述储氮装置也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车身整体上部活动连接有穿刺臂,所述穿刺臂位于所述储氮装置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臂同时固定有车顶炮管,所述穿刺臂的下端底座为旋转装置,所述下端底座固定在车顶,位于储氮装置上部,所述穿刺臂的长臂为伸缩臂,所述穿刺臂的短臂与长臂一端铰接,所述短臂另一端与所述下端底座铰接,所述短臂与长臂铰接处设置有一可伸缩的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下端底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为宽体专用底盘,所述底盘的驱动形式为6×6,所述底盘上包括6个车轮,所述底盘前面设置有2个车轮为前轮,所述底盘后面设置有4个车轮为后轮。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四个座椅,两个所述座椅固定在所述驾驶室前端且左边座位位于驾驶室中间,两个所述座椅固定在所述驾驶室后端且右边座位位于驾驶室中间偏左处,前面左端的所述座椅为驾驶员座椅,所述驾驶员座椅前方安装有仪表盘,所述仪表盘右侧为操作台,所述驾驶室前端为全景钢化防爆玻璃,所述驾驶室下端面与地面的角度为32°。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前端安装有一车前炮管,所述车前炮管出水口固定在托架上,所述托架紧贴固定在所述驾驶室下端面,与地面也成32°角。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下方、前轮前方安装有自保系统,所说后轮的前方也设置有自保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泵房内固定有消防水泵,所述消防水泵入口端连接所述罐体,所述消防水泵的一个出口端连接于固定在所述穿刺臂上的车顶炮管入水端,所述泵房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整车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右侧下裙板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一个输出端直接控制所述消防水泵和用于控制所述穿刺臂运动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位于所述储氮装置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变速箱将动力输送至分动箱,所述分动箱固定在所述罐体下方,所述分动箱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前轮和后轮的转动,带动整车的运动,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车厢最末端的下端面与地面的角度为30°,所述车厢末端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百叶窗和爬梯,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消防器材存放处。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后置发动机同时驱动底盘、消防泵和穿刺臂,较现有双发形式的主力车系统简单,整车整备质量轻,可以搭载更多的载液量;整车载重量大,载液量高:整车总重在34吨的情况下依然满足民航标准的加速要求,整车机动性高。整车载液量达11000升,超出标准近1000升。驾驶室为特制驾驶室,视野宽广,可操作性高,搭载人员多。整车配备穿刺臂,可对大型飞机进行穿刺救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前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后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驾驶室的侧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的驾驶室的俯视图。

1、驾驶室;2、底盘;3、车身整体;4、穿刺臂;5、车厢;6、泵房;7、罐体;8、发动机舱;9、发动机;10、变速箱;11、传动装置;12、分动箱; 13、储氮装置;14、消防器材的存放处;15、车顶炮管;16、下端底座;17、车前炮管;18、托架;19、自保系统;20、消防水泵;21、控制系统;22、液压泵;23、全景钢化防爆玻璃;24、操作台;25、百叶窗;26、爬梯;27、座椅;28、仪表盘;41、长臂;42、短臂;4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1-6图所示,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包括驾驶室1、底盘2、车身整体3、穿刺臂4,驾驶室1与车身整体3位于底盘2上,车身整体3包括车厢5、泵房6、罐体7、发动机舱8,泵房6、罐体7、发动机舱8均设置在车箱5内,泵房6固定在驾驶室1的正后方,泵房6的正后方为罐体7,发动机舱 8固定在罐体7的后方,位于车身整体3的最尾部,发动机舱8内固定有用于产生动力的发动机9,发动机舱8外部的前端安装有与发动机9相连接的变速箱 10,变速箱10通过传动装置11连接在用于将动力分为两部分的分动箱12上,泵房6的最前端设置有用于储存干粉氮气的储氮装置13,储氮装置13也固定在底盘上,车身整体3上部活动连接有穿刺臂4,穿刺臂4位于储氮装置13的正上方。

穿刺臂4同时固定有车顶炮管15,穿刺臂4的下端底座16为旋转装置,下端底座16固定在车顶,位于储氮装置13上部,穿刺臂4的长臂41为伸缩臂,穿刺臂4的短臂42与长臂41一端铰接,短臂42另一端与下端底座16铰接,短臂42与长臂41铰接处设置有一可伸缩的连杆43,连杆43另一端与下端底座 16铰接。

底盘2为宽体专用底盘,底盘2的驱动形式为6×6,底盘2上包括6个车轮,底盘2前面设置有2个车轮为前轮,底盘2后面设置有4个车轮为后轮。

驾驶室1内设置有四个座椅27,两个座椅27固定在驾驶室1前端且左边座位位于驾驶室1中间,两个座椅27固定在驾驶室1后端且右边座位位于驾驶室 1中间偏左处,前面左端的座椅27为驾驶员座椅,驾驶员座椅前方安装有仪表盘28,仪表盘28右侧为操作台24,驾驶室1前端为全景钢化防爆玻璃23,驾驶室1下端面与地面的角度为32°。

驾驶室1前端安装有一车前炮管17,车前炮管17出水口固定在托架18上,托架18紧贴固定在驾驶室1下端面,与地面成32°角。

托架18下方、前轮前方安装有自保系统19,所说后轮的前方也设置有自保系统19。

泵房6内固定有消防水泵20,消防水泵20入口端连接罐体7,消防水泵20 的一个出口端连接于固定在穿刺臂4上的车顶炮管15入水端,泵房6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整车的控制系统21,控制系统21固定在车厢5的右侧下裙板一侧。

发动机9的一个输出端直接控制消防水泵20和用于控制穿刺臂4运动的液压泵22,液压泵22位于储氮装置13下方。

发动机9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变速箱10将动力输送至分动箱12,分动箱 12固定在罐体7下方,分动箱12通过传动装置11驱动前轮和后轮的转动,带动整车的运动,传动装置11为传动杆。

车厢5最末端的下端面与地面的角度为30°,车厢5末端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百叶窗25和爬梯26,车厢5内还设置有消防器材存放处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专门用于预防及扑救飞机火灾、并对机上乘员予以及时救援、可在车辆行驶中喷射灭火剂的消防车辆,可对目前全球最大的飞机进行破拆,利用穿刺枪对飞机进行穿刺后灭火,整车机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是我公司开发的一款新型机场消防车,整车采用模块集成化设计理念,其外观造型雄伟大气,性能可靠优越,功能强大而实用,性能已经接近国外专用底盘机场主力车。

具体参数如下:

1)整车外形尺寸:(长×宽×高)1200mm×3000mm×3900mm

2)整车总重:33870kg

3)最高车速:115km/h

4)在发动机不预热条件下0~80km/h加速时间:37.6

5)发动机最大功率:440kW/1900r/min

6)轴距:4900+1550mm

7)载液量:11000L

8)水泵流量:120L/s

9)主炮流量:80L/s

10)车顶炮射程:水75m;泡沫70m

11)车前炮流量:20L/s

12)车前炮射程:40m

13)乘员人数:2+2

14)刺针流量:1000L/min

15)最大工作高度:16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采用单发动机形式布置,具有高的机动性能,国内目前有能力生产机场主力车的厂家都采用商用二类底盘改装,整车有两部发动机。底盘发动机用来驱动整车,背负发动机用来驱动水泵。若由底盘发动机同时驱动二者的话则会导致整车动力不足,0-80千米/小时加速时间无法满足国标要求。

我司所研发的专用底盘机场主力车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整车只用一台发动机既可以驱动底盘又可以驱动消防泵。发动机输出动力后先进入变速箱,变速箱将发动机输入的动力分三部分输出,一部分动力输入至底盘分动箱用来驱动各桥;另一部分动力输出至消防泵;第三部分动力输出至液压泵,用来驱动穿刺臂。

主要工作方式如下:

发动机在驱动箱,满足整车加速要求;

当需要灭火时则部分动力输出至水泵,其余动力全部输入至分动箱,此时整车的最高时速为60千米/小时,满足国家标准;

当需要穿刺臂工作室则将动力输出至液压泵,此时底盘不需要较高的速度和动力(穿刺时底盘速度不得高于10千米/小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基本输入至水泵和液压泵来满足穿刺灭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整车宽度为3米,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高。内采用商用底盘改制的主力车由于底盘限制车宽只能做到 2500毫米。而采用专用底盘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专用底盘车体宽度可以做到3000毫米,轮距及轮胎宽度都较商用底盘宽。

为了满足国标要求的载液量,采用商用底盘的主力车只能提高车体重心,一般高度离地约1600。而专用底盘由于车体较宽,整车重心远远低于商用底盘,一般离地高度约1300。由于整车重心较低,故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整车承载重量大,载液量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7002-2006)对机场主力泡沫车载液量要求明确一次性混合液喷射量不低于10000升,即载液量不小于10000升。目前国内所用商用底盘由于要背负一台发动机导致改制后的主力车在达到上述载液量数据时整车基本达到满载,无法加装穿刺臂等多余部件,且商用底盘为了保证加速时间整车总重基本在29吨左右。

专用底盘在这一方面较商用底盘优势大,由于底盘采用宽体轮胎和重型车桥,整车总重可达34吨,在满足载液量11000升的前提下还可以加装一套重型穿刺臂。整车在34吨的状态下还可以满足民航要求的加速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整车驾驶室为全景视野,中部操作,可搭载4名战斗人员。内所使用的商用底盘主力车由于底盘和驾驶习惯限制只能在左侧驾驶,由于驾驶室结构限制上装灭火操作系统基本全部在副驾驶前部,正常进行灭火作业时需要两人配合作业。商用底盘驾驶室一般为前部视野且为单排,乘坐人数只能允许两人。驾驶室顶部消防炮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作业状态,故只能在驾驶室内部安装一个炮位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来观察炮位状态。而车前炮只能通过望地镜来观察作业状态。

专用底盘则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司采用自制全景驾驶室,整个驾驶员前部为全景钢化防爆玻璃,底盘仪表位于驾驶员前部,灭火系统操作位于驾驶员右侧。驾驶室内部可搭载4名驾乘人员,驾驶室顶部安装有穿刺臂的消防炮,实际进行灭火作业时驾驶员一人可以完成所有操作。驾驶员只需要用眼角余光即可观察到顶炮状态,而车前炮则位于驾驶室前部,炮口状态可实时观察。

本申请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可对失事飞机进行穿刺救援。目前国内机场主力车主要以灭火功能为主,而具有破拆救援功能的主力车基本没有。我司所研发的该型号车辆可对全球最大的空客A380进行穿刺救援。当机舱内发生火灾无法从外围实施灭火时,可将举升臂升起,然后通过刺针将机身刺破,刺针头部具有小孔,可以1000升/分的流量呈雾状扑灭机舱内部火灾,为机舱内成员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总的来说,本申请的一种专用底盘机场主力泡沫车具有如下特点:

(1)整车底盘为宽体专用底盘,载液量大,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高:整车载液量达11000升,在增加整套臂架的情况下载液量仍能超出国标要求1000 升,有效灭火时间更长。宽体底盘的使用在降低整车重心的同时也提高载液量。国内特种底盘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将宽体专用底盘技术运用在机场消防车上还属国内首创。

(2)驾驶室设计初期便考虑了作业的可操作性以及驾乘人员的舒适,在人机工程方面进行了突破,由于驾驶室前部为弧面全景钢化防爆玻璃,驾驶员很容易观察到顶炮、前炮以及穿刺臂的工作状态。驾驶员位于车体中部进行驾驶,可一人完成底盘和上装灭火系统操作,可操作性高。由于驾驶室为宽体结构,可搭载4名驾乘人员。

(3)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好:整车宽度达3米,采用宽体轮胎,提高了整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

(4)后置发动机同时驱动底盘、消防泵和穿刺臂,较现有双发形式的主力车系统简单,整车整备质量轻,可以搭载更多的载液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