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764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



背景技术:

消防火灾分类为A、B、C、D、E、F,最难扑灭的当数D类轻质金属火灾,由于轻质金属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遇水就产生燃烧爆炸,对消防灭火器的技术需求也较专业化。在扑灭特殊的轻质金属火灾时,当采用带减压喷管设计的D类专业灭火器进行扑灭火灾,可防止出现灭火剂喷出压力过大,把燃烧物质打飞到原来没有燃烧的物质上面,造成火灾的迅速扩大。然而,此时的灭火效率较低,且物质燃烧都会释放大量的热和光,特别是D类物质的火灾时由于热辐射较强灭火人员往往不敢靠近,而需要采用在较远距离扑灭火灾,来防止人员灼伤。

现有D类灭火器的喷射距离为4米,且喷射灭火剂发散,不集中,且此类灭火器重量约30KG,在紧急情况不便于快速移动。现需设计一种灭火剂能喷射距离较远以保护消防人员,且仍能保持灭火喷剂的凝聚性,对火源集中覆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具有便于快速移动,喷射距离远且喷射物集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包括灭火器筒体、压力表、压把、阀体、喷管、喷射筒、推车、背带。所述灭火器筒体上端为压力表和压把,所述压把一侧的阀体连接喷管,所述喷管末端通过快接头连接所述喷射筒末端,所述喷射筒末端为波纹管,所述喷射筒末端还设有防护罩,喷射筒筒身靠近喷射口一端设挂钩。所述灭火器筒体底端连接推车,推车直立杆上还设有背带,便于在不利地形紧急时,消防人员能直接背起进入。

所述喷射筒的直径为8~12cm,长度为20~30cm。

优选地,所述喷射筒的直径为10cm,所述喷射筒的长度为25cm。

所述防护罩内上还设有弯钩,消防人员在使用中可以将大拇指别进弯钩中,所述波纹管为刚性材质,可进行细微的角度调节,便于消防人员精准调节。

所述挂钩的数目为三个,两两与圆心连线间夹角为120°。

所述推车底部为两个滚轮,连接两滚轮的加固杆贯穿灭火器筒体底端,推车和灭火器筒体形成一体,更牢靠稳定,推车架上还设有用于安放挂钩的固定扣,便于喷管和喷射筒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具有以下优点:推车能便于灭火器的快速移动,喷射距离达8米,且喷射物集中,同时延长弯管,保护消防人员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灭火器筒体、11.加强筋、2.压力表、3.压把、4.阀体、5.喷管、 6.喷射筒、61.波纹管、62.挂钩、7.推车、71.滚轮、72.固定扣、8.背带、9. 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推车型带喷射筒D类灭火器,包括灭火器筒体1、压力表 2、压把3、阀体4、喷管5、喷射筒6、推车7、背带8。所述灭火器筒体1上端为压力表2和压把3,所述压把3一侧的阀体4连接喷管5,所述喷管5末端通过快接头连接所述喷射筒6末端,所述喷射筒6末端为波纹管61,所述喷射筒6末端还设有防护罩9,喷射筒6筒身靠近喷射口一端设挂钩62。所述灭火器筒体1底端连接推车7,所述推车7底部为两个滚轮71,连接两滚轮71的加固杆贯穿灭火器筒体1底端,推车7和灭火器筒体1形成一体,更牢靠稳定,推车7直立杆上还设有背带8,便于在不利地形紧急时,消防人员能直接背起进入。

所述喷射筒6的直径为8~12cm,长度为20~30cm。

优选地,所述喷射筒6的直径为10cm,所述喷射筒6的长度为25cm。

所述防护罩9内上还设有弯钩,消防人员在使用中可以将大拇指别进弯钩中,所述波纹管61为刚性材质,可进行细微的角度调节,便于消防人员精准调节。

所述挂钩62的数目为三个,两两与圆心连线间夹角为120°。

所述推车7架上还设有用于安放挂钩62的固定扣72,便于喷管5和喷射筒6的收纳。

所述喷射筒6外壁还设加强筋11。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