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84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逃生滑道。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的火灾也时有发生。高层建筑发生大火时,楼梯间往往成为浓烟窜烧的通道而无法逃生;电梯也因火灾常会停电,停止运行。火灾现场常因跳窗逃生或楼顶坠楼而发生惨剧。或因受浓烟毒气和烈焰的包围而葬身火海。因此,为防患于未然,为高层建筑物配置安然消防逃生设施,已成高层建筑物竣工验收和投入实用的必备条件。

逃生滑道是在发生火灾时急逃生命的装置。逃生滑道是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是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遇险人员逃离火场时所使用的辅助逃生装置,是对建筑物内应急疏散通道的必要补充。近年来,由于重大火灾事故而造成群死群伤的悲剧屡屡发生等火灾,其中共同的教训都是没有逃生通道致使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无门,以至造成重大伤亡。

因此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防水、可长期存放而且容易维护的逃生滑道,是本领域人员不断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纳方便且高效安全的逃生滑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逃生滑道,包括不锈钢储存支架箱和滑道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储存支架箱包括可折叠收纳的滑道框架,所述滑道主体的一开口端与滑道框架相连接,滑道主体的另一端设有逃生出口,所述滑道主体从外向内依次包括阻燃层、松紧层和导滑层,所述松紧层内设有多圈间隔相同的橡胶环,所述松紧层内的橡胶环的直径变化规律从上至下呈波浪曲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道框架包括折叠连接架、防护棚、多根折叠支撑杆和多根加固链条,所述滑道主体套装于折叠连接架上,所述防护棚安装于折叠连接架上方,所述折叠连接架和折叠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固链条,所述防护棚和折叠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固链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储存支架箱内设有折叠踏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储存支架箱的下端面设有调节固定螺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滑层为高强力耐磨防静电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层为防火布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层外贴有反光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逃生出口下方设有缓冲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道主体采用垂直式、斜拉式、拼接式或螺旋式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该逃生滑道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纳的滑道框架,使逃生滑道易储存,通过设置阻燃层、松紧层和导滑层,使滑道主体具有安全、高效、防火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不锈钢储存支架箱;11-滑道框架;111-折叠连接架;112-防护棚;113-折叠支撑杆;114-加固链条;12-折叠踏步;13-调节固定螺杆;2-滑道主体;21-阻燃层;221-橡胶环;22-松紧层;23-导滑层;3-逃生出口;4-反光条;5-缓冲垫;6-逃生人员;7-逃生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逃生滑道,包括不锈钢储存支架箱1和滑道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储存支架箱1包括可折叠收纳的滑道框架11,所述滑道主体2的一开口端与滑道框架11相连接,滑道主体2的另一端设有逃生出口3,所述滑道主体2从外向内依次包括阻燃层21、松紧层22和导滑层23,所述松紧层22内设有多圈间隔相同的橡胶环221,所述松紧层22内的橡胶环221的直径变化规律从上至下呈波浪曲线。设置多圈直径不同的橡胶环221,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能够加强滑道主体的强度。

所述滑道框架11包括折叠连接架111、防护棚112、多根折叠支撑杆113和多根加固链条114,所述滑道主体2套装于折叠连接架111上,所述防护棚112安装于折叠连接架111上方,所述折叠连接架111和折叠支撑杆113之间设有加固链条114,所述防护棚112和折叠支撑杆113之间设有加固链条114。使用组装方便,同时又能满足强度要求。

所述不锈钢储存支架箱1内设有折叠踏步12。方便逃生人员6进入逃生入口7。

所述不锈钢储存支架箱1的下端面设有调节固定螺杆13。使本实施例能够调节入口高度,适用于各种场景或不同结构大厦。

所述导滑层23为高强力耐磨防静电布。具有良好的导滑性,同时在使用中不容易损坏,确保逃生人员6安全着陆。

所述阻燃层21为防火布管。具有防火隔烟等功能。

所述阻燃层21外贴有反光条4。在黑暗环境或夜间,更容易使用。

所述逃生出口3下方设有缓冲垫5。使逃生人员6能够安全着陆。

所述滑道主体2采用垂直式、斜拉式、拼接式或螺旋式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不同的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滑道主体2。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该逃生滑道通过设置可折叠收纳的滑道框架11,使逃生滑道易储存,通过设置阻燃层21、松紧层22和导滑层23,使滑道主体具有安全、高效、防火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