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38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逃生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逃生包。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火灾时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而且常因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所以开发逃生背包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市场上的逃生背包构造、质量、性能等都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812379.1公开了一种逃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从背包本体的内侧延伸至外侧的逃生绳,以及固定于背包本体内侧的转盘、用以制动的制动连杆和制动凹槽;制动凹槽设有与制动连杆相贴合的开口部,制动连杆的一端经由开口部插入制动凹槽内,制动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延伸至背包本体外侧的拉绳;逃生绳的一端延伸至背包本体外侧,另一端穿过制动凹槽、以及制动连杆插入制动凹槽的一端后缠绕于转盘上。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553172.6公开了一种高空安全逃生背包,其由背包及钢丝缓放总成构成;背包由包体及安全绑带构成,包体的上侧开有一出线孔;钢丝缓放总成包括一轮架,轮架固定于包体内,轮架内经转轴固定有一工字绕线轮,工字绕线轮上缠绕有钢丝,钢丝的自由端由出线导向机构导出,然后穿过出线孔,最后与位于包体外的安全挂钩固定连接;工字绕线轮与轮架之间设有减速阻尼机构。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包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逃生包,所述的逃生包由包体、轮架、安全挂钩构成;包体上设有经拉链机构控制开合的包口,包体的上侧开有一出线孔,包体上有安全绑带,所述的安全绑带由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及大腿固定带构成,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及大腿固定带上均设有松紧调节扣和安全连接卡扣;轮架固定于包体内,轮架上设置有匀速下降装置,匀速下降装置的齿轮筒上缠绕有钢丝,钢丝的里端与匀速下降装置的齿轮筒固定连接,钢丝的自由端通过轮架上的出线导向机构穿过包体出线孔,与位于包体外的安全挂钩固定连接;匀速下降装置由连接板、顶板、底板、L型框、铜套一、滚筒一、圆管、固定轴一、下圆环、上圆环、铜套二、铜套塞、齿轮一、齿轮二、中心轴、圆杆、边块、下隔板、上隔板、滚筒二、固定轴二、固定轴三、齿轮筒、拉钩、中心轴圆环、弹簧组成;底板固定在连接板上;底板的右端连接固定轴一,固定轴一上套有两根圆管和一个拉钩,拉钩位于两根圆管之间;底板的中心具有圆孔,底板的中心圆孔上方设有一个齿轮二,齿轮二具有中间通孔,齿轮二的上方连接中心轴圆环,中心轴的下部插入底板的中心圆孔、齿轮二的中间通孔和中心轴圆环中;下圆环套在中心轴圆环外,下圆环位于齿轮二的上方、圆杆的下方;中心轴的中段设有两个圆孔,两根圆杆分别插入两个圆孔中,两根圆杆上各套有两根分别位于中心轴两侧的弹簧,圆杆的外侧连接边块,中心轴的上部还套有一个中心轴圆环;底板的中心圆孔外围具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上各连接一个铜套一,铜套一具有圆孔,齿轮一具有圆形的中间通孔,齿轮一套在铜套一外,铜套塞插入铜套一的圆孔中;三个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匹配;底板上还设有一个下隔板,下隔板位于三个齿轮一的外侧;在下隔板的上方、边块的外侧设有一个齿轮筒,齿轮筒内侧具有与齿轮一匹配的齿;两个L型框围成一个长方形框,两个L型框中间设有两根滚轴一,两个L型框固定于底板的最左端;底板还连接有两根固定轴二,固定轴二位于L型框的右侧;底板上连接两个铜套二,铜套二中插入固定轴三,固定轴三位于固定轴二的右侧;匀速下降装置的最上方自上而下依次为顶板、上隔板、上圆环。

所述的包体外侧设有兜。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包结构紧凑,便于放置,整体功能完善,还可以匀速下降,减少下降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包安装有气垫,可降低因逃生导致的伤亡危险。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包安装有安全防护网,可对逃生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包整体重量较轻,防护性能较优,布料都是防火布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逃生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逃生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逃生包的轮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匀速下降装置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匀速下降装置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匀速下降装置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匀速下降装置L型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匀速下降装置铜套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匀速下降装置滚筒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匀速下降装置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匀速下降装置固定轴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匀速下降装置下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匀速下降装置上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匀速下降装置铜套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匀速下降装置铜套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6是匀速下降装置齿轮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7是匀速下降装置齿轮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8是匀速下降装置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9是匀速下降装置圆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0是匀速下降装置边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1是匀速下降装置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2是匀速下降装置上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3是匀速下降装置滚筒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4是匀速下降装置固定轴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5是匀速下降装置固定轴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6是匀速下降装置齿轮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7是匀速下降装置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8是匀速下降装置线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9是匀速下降装置中心轴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0是匀速下降装置的部分零部件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31是匀速下降装置的部分零部件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32是匀速下降装置的部分零部件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33是匀速下降装置的部分零部件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34的匀速下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包体

2、轮架

3、匀速下降装置

301、连接板

302、顶板

303、底板

304、L型框

305、铜套一

306、滚筒一

307、圆管

308、固定轴一

309、下圆环

310、上圆环

311、铜套二

312、铜套塞

313、齿轮一

314、齿轮二

315、中心轴

316、圆杆

317、边块

318、下隔板

319、上隔板

320、滚筒二

321、固定轴二

322、固定轴三

323、齿轮筒

324、拉钩

325、线钩

326、中心轴圆环

327、弹簧

4、安全挂钩

5、安全绑带

6、出线导向机构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3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逃生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逃生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逃生包的轮架结构示意图,附图4-29是匀速下降装置的零部件的示意图,附图30-33是部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的示意图,附图34是匀速下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所述的逃生包由包体1、轮架2、安全挂钩4构成;包体1上设有经拉链机构控制开合的包口,包体1外侧设有兜,包体1的上侧开有一出线孔,包体1上有安全绑带5,所述的安全绑带5由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及大腿固定带构成,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及大腿固定带上均设有松紧调节扣和安全连接卡扣;轮架2固定于包体1内,轮架2内设置有匀速下降装置3,匀速下降装置齿轮筒上323缠绕有钢丝,钢丝的里端与匀速下降装置3的齿轮筒323固定连接,钢丝的自由端通过轮架2上的出线导向机构6穿过包体1出线孔,与位于包体1外的安全挂钩4固定连接。

所述的匀速下降装置由连接板301、顶板302、底板303、L型框304、铜套一305、滚筒一306、圆管307、固定轴一308、下圆环309、上圆环310、铜套二311、铜套塞312、齿轮一313、齿轮二314、中心轴315、圆杆316、边块317、下隔板318、上隔板319、滚筒二320、固定轴二321、固定轴三322、齿轮筒323、拉钩324、中心轴圆环326、弹簧327组成。

连接板301上具有合适的通孔,可将匀速下降装置的零部件固定到连接板301上,连接板301用于连接逃生包的轮架2,从而将匀速下降装置固定在逃生包中。

底板303固定在连接板301上,底板303整体呈圆形,底板303的中心具有一个圆孔,中心圆孔的外围具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的外围具有六个圆孔,底板303的左端具有一个圆孔,底板303的右端具有两个较大的圆孔和四个较小的圆孔。底板303的圆孔、通孔与连接板301上的通孔相配合。

底板303的右端圆孔连接固定轴一308。固定轴一308上套有两根圆管307和一个拉钩324,拉钩324位于两根圆管307之间。

底板303的中心圆孔上设有一个齿轮二314,齿轮二314的中间通孔并非圆形,而是类似田径场的形状,即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形组合而成的形状。齿轮二314的上方连接中心轴圆环326,中心轴315的下部插入底板303的中心圆孔、齿轮二314的中间通孔和中心轴圆环326中。下圆环309套在中心轴圆环326外,下圆环309位于齿轮二314的上方、圆杆316的下方。中心轴315的中段设有两个圆孔,两根圆杆316分别插入两个圆孔中。两根圆杆316上各套有两根分别位于中心轴315两侧的弹簧327。圆杆316的外侧连接一个边块317。中心轴315的上部还套有一个中心轴圆环326。

底板303的中心圆孔外围的三个通孔上各连接一个铜套一305,齿轮一313具有圆形的中间通孔,齿轮一313插入铜套一305中,铜套一305具有内径一致的圆孔,铜套一305的上下两段外径不同。铜套塞312插入铜套一305的圆孔中。三个齿轮一313与齿轮二314相匹配。

底板303上还设有一个下隔板318,下隔板318位于三个齿轮一313的外侧。

在下隔板318的上方、边块317的外侧设有一个齿轮筒323,齿轮筒323内侧具有与齿轮一313匹配的齿。

两个L型框304围成一个长方形框,固定于底板303左端的两个较小的圆孔中。两个L型框304中间设有两根滚轴一306。

底板303左端两个较大的圆孔中各连接一根固定轴二321。一根固定轴二321上还套有滚筒二320。

底板303左端另外两个较小的圆孔中各连接一个铜套二311,铜套二311具有内径一致的圆孔,铜套二311的上下两段外径不同。铜套二311的圆孔中插入固定轴三322。

两个L型框304位于最左端,固定轴二321位于L型框304的右侧,固定轴三322位于固定轴二321的右侧。

匀速下降装置的最上方自上而下依次为顶板302、上隔板319、上圆环310,顶板302与上隔板319连接,上隔板319与上圆环310连接。上圆环310与固定轴一308、中心轴315、固定轴二321、固定轴三322、L型框304的上端连接。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3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逃生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逃生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逃生包的轮架结构示意图,附图4-29是匀速下降装置的零部件的示意图,附图30-33是部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的示意图,附图34是匀速下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所述的逃生包由包体1、轮架2、安全挂钩4构成;包体1上设有经拉链机构控制开合的包口,包体1外侧设有兜,包体1的上侧开有一出线孔,包体1上有安全绑带5,所述的安全绑带5由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及大腿固定带构成,肩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及大腿固定带上均设有松紧调节扣和安全连接卡扣,安全绑带内装有气垫和安全防护网,包体的外侧布料内也装有气垫和安全防护网;轮架2固定于包体1内,轮架2内设置有匀速下降装置3,匀速下降装置齿轮筒上323缠绕有钢丝,钢丝的里端与匀速下降装置3的齿轮筒323固定连接,钢丝的自由端通过轮架2上的出线导向机构6穿过包体1出线孔,与位于包体1外的安全挂钩4固定连接。

所述的匀速下降装置由连接板301、顶板302、底板303、L型框304、铜套一305、滚筒一306、圆管307、固定轴一308、下圆环309、上圆环310、铜套二311、铜套塞312、齿轮一313、齿轮二314、中心轴315、圆杆316、边块317、下隔板318、上隔板319、滚筒二320、固定轴二321、固定轴三322、齿轮筒323、拉钩324、中心轴圆环326、弹簧327组成。

连接板301上具有合适的通孔,可将匀速下降装置的零部件固定到连接板301上,连接板301用于连接逃生包的轮架2,从而将匀速下降装置固定在逃生包中。

底板303固定在连接板301上,底板302整体呈圆形,底板303的中心具有一个圆孔,中心圆孔的外围具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的外围具有六个圆孔,底板303的左端具有一个圆孔,底板303的右端具有两个较大的圆孔和四个较小的圆孔。底板303的圆孔、通孔与连接板301上的通孔相配合。

底板303的右端圆孔连接固定轴一308。固定轴一308上套有两根圆管307和一个拉钩324,拉钩324位于两根圆管307之间。

底板303的中心圆孔上设有一个齿轮二314,齿轮二314的中间通孔并非圆形,而是类似田径场的形状,即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形组合而成的形状。齿轮二314的上方连接中心轴圆环326,中心轴315的下部插入底板303的中心圆孔、齿轮二314的中间通孔和中心轴圆环326中。下圆环309套在中心轴圆环326外,下圆环309位于齿轮二314的上方、圆杆316的下方。中心轴315的中段设有两个圆孔,两根圆杆316分别插入两个圆孔中。两根圆杆316上各套有两根分别位于中心轴315两侧的弹簧327。圆杆316的外侧连接一个边块317。中心轴315的上部还套有一个中心轴圆环326。

底板303的中心圆孔外围的三个通孔上各连接一个铜套一305,齿轮一313具有圆形的中间通孔,齿轮一313插入铜套一305中,铜套一305具有内径一致的圆孔,铜套一305的上下两段外径不同。铜套塞312插入铜套一305的圆孔中。三个齿轮一313与齿轮二314相匹配。

底板303上还设有一个下隔板318,下隔板318位于三个齿轮一313的外侧。

在下隔板318的上方、边块317的外侧设有一个齿轮筒323,齿轮筒323内侧具有与齿轮一313匹配的齿。

两个L型框304围成一个长方形框,固定于底板303左端的两个较小的圆孔中。两个L型框304中间设有两根滚轴一306。

底板303左端两个较大的圆孔中各连接一根固定轴二321。一根固定轴二321上还套有滚筒二320。

底板303左端另外两个较小的圆孔中各连接一个铜套二311,铜套二311具有内径一致的圆孔,铜套二311的上下两段外径不同。铜套二311的圆孔中插入固定轴三322。

两个L型框304位于最左端,固定轴二321位于L型框304的右侧,固定轴三322位于固定轴二321的右侧。

匀速下降装置的最上方自上而下依次为顶板302、上隔板319、上圆环310,顶板302与上隔板319连接,上隔板319与上圆环310连接。上圆环310与固定轴一308、中心轴315、固定轴二321、固定轴三322、L型框304的上端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