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火灾紧急避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333发布日期:2018-06-22 21:2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火灾紧急避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逃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宇火灾紧急避险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火灾时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

楼宇火灾主要发生在高层建筑,由于此时电梯使用危险程度大,因此人们需要从应急楼道逃生,但是当出现大面积着火的情况时,逃生的过程也充满了很高的危险性,其主要在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从而造成逃生者的昏厥,这样极大的降低了逃生成功率,同时对于幼年儿童来说,逃生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楼宇火灾紧急避险装置,主要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下端均呈开口式结构,且罐体的上下端开口分别胶粘固定有顶盖和底座,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口,且所述进出口处采用合页铰接连接有罐门,通过罐门实现对进出口的密封;所述罐体呈多层复合式结构,其中罐体主要由外壳体和内壳体构成,外壳体和内壳体均采用耐火陶瓷制成,且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填充夹层,所述填充夹层内填充有耐火填料,利用耐火填料提高设备的耐火性能,从而避免躲在罐体内侧人员受到烧伤侵扰;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螺栓固定有货架和坐板,利用坐板可以实现人员休息,同时货架可以实现多种临时物资的放置;所述顶盖的底面上开设有顶盖内槽,顶盖内槽内螺栓固定有空气净化器,利用空气净化器循环净化罐体的内部空气,顶盖内槽的底部开口位置螺丝固定有气窗,气窗提供对空气净化器的支撑以及保持进出气,气窗的底面上螺丝固定有照明灯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底座内槽,所述底座内槽内螺丝固定有制氧机、蓄电池以及逆变器,且底座内槽的上端开口位置螺丝固定有盖板,利用制氧机实现罐体的内部制氧,从而提高罐体内的氧气浓度,这样有助于罐体内部保持长久的密封,在一定时间内既可以维持逃生者应有的氧气供应,同时也可以防止外界有毒气体的侵扰;同时蓄电池以及逆变器可以提供罐体内部设备的临时供电,这样在外接电源损坏时,临时供电设备可以维持相应设备的运作,从而提高逃生者的生存几率;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承载槽板,其中螺旋承载槽板主要由螺旋支撑板构成,螺旋支撑板采用胶粘的形式固定在罐体的外壁上,且螺旋支撑板的外边沿处有竖向挡板,竖向挡板、螺旋支撑板以及罐体三者之间形成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上端设有进浆口,螺旋槽的下端设有出浆口,所述螺旋槽的进浆口接输送管的出口,输送管的进入口接在输送泵的出口上,输送泵的进浆口通过管道接耐火泥浆罐的出料口,当人员进入罐体内进行躲避后,通过开启输送泵将耐火泥浆罐内的耐火浆料送入螺旋承载槽板的螺旋槽内,由于螺旋槽致密的分布在罐体的外侧,此时在螺旋承载槽板的承载作用下,螺旋槽在一定时间内便可充满耐火泥浆,这样位于罐体外侧的耐火泥浆便可先行对罐体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耐火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承载槽板采用耐火陶瓷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挡板的上边沿与螺旋支撑板的底面贴合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上均匀的设有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火泥浆罐呈密封式罐体结构,且耐火泥浆罐上开设有加水口,通过向耐火泥浆罐内定期加水以维持浆料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输送泵将耐火泥浆罐内的耐火浆料送入螺旋承载槽板的螺旋槽内,由于螺旋槽致密的分布在罐体的外侧,此时在螺旋承载槽板的承载作用下,螺旋槽在一定时间内便可充满耐火泥浆,这样位于罐体外侧的耐火泥浆便可先行对罐体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耐火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顶盖、3-底座、4-罐门、5-耐火泥浆罐、6-输送泵、7-输送管、8-氚气发光灯管、9-螺旋承载槽板、10-竖向挡板、11-螺旋支撑板、12-外壳体、13-耐火填料、14-内壳体、15-货架、16-顶盖内槽、17-空气净化器、18-气窗、19-照明灯源、20-坐板、21-底座内槽、22-盖板、23-通气孔、24-制氧机、25-蓄电池、26-逆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楼宇火灾紧急避险装置,主要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下端均呈开口式结构,且罐体1的上下端开口分别胶粘固定有顶盖2和底座3,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口,且所述进出口处采用合页铰接连接有罐门4,通过罐门4实现对进出口的密封;所述罐体1呈多层复合式结构,其中罐体1主要由外壳体12和内壳体14构成,外壳体12和内壳体14均采用耐火陶瓷制成,且外壳体12与内壳体14之间设有填充夹层,所述填充夹层内填充有耐火填料13,利用耐火填料13提高设备的耐火性能,从而避免躲在罐体1内侧人员受到烧伤侵扰;所述内壳体14的内壁上螺栓固定有货架15和坐板20,利用坐板20可以实现人员休息,同时货架15可以实现多种临时物资的放置;所述顶盖2的底面上开设有顶盖内槽16,顶盖内槽16内螺栓固定有空气净化器17,利用空气净化器17循环净化罐体1的内部空气,顶盖内槽16的底部开口位置螺丝固定有气窗18,气窗18提供对空气净化器17的支撑以及保持进出气,气窗18的底面上螺丝固定有照明灯源19;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底座内槽21,所述底座内槽21内螺丝固定有制氧机21、蓄电池25以及逆变器26,且底座内槽21的上端开口位置螺丝固定有盖板22,利用制氧机21实现罐体1的内部制氧,从而提高罐体1内的氧气浓度,这样有助于罐体1内部保持长久的密封,在一定时间内既可以维持逃生者应有的氧气供应,同时也可以防止外界有毒气体的侵扰;同时蓄电池25以及逆变器26可以提供罐体1内部设备的临时供电,这样在外接电源损坏时,临时供电设备可以维持相应设备的运作,从而提高逃生者的生存几率;

所述顶盖2和底座3均采用耐火陶瓷制成,且所述顶盖2的外壁上设有呈周向设置的嵌入槽,且所述嵌入槽内嵌入固定有氚气发光灯管8,嵌入槽的外端开口位置嵌入固定有透明的耐高温玻璃,利用耐高温玻璃实现对氚气发光灯管8进行保护,其中氚气发光灯管8是由充有氚气且内壁涂有荧光材料的透明钢化玻璃管制成,通过氚气衰变产生的beta辐射激发荧光材料发光,整体自发光周期长,这样在罐体电源断开时,整个氚气发光灯管8依然可以长久自行发光,这样对于过火后的楼道来说,整体可以有效且快速的被救援人员所发现,从而提高了生还几率;

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承载槽板9,其中螺旋承载槽板9主要由螺旋支撑板11构成,螺旋支撑板11采用胶粘的形式固定在罐体1的外壁上,且螺旋支撑板11的外边沿处有竖向挡板10,竖向挡板10、螺旋支撑板11以及罐体1三者之间形成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上端设有进浆口,螺旋槽的下端设有出浆口,所述螺旋槽的进浆口接输送管7的出口,输送管7的进入口接在输送泵6的出口上,输送泵6的进浆口通过管道接耐火泥浆罐5的出料口,当人员进入罐体1内进行躲避后,通过开启输送泵6将耐火泥浆罐5内的耐火浆料送入螺旋承载槽板9的螺旋槽内,由于螺旋槽致密的分布在罐体1的外侧,此时在螺旋承载槽板9的承载作用下,螺旋槽在一定时间内便可充满耐火泥浆,这样位于罐体1外侧的耐火泥浆便可先行对罐体1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耐火强度。

所述螺旋承载槽板9采用耐火陶瓷制成。

所述竖向挡板10的上边沿与螺旋支撑板11的底面贴合设置。

所述盖板22上均匀的设有通气孔23。

所述耐火泥浆罐5呈密封式罐体结构,且耐火泥浆罐5上开设有加水口,通过向耐火泥浆罐5内定期加水以维持浆料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人员进入罐体1内进行躲避后,通过开启输送泵6将耐火泥浆罐5内的耐火浆料送入螺旋承载槽板9的螺旋槽内,由于螺旋槽致密的分布在罐体1的外侧,此时在螺旋承载槽板9的承载作用下,螺旋槽在一定时间内便可充满耐火泥浆,这样位于罐体1外侧的耐火泥浆便可先行对罐体1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耐火强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