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334发布日期:2018-06-22 21:2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火救生舱。



背景技术:

目前,高楼防火救生是一个难题,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在发生火灾等状况时,无法及时逃离火灾现场。伴随火灾会产生大量热量和有害气体,危及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采用救生舱结构能为被困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躲避高温和有毒气体对人员的危害,为消防人员实施救援争取救援逃生时间。现有的救生舱结构简单,在搜救过程中,不方便寻找;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里面的人的安全也是一种隐患,如果能对救生舱本身进行降温,再结合舱体的防火隔热功能,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另外,保证舱内人员呼吸所需的新鲜空气也是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对救生舱进行降温,换气装置不完善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火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火救生舱,包括舱体、舱体降温装置以及供电单元;所述舱体内设有隔热层;所述舱体上安装舱门6,舱门6上设有观察窗2;所述舱体内设有照明装置,由供电单元供电;所述舱体内设有若干座椅,座椅底部设有收纳柜;所述舱体降温装置装包括:电磁水阀9、分流管道11、喷头10、温度传感器8阀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舱体与外部水管7连通,由电磁水阀9控制水流流入,分流管道11铺设在舱体外壁内侧;所述喷头10安装在分流管道11上,伸出舱体外壁;所述温度传感器8安装在舱内和舱外,检测舱体内外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电磁水阀9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舱体降温装置可根据舱体内外的温度情况对舱体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对舱内人员造成的恐慌和损害,温度传感器8检测舱体内外的温度,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板,当舱体内或舱体外的温度超过控制电路板所设置的温度的上限时,控制电路板控制电磁水阀9工作,打开进水通道,外部水管7的水流经分流管道11并通过喷头10喷出。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上设有空气管道4安装孔,舱体通过空气管道4与外界连通,空气管道4内安装有防毒过滤器3;空气管道4朝外的一端安装扬声器15和报警装置16,所述扬声器15报警装置16的控制开关设于舱体内。

本实用新型中,在舱体通过空气管道4与外界连通,一方面进行有助于舱体内进行空气交换,保障舱内人员呼吸顺畅,另一方面有助于向外求救,扬声器15和报警装置16的设置为及时救援又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管道4进入舱体的一端安装空气净化装置5。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外安装有搜救导航灯12、扩音器13以及荧光标志14。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为气凝胶毡,气凝胶毡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舱体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舱门6内侧覆有有毒气体吸附层,并设有锁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为折叠座椅。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内还包括灭火装置和急救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单元为采用浮充充电方式的防爆蓄电池组。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10的喷嘴朝向舱体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设置的舱体降温装置可根据舱体内外的温度情况对舱体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对舱内人员造成的恐慌和损害;(2)空气管道4的设置,一方面进行有助于舱体内进行空气交换,保障舱内人员呼吸顺畅,另一方面空气管道4外扬声器15和报警装置16的设置有助于向外求救,为及时救援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3)采用浮充充电方式的防爆蓄电池组有助于保障舱体内的电源供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内横插锁,2-观察窗,3-防毒过滤器,4-空气管道,5-空气净化装置,6-舱门,7-外部水管,8-温度传感器,9-电磁水阀,10-喷头,11-分流管道,12-搜救导航灯,13-扩音器,14-荧光标志,15-扬声器,16-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防火救生舱,如图1所示,包括舱体、舱体降温装置以及供电单元。舱体内设有隔热层,隔热层选用气凝胶毡,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舱体内侧。气凝胶毡导热系数低, 抗压强度好,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2-5倍,使用年限长,便于保温施工应用,还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管道、设备内部。气凝胶独具的三维网络结构避免了其他保温材料在长时间高温使用中烧结变形、沉降等保温效果明显下降的现象。

舱体上设有空气管道4安装孔,舱体通过空气管道4与外界连通,空气管道4内安装有防毒过滤器3;空气管道4朝外的一端安装扬声器15和报警装置16,空气管道4进入舱体的一端安装空气净化装置5,扬声器15和报警装置16的控制开关设于舱体内。空气管道4的设置,一方面进行有助于舱体内进行空气交换,保障舱内人员呼吸顺畅,另一方面扬声器15和报警装置16的设置有助于向外求救,为及时救援提供了多一重的保障。防毒过滤器3和空气净化装置5对外界空气进行了双重过滤和净化,防止火灾发生时外部浓烟进入舱内。

舱体内设有照明装置,由防爆蓄电池组供电,防爆蓄电池组采用浮充充电方式的。由于蓄电池中的电量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这是由于蓄电池具有自放电的特性所造成的。但救生舱使用频率相对较低,长时间的放置很容易耗尽蓄电池组的电量,采用浮充充电方式可以平衡蓄电池自放电造成的容量损耗,保障灾害发生时舱体内的用电需求。

舱体上安装舱门6,舱门6上设有观察窗2,用于舱体人员观察舱体外的情况。舱门6内侧覆有有毒气体吸附层,并设有内横插锁1。当人员进入舱体时势必会将舱外的有毒气体带入舱内,有毒气体吸附层可以有效吸附这部分有毒气体,保障舱内空气的安全。由于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往外压力大于舱内压力,会对舱门6产生挤压,内设锁紧装置有助于减弱舱门6被冲开的风险。

舱体内还设有若干可折叠座椅,以备长时间处于舱内的人员内得到较好的休整。座椅底部设有收纳柜,用于放置急救物资、防毒面罩、应急电筒、应急饮用水、简单食物等,可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舱体降温装置装包括:电磁水阀9、分流管道11、喷头10、温度传感器8阀以及控制电路板。舱体与外部水管7连通,由电磁水阀9控制水流流入,分流管道11铺设在舱体外壁内侧,喷头10安装在分流管道11上,伸出舱体外壁,温度传感器8安装在舱内和舱外,检测舱体内外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电磁水阀9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温度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板,当舱体内或舱体外的温度超过控制电路板所设置的温度的上限时,控制电路板控制电磁水阀9工作,打开进水通道,外部水管7的水流经分流管道11并通过喷头10喷出。喷头10的喷嘴朝向舱体的方向,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并获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舱体外安装有搜救导航灯12、扩音器13以及荧光标志14。因为每户户型结构不同,一方面救援人员很难快速找到救生舱的位置,舱内人员用人工式呼救很难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搜救导航灯12、扩音器13以及荧光标志14可以有效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使得舱内人员的呼救及时得到响应,以最快速度得到救援。

另外,舱体内还包括灭火装置和急救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