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8642发布日期:2018-09-04 21:5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逃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安全疏散通道是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的专用通道。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的专门通道;然而现有的安全疏散通道,往往难以在火灾等灾害发生时起到及时快速的逃离危险区域的目的,特别是对于楼层建筑,经常会出现无法及时疏散,从而造成安全事故,为消防救援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项,提供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包括设于楼层建筑主体的立墙上的逃生通道主体,逃生通道主体包括若干个安全出口和若干个逃生室;楼层建筑的每一层的立墙连接有逃生室;至少楼层建筑第二层以上的每一层的立墙上设有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设于逃生室内的立墙上;相邻的逃生室通过滑道连通;与楼层建筑的第一层的立墙连接的逃生室上设有逃生出口。

进一步的,安全出口上设有第一门和用于感应第一门的运动的感应单元,感应单元通过处理单元与保安室的报警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逃生室内设有电灯和蓄电池,处理单元通过开关与电灯连接;蓄电池通过开关与电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还包括灭火装置,灭火装置为通水管道,通水管道从设于楼层建筑的第一层的逃生室贯穿楼层建筑的最顶层的逃生室后与楼层建筑的消防栓或楼顶水塔相连;每个逃生室内的通水管道上设有水源阀门。

进一步的,逃生室的墙壁由内层砖混结构层、中间阻燃隔热层和外层砖混结构层组成;逃生室的侧壁上设有救援窗口。

进一步的,滑道为U型结构,所述滑道的两侧上设有扶手。

进一步的,第一门为能够从楼层建筑内部打开的第一单向门,逃生出口上设有第二门,第二门为能够从逃生室内部打开的第二单向门;或第二门上设有从逃生室外部用钥匙打开的门锁。

进一步的,至少楼层建筑第二层以上的每一层的立墙上设有两个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口分别设于逃生室内的立墙的两侧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通过将逃生通道主体设于楼层建筑立墙上,楼层建筑内人员通过与楼层建筑的每一层相通的安全出口,进入到逃生室内,通过上一层逃生室内的滑道滑至下一层逃生室内的滑道,最后从最底层的逃生出口逃离楼层建筑,从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迅速从楼层建筑内迅速逃离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施例的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施例的逃生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施例的报警装置以及电灯的启动原理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通水管道,2-水源阀门,3-水塔,4-立墙,5-第一门,6-滑道,7-楼层建筑,8-第二门,9-扶手,10-平台,11-内层砖混结构层,12-中间阻燃隔热层,13-外层砖混结构层,14-滑道入口,15-救援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述单向门为现有技术。单开门是指合页(铰链)装于门侧面、向内(左内开,右内开)或向外开启(左外开,右外开)的门,由门套,合页,门扇和锁等组成,即单向开启的门。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包括设于楼层建筑主体的立墙上的逃生通道主体,逃生通道主体包括若干个安全出口和若干个逃生室;楼层建筑的每一层的立墙连接有逃生室;至少楼层建筑第二层以上的每一层的立墙上设有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设于逃生室内的立墙上;相邻的逃生室通过滑道连通;与楼层建筑的第一层的立墙连接的逃生室上设有逃生出口。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包括逃生通道主体,逃生通道主体设于楼层建筑的立墙4的立墙面上,当险情发生时,楼层建筑7内人员通过楼层建筑每一层的立墙4上的安全出口进入逃生室内,楼层建筑的第一层可以设安全出口也可以没有;楼层建筑的第二层以上的楼层的立墙上都至少要留一个安全出口,楼层建筑内的人员通过安全出口进入到相应的逃生室内,由于相邻的逃生室是通过滑道6连通的,楼层建筑内人员可通过楼层建筑上一层的逃生室沿着滑道滑至下一层的逃生室,依次类推,直到下到最底层的逃生室内,通过逃生出口逃离楼层建筑,从而实现快速安全地从险情中逃离的目的。优选地,所述滑道与逃生室的夹角为30°-45°;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同时节约时间,滑道与逃生室的夹角尽可能的大。

进一步的,安全出口上设有第一门和用于感应第一门的运动的感应单元,感应单元通过处理单元与保安室的报警装置连接。

为了在险情发生时,更迅速的向外界通知险情,进一步的,在安全出口上设置第一门5,并在第一门5上设置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用于感应第一门的运动的感应单元、处理单元和保安室的报警装置;从而当第一门5开启后感应装置感应到第一门的运动,处理单元控制保安室的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从而实现传达楼层险情的作用。

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感应单元为红外线反射传感器,所述红外线反射传感器设于逃离室内靠近第一门5的位置上,当第一门5打开时,红外线反射传感器反馈信号给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感应单元为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于第一门5上,当第一门5打开时,加速度传感器反馈信号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单元还可以为其它可以起到感应第一门5的运动的器件。

进一步的,逃生室内设有电灯和蓄电池,处理单元通过开关与电灯连接;蓄电池通过开关与电灯连接。

为了便于从逃生室迅速逃离险情以及保障安全,在每个逃生室内设置电灯,通过处理单元对开关的控制,控制电灯的亮灭;为防止险情带来的通电中断,采用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所述开关可以为晶闸管或可控硅等电控开关;或所述开关为IGBT电路;所述处理器通过电控开关或IGBT电路实现控制电灯的亮灭。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楼层建筑的快速逃生通道,还包括灭火装置,灭火装置为通水管道,通水管道从设于楼层建筑的第一层的逃生室贯穿楼层建筑的最顶层的逃生室后与楼层建筑的消防栓或楼顶水塔相连;每个逃生室内的通水管道上设有水源阀门。

为了进一步保障逃生室的安全防止灾情蔓延至逃生室,快速逃生通道内还设置了灭火装置,如图1-4所示,灭火装置为通水管道1;通水管道与消防栓或者楼顶的水塔3相连;将通水管道贯穿所有的逃生室,当发生火灾时,通过通水管道1上设置的水源阀门2将水引入逃生室内,进行相应的灭火操作。

进一步的,逃生室的墙壁由内层砖混结构层、中间阻燃隔热层和外层砖混结构层组成;逃生室的侧壁上设有救援窗口。

为了进一步增强逃生室的隔热和防火性能,所述逃生室的墙壁采用三层结构组成,即内层砖混结构层11、中间阻燃隔热层12和外层砖混结构层13;所述中间阻燃隔热材料采用陶瓷纤维、玻璃纤维、莫来石纤维、玄武岩纤维或可降解纤维制成;为了在滑道出现问题无法使用时方便救援,所述逃生室的侧壁上设有救援窗口15,滑道入口14设在逃生室底部的平台10上,优选地,所述救援窗口15离平台10的垂直高度为1.2米。

进一步的,滑道为U型结构,所述滑道的两侧上设有扶手。

为了便于使用以及下滑时的舒适度,所述滑道的两侧上设有扶手9,优选地,所述滑道采用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或者其它表面光滑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第一门为能够从楼层建筑内部打开的第一单向门,逃生出口上设有第二门,第二门为能够从逃生室内部打开的第二单向门;或第二门上设有从逃生室外部用钥匙打开的门锁。

为了增强楼层建筑的安全,在安全出口上设置第一门5,进一步的第一门5为第一单向门;优选地,第一单向门仅可以从楼层建筑的一侧打开;逃生出口上设有第二门8,第二门8为第二单向门,第二单向门仅可以从逃生室内部打开;从而增强了逃生室的安全保障。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第二门上设有门锁,门锁设于逃生室的外部,从而在外部通过钥匙打开门锁来进入逃生室。

进一步的,至少楼层建筑第二层以上的每一层的立墙上设有两个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口分别设于逃生室内的立墙的两侧上。

为了增强楼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能力,在每一层的立墙上设有两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设于逃生室内立墙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