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2980发布日期:2019-08-30 23:3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2017年11月1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5/813,157的美国专利申请的延续,该美国专利申请又要求2016年11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423,430号的权益,这两个申请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完全阐述。

本发明本申请还涉及2016年7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363,334号,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完全阐述。

本申请还涉及2016年11月17日根据代理人案卷号rnmk0107prv提交的题为“补水和音频系统”并被指定为美国临时申请第62/423,415号的申请,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完全阐述。

本申请还涉及2016年11月17日根据代理人案卷号rnmk0111prv提交的题为“补水系统及其部件”并被指定为美国临时申请第62/423,756号的申请,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完全阐述。

本公开总体涉及流体输送系统以及流体输送系统的各种部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磁性快速连接件的流体输送系统以及用于流体输送系统的磁性快速连接件。某些实施方式甚至更具体地涉及流体输送系统以及磁性快速连接件,其包括两个流体输送通道,例如一个用于补水流体,另一个用于空气。



背景技术:

医学研究证明了为了维持个人身心健康保持足够的补水的重要性。由于缺乏适当的补水,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这些后果的严重程度可以包括从疲劳和恶心到丧失意识,甚至死亡。为了保持最佳健康状况,医生通常建议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8杯8盎司(240毫升)水(每天总共加一加仑水)。当个体在进行体力活动下、暴露于极端的环境条件和/或超重时,个体需要消耗的流体量通常会增加,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的流体损失率会增加。因此,无论人们是在锻炼、工作还是仅仅在休息,保持适当的补水和最佳表现(身体和精神上)都需要经常摄取流体,这又需要能够摄取流体。

已经开发了各种便携式装置来帮助解决可获得性问题。例如,这些装置包括铝水壶和塑料水瓶。虽然这些装置相当轻、耐用且便宜,但它们不允许不用手的流体消耗,不用手的流体消耗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是期望的或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它们通常不方便地安装于腰带上或背包的口袋中,使得在某些活动期间对它们的获得过程比较难,甚至不安全。结果,使用这些类型的便携式装置的个体通常忍受没有流体的时间比他们应该忍受的时间长。通常,这是因为在安全地取得水瓶或水壶之前,使用者必须等待在其活动的适当的停顿。由于不方便和/或安全性问题,使用这些类型的装置的个体也经常等到他们感到口渴之后才在其进行的活动中找寻适当停顿,以进行饮用。然而,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当人们口渴时,他们已经脱水,因此他们的身体不再能够最佳地表现。另外,如果个体等待太久而无法适当补充水分,则他们的身体可能会开始痉挛,引起疼痛,并进一步降低个体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此外,人们通过饮水不会立即从脱水恢复。这是因为一旦人体脱水,人体细胞开始关闭,只有通过缓慢的再补水过程,身体细胞才能恢复并开始再次正常运作。

最近,已开发出了个人补水系统,其提供了许多优于水瓶和水壶的优点,包括改进的流体输送能力和便利性。这些系统通常包括半刚性或柔性的袋状流体储存器,其可以携带在使用者背部或腰部的包装中。这些系统允许使用者在从事各种运动、娱乐和工作相关的活动时更频繁地饮用,因为长的柔性饮用管通过一端的出口连接至储存器并且在另一端终止于具有咬阀的咬嘴中。该管的长度足以允许咬嘴承载在使用者的口中,以使使用者能够随意从储存器中吸水。在美国专利第5,727,714号、第5,060,833号、第5,085,349号、第6,070,767号和第7,490,740号中公开了这种个人补水系统及其咬嘴的例子。

尽管个人补水系统通常比传统的水瓶提供了显著的进步,但它们仍然存在许多缺点。例如,一个缺点是补水系统的在流体储存器下游的部件在历史上要么永久地固定在一起,要么通过趋于难以建立或释放的紧密摩擦配合固定在一起。尽管这些类型的连接结构提供了合适的不透流体的密封,但是就既提供不透流体的密封又允许使用者快速和重复地互换储存器下游的部件而言,它们并不是最佳的。此外,这些结构没有设计为允许下游部件在紧急情况下或在有某些物体绊住一个下游部件的情况下容易且安全地断开。

为了允许个人补水系统中的下游部件快速且重复地连接和断开,已经采用机械快速连接件,例如美国专利第7,073,688号中描述的那些。机械快速连接件还允许使用者快速且容易地互换下游部件。因此,机械快速连接件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然而,机械快速连接件的一个缺点是,一旦它们被连接,只能通过按下释放按钮来断开它们。这可能会在许多运动和工作相关的活动中造成重大的安全问题。此外,根据机械快速连接件在流体输送系统中的位置,实际上可能需要两只手来连接和/或断开设置在补水系统的配合部件上的快速连接件的凸形构件和凹形构件。当然,机械快速连接件没有被设计为允许使用者在使用者无法看到要连接或断开的机械快速连接件的凸形构件和凹形构件的情况下或者在用一只手的情况下附接或拆卸部件。

这些传统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饮用管摇摆。结果,当使用者从使用者的嘴部释放位于饮用管的末端的咬嘴时,饮用管将从使用者的嘴部掉落并且需要使用者取回饮用管并在下次希望再饮用时将咬嘴放回其嘴中。然而,在某些活动期间,例如当使用者以高速行进时,例如在自行车上、在赛车中或在摩托车上,使用者以这种方式操纵饮用管可能不可行(或甚至不安全)。然而,使用者一直将咬嘴保持在其嘴中也并不总是可行,甚至是不可取的。

已经开发出便于不用手补水的头饰。该头饰设计为允许饮用管的咬阀可调节地位于使用者的嘴部前方。在bradley的美国专利第6,283,344号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头饰的各种不同的类型,该专利通过引用在此并入。bradley专利中描述的各种类型的头饰都被设计为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使得饮用管的中间部分垂直地位于使用者的嘴部上方。bradley专利中采用的构造被设计为当使用者在骑自行车等时,可以通过重力或虹吸管从背部安装的补水包装给使用者提供流体,从而减少使用者必须在位于饮用管末端的咬阀上抽吸以将流体从补水容器吸到使用者的嘴部的量。然而,在bradley描述的头饰中使用的所有连接器都是摩擦配合的类型。结果,饮用管的从头饰延伸至流体储存器的部分易于被使用者正在进行其活动的环境中的物体绊住。例如,当骑手骑行经过树时,树枝可能绊住饮用管。如果饮用管以这种方式被绊住,则头饰可能会从使用者的头部扯裂和/或可能使使用者受伤。

个人补水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提供使用者进行清洁可能容易接触的储存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发了包括开口的补水袋,该开口由大致相对的肋条限定,肋条通过类似于ziplocktm品牌储存袋的密封方式被压缩在一起而被密封。该问题的另一个方案是使用卷绕顶部或折叠顶部,该顶部通过卷绕或折叠而闭合,非常像露营中使用的干燥袋。在美国专利第6,820,780号中描述了该问题的另一个提出方案,其中描述了一种个人补水系统,其包括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填充口和配合帽的补水袋。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的一个缺点是,由于补水袋非常柔软,因此使用者通常不方便或难以填充补水袋,而不使流体溢出。使用者还难以将袋子填充到其最大容量。此外,为了填充补水袋,必须将袋从其包装中取出,并且一旦被填充,则必须将袋塞回包装中,这可能具有挑战性。

上述类型的个人补水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使用者必须沿着长的饮用管吸水。这个过程就非常像通过吸管喝水一样。使用者咬住包含在咬嘴中的咬阀,然后在咬嘴上抽吸以将水或其他流体从流体储存器吸入使用者的嘴部。将流体从储存器输送至使用者的速率取决于抽吸量以及系统内流体流动的阻力的量。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且直接,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负担。例如,当使用者由于锻炼已经消耗大量能量并且呼吸困难时或者在使用者可能较年老和/或虚弱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这是因为这些系统还要求使用者在从储存器吸取流体进行饮用时屏住呼吸,这并不总是可行,例如当使用者已经呼吸困难且呼吸短促时。

已经为补水系统提供了动力泵或加压机构,使得使用者不必从储存器吸取流体或在饮用时屏住呼吸。迄今为止,具有这些特征的补水系统仍然存在上述许多其他缺点。另外,泵壳体未设计成易于与补水袋的出口连接和断开。例如,这可能难以将泵随意地与补水袋连接和断开。这还可能导致泵、动力源和壳体的重量以可能不理想的方式分布。

包括泵的系统中的致动开关也具有改进的空间。例如,这些系统中的一些中的致动开关已经位于流体输送管本身上,这需要使用者将手伸到触及管以实际地启动泵。根据使用者进行的活动,这可能是可行的,也可能不可行。还存在将致动开关定位于自行车的把手上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要求使用者将其一只手从把手抓握处移开以启动开关,根据自行车道的状况和自行车速度,这可能是不安全的。duncanrobins的美国专利公开2004/0045980a1描述了一种个人补水系统,其中嘴部启动开关设置在饮用管的咬嘴中。然而,robins公开文本中描述的设计要求使用者在使用期间将咬嘴保持在其嘴中,这在许多活动期间并不总是可行的或甚至不是期望的。可替代地,如同上面讨论的已知的抽吸式(或无泵的)补水系统一样,使用者可能允许饮用管在各次饮用之间自由摇摆,然后在需要饮用时抓住饮用管并且将咬嘴放入其嘴中。但是,正如传统的抽吸式补水系统一样,使用者以这种方式操纵饮用管可能并不总是可行的(或者甚至是不安全的)。

此外,随着具有溶解的盐和/或糖的液体在补水系统(泵送和无泵的)中的使用的增加,补水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清洁度将使使用者更关心。这是因为在补水系统中使用糖可能由于截留的残留物和/或细菌的积聚、特别是在咬阀、咬嘴和/或泵的区域中的积聚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易于清洁的补水系统和/或其部件。

例如,在赛车行业中还已知强制通风头盔。强制通风头盔具有头盔接口,该头盔接口具有输入管,该输入管通过头盔壁中的端口与头盔的内部连通。强制风(其可以被冷却以帮助保持驾驶员凉爽和/或被过滤以提供清洁的空气源以供驾驶员呼吸)的供应装置连接至头盔接口的输入管。例如,软管的远端可以连接至头盔接口并且软管的近端连接至空气供应装置。在已知的强制通风系统中,软管通过压配合连接至输入管。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在软管的远端与输入管重叠处缠绕管带或拉链系带来补充压配合,以进一步增大软管与输入管之间的压配合的强度,并确保在使用期间配合不会失效。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当驾驶员试图离开车辆或需要从车辆中被拉出时,这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流体输送系统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包括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凸形联接构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配合端。凸形联接构件具有内壁,该内壁限定在凸形联接构件内延伸的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凸形联接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的第一内部构件。第一内部构件限定在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延伸的第一内部连通路径。凸形联接构件还包括靠近第二配合端设置的第一磁性材料。

凹形联接构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配合端。凹形联接构件具有内壁,该内壁限定在凹形联接构件内延伸的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凹形联接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的第二内部构件。第二内部构件限定在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延伸的第二内部连通路径。凹形联接构件还包括靠近第二配合端设置的第二磁性材料。

在联接构造中,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通过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之间的吸引力可拆卸地保持在一起,使得第一外部连通路径和第二外部连通路径保持流体连通,并且第一内部连通路径和第二内部连通路径保持流体连通。

在一些方法中,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一内部连通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在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同轴地延伸。类似地,在一些方法中,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内部连通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在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同轴地延伸。

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一内部构件可包括突起,并且在一些方法中包括锥形突起。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内部构件可以包括适于接收突起的凹部,并且在一些方法中,凹部可以是锥形的。

在一些方法中,第一内部构件包括围绕突起设置的内部o形环。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内部o形环在突起与第二内部构件的凹部之间形成不透液的密封。

凹形联接构件还可包括外部o形环。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外部o形环在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之间形成不透液体的密封。

凹形联接构件还可包括靠近第二磁性材料设置的帽。

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和第一内部流体连通路径优选与第一磁性材料同轴地延伸。类似地,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和第二内部流体连通路径优选与第二磁性材料同轴地延伸。

在一些方法中,第一磁性材料是环形的并且围绕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延伸,并且第二磁性材料是环形的并且围绕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延伸。

优选地,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是永磁体。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可包括从铁磁材料和亚铁磁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

在一些方法中,将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48盎司-力且小于128盎司-力。在其他方法中,将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64盎司-力且小于96盎司-力。在另一些其他方法中,将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72盎司-力且小于88盎司-力。

凸形联接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二配合端处的第一轴环,并且凹形联接构件还可包括设置在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配合端处的第二轴环。

在一些方法中,第一磁性材料设置在第一轴环内,并且第二磁性材料设置在第二轴环内。

第一轴环和第二轴环可以限定环形通道,该环形通道朝向第一轴环和第二轴环的抵接表面敞开。第一磁性材料设置在由第一轴环限定的环形通道内,并且第二磁性材料设置在由第二轴环限定的环形通道内。

在一些方法中,第一轴环限定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联接在一起时凸形联接构件的抵接凹形联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并且第二轴环限定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联接在一起时凹形联接构件的抵接凸形联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表面。

在一些方法中,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移除地固定到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的夹紧部分。夹紧部分适于将软管固定到至少一个联接构件上。

在另一些其他方法中,第一内部构件和第二内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其适于将软管固定到至少一个内部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的示例性赛车,该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

图2a是具有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的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的分解立体图,该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包括咬嘴组件、磁性快速连接件、限定用于承载第一流体的第一流体通道的管以及用于将第二流体引入管的接合器。

图2b是图2a的流体输送系统的接合器和管的截面立体图。

图3a示出了示例性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头盔构造。

图3b示出了另一种示例性双通道流体系统头盔构造。

图4a是磁性快速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4c是图4a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5是图4a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凸形联接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4a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凹形联接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a是图4a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侧视分解图。

图7b是图4a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剖面侧视分解图。

图8a是接合器的立体图。

图8b是图8a的接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c是图8a的接合器的主视图。

图8d是图8a的接合器的剖面侧视图。

图9是用于与补水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一起使用的咬嘴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咬嘴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沿切割线11-11截取的图9的咬嘴组件的截面俯视图。

图12是用于与补水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咬嘴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a是包括头盔和咬嘴组件的头饰组件的仰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头饰组件的音频设备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包括头戴式装置和咬嘴组件的另一个头饰组件的立体图。

图15示出了用于与流体输送系统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致动系统。

图16示出了具有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的替代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奖杯卡车(trophytruck),该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

图17是图16的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的放大视图,其中移除了奖杯卡车以便更好地观察。

图18示出了套件,其包括用于与强制通风头饰(例如,强制通风头盔)、快速连接件支架和防尘帽一起使用的磁性快速连接件。

图19示出了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与一种类型的强制通风头盔一起使用。

图20示出了图18的快速连接件支架附接于赛车的车顶。

图21示出了附接于赛车的车顶的图18的快速连接件支架,其中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软管侧连接器可移除地附接于该快速连接件支架。

图22示出了与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头饰侧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图18的防尘帽,该防尘帽附接于强制通风头盔。

图23示出了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25是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侧视图,其示出的是图24所示的相对侧。

图26是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27是沿切割线27-27截取的图26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28是图27中圈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29是沿切割线29-29截取的图26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30示出了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软管侧连接器的从其下游端的立体图。

图31示出了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软管侧连接器的从其下游端的立体图,其中端帽和磁性材料被移除。

图32示出了图30的软管侧连接器的下游端视图。

图33示出了图30的软管侧连接器的上游端视图。

图34示出了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头盔侧连接器的从其上游端的立体图。

图35示出了图23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头盔侧连接器的从其上游端的立体图,其中磁性材料被移除。

图36示出了图34的头盔侧连接器的上游端视图。

图37示出了图34的头盔侧连接器的下游端视图。

图38是在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软管侧连接器如图21所示那样可移除地连接至图18所示的快速连接件支架时穿过该磁性快速连接件的软管侧连接器的截面侧视图。

图39是穿过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头盔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图18的防尘帽可移除地附接于其上。穿过头盔侧连接器的剖视图是沿图34的切割线39-39截取的。

图40示出了头盔侧连接器的夹紧部分的立体图。

图41示出了头盔侧连接器的夹紧部分的侧视图。

图42示出了图18所示的防尘帽的配合侧的视图。

图43示出了图18的快速连接件支架的主视立体图。

图44示出了图43的快速连接件支架的主视图。

图45示出了图43的快速连接件支架的侧视图。

图46示出了图43的快速连接件支架的后视图。

图47示出了设置在图30所示的软管侧连接器的下游或配合端的端帽和o形环的主视图。

图48示出了设置在图30所示的软管侧连接器的下游或配合端的端帽的后视图。

图49是穿过图47所示的端帽和o形环的组合的剖视图。

图50示出了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与另一种类型的强制通风头饰(即,具有便携式呼吸器风机的强制通风焊接头盔)一起使用。

图51示出了图18的磁性快速连接件与另一种类型的强制通风头饰(即,强制通风呼吸器面罩)一起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应该理解,结合特定的例子描述了本文描述的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特定的例子。相反,在阅读本公开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下教导可以用于比本文具体提到的例子更广泛的应用中。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部附图中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的不同方面例如包括流体输送系统101、具有头盔103和头盔接口104的头饰组件102、咬嘴组件112、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具有第一管部分116和第二管部分118的管114和接合器108。

应明确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的这些不同方面以及其他创造性特征中的每一个无论是单独地还是组合地都形成本公开所考虑的不同且可单独获得专利的发明。因此,例如,虽然这些不同方面中的每一个都已被结合到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但应明确理解的是,由于这些方面中的每一个都是可单独授予专利权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单独或共同用于许多其他补水系统、空气输送系统和/或流体输送系统。因此,还应明确理解的是,本专利公开不限于本文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实施方式。实际上,在阅读本公开之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容易地结合到其他车辆、个人补水系统和/或流体输送系统中。通过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性的方式,本公开的磁性快速连接件例如可以用于与个人补水系统无关的许多流体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气体输送系统,例如各种用动力推动的或供应的空气输送呼吸系统。此外,尽管仅在车辆128的驾驶员侧示出,但是可以在车辆128的任何合适位置处设置一个或多个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例如在乘员侧或后排座椅处。

如本文更详细讨论的,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包括流体输送系统101和一个或多个流体源(例如,第一流体源120和第二流体源122),并且还可包括音频源(例如,音频源124)。流体输送系统101包括流体源120、122下游的所有物体。

流体源和音频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撑在车辆128的框架上,而使用者126不必在他或她的身上携带流体源和/或音频源。特别地,图1示出了驾驶赛车形式的车辆128的使用者126。流体源和/或音频源可以设置在车辆128的驾驶室内,以便在使用者126后面的位置处由车辆128的框架直接或间接地支撑。

参照图1,主流体输送管114具有第一管部分116和第二管部分118。第一管部分116在一端连接至第一流体源120。第一流体源优选是空气源,并且可以包括风机以使空气向使用者移动。空气可以从环境空气中抽取或者可以从空气储存器中抽取。第一流体源120可用于向使用者126提供空气。向使用者126提供空气可能是期望的,以便为使用者126提供冷却源。在一些应用中,向使用者126提供过滤或清洁的空气还将确保使用者126具有清洁的空气源供呼吸,从而限制使用者126在比赛或其他活动期间吸入不希望的气体或颗粒,例如灰尘颗粒。以这种方式,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设置有空气子系统,该空气子系统向使用者126提供冷却源以及可呼吸的空气源。可以在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的空气子系统的任何合适部分处包括过滤器或其他介质,以改善供应给使用者126的空气质量。例如,如果源120包括风机,则可以在风机的入口处提供过滤器。

第一管部分116在另一端连接至接合器108。如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讨论的,接合器108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适于接收补水输入管110的一部分(即,管路导管110a),以将补水液体输送到头饰组件102的咬嘴组件112。第二管部分118在一端连接至接合器108,在另一端连接至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在一端固定到头饰组件102。更具体地,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在一端固定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将磁性快速连接件106插入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路径中允许流体输送系统101的上游部件与流体输送系统101的下游部件容易附接和拆开。

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可以如图1和图3a所示在头盔103的下部区域处固定到头盔接口104,或者可以如图3b所示固定头盔103的上部区域。

在一些方法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在头盔接口104处直接联接至头盔103。例如,头盔接口104可包括输入管,并且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可联接至头盔接口104的输入管。在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描述的其他方法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头盔侧部分可以直接集成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中。通过阅读本专利文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对于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液体子系统、空气子系统或这两个子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潜在应用。此外,许多应用不涉及将流体输送系统101附接于全盔103。实际上,使用者可以将根据本专利文件的流体输送系统101的各方面用于各种非头盔式和/或非车辆相关的应用中。明确地预期了,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可以与各种头饰组件102一起使用。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101的说明性潜在应用例如包括配备有用动力推动的或供应的空气呼吸器的消防员头盔。其他被构造为连接至用动力推动的或供应的空气呼吸系统的保护系统也是潜在应用,包括安全头盔、焊接用头盔、面罩、化学防护服、生化服、防护罩和头罩,因为本专利公开的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101使这样的系统的使用者也能得到补水,而当前的那些系统目前缺乏补水选项。即使对于那些保护系统的使用者来说不需要流体输送系统101的补水特征,但是也可以在那些保护系统的用动力推动的或供应的空气输送系统中插入磁性快速连接件106,以实现空气输送系统中下游部件与上游部件的联接和分离的优点。

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液体子系统的各方面同样可以在没有空气子系统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头盔来形成本专利公开的头饰组件102,包括但不限于摩托车头盔(半盔、四分之三盔、露面盔和全盔)、赛车头盔(露面盔或全盔)、自行车头盔、滑板头盔、滑雪板和滑雪头盔、登山头盔、军用和其他战术头盔、消防头盔、安全头盔和救援头盔。本专利公开的头饰组件102还可以形成有除头盔103之外的头饰,例如头部支架。举例来说,非头盔式头饰组件的说明性潜在应用包括背包客、慢跑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工人、消防员,警察和军事人员。

现在参照图4a至图4c,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包括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明确地预期了,本文关于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描述的特征可以结合在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中的任一个中。此外,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的位置可以与图4a至图4c中所示的颠倒。因此,例如,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联接构件可以总体称为下游联接构件和上游联接构件。

凸形联接构件130具有第一端132和第二配合端134。凸形联接构件130还包括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可以采用“c形夹具”的形式,并且可以可移除地连接至凸形联接构件130,例如,通过使用螺钉或其他紧固装置。以这种方式,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允许凸形联接构件130固定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例如,使用者可以移除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并将头盔接口104的管(例如,输入管)定位在凸形联接构件130的主体内。然后使用者将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重新连接至凸形联接构件130,从而将凸形联接构件130固定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本文明确预期了用于将凸形联接构件130固定到头盔103的其他合适的机构和紧固装置。

如图4c所示,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第一端132延伸至第二配合端134。在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讨论的优选方法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从第二配合端134延伸到凸形联接构件130中。

暂时参照图5,凸形联接构件130包括设置在空腔144中的第一磁性材料142。可以使用胶水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固定紧固件或粘合剂将第一磁性材料142固定在空腔144内。

凸形联接构件130还包括外部路径壁146,该外部路径壁146限定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在优选的方法中,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实现来自第一源120的大气空气或供应空气流过凸形联接构件130。

凸形联接构件130还包括设置在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内的内部构件148。在优选的方法中,内部构件148可移除地用花键连接至外部路径壁146。例如,内部构件148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三个翅片150,其适于接合设置在外部路径壁146中的凹槽152。翅片150在凹槽152中的接合用于将内部构件148在凸形联接构件130内保持到位。内部构件148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保持到位。例如,当内部构件14旨在是可移除的内部构件148时,翅片150可以与凹槽152形成压配合。当内部构件148旨在保持在凸形联接构件130内时,可以使用粘合剂将翅片150固定于凹槽152。在其他方法中,内部构件148可以与凸形联接构件130一体形成。

内部构件148限定内部路径壁154,该内部路径壁154限定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在优选的方法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实现来自源122的水或其他补水液体流过凸形联接构件130。在一些方法中,内部构件148包括适于在接收部分149内接收管路导管111的接收部分149。在其他方法(未示出)中,内部构件148包括带倒钩的部分,该带倒钩的部分适于将管路导管111接收在带倒钩的部分周围。管路导管可以连接至例如咬嘴组件112。

在优选的方法中,内部构件148提供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其与由外部路径壁146限定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是同轴的。内部构件148在凸形联接构件130内的同轴设置可以例如通过翅片150提供。以这种方式,内部构件148提供第一流体(例如,水或其他补水液体)通过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的传送,而凸形性联接构件130提供第二流体(例如,空气)通过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的传送。

而在图4c和图5所示的方法中,内部构件148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与由外部路径壁146限定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是同轴的,在其他方式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与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不同轴。在这样的方法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的中心轴线在轴向上偏移。在另外的例子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可以由内部路径壁154限定,内部路径壁154设置为接近、靠近或接触限定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的外部路径壁146。

在优选的方法中,如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地讨论的,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内部构件148包括用于接合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构件180的对应凹部153的突起151。在特别优选的方法中,突起151是锥形的,并且限定凹部153的壁具有对应的锥形。

在一种方法中,内部构件148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外部路径壁146一体形成或永久固定,使得内部构件148和凸形联接构件130限定整体件。

在另一种方法中,内部构件148适于可移除地连接至凸形联接构件130。例如,内部构件148的翅片150可以可移除地插入外部路径壁146的凹槽152中。凸形联接构件130还可以设置有锁定机构,以将内部构件148在凸形联接构件130内固定到位。这样的锁定机构可以提供内部构件148相对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外部路径壁146的略微旋转,以将内部构件148的翅片150固定在一个或多个锁定凸片上。以这种方式,在使用者希望双流体流动到头盔103时,使用者可以将内部构件148插入凸形联接构件130中,而在不需要或无法获得双流体流动时,可以将内部构件148从凸形联接构件130移除。

在一种方法中,凸形联接构件130可移除地固定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在其他方法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头盔侧联接构件(凸形或凹形)与头盔103一体形成。例如,凸形联接构件130可以与头盔103集成为一体,从而为头盔103提供头盔集成的磁性快速连接件接口,该磁性快速连接件接口具有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和可选地具有设置在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内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以及用于与管侧或上游联接构件(例如,凹形联接构件158)可拆卸地联接的第一磁性材料142,从而形成磁性快速连接件106。以这种方式,头盔集成的磁性快速连接件接口可以通过与本文描述的凸形联接构件130基本相同的方式运行。头盔集成的磁性快速连接件接口减少了流体输送系统内的部件数量。

磁性快速连接件106还包括凹形联接构件158,凹形联接构件158具有第一端160和第二配合端162。如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地讨论的,凹形联接构件158的第二配合端162适于固定(例如,磁性固定)到凸形联接构件130的第二配合端134。

凹形联接构件158包括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64。类似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64可以采用“c形夹具”的形式,并且可以可移除地连接至凹形联接构件158,例如,通过使用螺钉或其他紧固装置。以这种方式,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64允许凹形联接构件158固定到管,例如管部分118。例如,使用者可以移除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64,并将管部分118定位在凹形联接构件158的主体内。然后,使用者可以将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64重新连接至凹形联接构件158,从而将管部分118固定到凹形联接构件158。本文明确预期了用于将管固定到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其他合适的机构和紧固装置。

如图4c所示,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第一端160延伸到第二配合端162。在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讨论的优选方法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从第二配合端162延伸到凹形联接构件158中。

暂时参照图6,凹形联接构件158包括设置在空腔172中的第二磁性材料170。可以使用胶水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固定紧固件或粘合剂将第二磁性材料170固定在空腔172内。第二磁性材料170可以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第一磁性材料142相同或相似。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可包括从铁磁材料和亚铁磁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优选地,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是永磁体。选择具有足够磁性的第一磁性材料142和第二磁性材料170,使得它们之间的磁吸引力将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可拆卸地保持在一起,优选具有足够的力来充分压缩o形环178以提供气密或基本上气密的密封。结果,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可以快速且重复地彼此连接和断开。

凹形联接构件158还包括外部路径壁176,该外部路径壁176限定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在优选的方法中,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实现来自第一源120的大气空气或供应空气流过凹形联接构件158。

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的尺寸和取向被设计成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实现流体连通,例如如图4c所示。

凹形联接构件158还包括设置在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内的内部构件180。在优选的方法中,内部构件180可移除地用花键连接至外部路径壁176。例如,内部构件180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三个翅片182,其适于接合设置在外部路径壁176中的凹槽184。翅片182在凹槽184中的接合用于将内部构件180在凸形联接构件158内保持到位。

内部构件180限定内部路径壁186,内部路径壁186限定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在优选的方法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实现来自源122的水或其他补水液体流过凹形联接构件158。在一些方法中,内部构件180包括带倒钩的部分181,该带倒钩的部分适于将管路导管110b的一端接收在带倒钩的部分181周围。在其他方法中,内部构件180可包括接收部分,其类似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接收部分149,适于将管路导管110b的端部接收在接收部分内。如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地讨论的,管路导管110b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例如接合器108的出口喷嘴198。

在优选的方法中,内部构件180提供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其与由外部路径壁176限定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是同轴的。内部构件180在凹形联接构件158内的同轴设置可以例如通过翅片182提供。以这种方式,内部构件180提供第一流体(例如,水或其他补水液体)通过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的传送,而凹形联接构件158提供第二流体(例如,空气)通过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的传送。

而在图4c和图6所示的方法中,内部构件180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与由外部路径壁176限定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是同轴的,在其他方式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与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不同轴。在这样的方法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76的中心轴线在轴向上偏移。在另外的例子中,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可以由内部路径壁186限定,内部路径壁186设置为接近、靠近或接触限定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的外部路径壁176。然而,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应被构造成使得当它们联接在一起时,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166彼此流体连通,并且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168彼此流体连通,但是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166和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168彼此分开。

如图4c所示,在优选的方法中,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构件180包括用于接收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内部构件148的对应突起151的凹部153。在特别优选的方法中,凹部153是锥形的,并且突起151具有对应的锥形。

锥角优选在距突起的轴线的15°至5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0°至40°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在25°至35°的范围内。以这种方式使突起151和突起接收区域或凹部153逐渐变细有助于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相对于彼此自定心。它还使o形环156与突起接收表面之间的密封质量得到提高。

为了在凸形联接构件130与凹形联接构件158之间提供不透液的或实质上不透液的密封,内部构件148上的突起151可设置有o形环156。o形环156的位置和尺寸被设计成使得当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联接在一起时,o形环156在突起151与壁限定凹部153之间被压缩。

为了在凸形联接构件130与凹形联接构件158之间提供气密或实质上气密的密封,可以提供o形环178,使得它在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的两个配合端134、162之间被压缩。优选地,o形环178被定位成使得当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联接在一起时,它在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的外部路径壁146与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外表面130a之间的环形区域处以及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的外部路径壁176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外表面158a之间的环形区域处被压缩。o形环178可以相应地设置在凸形联接构件130或凹形联接构件158的配合端上。然而,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它设置在帽174上,帽174设置在凹形联接构件158的配合端162处。在图6中最佳看出,o形环178优选设置在在帽174中设置的环形凹槽中。

可以使用粘合剂将o形环178保持在环形凹槽内。更理想的是,环形凹槽是c形的,使得凹槽的开口比o形环的直径窄。这样,凹槽的壁将o形环保持在帽174内。c形凹槽可以通过3d打印帽或者使用下面结合图27至图28和图47至图49描述的两个同心环而形成在帽174中。

在一种方法中,内部构件180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外部路径壁176一体形成或永久固定,使得内部构件18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限定整体件。

在另一种方法中,内部构件180适于可移除地连接至凹形联接构件158。例如,内部构件180的翅片182可以可移除地插入外部路径壁176的凹槽184中。凹形联接构件158还可以设置有锁定机构,以将内部构件180在凹形联接构件158内固定到位。这样的锁定机构可以提供内部构件180相对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外部路径壁176的略微旋转,以将内部构件180的翅片182固定在一个或多个锁定突片上。以这种方式,在使用者希望双流体流动到头盔103时,使用者可以将内部构件180插入凹形联接构件158中,而在不需要或无法获得双流体流动时,可以将内部构件180从凹形联接构件158移除。

虽然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下游端包括凸形联接构件130,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下游端可包括凹形联接构件158。

在所示的方法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形成头饰组件102的近端,但是在其他方法中,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可以插在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路径的不同位置。此外,在一些方法中,可以在由流体输送系统101限定的一个或两个流体输送路径中包括第二磁性快速连接件。

在连接时,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共同形成磁性快速连接件106。通过将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内部构件148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构件180对准,可以促进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对准。例如如图4c所示,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构件180可包括锥形凹部153,其适于接收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内部构件148的锥形(例如,圆锥形)突起151以及o形环156。锥角优选设定在前述范围内。

同样例如如图4c所示,在连接时,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流体连通。以这种方式,诸如空气的流体可以自由地流过第一流体连通通道167以将来自空气源(例如,第一流体源120)的空气传送到头饰组件102,第一流体连通通道167包括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38、166。

类似地,在连接时,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与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流体连通。以这种方式,诸如水或其他补水液体的第二流体可以自由地流过第二流体连通通道169,以将来自源(例如,第二流体源122)的补水液体传送到头饰组件102,该第二流体连通通道169包括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168。

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可以被构造为,在联接构件130、158及其相关联的部件要联接在一起或要分离时,允许使用者126在实际上看不到联接构件130、158时用单手将它们进行联接和分离。例如,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使得使用者126仅需要使两个联接构件彼此接近(但是不一定接触),并且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将构件130、158自动地对准并以不透流体的方式联接在一起。结果,在联接或分离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时,使用者126不需要能够看到它们。此外,随着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的强度增大,使用者126不需要使联接构件130、158靠近在一起,因为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会使构件130、158自动地对准并以不透流体的方式联接在一起。

使用者126还可以根据由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提供的触觉反馈,以掌握他或她使凹形联接构件158充分靠近凸形联接构件130并且与凸形联接构件130充分对准的时机,以释放凹形联接构件158并允许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完成联接构件130、158的对准和以不透流体的方式联接在一起。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的强度也可以设定成使得当两个联接构件130、158由于吸引磁力而联接在一起时,由于两个联接构件以不透流体的方式结合到一起,会产生明显可听见的声音,例如可听见的“咔嗒”声音。结果,在将联接构件130、158联接在一起时,使用者126可以听取咔嗒声音或其他不同的声音来证实联接构件130、158已经以不透流体的方式正确地联接在一起,而无需看到两个联接构件。

此外,在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路径中包括磁性快速连接件106还大大增加了流体输送系统101相对于常规已知的用于各种用途或应用的补水系统设计的安全性。例如,虽然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两个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足以在构件130、158彼此接近时自动地将它们对准并联接在一起,但是吸引力也可以设定为使得将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分离所需的力的大小使得在使用者126操作车辆128时管114的一部分受到力的情况下,联接构件在不伤害使用者126的情况下分离。类似地,在使用者126撞毁车辆128或者发生需要使用者126快速离开车辆128的驾驶室的一些其他紧急情况的情况下,当使用者126使其本身离开车辆128或者赛道工作人员将使用者从车辆128中拉出来时,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将容易且自动地断开。在车辆128的驾驶室内发生火灾或对使用者126造成脊柱损伤的情况下,这些安全特征可能特别重要。

可以增大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例如,通过:(i)增加第一磁性材料142和/或第二磁性材料170的厚度;(ii)增加第一磁性材料142和/或第二磁性材料170的与另一个磁性材料相对的磁极的横截面积(“配合横截面积”);(iii)增加第一磁性材料142和/或第二磁性材料170的磁通密度(b)和/或磁化强度(m);和/或(iv)减小第一磁性材料142和第二磁性材料170与凸形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的相应的配合端134、162的配合表面之间的任何非磁性材料的厚度和/或导磁率(μ)。相反,可以减小联接构件130、158之间的磁吸引力,例如,通过在相反方向上调整参数(i)至(iv)。

在一些方法中,将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48盎司-力且小于128盎司-力。在其他方法中,将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64盎司-力且小于96盎司-力。在另一些方法中,将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72盎司-力且小于88盎司-力。

再次参照图1,车辆128可设置有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优选在车辆128中位于使用者头部附近(例如,在车辆的车顶或侧壁处)。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的尺寸优选设计为接收凹形联接构件158。类似于凸形联接构件130,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包括用于与凹形联接构件158磁联接的第一磁性材料。以这种方式,在将凹形联接构件158与凸形联接构件130断开时,使用者126可以将凹形联接构件158牢固地联接至安装在车辆128上的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以保持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上游部分(以及与其连接的流体输送系统101的上游部分)容易获得以供下次使用。由于凹形联接构件158以一致的、可接近的方式保持,因此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允许驾驶员快速离开和到达,例如,在驾驶员改变期间或当驾驶员意图对车辆128进行维护时,这可能是需要的。此外,通过在使用之间将凹形联接构件158固定到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68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66被有效地密封。以这种方式,在使用之间禁止灰尘、碎屑和气体进入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软管侧连接器158。

在其他方法中,凹形联接构件158可以适于直接固定到车辆128。例如,当车辆128包括磁性表面(例如金属防滚架(rollcage)的内表面)时,情况可以如此。

如图1所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包括第二流体源122,用于将流体传送到流体输送系统101。第二流体源122优选包括可饮用的液体,例如水或其他补水液体,并且可包括用于储存可饮用的液体的储存器和用于将可饮用的液体通过管流体输送系统101转移到使用者126的泵。以这种方式,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包括向使用者126供应可饮用的液体的补水子系统。如本文其他地方更详细描述的,补水子系统包括补水流体输送或输入管110和头饰组件102,其包括在头盔103内接近使用者嘴部被支撑的咬嘴组件112。头饰组件102的咬嘴112通过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和输入管110与第二流体源122流体连通地连接。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补水输入管110包括管路导管110a、管路导管110b和接合器108中的辅助流体通道200,辅助流体通道200流体连通地连接管路导管110a、110b。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补水输入管110可包括构成从源122到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流体输送路径的附加或较少的部件。

例如如图1、图2、图3a和图3b所示,为了将补水液体(例如,水)输送到设置在部分地由管114限定的第一流体连通通道167内的第二流体连通通道169中,可以为流体输送系统101设置接合器108,接合器108在管114中设置在管部分116和118之间。接合器108将第二流体连通通道169接合或插入第一流体连通通道167内。结果,第二流体连通通道169在第一连通通道167内或在第一连通通道167内部从接合器108向下游延伸到至少头饰组件102的头盔接口104。

现在参照图8a至图8d,接合器108包括接合器主体188。接合器108还可包括第一接合器夹具190和第二接合器夹具192。类似于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164,第一接合器夹具190和第二接合器夹具192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采用“c形夹具”的形式,并且可以可移除地连接至接合器主体188,例如,通过使用螺钉或其他紧固装置。以这种方式,第一接合器夹具190和第二接合器夹具192允许接合器108固定到管上;例如,管部分116和118。在示例性使用中,使用者可以移除接合器夹紧部分190并将管部分116定位为靠近接合器主体188。然后,使用者将第一接合器夹具190重新连接至接合器主体188,从而将管部分116固定到接合器主体188。类似地,使用者可以移除第二接合器夹具192并将管部分118定位为靠近接合器主体188。然后,使用者将第二接合器夹具192重新连接至接合器主体188,从而将管部分118固定到接合器主体188。本文明确预期了用于将管固定到接合器主体188的其他合适的机构和紧固装置。

在一些方法中,接合器主体188和接合器夹紧部分190、192形成多个凸脊和凹槽。凸脊和凹槽可以形成例如一个或多个螺纹区域。一个或多个螺纹区域例如可以适于接收管部分116和118。以这种方式,接合器夹紧部分190、192可以适于将管部分116和118通过压缩和摩擦配合力固定到接合器108,而不需要使管部分116和118相对于接合器108旋转。

接合器108限定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94。外部流体连通路径194适于将流体从第一管部分116传送到第二管部分118。例如,接合器108可以从第一管部分116接收气流,并且可以将气流传送到第二管部分118。

接合器108还可包括辅助流体入口196、辅助流体出口198和将入口196与出口198流体连接的辅助流体通道200。辅助流体入口196可包括用于连接至位于辅助流体通道200的上游的补水输入管110的一部分(即,管路导管110a)的软管连接器,例如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197。流体流可以穿过辅助流体出口198到达辅助流体出口198。辅助流体出口198可以类似地包括用于连接至管110b的软管连接器,例如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199,管110b的一端连接至辅助流体出口198,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凹形联接构件158的内部构件180的上游端的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181。

在一些方法中,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辅助通信系统,辅助通信系统包括音频源124。根据应用,音频源124例如可以包括对讲或双向无线电装置。类似于第二流体连通通道169通过接合器108引入第一通信通道167的方式,也可以在接合器108处或在流体输送系统101中设置的另一个接合器处向流体输送系统101的第一流体连通通道167引入一条或多条导线—用于将辅助通信系统的麦克风和/或扬声器连接至辅助通信系统的音频源124。辅助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电布线,以向诸如包括在咬嘴组件112中的麦克风254和/或包括在头盔103内的扬声器的下游部件提供电力。辅助通信系统也可以或替代地提供与诸如包括在咬嘴组件112中的麦克风254或扬声器的下游部件的音频通信链路。替代地,如传统、现有技术那样,辅助通信系统的布线可以完全设置在流体输送系统101的管114外部。例如,如图13所示,可以将用于辅助通信系统的麦克风254和头盔扬声器的适用布线在头盔103的头盔泡沫与壁之间的头盔底部引入头盔103。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这种辅助音频系统的麦克风悬臂267不仅可以用于支撑辅助音频系统的麦克风254,而且还可以用于支撑流体输送系统101的补水子系统的咬嘴组件112。

图9示出了示例性咬嘴组件112。如图1和图2所示,咬嘴组件112可用于补水和空气输送系统100的头饰组件102中。然而,另外,咬嘴组件112可以与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例如,麦克风悬臂)的端部处的麦克风的其他头戴式装置一起使用。

咬嘴组件112被构造为允许来自使用者126的音频通信和将可饮用的流体输送到使用者126。为了提供这些功能,麦克风254设置在支撑构件或麦克风悬臂267的端部。限定流体通道316的导管261(如图11中最佳看出)也由支撑构件267支撑。咬嘴264设置在通道316的远端处,以便定位在麦克风254的前面。咬嘴包括与流体导管261流体连通的出口端口266。软管连接器268可以设置在流体通道316的近端处,以连接至图2a所示的流体输送管111。

咬嘴组件112可包括麦克风壳体252,麦克风壳体252限定用于在其中接收麦克风254的麦克风腔。图9所示的麦克风壳体252包围麦克风254。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52由两个半部分形成:限定旨在使用期间面向使用者的壳体的前侧256的前半部分270以及限定壳体的后侧258的后半部分272。前半部分270限定凹陷区域278,后半部分272限定凹陷区域284,当如图10所示将半部分组装到麦克风254时,凹陷区域278和凹陷区域284彼此配合以形成麦克风腔。前侧256和后侧258可以包括多个开口260,从而允许声音自由地穿过壳体252并进入麦克风254。

麦克风壳体252支撑在支撑构件267上。流体导管261及其限定的流体供应通道316又连接至麦克风壳体252。流体导管被构造成向使用者126供应可饮用的流体。导管261可以与壳体252一体形成,或者可以是附接至壳体252的外表面的独立部件。然而,在其他方法中,流体导管261及其限定的通道316可以直接附接于麦克风254和/或支撑构件267。

流体导管261的远端可包括一体形成的咬嘴264或独立咬嘴。咬嘴优选在导管261的远端处设置在壳体252的前侧256上,使得其定位为靠近麦克风254并且在其前方。咬嘴包括出口266,出口266与通道316流体连通,以便能够将流体供应到使用者的嘴部。如图2中最佳看出,流体通过管111供应到咬嘴组件112,管111在远端处连接至设置在导管261的近端处的软管连接器268。管111的近端可以通过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和构成补水输入导管110的管和/或流体导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部分连接至如上所述的补水储存器(例如,源122)。

咬嘴组件112设置在支撑构件267(也称为麦克风悬臂)的远端上。支撑构件267的近端优选连接至或被构造成连接至头饰,例如头盔或头部支架。支撑构件267优选是柔性的,以便允许使用者216调节咬嘴组件的位置,使得在佩戴附接有咬嘴组件的头饰时,该咬嘴组件设置在其嘴部的前面。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柔性支撑构件267。

参照图10和图11,壳体252的前半部分270和后半部分272可以在组装在一起时将麦克风254夹在中间。这些半部分可以通过紧固件、粘合剂、夹子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252可以由组装在一起的多于两个部件形成。例如,咬嘴组件112可包括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壳体252和/或导管261的三个或更多个部件。

前半部分270可包括正面274和从正面实质上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壁276,以限定凹陷区域278。后半部分272可包括背面280和从背面实质上垂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壁282,以限定凹陷区域284。正面274可包括大致平面部分288,其限定一个或多个开口260以允许声音穿过壳体252并进入麦克风254。类似地,背面280可包括限定一个或多个开口260的大致平面部分292。平面部分288和292可以成形为匹配麦克风254的形状。麦克风254可包括容纳麦克风电子器件298的外壳296。外壳296可包括相对的面部300,它们可以是平面的。面部300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限定一个或多个声音接收孔302,允许声波以较少的阻碍到达电子器件298。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面部300是圆形的。壳体252的平面部分288、292也可以是圆形的,以匹配麦克风外壳296的形状。当然,麦克风254和壳体252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其他形状。

前半部分270可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内壁304和外壁306。内壁304和外壁306之间的距离可以沿着第一半部分270的长度而变化。内壁304的第一表面308与侧壁276配合以限定前部接收区域278。内壁304的第二表面310与外壁306的内表面312配合,以至少部分地限定流体通道316。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外壳半部分270、27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形成为许多上述特征一体形成的单件组件。这些半部分可以由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形成。它们也可以加工、铸造、注塑或3d打印。然而,所采用的制造技术可能规定形成前半部分270和后半部分272所需的构件数量。

流体导管261限定壳体252的流体供应通道316,其将流体从管111输送到咬嘴264的出口26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流体通道316包括阀室318。阀320设置在阀室318中。阀320可以是止回阀,其允许高于预定启开压力的流体流到咬嘴264的出口266。另一方面,当管111中的压力下降到低于阀320的启开压力时,防止流体通过管111从咬嘴朝向源122回流。另外,由于通过阀320防止空气进入管111,因此即使在未给泵通电时,从源122和填充管111泵送的补水流体也将保留在管111中,从而限制下一次给源122中的泵通电时将流体输送到出口266的时间。此外,由于阀320位于接近咬嘴264,因此当流体压力低于管111中的阈值启开压力时,它还有助于限制可能从出口266流出的补水液体的量。

阀320包括封闭构件,在流体压力低于阈值时,封闭构件通过偏置构件偏置为抵靠在密封表面上,使得流体被禁止流到咬嘴。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被设计或选择成使得封闭构件响应于源122的泵的通电而与密封表面脱离。然而,阀320不限于具有这种结构的阀,也可以使用任何具有上述启开压力特性的止回阀、单向阀或双向阀。

阀320可以是球型止回阀。阀室318通常可包括第一部分322和第二部分324,第二部分324的直径大于第一部分的直径。第一部分322可包括具有多个突起326的球形引导件。阀320的止回球328倚靠在突起326上。每个突起可以限定止动件330,止动件330防止止回球328在下游方向上移动得太远。通过环形板332防止止回球328的过度的上游移动。环形板332设置在第二部分324中并且抵靠在第一肩部333上。环形板332限定了允许流体通过的内孔。内孔限定阀320的入口334。在止回球328与环形板332之间设置密封构件336,例如o形环或垫圈。密封构件336抵靠在突起326的端头338上。偏置构件340(例如,螺旋弹簧)将止回球328推靠在密封构件336上以关闭入口334。偏置构件340可抵靠在第二肩部342上。偏置构件被构造为在流体压力低于阈值启开压力时将球328牢固地抵靠在o形环336上,并且在流体压力高于阈值时允许球328在下游方向上移位,从而允许流体流过咬嘴264。

软管连接器268将咬嘴组件112的流体供应通道316连接至管111。连接器可以是凹形配件或凸形配件。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是凹形配件。凹形配件268可以被接收在通道316内,其中外表面346与通道316的壁接合并且前端348抵靠环形板332设置。前端348包括限定通道316的入口344的孔。配件268的后端350可以从通道316延伸出。配件268可以是快速连接配件(也称为推动连接式配件),其具有内表面352,内表面352限定用于在其中接收管111的孔。配件268包括设置在孔内、抓握管111防止管无意从配件移除的特征。配件268可包括允许管111从配件268移除的释放轴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半部分270限定了流体通道316,流体通道316从咬嘴264的出口266延伸到限定在前端348中的入口344,并包括设置在其中的阀室318。咬嘴264大致远离平面部分288延伸并且位于靠近麦克风25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咬嘴264设置在正面300的周边内。咬嘴264可包括围绕端头325设置的突起环327。突起环327的形状符合人体工程学,以与使用者的嘴唇接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壳体252可以仅包括一个半部分,其附接于麦克风外壳296的前侧、后侧或其他部分。例如,咬嘴组件112可仅包括前半部分270。前半部分270可以通过夹子、紧固件、胶带或粘合剂连接至麦克风外壳296。夹子可以是前半部、外壳296或两者的一体形成的特征。

麦克风254设置在柔性支撑构件267的端部处,并且有时两者作为一个单元一起提供。柔性支撑构件的端部部分设置在麦克风254的外壳296内。外壳296可以限定用于接收支撑构件267的开口。麦克风254的电线可以延伸穿过支撑构件267和外壳296以连接至麦克风电子器件298。支撑构件267可包括围绕麦克风电线的套管,例如热收缩管。支撑构件267还可包括在套管内部或套管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加强元件。加强元件应该足够刚性,以在一旦定位就将咬嘴保持到位,但又足够柔软以使咬嘴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头饰改变,使得使用者可以将咬嘴组件112放置在期望的位置。加强元件还可以与套管组合起作用以提供该功能。加强元件可以允许支撑构件267挠曲、弯曲或以其他方式定位在至少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并且可操作用于将支撑构件保持在该位置。加强元件可包括由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形成的螺旋包封管。螺旋包封管可以设置在套管外部、套管内部,或者可以形成套管。

图12示出了根据替代实施方式的咬嘴组件400。咬嘴组件400的许多特征类似于咬嘴组件112,并且可能在此不再描述。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前盖402可以与后盖404配合以将麦克风254包围在麦克风接收区域内。替代地,可以省略后盖,并且仅前盖连接至麦克风254。前盖402支撑流体供应导管408。流体供应导管408可以与前盖402一体形成,或者可以是附接于前盖的外表面或直接附接于麦克风254的独立部件。流体供应导管408包括设置在其流体供应导管408的远端处的咬嘴410。优选地,咬嘴410从前盖402的外表面延伸到接近麦克风406。流体通过限定在流体供应导管408内的通道412供应到咬嘴410的出口,通道412具有入口422。因此,类似于咬嘴组件112的通道316,通道412可以限定在前盖402内。可以在流体通道412的近端处设置连接器414,以将流体供应导管408连接至流体输送管,例如流体输送管416或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管111。连接器414可以是前盖402的一体形成的特征,或者可以是附接于前盖的独立部件。例如,连接器414可包括拧入盖402的攻丝孔中的螺纹。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414是可接收在管416的内径内的凸形连接器。优选地,连接器414是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连接器。为了进一步将管416固定至连接器414或者仅仅是为了美观的原因,可以在管上插上夹子428。夹子428可以是将管压缩到连接器414上的由弹性材料(例如弹簧钢或塑料)形成的c形夹具。

咬嘴组件112和400不限于图示的连接器。许多不同类型的流体连接器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可用于将设置在咬嘴组件中的流体供应通道与流体供应管流体连通。

可以设置阀430以防止流体从咬嘴410泄漏。阀430应设置在尽可能靠近咬嘴组件400的位置,以使可能从咬嘴410的出口滴下的水量最小化。阀430可以设置在咬嘴组件400的流体通道412内,或者可以插入咬嘴组件外部的流体输送路径中。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阀430位于咬嘴组件400的外部,并设置在管416的近端。阀430的另一端例如可以连接至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管111。阀430可包括可移位的阀关闭构件432,其被偏置为抵靠在密封表面上。阀430可以是止回阀,例如类似于球形止回阀320的球形止回阀,或者可以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提供适合于补水子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的阈值启开压力的止回阀、单向阀或双向阀。

参照图13a和图13b,组合的流体和音频输送系统可以与诸如头盔103的头饰集成为一体以形成头饰组件102。头盔103可以是具有带有下巴防护装置454的外壳452的封闭式(closed-face)头盔。下巴防护装置454与头盔的主要部分配合以限定眼孔456。头盔1403可包括可枢转以覆盖眼孔456的透明护罩(未示出)。

头盔103可以在接口104处限定端口458,当凸形联接构件130联接至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凹形联接构件158以形成补水和空气输送系统100时,端口458提供头盔103的内部与主流体输送管114之间的流体连通。以这种方式,冷却和/或可呼吸的空气可以通过管114从源120通过端口458提供到头盔103的内部。端口458还允许补水和空气输送系统100的输入管111延伸穿过,并且在一端连接至咬嘴组件112的连接器268,同时还在另一端连接至内部构件148处的凸形联接构件130的内部连通路径140。以这种方式,诸如水的补水流体可以从源122通过管110a、接合器108、管110b、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内部流体连通路径140、168、管111和流体通道316输送到出口266。因此,如下面更充分说明的,在需要时,使用者216可以从咬嘴264的出口266饮用补水流体。

在一些方法中,端口458还可以允许音频输送系统被接收在头盔103的内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例如,音频线462在头盔103的底部边缘下方进入头盔,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音频线462可以通过端口458进入头盔。端口458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头盔103的下巴防护装置454中,但是在图13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端口458位于头盔103的顶部。其他位置也是可能的。端口458可以是通过壳体和所需位置处的填充物限定的开口。头盔接口104可设置在头盔上,以便与端口458流体连通并覆盖端口45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口104是通过紧固件或夹子例如在下巴防护装置454处连接至头盔103以覆盖端口458的独立部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口104的至少一部分与头盔103的外壳452一体形成。

图13b还示出了咬嘴组件112、支撑构件267和相关联的音频系统在头盔103内的一种可能的定位。为了清楚起见,图13b省略了流体输送系统101的其他方面。

参照图13b,咬嘴组件112支撑在头盔103内下巴防护装置454后面的支撑构件267的远端上,以将咬嘴组件112定位在使用者的嘴部前面。咬嘴组件112设置在头盔103内,使得咬嘴264的出口266指向或面向使用者,如图13a所示。使用粘合剂或本领域常见的其他合适的紧固件将支撑构件267附接于外壳452的内壁。麦克风线462延伸穿过支撑构件267到达咬嘴组件112中的麦克风254。支撑构件267和麦克风线可以一体形成,或者支撑构件可以包装在麦克风线周围。如上所述,支撑构件267是刚性的但仍具柔性的部件,其将咬嘴组件112保持到位,同时还允许咬嘴组件112重新定位到对使用者而言最舒适的位置。

一旦支撑构件267适当地连接至外壳452的内壁,可以在头盔103上提供音频插孔476,以通过线462将麦克风电连接至音频系统124。音频插孔476包括足够的触点,以还允许具有扬声器480的耳机或耳塞插入到与音频插孔476电连接的耳机插孔478中。当音频插孔476与连接至音频系统124(例如,可以包括收发器或对讲机)的第二音频线的连接器配合时,使用者126可以与也连接至音频系统124的其他人(例如乘客和/或机组人员)通信并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扬声器480可以连接至头盔,或者可以是使用者佩戴的个人扬声器,例如头戴式耳机或耳塞。

还应理解的是,任何上述咬嘴组件都可用于具有各种头饰的补水系统中,该头饰适于将咬嘴组件支撑在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头饰可包括例如包括从头部支架延伸的麦克风悬臂的各种传统头戴式装置中的任何头戴式装置。然而,所描述的咬嘴组件的支撑结构也可以连接至各种其他头饰或由其支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头饰可包括安全头饰,例如头盔或安全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头饰可包括其他常见的头饰,例如帽子、头部支架或旨在佩戴在人的头部上的任何其他服装或装置。当可适用的头饰是安全头饰时,支撑结构可以被构造为附接至安全头饰,其可以已经附接在安全头饰上,或者支撑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安全头饰一体形成。此外,本专利文件的头戴式装置可以附接于任何类型的头盔或与其集成为一体,例如,该头盔包括摩托车头盔(半盔、四分之三盔、露面盔和全盔)、赛车头盔、自行车头盔、滑雪板和滑雪头盔、登山头盔、军用和其他战术头盔、消防头盔、安全头盔和救援头盔。此外,从下面的公开内容将理解,本文所述的咬嘴组件可以用在不像系统100那样向使用者提供空气的补水系统中。

参照图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咬嘴组件112与头饰550一起使用,头饰550适于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头饰550可以包括具有头部安装支架554的头戴式装置552,并且头部安装支架可以被构造为包括通过弹性u形弹簧构件558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相对的支撑构件556。支撑构件556可以适于罩住使用者的耳朵。当两个相对的支撑构件彼此拉开时,u形弹簧构件产生偏置力,该偏置力倾向于使相对的支撑构件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偏置。此外,头部支架安装件优选被构造成使得当其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时,两个相对的支撑构件接触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头部支架安装件被构造成使得当其被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上时,两个相对的支撑构件接触使用者头部的相对两侧,并且u形弹簧构件环绕使用者头骨的基部。头戴式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u形弹簧构件的至少中间部分周围的垫560。

咬嘴组件112的悬臂267可通过连接器562连接至一个支撑构件556,以将咬嘴组件112附接于头戴式装置552。连接器562可以可枢转地附接于支撑构件556。连接器562可包括管状部分,该管状部分在其中接收悬臂267的近端部分。麦克风导线可以延伸穿过连接器562并进入至少一个支撑构件556。头戴式装置552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如果是有线的,则具有音频插头(未示出)的音频电缆可以从一个支撑构件556延伸并且被构造为与传统的音频插孔连接,从而使得头戴式装置552能够电连接至音频系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支撑构件556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扬声器。

头戴式装置552适于通过主流体供应管572与包括流体储存器(例如,源122)的补水系统一起使用,主流体供应管572在近端与流体储存器流体连通。流体供应管572可包括通过连接器、阀或其他液压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管段。头戴式装置552可包括将咬嘴组件112连接至管572的支撑构件56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管572可以直接与咬嘴组件112的连接器268连接。

支撑构件564可以支撑在连接器562或支撑构件267或两者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564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与支撑构件564一体形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564和连接器562是彼此连接的独立部件。例如,支撑构件564可包括一对夹子570,该对夹子限定了接收悬臂267和/或连接器562的管状主体的开口。支撑构件564具有上游端566和下游端568。

上游端566可通过诸如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或凹形推动连接式连接器的传统配件连接至管572,或通过诸如美国临时申请62/363,334和美国申请第15/652,847号中描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的磁性快速连接件574连接至管572,这些美国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磁性快速连接件574例如可以包括凸形联接构件576和凹形联接构件578。明确地预期了,本文关于凸形联接构件576和凹形联接构件578描述的特征可以结合在凸形联接构件或凹形联接构件中的任一个中。此外,凸形联接构件576和凹形联接构件578的位置可以颠倒。因此,例如,磁性快速连接件574的联接构件可以总体称为下游联接构件和上游联接构件。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凸形构件576设置在管572的端部上,凹形构件578设置在支撑构件564的端部566上。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形构件578设置在管572上,凸形构件576设置在支撑构件564上。

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凸形构件576包括形成在凸形构件576中的流体入口端口,该流体入口端口可通过软管连接器(例如,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或凹形软管连接器)连接至管572。在一种方法中,凹形构件578包括流体出口端口,该流体出口端口与延伸穿过支撑构件564的流体通道流体连通。支撑构件564的下游端可经由软管连接器(例如,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或凹形软管连接器)连接至流体输送管,例如管580。如上所述,管580的另一端连接至咬嘴组件112的软管连接器26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564包括用于流体从上游端566行进到下游端568的流体通道。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564可以限定管状腔,管580延伸穿过该管状腔以与凹形构件578的下游端连接。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管580延伸穿过支撑构件564,使得其近端连接至凹形(或下游)联接构件578(并与其流体连通)。

凸形构件576包括流体出口端口,该流体出口端口与凹形构件578的流体入口端口连接。例如,凸形构件576可以具有限定流体出口端口的突起,并且凹形构件578可以具有限定流体入口端口的接收部。突起被接收在接收部内,例如如图4c所示,并且优选具有先前描述的锥角。如上所述,每个联接构件776和778都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凸形构件576联接至凹形构件578的磁体。

现在参照图15,流体输送系统101还包括无线致动系统500,用于远程控制第二流体源122的致动。开关502(优选微型开关)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流体源122,使得微型开关502的操作控制第二流体源122的操作。微型开关502在方向盘504上的安装位置足够靠近使用者126的手将握住方向盘504以使车辆128转向的位置。以这种方式,使用者126可以在使用者126不将其手从方向盘504移开的情况下操作微型开关502。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微型开关502安装得足够靠近左手把手。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微型开关502可以安装得足够靠近右手把手。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微型开关502可以安装得足够靠近左手把手,而第二微型开关502可以安装得足够靠近右手把手。微型开关502可以安装在方向盘504的外围杆部分处,或者可以安装在方向盘504的毂盘处。此外,微型开关502可以安装在方向盘504的前部、后部和/或侧部。

在优选的方法中,微型开关502通过控制器506与无线发射器508之间的无线连接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流体源122,无线发射器508在方向盘504上靠近微型开关502可拆卸地安装。然而,在其他方法中,微型开关502可以通过与控制器506硬连线而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流体源122。控制器506又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二流体源122,以便控制第二流体源122的操作。

微型开关502可以使用靠近微型开关502设置的安装装置510安装到方向盘504上。在图15所示的方法中,安装装置510包括一对扎带(cableties)和一段细长的热收缩管80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装置可包括用于将微型开关502安装在所需位置的其他合适结构。无线发射器508可以类似地包括附接于其上的安装装置,用于将无线发射器508可移除地附接于方向盘504。

如图15所示,电缆512将微型开关502电联接至发射器508以形成无线致动系统50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电缆512在一端电连接至微型开关502,并且在第二端包括电连接器,例如,传统的端头套管微型插孔或电缆插孔,以通过设置在发射器508的一端中的配合电连接器(例如,配合插座连接器)将微型开关502选择性地电联接至发射器508。设置在无线发射器508的一端上的配合电连接器可移除地接收电连接器。

无线发射器508优选是fob的形式,并且例如可以是蓝牙发射器,更优选是蓝牙低功耗(“ble”)发射器。

微型开关502优选是常开开关,使得当使用者126按下微型开关502的按钮时它闭合,并且当使用者释放微型开关502的按钮时它打开。在一些方法中,无线发射器508被构造为在微开关502闭合时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例如可以指示控制器506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以便将流体通过流体输送系统101从第二流体源122泵送到达使用者126。无线发射器508还可以被构造为在微型开关打开时发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例如可以指示控制器506不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当控制器506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如果先前已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则控制器506将停止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从而停止将流体从流体输送系统101泵送到使用者126。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器506先前已经接收到第二信号,使得它已经停止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则控制器506将简单地保持不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然后,当第一信号再次从无线发射器508发送到控制器506时,控制器506将再次向第二流体源122发送动力,使得它再次开始将流体通过流体输送系统101泵送到使用者126。以这种方式,使用者126可以随时通过简单地按压和释放微型开关502来控制流体从第二流体源122的输送。重要的是,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者126可以按压和释放微型开关502而无需将他或她的手从方向盘504移开,使得无论使用者126驾驶车辆128的速度有多快或穿过的地形的难度如何,使用者126都能够在将双手保持在方向盘504上并使车辆128转向的同时指示流体输送系统101根据需要输送容纳在第二流体源122内的补水流体。

虽然控制器506可以被配置为只要使用者126如上所述按压微型开关502就提供流体,但是控制器506也可以被配置为每当控制器506接收到第一命令信号时提供限定的等分流体(例如,当使用者126按下微型开关502时,无论使用者按下微型开关多长时间)。例如,等分量可以是一定持续时间或体积的喷出液体。

鉴于使用者126在各种条件下驾驶车辆128时可以安全且方便地操作微型开关502,使用者126更可能更有规律地从第二流体源122饮用流体,从而允许使用者126在他或她的骑行、比赛等期间保持补水。

限定本文所示的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路径的部件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在流体输送系统101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额外的部件、更少的部件或完全不同的部件来形成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路径。然而,大体上,流体输送系统101通常将包括流体输送路径,该流体输送路径具有适于附接于第一流体源120和第二流体源122的近端,使得可以建立流体输送路径与第一流体源120和第二流体源122之间的流体连通。另外,每个流体输送路径都包括用于分别从第一流体源120和第二流体源122向使用者输送气体和液体流体的出口端口。例如,液体可以通过咬嘴组件112中的出口端口266输送,并且气体可以通过头盔103中的端口458输送。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磁性快速连接件(例如,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和辅助流体入口(例如,接合器108)插在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流体输送路径中。

参照图16,示出了示例性奖杯卡车形式的车辆128。还示出了包括用于车辆128的双通道流体输送系统101的个人补水和空气冷却系统100的一种潜在布局。图17中示出了从车辆128移除的系统100的放大视图。类似的布局也可以用于除了图示的奖杯卡车之外的车辆128。此外,可以为乘客复制该系统。

图16和图17的个人补水和冷却系统100可以包括前面描述的系统100的所有特征。然而,图16和图17的系统100进一步示出了可以分别用在系统100的气体子系统和液体子系统中的示例性第一流体源120和第二流体源122。另外,由于系统100的第二流体源122可以在不必从车辆128移除源122的情况下被重新填充,因此从源122到接合器108的管110具有略微不同的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流体源120采用封闭式风机或鼓风机602的形式,其具有插在环境空气与鼓风机602的进口之间的过滤器元件604。过滤器604去除输送给使用者126的灰尘和其他碎屑,从而确保使用者126具有清洁空气源进行呼吸。风机602例如可以是parkerpumperfreshairblower,其可以从racereadyproducts获得。许多其他合适的新鲜空气鼓风机也容易在市场上获得。

第二流体源122可包括含有可饮用的液体(例如,水或具有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的流体储存器606。诸如camelbaktm提供的柔性储存器特别适合用作本专利文件的补水和冷却系统100的流体储存器606。在图16中看出,这样的储存器将很好地适合车辆128(例如,图示的奖杯卡车)的驾驶室内的许多位置。

虽然柔性的补水储存器(例如,camelbaktm提供的补水储存器)特别适合用作本专利文件的系统100中的流体储存器606,但是任何合适的可密封容器可用于流体储存器606。例如,根据应用,储存器606可以由刚性、半刚性或柔性的材料制成。此外,对于储存器606,在一些应用中,可能希望使用隔热的储存器,例如隔热瓶或壶。替代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器606可包括在隔热套管内。

无论储存器606的具体形式如何,在其构造中使用的材料(特别是将与容纳在储存器606内的流体接触的任何材料)应当适合于与用于人类消耗的液体接触。对于补水和冷却系统100的液体子系统的、可能与从储存器606通过流体输送系统101的液体通道输送到使用者126的流体接触的其他部分也是如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流体源122还包括流体控制单元608。流体控制单元608包括容纳在外壳610内的泵(未示出)。泵通过储存器的输出端口与储存器606流体连通。泵还与流体输送系统101的补水输入管110的近端流体连通。流体控制单元608还包括与无线致动系统500无线通信的控制器506。控制器506又电连接并可操作地连接至流体控制单元608中的泵和动力源,以便在受到无线致动系统500的指示时提供驱动泵的马达所需的动力。结果,无线致动系统500可用于以前述方式通过控制器506无线地控制流体控制单元608中的泵的操作。

流体控制单元608和无线致动系统5000共同形成无线泵系统。并且,尽管优选采用无线致动系统500来控制流体控制单元中的泵的操作,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电连接至泵或控制器506的微型开关502。然而,除了不需要将开关502电连接至泵或控制器506的至少两个导体之外,无线致动系统500还可以提供优于电连接至控制器608中的泵或控制器506的开关502的许多优点。

在未审定的美国申请第15/652,847号中描述的流体控制单元106和无线致动系统140可以用于本专利文件的控制单元608和无线致动系统500,该美国申请的描述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完全阐述。

流体源122可以直接悬挂在车辆128的框架或驾驶室内防滚架构件上,或者它可以放置在袋子中,然后将袋子悬挂在框架或防滚架构件上。

本实施方式的补水输入管110包括管部分110c,管部分110c在近端连接至流体控制单元106中的泵的输出端,并且在远端连接至y形连接器612的一个分支。y形连接器612的第二分支连接至管部分110a的近端。y形连接器612的第三分支连接至再填充管614的近端。管614的远端连接至单向阀的软管连接器616。软管连接器616可使用软管连接器(例如,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连接至管616的远端。软管连接器616的远端优选包括凸形或凹形机械快速连接件或磁性快速连接件,例如本文先前描述的那些。

利用上述构造,当驾驶员126进站加油或驾驶员改变时,可以通过将具有互补连接器的再填充储存器的软管连接至连接器616的远端来补充储存器606中的流体。然后,可以通过反向驱动控制单元608中的泵或者使用再填充系统上的泵将流体从再填充储存器通过连接器614、连接器612、管部分110c和控制单元608泵送到储存器606,而将来自再填充储存器的液体转移到储存器606。

控制单元608中的泵可以反向驱动,例如,当按下发射器508或连接至控制器506的另一个发射器上的按钮时。在一种方法中,无线发射器508被构造为当按下发射器508上的按钮时发送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可以指示控制器506以相反极性向流体控制单元608中的泵发送动力,以便在相反方向上驱动它。

参照图18,现在讨论本专利文件的另一个方面。图示出了套件620,其包括用于与强制通风头饰(例如,强制通风头盔103)一起使用的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和防尘帽622。在本实施方式中,套件元件626、202和622全部一起封装在包装624(例如,盒子624)中,其中盖子625通过活动铰链连接至盒子的主体。盒子624的基部可包括泡沫包装材料628,泡沫包装材料628具有用于接收快速连接件626、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和防尘帽622的切口。

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包括上游联接构件630和下游联接构件632。上游端630和下游联接构件在本文中也分别称为软管侧连接器和头盔或头饰侧连接器632。

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可以是用于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例如,气体和液体)从下游端输送到上游端的双通道快速连接件,它可以是用于将单一流体(例如,气体)从上游端输送到下游端的单通道快速连接件,或者它可以选择性地是单通道或双通道快速连接件。

虽然图示的套件620包括快速连接件626、防尘帽622和快速连接件支架202,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套件620可包括更少或更多的物品。例如,套件可仅包括快速连接件626、快速连接件626和防尘帽622,或者仅包括快速连接件626和快速连接件支架202。此外,在一些方法中,联接构件63可以与头盔103或其他头饰集成为一体,因此该套件可以仅包括软管侧连接器630。

图19示出了连接至强制通风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的输入管的单通道磁性快速连接件626。更具体地,头盔侧连接器632连接至头盔接口104的输入管,并且软管侧连接器连接至管114的远端。管114的近端可以连接至第一流体源120,例如清洁空气鼓风机602。

利用这种构造,可以向使用者126提供清洁空气以供呼吸,但是,如上面关于磁性快速连接件106的凸形性联接构件130和凹形联接构件158所讨论的那样,上游连接器630和下游连接器632可以容易且安全地断开。

尽管图19示出了磁性快速连接件626与头盔接口104位于强制通风头盔103侧面的强制通风头盔103一起使用,但是快速连接件626也可以与头盔接口104位于其他位置的强制通风头盔一起使用。例如,磁性快速连接件626也可以与图3b所示的头盔103一起使用。此外,磁性快速连接件626也可以与其他强制通风头饰一起使用。图50和图51中示出了可以使用磁性快速连接件626的其他类型的强制通风头饰的两个非限制性例子。

图50示出了与另一种类型的强制通风头饰(即,强制通风焊接用头盔902)一起使用的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在图50中,头饰侧连接器632连接至风挡头盔接口906的输入管,并且软管侧连接器连接至管114的远端。管114的近端连接至便携式呼吸器风机(例如,呼吸器风机904)并与之流体连通。呼吸器风机904通过软管114、快速连接件626和风挡接口908将经过过滤的空气提供到使用者面部周围的风挡906的内部空间。呼吸器风机904的尺寸优选设计成佩戴在使用者126的腰部。另外的风机904可包括用于附接于使用者126的腰带的带子或装置。

图51示出了与另一种类型的强制通风头饰(即,强制通风呼吸面罩906)一起使用的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在图51中,头饰侧连接器632连接至接口104的输入管,并且软管侧连接器连接至管114的远端。管114的近端连接至便携式呼吸器风机904并与其流体连通,便携式呼吸器风机904通过软管114、快速连接件626和头盔接口104将经过过滤的空气提供到头盔902的内部。

现在结合图23至图37描述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及其相应的连接器630和632。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及其相应的连接器630、632与磁性快速连接件106及其相应的连接器130、158共享许多相同的特征。因此,类似的特征已经用共同的附图标记标记,使得不需要再次描述这些特征。

与磁性快速连接件106不同,快速连接件626是单通道的仅用于气体的快速连接件。因此,在头盔侧连接器632中不包括内部构件148,并且在软管侧连接器630中不包括内部构件180。结果,没有“凸形”连接器或“凹形”连接器。尽管如此,如前面就快速连接件106的连接器130、152所述,当使配合端134、162彼此接近时,连接器630、632之间的磁吸引力将使连接器自动对准,从而就像快速连接件106一样允许单手不可视地操作快速连接件626。

此外,由于省略了内部构件148和180,因此磁性快速连接件630仅具有延伸穿过它的第一流体连通通道167。第一连通通道167包括在头盔侧连接器中的连通路径136和在软管侧连接器中的流体连通路径166。

尽管图示的联接构件632、630不包括相应的内部构件148、180,但是联接构件分别包括狭槽152、184,使得如果需要双通道磁性快速连接件626,则可以通过将内部构件148、180的翅片150、182安置在它们相应的狭槽中而将内部构件148、180添加到连接器632、630。以这种方式,快速连接件626可以简单地通过在制造过程中是包括还是省略内部构件150、182而构造为单通道或双通道快速连接件。

与联接构件158一样,联接构件630包括设置在联接构件630的配合端162处的帽174。o形环178优选设置在在帽174中设置的环形凹槽650中。在图28和图49中最佳看出,环形凹槽优选为c形,使得帽174的配合面处的开口比o形环178的直径窄。如果环形圈650的形状为矩形,即使最初用粘合剂固定在通道650中,o形环178也会随时间而掉落。另一方面,如果环形通道650如所描述的那样是c形的,则即使在与联接构件632和/或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反复附接和拆卸之后,o形环178也可以安全地固定在通道内。

c形的环形凹槽不能加工、铸造或注塑成由整体件制成的环形帽174。然而,如果环形帽174是3d打印的,那么即使帽174由整体件制成,也可以直接在帽174中形成c形凹槽650。另一方面,在图28和图47至图49中最佳看出,如果帽174如图所示由两个同心环652、654制成,则可以通过注射成型、铸造或机械加工容易地形成c形凹槽640。

如凸形联接构件130一样,下游联接构件632包括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可以采用“c形夹具”的形式,并且可以可移除地连接至联接构件632,例如,通过使用螺钉或其他紧固装置。以这种方式,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允许凸形联接构件632固定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或诸如焊接用头盔902的其他头饰的输入端。类似地,它允许联接构件632固定到风挡接口908的输入端。例如,使用者可以移除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并将头盔接口104的管(例如输入管)定位在联接构件632的主体内。然后使用者将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重新连接至联接构件632,从而将联接构件632固定到头盔103的头盔接口104或其他头饰上。本文明确预期了用于将联接构件632固定至头盔103的其他合适的机构和紧固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调节的夹紧构件通过螺钉633附接于联接构件632,螺钉633拧入螺纹插入件635中,螺纹插入件635共同模制到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36中。

可调节的夹紧构件136可包括定位在夹紧构件136的内表面上的摩擦垫640。摩擦垫640的尺寸被设计成使得当夹紧构件136附接于联接构件630时,摩擦垫640与输入管的附接有联接构件630的表面接合并受到它的压缩,从而增大将联接构件630固定到强制通风头饰的输入管(例如头盔接口104)的摩擦力。

上游联接构件630的第一端160可通过将其拧到由螺旋管114形成的螺纹637上而固定到软管114。这可以通过在上游联接构件630的第一端160的主体内提供匹配螺纹638以与软管114上的螺纹637接合来实现。本文明确地预期了用于将联接构件630固定到软管114的其他合适的机构和紧固装置,包括使用就联接构件158所述的可调节的夹紧部分164。

在图28和图30至图31中看出,联接构件630的管状主体631限定凹部633,凹部633的尺寸被设计成在其中接收环形的第二磁性材料170和环形帽174。第二磁性材料170和环形帽174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到管状主体631,例如包括粘合剂。环形凹槽635可以设置在抵接架637中,以便于环形的第二磁性材料170与管状主体631的结合。类似地,环形凹槽639可以设置在环形帽174的后侧,以便于环形帽174与环形的第二磁性材料170和管状主体631的粘合结合。

在图28和图34至图35中最佳看出,联接构件632的管状主体641限定凹部643,凹部643的尺寸被设计成在其中接收环形的第一磁性材料142。第一磁性材料142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到管状主体641,例如包括粘合剂。环形凹槽645可以设置在抵接架647中,以便于环形的第一磁性材料142与管状主体641的配合端的结合。

现在结合图20、图21、图38、图43-至图46描述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的操作。图20示出了附接于车辆128(例如,赛车或奖杯卡车)的车顶的套件620的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图21示出了附接于车辆128的车顶的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其中快速连接件626的软管侧连接器630的下游端可移除地连接至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的面部。如前所述,连接器630的上游端连接至管114的远端,并且管114的近端与第一流体源120(例如,清洁空气鼓风机602)流体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使用者126可在离开车辆时将软管侧连接器630从头盔侧连接器632上拆下并将其放置在快速连接件支架202上以便于存放以备将来使用。这可以最小化对设备的损坏,并且通过确保管114和连接器630在驾驶员改变期间保持避开并且确保新驾驶员/使用者126可以容易地获得来加快潜在的驾驶员改变。此外,一旦坐在车辆128的驾驶室内,驾驶员或使用者126可以容易地定位管114和连接器630,从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移除连接器,并且用单手将连接器630附接至头盔侧连接器632。

如图38和图43至图46所示,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包括基端660,基端660具有从其延伸的基座部分662。基座部分662包括环形通道,环形的第一磁性材料142例如通过粘合剂固定在该环形通道中。优选地,基座部分662的尺寸被设计成与联接构件662的配合端的外径的尺寸匹配。此外,环形的第一磁性材料142具有与用于联接构件630的第一磁性材料142相同的尺寸和磁性。以这种方式,当使联接构件630到达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的配合端664附近时,联接构件630将自动地与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的配合端664对准并且与其配合。

快速连接件支架202的后侧668优选包括粘合垫670。粘合垫670优选是双面粘合垫。当在套件620中运输时,粘合垫670的向外的一侧可以在其上包括保护涂层。使用者126可以移除保护涂层,然后将快速连接件支架202固定到车辆128的顶部。替代地或另外地,螺纹插入件672可以共同模制到基部660中,使得插入件的口部暴露在基部660的后侧668上,如图38和图46中最佳看出。孔674可以设置在粘合垫670中,使得螺栓可以穿过粘合垫670延伸到螺纹插入件672中。螺纹插入件672提供了将快速连接件支架202连接至车辆128的顶部的附加或替代装置。

图22示出了与磁性快速连接件626的头饰侧连接器632一起使用的套件620的防尘帽622,其又附接于强制通风头盔的输入管。

防尘帽622的后侧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联接构件632的配合端134。而且,其尺寸优选使得防尘帽的一部分在联接构件632的侧面上延伸,以保护其配合端134免受不希望的灰尘和碎屑的影响。在图39和图42中最佳可见,圆形磁带680固定到防尘帽622的后侧的大致平坦部分682上。磁带680可以用合适的粘合剂固定到防尘帽622的后侧的大致平坦部分682。

利用上述结构,通过使防尘帽622的后侧接近联接构件632的配合端134,可以将防尘帽622磁性地固定到联接构件632。

除了下面的权利要求部分中阐述的权利要求之外,以下权利要求提供了可以关于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呈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另外的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例子。

1.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系统的磁性快速连接件,该磁性快速连接件包括: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配合端的凸形联接构件,凸形联接构件具有内壁,该内壁限定在凸形连接器内延伸的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凸形联接构件还包括:

设置在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的第一内部构件,第一内部构件限定在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延伸的第一内部连通路径,以及

靠近第二配合端设置的第一磁性材料;以及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配合端的凹形联接构件,凹形联接构件具有内壁,该内壁限定在凹形联接构件内延伸的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凹形联接构件还包括:

设置在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的第二内部构件,第二内部构件限定在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延伸的第二内部连通路径,以及

靠近第二配合端设置的第二磁性材料;

其中,在联接构造中,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通过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之间的吸引力可拆卸地保持在一起,使得第一外部连通路径和第二外部连通路径保持流体连通,并且第一内部连通路径和第二内部连通路径保持流体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一内部连通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在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同轴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内部连通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在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内同轴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一内部构件包括锥形突起,并且其中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内部构件包括适于接收锥形突起的锥形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内部构件包括设置在锥形突起周围的内部o形环,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内部o形环在锥形突起与第二内部构件的锥形凹部之间形成不透液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凹形联接构件还包括外部o形环,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中,外部o形环在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外部o形环安置在形成于磁性凹形联接构件的配合表面中的环形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环形凹槽是c形的,使得环形凹槽的开口比o形环的直径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凹形联接构件还包括靠近第二磁性材料设置的磁体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磁体帽包括环形凹槽,用于安放o形环以在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在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时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和第一内部流体连通路径与第一磁性材料同轴地延伸,并且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和第二内部流体连通路径与第二磁性材料同轴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磁性材料是环形的并且围绕第一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延伸,并且其中第二磁性材料是环形的并且围绕第二外部流体连通路径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永磁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从铁磁材料和亚铁磁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使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48盎司-力且小于128盎司-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使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64盎司-力且小于96盎司-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使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分离所需的凸形联接构件与凹形联接构件之间的轴向拉力大于72盎司-力且小于88盎司-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凸形联接构件还包括设置在凸形联接构件的第二配合端的第一轴环,并且凹形联接构件还包括设置在凹形联接构件的第二配合端的第二轴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磁性材料设置在第一轴环内,第二磁性材料设置在第二轴环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轴环和第二轴环中的至少一个限定环形通道,环形通道朝向另一个联接构件的配合表面敞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磁性材料设置在由第一轴环限定的环形通道内,第二磁性材料设置在由第二轴环限定的环形通道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轴环限定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联接在一起时凸形联接构件的与凹形联接构件抵接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第二轴环限定当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联接在一起时凹形联接构件的与凸形联接构件抵接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可移除地固定到凸形联接构件和凹形联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的夹紧部分,夹紧部分适于将流体导管固定到至少一个联接构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内部构件和第二内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适于将软管固定到至少一个内部构件的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第一内部构件和第二内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适于将软管固定到至少一个内部构件的凹形连接器。

26.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系统的磁性快速连接件,磁性快速连接件包括:

使用侧联接构件,其具有第一配合端和靠近第一配合端设置的第一磁性材料,使用侧联接构件具有内壁,该内壁限定在使用侧联接构件内延伸的第一流体连通路径;以及

输送侧联接构件,其具有第二配合端和靠近第二配合端设置的第二磁性材料,输送侧联接构件具有内壁,该内壁限定在输送侧联接构件内延伸的第二流体连通路径

其中,在联接构造中,使用侧联接构件和输送侧联接构件通过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之间的吸引力可拆卸地保持在一起,使得第一连通路径和第二连通路径保持流体连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在联接构造中,使用侧联接构件和输送侧联接构件提供实质上气密的连通路径,以通过磁性快速连接件传送气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传送的气体包括空气。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还包括:

可移除的第一内部构件,其适于选择性地接合使用侧联接构件的内壁,以将可移除的第一内部构件固定在使用侧联接构件的第一流体连通路径内,可移除的第一内部构件限定了当固定在第一流体连通路径内时在第一流体连通路径内延伸的第一内部连通路径;以及

可移除的第二内部构件,其适于选择性地接合输送侧联接构件的内壁,以将可移除的第二内部构件固定在输送侧联接构件的第二流体连通路径内,可移除的第二内部构件限定了当固定在第二流体连通路径内时在第二流体连通路径内延伸的第二内部连通路径;

其中,在联接构造中,使用侧联接构件和输送侧联接构件通过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二磁性材料之间的吸引力可拆卸地保持在一起,使得第一内部连通路径和第二内部连通路径保持流体连通。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在联接构造中,使用侧联接构件和输送侧联接构件提供实质上不透液的连通路径,以通过磁性快速连接件传送液体。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当第一内部构件固定在第一流体连通路径内时,可移除的第一内部构件的第一内部连通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在使用侧联接构件的第一流体连通路径内同轴地延伸。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当第二内部构件固定在第二流体连通路径内时,可移除的第二内部构件的第二内部连通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在输送侧联接构件的第二流体连通路径内同轴地延伸。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可移除的第一内部构件包括锥形突起,并且其中可移除的第二内部构件包括锥形凹部,锥形凹部适于在使用侧联接构件和输送侧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接收锥形突起。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可移除的第二内部构件包括锥形突起,并且其中可移除的第一内部构件包括锥形凹部,锥形凹部适于在使用侧联接构件和输送侧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接收锥形突起。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使用侧联接构件可移除地连接至头饰组件。

3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磁性快速连接件,其中,使用侧联接构件与头饰组件一体形成。

37.一种用于将流体输送系统中的第二流体路径引入的第一流体路径的接合器,该接合器包括:

限定第一流体路径的接合器主体;

第一连接器,其被构造为将第一导管连接至接合器主体,以与第一流体路径的第一端流体连通;

第二连接器,其被构造为将第二导管连接至接合器主体,以与第一流体路径的第二端流体连通;

流体入口导管,其限定第二流体路径,第二流体路径从设置在接合器主体外部的外部端口延伸穿过接合器主体的壁到达设置在第一流体路径内的内部端口,外部端口适于连接至接合器主体外部的第三导管,并且内部端口适于连接至第一流体路径内的第四导管。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

第一连接器包括可调节的第一紧固件;以及

第二连接器包括可调节的第二紧固件。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与接合器主体之间形成实质上气密的密封,以便于空气通过接合器主体。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夹具。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流体入口导管的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适于与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形成实质上不透液的密封,以便于液体通过接合器主体。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流体入口导管的内部端口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流体路径的中心区域。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接合器主体内的第一流体路径同轴地延伸。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流体入口导管的内部端口和外部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倒钩的软管连接器以连接至第三或第四导管。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接收第一或第二导管的螺旋突起的螺旋凹槽。

4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螺纹孔,以接收用于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到接合器主体的紧固件。

47.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流体入口导管的外部端口在平行于接合器主体的纵向方向的实质纵向方向上延伸。

4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接合器,其还包括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从接合器主体的内表面延伸到流体入口导管的内部端口,以将内部端口支撑到位。

49.一种套件,该套件包括:

磁性快速连接件的软管侧联接构件,该软管侧联接构件具有从上游联接构件的第一端延伸到配合端的第一流体连通路径,配合端被构造为与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对应的头饰侧联接构件磁性接合,软管侧联接构件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至空气输送软管;以及

防尘帽或磁性快速连接件支架或两者。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套件,其还包括磁性快速连接件的头饰侧联接构件,该头饰侧联接构件包括从头饰侧联接构件的第一端延伸到配合端的第二流体连通路径,配合端被构造为选择性地与软管侧联接构件和防尘帽磁性接合,并且头饰侧联接构件的第一端适于与头饰接口的输入管接合;并且其中当联接构件处于联接构造时,第一流体连通路径和第二流体连通路径流体连通。

虽然以上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所有可能形式。相反,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词语而不是限制性词语,并且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另外,可以组合各种实现实施方式的特征以形成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