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5528发布日期:2018-11-02 22:3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楼逃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城市人口逐年增多,为在面积一定的城市里给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住房,城市规划采用的方法是建设较以往更高的楼层以提供给更多的人口居住,但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楼层较高并且在火灾发生时电梯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时常遇到在高层受困的人员无法及时逃离,并且如今也没有有效的高楼逃生或救援装置,因此在消防未能及时到达或未能进行及时营救时可能会产生人员伤亡,因此,设计一种在火灾发生时,不需要消防救援就可自己迅速从高层下降到楼底的装置,以较小伤亡的一种高层救生设备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救生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救生设备,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安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蓄电池,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靠近所述蓄电池一侧内壁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上侧且位于所述驱动腔内设置有主动驱动齿轮,所述主动驱动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轮轴,所述第一主动轮轴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上,所述第一主动轮轴下端于所述驱动腔的下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主动轮轴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的上侧内壁上,所述升降腔内设置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导线轮下侧的所述升降腔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腔相连通的通线孔,位于所述导线轮靠近所述蓄电池一侧的所述升降腔内设置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从动轮轴,所述第一从动轮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腔的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一从动轮轴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升降腔的上侧内壁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的上侧内壁上,位于所述驱动腔内的所述第一从动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驱动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从动驱动齿轮,所述升降腔靠近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转速检测装置,所述卷线轮上卷绕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外一端绕设过所述导线轮后延伸出所述通线孔外,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与所述支撑块上侧端面之间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导线固定块,延伸出所述通线孔的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线固定块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块上端面的中部位置的减速电机固定块,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块内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升降块内设置有减速腔,所述减速电机下端动力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减速腔内的减速丝杠,所述减速丝杠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减速腔的下侧内壁上,所述减速丝杠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减速螺纹块,所述减速螺纹块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减速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柱延伸通过所述升降槽且与所述升降槽的上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减速腔一侧的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第一减速块,所述第一减速块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升降槽内左右滑动的第一回位块,所述第一回位块靠近所述减速腔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槽靠近所述减速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减速块靠近所述升降柱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塑胶片,所述减速腔与所述升降槽之间设置有连通所述减速腔与所述升降槽的减速滑槽,所述减速滑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减速块靠近所述减速腔的一侧端面上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靠近所述减速腔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推杆远离所述减速螺纹块的一端上,所述升降槽远离所述减速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槽相连通的减速块槽,所述减速块槽内设置有第二减速块,所述第二减速块靠近所述升降柱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速塑胶片,所述第二减速块前后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回位块,所述第二减速块的前后两侧内壁内分别固定设置有减速液压缸,所述减速液压缸与所述第二回位块远离所述减速腔的一侧端面之间配合连接有减速液压内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块的下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上位缓冲块,所述上位缓冲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位缓冲塑胶垫片,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上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位缓冲块相配合的下位缓冲块,所述上位缓冲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位缓冲塑胶垫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左侧的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左侧的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固定块上侧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左侧的所述导线固定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行程开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块下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距离检测装置,所述固定块上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距离检测装置位置相对的第二距离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块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的上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所转化的电能储存于所述蓄电池内并在发生火灾停电现象时提供本装置的电能消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柱,所述第一装置主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柱固定于使用者所在楼层的地面楼板上,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柱,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柱固定于使用者所在楼层的下一楼层的地面楼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高楼逃生时,受困人员站立到站立板上,此时升降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一主动轮轴带动主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驱动齿轮与从动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配合连接带动第一从动轮轴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松开绕设的导线,此时导线绕过导线轮不断被释放出通线孔外,进而带动升降块在升降柱上缓慢下降,进而带动受困人员下降到下一楼层,在此过程中,转速检测装置时刻检测卷线轮的转速,当卷线轮的转速过大时,升降块的下降速度过快,为预防在超速下降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此时转速检测装置控制减速电机启动,进而通过减速丝杠带动减速螺纹块在减速腔内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推杆绕着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的连接铰链转动,进而向升降柱推动第二推杆,进而带动第一减速块克服回位弹簧的弹性拉力作用朝向升降柱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一减速块端面上的第一减速塑胶片抵住升降柱的侧面,同时减速液压缸启动,进而通过减速液压内柱带动第二回位块朝向升降柱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减速块朝向升降柱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二减速块端面上的第二减速塑胶片抵接住升降柱的侧面上,此时通过第一减速块与第二减速块跟升降柱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减缓升降块的下降速度,在此过程中,当升降块下降至第二行程开关高度时,升降电机减小转速进而减小升降块下降中的下降缓冲,同时可通过上位缓冲块与上位缓冲块减小升降块下降到底面时与固定块之间的缓冲力,此时受困人员可进行下一楼层的逃生,同时,当第一距离检测装置与第二距离检测装置之间的检测距离小于一定数值时,升降电机反转,进而带动卷线轮反转收回导线,进而带动升降块上升至初始状态以备下一逃生人员使用,在此过程中,当第三行程开关检测到第一行程开关高度时,升降电机逐渐减小转速进而减小升降块与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相抵接时的缓冲,此时逃生人员借助下一楼层的逃生装置可逐渐下降到底层,且通过本装置可加速逃生人员逃生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救生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升降块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救生设备,包括第一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安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蓄电池13,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升降腔38,所述升降腔38靠近所述蓄电池13一侧内壁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驱动腔31,所述驱动腔31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34,所述升降电机34上侧且位于所述驱动腔31内设置有主动驱动齿轮32,所述主动驱动齿轮32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轮轴35,所述第一主动轮轴35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34上,所述第一主动轮轴35下端于所述驱动腔31的下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3,所述第一主动轮轴35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31的上侧内壁上,所述升降腔38内设置有导线轮39,所述导线轮39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腔38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导线轮39下侧的所述升降腔38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腔38相连通的通线孔41,位于所述导线轮39靠近所述蓄电池13一侧的所述升降腔38内设置有卷线轮44,所述卷线轮44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一从动轮轴37,所述第一从动轮轴37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腔38的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一从动轮轴37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升降腔28的上侧内壁并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31的上侧内壁上,位于所述驱动腔31内的所述第一从动轮轴37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驱动齿轮32啮合配合连接的从动驱动齿轮36,所述升降腔38靠近所述蓄电池1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转速检测装置45,所述卷线轮44上卷绕有导线42,所述导线42的另外一端绕设过所述导线轮39后延伸出所述通线孔41外,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下侧设置有支撑块26,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下端面与所述支撑块26上侧端面之间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升降柱21,所述升降柱21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块53,所述升降块53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且固定设置有导线固定块52,延伸出所述通线孔41的所述导线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线固定块52上。

有益地,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块53上端面的中部位置的减速电机固定块69,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块69内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68,所述升降块53内设置有减速腔64,所述减速电机68下端动力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减速腔64内的减速丝杠66,所述减速丝杠66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减速腔64的下侧内壁上,所述减速丝杠66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丝杠66螺纹配合连接的减速螺纹块67,所述减速螺纹块67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推杆65,所述减速腔64左右两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升降槽58,所述升降柱21延伸通过所述升降槽48且与所述升降槽58的上下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升降柱21靠近所述减速腔64一侧的所述升降槽58内设置有第一减速块59,所述第一减速块59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升降槽58内左右滑动的第一回位块73,所述第一回位块73靠近所述减速腔64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72,所述回位弹簧72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槽58靠近所述减速腔64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减速块59靠近所述升降柱21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塑胶片83,所述减速腔64与所述升降槽58之间设置有连通所述减速腔64与所述升降槽58的减速滑槽61,所述减速滑槽6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减速块59靠近所述减速腔64的一侧端面上的第二推杆62,所述第二推杆62靠近所述减速腔64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推杆65远离所述减速螺纹块67的一端上,所述升降槽58远离所述减速腔58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槽58相连通的减速块槽77,所述减速块槽77内设置有第二减速块78,所述第二减速块78靠近所述升降柱21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速塑胶片79,所述第二减速块78前后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回位块74,所述第二减速块78的前后两侧内壁内分别固定设置有减速液压缸76,所述减速液压缸76与所述第二回位块74远离所述减速腔64的一侧端面之间配合连接有减速液压内柱75。

有益地,所述升降块53的下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上位缓冲块56,所述上位缓冲块56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位缓冲塑胶垫片57,位于所述支撑块26的上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位缓冲块56相配合的下位缓冲块24,所述上位缓冲块24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上位缓冲塑胶垫片23。

有益地,左侧的所述升降柱21靠近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下侧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43,左侧的所述升降柱21靠近所述固定块26上侧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22,左侧的所述导线固定块52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行程开关51。

有益地,所述升降块53下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距离检测装置63,所述固定块26上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距离检测装置63位置相对的第二距离检测装置27。

有益地,所述升降块53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站立板81,所述站立板81的上侧端面的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82,所述太阳能发电板82与所述蓄电池13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82所转化的电能储存于所述蓄电池13内并在发生火灾停电现象时提供本装置的电能消耗。

有益地,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柱12,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通过所述第一连柱12固定于使用者所在楼层的地面楼板上,所述固定块26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柱25,所述固定块26通过所述第二连柱固定于使用者所在楼层的下一楼层的地面楼板上。

初始状态时,导线42最大限度卷绕于卷线轮44上,此时升降块53的上端面与第一装置主体11的下侧端面处于相抵接的状态,同时,减速螺纹块67的上端面与减速腔64的上侧内壁相抵接,此时第二推杆62与减速腔64的内侧壁相齐平,此时第一减速块59靠近减速腔64的一侧端面与升降槽58靠近减速腔64的一侧内壁相抵接,此时减速液压内柱75最大限度缩回减速液压缸76内,此时第二回位块74远离减速腔64的一侧端面与升降槽58远离减速腔64的一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二减速块78最大限度缩回减速块槽77内,在本装置未使用的状态下太阳能发电板82持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13内以备在发生火灾地震等情况断电时提供给本装置的自身电能消耗使用。

通过本装置进行高楼逃生时,受困人员站立到站立板81上,此时升降电机34启动,进而通过第一主动轮轴35带动主动驱动齿轮32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驱动齿轮32与从动驱动齿轮36之间的啮合配合连接带动第一从动轮轴37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44松开绕设的导线42,此时导线42绕过导线轮39不断被释放出通线孔41外,进而带动升降块53在升降柱21上缓慢下降,进而带动受困人员下降到下一楼层,在此过程中,转速检测装置45时刻检测卷线轮44的转速,当卷线轮44的转速过大时,升降块53的下降速度过快,为预防在超速下降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此时转速检测装置45控制减速电机68启动,进而通过减速丝杠66带动减速螺纹块67在减速腔64内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推杆65绕着第一推杆65与第二推杆62的连接铰链转动,进而向升降柱21推动第二推杆62,进而带动第一减速块59克服回位弹簧72的弹性拉力作用朝向升降柱21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一减速块59端面上的第一减速塑胶片83抵住升降柱21的侧面,同时减速液压缸76启动,进而通过减速液压内柱75带动第二回位块74朝向升降柱21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减速块78朝向升降柱21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二减速块78端面上的第二减速塑胶片79抵接住升降柱21的侧面上,此时通过第一减速块59与第二减速块78跟升降柱2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减缓升降块53的下降速度,在此过程中,当升降块53下降至第二行程开关22高度时,升降电机34减小转速进而减小升降块53下降中的下降缓冲,同时可通过上位缓冲块56与上位缓冲块24减小升降块53下降到底面时与固定块26之间的缓冲力,此时受困人员可进行下一楼层的逃生,同时,当第一距离检测装置63与第二距离检测装置27之间的检测距离小于一定数值时,升降电机34反转,进而带动卷线轮44反转收回导线42,进而带动升降块53上升至初始状态以备下一逃生人员使用,在此过程中,当第三行程开关51检测到第一行程开关43高度时,升降电机34逐渐减小转速进而减小升降块53与第一装置主体11下端面相抵接时的缓冲,此时逃生人员借助下一楼层的逃生装置可逐渐下降到底层,且通过本装置可加速逃生人员逃生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高楼逃生时,受困人员站立到站立板上,此时升降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一主动轮轴带动主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驱动齿轮与从动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配合连接带动第一从动轮轴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松开绕设的导线,此时导线绕过导线轮不断被释放出通线孔外,进而带动升降块在升降柱上缓慢下降,进而带动受困人员下降到下一楼层,在此过程中,转速检测装置时刻检测卷线轮的转速,当卷线轮的转速过大时,升降块的下降速度过快,为预防在超速下降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此时转速检测装置控制减速电机启动,进而通过减速丝杠带动减速螺纹块在减速腔内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推杆绕着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的连接铰链转动,进而向升降柱推动第二推杆,进而带动第一减速块克服回位弹簧的弹性拉力作用朝向升降柱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一减速块端面上的第一减速塑胶片抵住升降柱的侧面,同时减速液压缸启动,进而通过减速液压内柱带动第二回位块朝向升降柱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减速块朝向升降柱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二减速块端面上的第二减速塑胶片抵接住升降柱的侧面上,此时通过第一减速块与第二减速块跟升降柱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减缓升降块的下降速度,在此过程中,当升降块下降至第二行程开关高度时,升降电机减小转速进而减小升降块下降中的下降缓冲,同时可通过上位缓冲块与上位缓冲块减小升降块下降到底面时与固定块之间的缓冲力,此时受困人员可进行下一楼层的逃生,同时,当第一距离检测装置与第二距离检测装置之间的检测距离小于一定数值时,升降电机反转,进而带动卷线轮反转收回导线,进而带动升降块上升至初始状态以备下一逃生人员使用,在此过程中,当第三行程开关检测到第一行程开关高度时,升降电机逐渐减小转速进而减小升降块与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相抵接时的缓冲,此时逃生人员借助下一楼层的逃生装置可逐渐下降到底层,且通过本装置可加速逃生人员逃生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