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及其逃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3455发布日期:2019-01-05 10:5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及其逃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安全逃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及其逃生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大城市楼层高耸林立,一但遇突发灾难,如火灾地震等,情况发生时,经常由于没有合适的楼层逃生工具,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应急需要,现有的高楼逃生的缓降器已经产生了,但这种逃生工具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现有的缓降器均为单体的,日常储放在室内,应急使用时,要先将缓降器前端的钩挂到牢固固定的物件上,才能使用,但急难之时,要及时选择合适的物件固定缓降器,却非易事,若需多数人员同时逃生,更会造成人为的争抢缓降器,或争抢可挂的物件,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可固定缓降器上钩的物件,逃生器不能使用,而丧失逃生的机会。

此外,这种单体的逃生器,若日常便固定悬挂在居室里很不雅观,同时因人的一生中也许不曾有一次经历灾难发生,长久的悬挂在居室里令人心情不安,徒生厌烦,所以单体缓降器不适合高层楼房居住、工作的人们作为群体防患于未然的必备理想工具。而现有的逃生器的降落过程中,无法保证人体处于竖直状态,易产生倾斜角度,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及其逃生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包括:

底座,其周围包裹有充气垫;

固定架,通过压缩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跨栏,铰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固定架相对而置;所述跨栏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护栏,一端通过活动板卡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滑槽内,另一端通过卡接组件连接于所述跨栏的顶端;所述护栏形成了人体保护区;

折叠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固定架、跨栏和护栏的延展和闭合;

加护框,通过旋转组件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护栏之间,所述加护框的周围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固定架的后侧面设置有降落伞包;所述充气囊经充气后将人体包裹在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三角支座和限位框,所述三角支座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三角支座为中空结构;

所述限位框的一侧铰接于所述三角支座上,另一侧与所述跨栏相抵;所述限位框为中空结构;所述限位框靠近三角支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铰接在所述压缩座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座包括若干个压缩杆,所述压缩杆包括套杆和活动杆,所述套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杆的底部插在所述套杆内,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外露于所述套杆的活动杆上套接有若干个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侧壁上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橡胶垫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u”型凹槽相同的通气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对称固定在护栏上的固定件和固定在所述跨栏上的限位杆,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下端扩口,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护栏相对的壁面设有定位凸起;

所述限位杆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向限位部,当限位杆卡接在所述定位槽内时,所述导向限位部位于两固定件之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护框的内部框架均通过旋转组件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件和连接杆,所述旋转件通过插件旋转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旋转件一体成型;所述插件包括调节杆和旋转杆,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旋转件内,且所述调节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杆设置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的侧壁相抵,所述旋转杆可伸缩,所述调节杆的转动带动所述旋转杆转动,所述旋转杆拨动所述调节块转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上铰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同时铰接于所述底座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跨栏的高度小于所述护栏的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安全带,用于将人体安全限制在所述人体保护区内;所述人体保护区内设有头盔,用于保护头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框中对称穿插有两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位于限位框的内部,并铰接于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外,且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架靠近支撑脚的一端上包裹有气垫。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二气缸推使限位框的另一侧向底座靠近,位于限位框内部的支架被抬起,位于限位框内部的支架被同时下压与张开;

步骤二:跨栏在限位框的作用下外移,护栏在跨栏的带动下慢慢位于水平位置,形成人体保护区;

步骤三:逃生人员跨过跨栏进入人体保护区;

步骤四:将加护框拉伸形成框架,并绑系安全带、戴上头盔,将充气囊经充气,人体被包裹在内;

步骤五:在逃生装置降落时,打开降落伞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逃生装置形成了人体保护区,并设有安全带盒头盔用于保护人体的同时还保证了人体处于竖直状态,不发生倾斜;加护框周边的充气囊在重启后,能够将人体包裹,进一步对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楼应急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各标注为:1底座,2充气垫,3固定架,4压缩座,5跨栏,6第一气缸,7护栏,8活动板,9卡接组件,10人体保护区,11加护框,12降落伞包,13旋转组件,14三角支座,15限位框,16第二气缸,17压缩杆,18套杆,19活动杆,20限位凸台,21限位凸起,22橡胶垫,23第三气缸,24支架,25第四气缸,26支撑脚,1827安全带,221“u”型凹槽,222通气孔,901固定件,902限位杆,903定位槽,904定位凸起,905导向限位部,1301固定座,1302旋转件,1303连接杆,1304调节杆,1305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架3、跨栏5、护栏7、折叠组件和加护框11。底座1的周围包裹有充气垫2,在落地时起到缓冲的作用。跨栏5的高度小于护栏7的高度的二分之一,便于人体跨入。固定架3上设置有安全带27,用于将人体安全限制在人体保护区内;人体保护区内设有头盔(在图中未体现出来),用于保护头部。

固定架3通过压缩座4固定在底座1上,压缩座4是为了落地时对固定架3起到缓减震的作用,起到保护固定架3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座4包括若干个压缩杆17,如图2至3所示,压缩17杆包括套杆18和活动杆19,套杆18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套杆18的顶部的内表面设有限位凸台20;活动杆19的底部插在套杆18内,并设置有限位凸起21,活动杆19的顶部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外露于套杆18的活动杆19上套接有若干个橡胶垫22,橡胶垫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u”型凹槽221,橡胶垫22外侧壁上设置有与“u”型凹槽221相同的通气孔222。其中限位凸台20和限位凸起21相互限制和制约,为了防止活动杆19脱离套杆18,并保证了压缩杆18的稳定性。

跨栏5铰接在底座1上,且与固定架3相对而置;跨栏5的顶端铰接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固定在固定架3上;第一气缸6能够带动跨栏5在底座1上摆动,以便于调整跨栏5的倾斜度。

护栏7一端通过活动板8卡接于固定架上3的滑槽内,另一端通过卡接组件9连接于跨栏5的顶端;护栏7形成了人体保护区10;活动板8上铰接有第三气缸23,第三气缸23同时铰接于底座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卡接组件9包括对称固定在护栏7上的固定件901和固定在跨栏5上的限位杆902,固定件901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定位槽903,定位槽903的下端扩口,定位槽903与护栏7相对的壁面设有定位凸起904;限位杆902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向限位部905,当限位杆902卡接在定位槽903内时,导向限位部905位于两固定件之间。

折叠组件用于控制固定架3、跨栏5和护栏7的延展和闭合。折叠组件包括三角支座14和限位框15,三角支座14设置在底座1上,三角支座14为中空结构;限位框16的一侧铰接于三角支座14上,另一侧与跨栏5相抵;限位框15为中空结构;限位框15靠近三角支座14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气缸16,第二气缸16铰接在压缩座4上。限位框15中对称穿插有两支架24,支架24一端位于限位框15的内部,并铰接于第四气缸25,第四气缸25铰接在底座1上;支架24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外,且设置有支撑脚26;支架24靠近支撑脚26的一端上包裹有气垫(图中未体现出来)。第二气缸16推使限位框15的另一侧向底座1靠近,位于限位框15内部的支架24被抬起,位于限位框15内部的支架24被同时下压与张开;跨栏5在限位框15的作用下外移,护栏7在跨栏5的带动下慢慢位于水平位置,形成人体保护区10。便于人体进入保护区10。

加护框11通过旋转组件13在固定架3与护栏7之间,加护框11的周围设置有充气囊(图中未体现出来);固定架3的后侧面设置有降落伞包12;充气囊经充气后将人体包裹在内。加护框11的内部框架均通过旋转组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座1301、旋转件1302和连接杆1303,旋转件1302通过插件旋转安装在固定座1301上,连接杆1303与旋转件1302一体成型;插件包括调节杆1304和旋转杆1305,调节杆1304穿设于旋转件1302内,且调节杆1304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1上,旋转杆1305设置于调节杆1304上,旋转杆1305的一端与调节块的侧壁相抵,旋转杆可伸缩,调节杆的转动带动旋转杆转动,旋转杆拨动调节块转动。该旋转组件既起到旋转的作用,又能随时定位,故而保证了加护框的牢固性。

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及第四气缸的极限位置设置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电接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口;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电磁阀的控制端连接。

底座、固定架、跨栏、护栏、折叠组件和加护框以及充气垫和充气囊均为防火材质。

该逃生装置的逃生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二气缸推使限位框的另一侧向底座靠近,位于限位框内部的支架被抬起,位于限位框内部的支架被同时下压与张开;

步骤二:跨栏在限位框的作用下外移,护栏在跨栏的带动下慢慢位于水平位置,形成人体保护区;

步骤三:逃生人员跨过跨栏进入人体保护区;

步骤四:将加护框拉伸形成框架,并绑系安全带、戴上头盔,将充气囊经充气,人体被包裹在内;

步骤五:在逃生装置降落时,打开降落伞包。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