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发热线圈及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035发布日期:2019-01-04 23:4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灭火器发热线圈及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火器的辅助启动件。



背景技术:

灭火器的瓶口设置有启动部件,当环境温度达到启动设定温度时,感温玻璃球膨胀破碎,灭火器自动启动工作。但某些情况下,火情产生并已被监测到,但环境温度尚未达到灭火器启动的设定温度,需要让感温玻璃球提早膨胀破碎,灭火器才能启动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灭火器发热线圈,作为灭火器启动部件的辅助机构。当环境温度达到启动设定温度时,感温玻璃球能膨胀破碎而自然启动;当环境温度尚未达到灭火器启动的设定温度时,通过向发热线圈通电,能迫使感温玻璃球膨胀破碎而提前启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灭火器发热线圈,包括接线端子、电线和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两端接电线,并与接线端子相连构成导电回路,在所述电热丝外粘接有塑料线夹,所述电热丝与电线的连接位置外套黄腊管,电流保险丝并联在发热线圈的接线端子上,且电流保险丝的电阻小于电热丝的电阻。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黄腊管内壁与电线之间留有间隙,黄腊管靠近电热丝的一侧设置有热缩管,从而将黄腊管固定。黄腊管用于保护电热丝与电线的焊点,黄腊管内壁与电线之间留有间隙并通过热缩管固定,既能保证可靠保护焊点,又能确保黄腊管的稳固性。

进一步,所述电热丝弯折成开口环,两电线平行设置,且两电线的距离小于开口环的半径。优化灭火器发热线圈的外形,使电热丝的弯型正好与灭火器启动部件的感温玻璃球的轮廓匹配,电热丝两端的电线相对电热丝呈收口状,方便整体套装在感温玻璃球上后更加稳固。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灭火器,包含上述的灭火器发热线圈,所述灭火器发热线圈的电热丝套在灭火器启动部件的感温玻璃球上,并通过扎带将电热丝的两端箍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塑料线夹、黄腊管和热缩管的设置是为了整个发热线圈的支撑、固定和保护。通过向发热线圈的接线端子通电,电热丝会产生热量,当通电一定时间后,产生的热量会使灭火器启动部件的感温玻璃球受热膨胀破碎,实现启动功能。当小电流通过发热线圈时,由于电流保险丝的电阻小于电热丝电阻,所以电流不会通过电热丝导致装置误启动;只有当额定电流通过时,电流保险丝超出最大限制会熔断,此时电流会通过电热丝,然后发热熔破灭火器启动部件的感温玻璃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发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带发热线圈的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灭火器发热线圈,主要由接线端子1、电线2、电热丝3组成。

电热丝3的两端分别接电线2,并与接线端子1相连构成导电回路,接线端子1接在两电线2之间。

在电热丝3外粘接有塑料线夹4,塑料线夹4对电热丝3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的作用。电热丝3与电线2的连接位置外套黄腊管5,将电热丝3与电线2的焊接点保护起来。电流保险丝8并联在发热线圈的接线端子1上,且电流保险丝8的电阻小于电热丝3的电阻,当小电流通过发热线圈时,由于电流保险丝8的电阻小于电热丝3电阻,所以电流不会通过电热丝3导致装置误启动;只有当额定电流通过时,电流保险丝8超出最大限制会熔断,此时电流会通过电热丝3,然后发热熔破灭火器启动部件的感温玻璃球。

黄腊管5内壁与电线之间最好留有间隙,黄腊管5靠近电热丝3的一侧设置有热缩管6,通过热缩管6将黄腊管5固定,防止黄腊管5晃动。

最好是,电热丝3弯折成开口环,两电线2平行设置,且两电线2的距离小于开口环的半径。

如图3所示,一种灭火器,包含上述的灭火器发热线圈,灭火器发热线圈的电热丝3套在灭火器启动部件的感温玻璃球7上,并通过扎带(图中未示出)将电热丝3的两端箍紧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