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3218发布日期:2019-02-12 22:5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消防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员进行高空灭火及应急救援过程中,当需要紧急自救和他救时,现场却无法实施救援绳索的固定时,能借助窗台进行锚固而紧急下滑的自救与他救设施,但是现有的锚固结构,宽度不可调,无法适应不同厚度的墙壁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倒立的l型固定杆一和倒立的l型固定杆二,l型固定杆一上端折弯的横管一与l型固定杆二的上端折弯的横管二伸缩对接并采用螺钉横穿横管一和横管二锁紧,横管二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的螺纹孔,l型固定杆一和l型固定杆二连接后呈u型结构,l型固定杆一下端的竖管一横向螺旋连接有两锁紧螺钉,锁紧螺钉锁紧时其内端抵靠在墙面上,l型固定杆二下端的竖管二下端部设置有挂环。

优选的,上述竖管一与横管一为可旋转连接,竖管一在横管一旋转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长度大于横管一长度,横管一能够旋转到竖管一内。

优选的,上述横管二与竖管二为可旋转连接,横管二在竖管二旋转一侧设置有缺口,竖管二能够旋转到横管二内。

优选的,上述竖管二旋转为直角后抵靠在角铁上,角铁固定连接在横管二端部。

优选的,上述横管二和竖管二上均设置有旋转收纳后对应的两螺纹孔,两锁紧螺钉能够连接到两螺纹孔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两l型的固定杆可伸缩对接形成u型结构,并采用螺钉将其夹持固定在墙壁上,挂环挂接逃生绳,实现夹持装置的固定和宽度的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墙壁厚度的固定连接,适用范围广,仅需将固定螺钉锁紧两l型的固定杆,操作方便快捷,支撑刚性和强度高,支撑稳定性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2)竖管一与横管一、横管二与竖管二采用可旋转收纳的结构,便于夹持装置的收纳放置,运输移动方便;

3)采用角铁抵靠,提高拐角处的刚性和强度,夹持可靠性更好;

4)设置对应的螺纹孔,便于将两收纳后的l型固定杆采用锁紧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避免丢失,运输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杆一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杆二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倒立的l型固定杆一1和倒立的l型固定杆二2,l型固定杆一1上端折弯的横管一3与l型固定杆二2的上端折弯的横管二4伸缩对接并采用螺钉5横穿横管一3和横管二4锁紧,横管二4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的螺纹孔6,l型固定杆一1和l型固定杆二2连接后呈u型结构,l型固定杆一1下端的竖管一9横向螺旋连接有两锁紧螺钉7,锁紧螺钉7锁紧时其内端抵靠在墙面8上,l型固定杆二2下端的竖管二10下端部设置有挂环12,锁紧螺钉7端部设置尖刺部,便于嵌入墙体中,提高稳定性,锁紧螺钉7连接处的竖管一9处设置有螺纹加固凸台11,提高锁紧螺钉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上述竖管一9与横管一3为可旋转连接,竖管一9在横管一3旋转一侧设置有开口12,开口长度大于横管一3长度,横管一3能够旋转到竖管一9内。

优选的,上述横管二4与竖管二10为可旋转连接,横管二4在竖管二10旋转一侧设置有缺口13,竖管二10能够旋转到横管二4内。

优选的,上述竖管二10旋转为直角后抵靠在角铁14上,角铁14固定连接在横管二4端部。

优选的,上述横管二4和竖管二10上均设置有旋转收纳后对应的两螺纹孔,两锁紧螺钉7能够连接到两螺纹孔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逃生绳夹持固定装置,包括倒立的L型固定杆一和倒立的L型固定杆二,L型固定杆一上端折弯的横管一与L型固定杆二的上端折弯的横管二伸缩对接并采用螺钉横穿横管一和横管二锁紧,横管二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间隔相等的螺纹孔,L型固定杆一和L型固定杆二连接后呈U型结构,L型固定杆一下端的竖管一横向螺旋连接有两锁紧螺钉,锁紧螺钉锁紧时其内端抵靠在墙面上,L型固定杆二下端的竖管二下端部设置有挂环。本发明实现夹持装置的固定和宽度的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墙壁厚度的固定连接,适用范围广,仅需将固定螺钉锁紧两L型的固定杆,操作方便快捷,支撑刚性和强度高,支撑稳定性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天水;邱望标;薛玉;付静;宋沛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