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540发布日期:2019-04-05 20:2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灭火抑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场合,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火灾隐患,传统的火灾扑救方式,需要配备手动灭火器由人工扑救或者呼叫大型消防车。目前,大多数的灭火是需要通过人力来控制,需要人在现场进行控制,导致控制的及时性比较差,信息的传达率比较低,而且,不能及时的控制火势的蔓延,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灭火抑爆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灭火抑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有活动轮,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充电口、电源开关和紧急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位于所述充电口和所述紧急开关之间,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箱体,所述箱体为侧向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开口匹配的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设有拉手,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报警器,所述箱体内设有灭火腔和控制腔,所述灭火腔和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灭火腔的内侧底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灭火机构,所述控制腔的内壁且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中部设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灭火腔的上方设有对称设置的探测器,所述灭火腔的外侧顶端中部设有位于相邻所述探测器之间的指示灯,所述箱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控制腔的上方设有对称设置的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探测器的一侧,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箱门的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显示屏开关,其中,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若干个灭火罐,所述灭火罐的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内穿插有吸管,所述灭火罐的顶端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侧设有气压表,所述固定管的一侧设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内部设有弹片,所述衔接管的顶端设有灭火器阀门,所述衔接管的一端设有喷管一和位于所述喷管一下方的喷管二,所述喷管一和所述喷管二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喷管一和所述喷管二的一端均设有喷头,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摄像头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探测器、所述摄像头、所述报警器、所述紧急开关、所述灭火器阀门和所述指示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上设有若干个喷口。

进一步所述报警器上套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活动轮之间设有衔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轮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衔接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一和所述喷管二上套设有位于所述箱体上的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充电口对设备进行充电,再启动电源开关使得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设置的探测器和摄像头来检测火源,使得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执行指令来控制灭火器阀门打开,并实施灭火,同时打开显示屏开关,使得显示屏进行实时的监控,另外通过报警器将信息进行传播,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力的投入,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以及有效的控制火势的蔓延,有效的减少了资源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侧视图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侧视图二;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灭火机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的原理图。

图中:

1、底座;2、支撑腿;3、活动轮;4、充电口;5、电源开关;6、紧急开关;7、箱体;8、支撑台;9、灭火机构;10、报警器;11、箱门;12、拉手;13、指示灯;14、探测器;15、灭火腔;16、控制腔;17、隔板;18、控制器;19、显示屏开关;20、灭火罐;21、内筒;22、吸管;23、固定管;24、气压表;25、衔接管;26、弹片;27、喷管一;28、喷管二;29、喷头;30、灭火器阀门;31、摄像头;3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灭火抑爆系统。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灭火抑爆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端设有活动轮3,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充电口4、电源开关5和紧急开关6,所述电源开关5位于所述充电口4和所述紧急开关6之间,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箱体7,所述箱体7为侧向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箱体7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开口匹配的箱门11,所述箱门11的一侧设有拉手12,所述箱体7的一侧设有报警器10,所述箱体7内设有灭火腔15和控制腔16,所述灭火腔15和所述控制腔16之间设有隔板17,所述灭火腔15的内侧底端设有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的顶端设有若干个灭火机构9,所述控制腔16的内壁且远离所述隔板17的一侧中部设有控制器18,所述箱体7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灭火腔15的上方设有对称设置的探测器14,所述灭火腔15的外侧顶端中部设有位于相邻所述探测器14之间的指示灯13,所述箱体7的顶端且位于所述控制腔16的上方设有对称设置的摄像头31,且所述摄像头31位于所述探测器14的一侧,所述箱体7远离所述箱门11的一侧设有显示屏32,所述显示屏32的下方设有显示屏开关19,其中,所述灭火机构9包括若干个灭火罐20,所述灭火罐20的内部设有内筒21,所述内筒21内穿插有吸管22,所述灭火罐20的顶端设有固定管23,所述固定管23的一侧设有气压表24,所述固定管23的一侧设有衔接管25,所述衔接管25的内部设有弹片26,所述衔接管25的顶端设有灭火器阀门30,所述衔接管25的一端设有喷管一27和位于所述喷管一27下方的喷管二28,所述喷管一27和所述喷管二28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箱体7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箱体7的外侧,所述喷管一27和所述喷管二28的一端均设有喷头29,所述电源开关5与所述探测器14和所述摄像头31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探测器14、所述摄像头31、所述报警器10、所述紧急开关6、所述灭火器阀门30和所述指示灯13电连接。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喷头29来说,所述喷头29上设有若干个喷口。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报警器10来说,所述报警器10上套设有防尘网。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腿2来说,所述支撑腿2与所述活动轮3之间设有衔接杆。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活动轮3来说,所述活动轮3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衔接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扣。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喷管一27来说,所述喷管一27和所述喷管二28上套设有位于所述箱体7上的固定环。所述控制器18的型号为STC12C5A60S2。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充电口4对设备进行充电,再启动电源开关5使得设备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设置的探测器14和摄像头31来检测火源,使得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8,控制器18执行指令来控制灭火器阀门30打开,并实施灭火,同时打开显示屏开关19,使得显示屏32进行实时的监控,另外通过报警器10将信息进行传播,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力的投入,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以及有效的控制火势的蔓延,有效的减少了资源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