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481发布日期:2019-11-12 22:3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灾害事故中,火灾是一种发生频率高、涉及面广、破坏性大、反响强烈的突发性灾害。由于火灾成因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遇险逃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层建筑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经济与文化的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也直接形成了建筑群密集、人口高度集中的现状。一旦发生突发灾害,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伤亡。救生缓降器的出现,成功的解决了高楼遇险逃生这一难题。

现有的救生缓降器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而且,人落地时的冲击太大,容易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绳、套夹在逃生绳上的夹套以及设置在夹套底部的人体固定装置;所述夹套包括相互扣合的两个夹体,所述两个夹体的后侧通过合页铰连接,前侧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夹体之间扣合程度的锁紧调节装置;所述两个夹体上分别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的两个夹体扣合后,两弧形凹槽之间构成一个供逃生绳穿过的空腔。

优选的:所述锁紧调节装置包括分别焊接在两夹体上的固定插槽、插设在固定插槽内的插片和调节摇把;所述的两个插片,其中一个插片上焊接有调节螺母,另一个插片上焊接有行程支架;所述调节摇把包括调节杆和摇把,所述调节杆的前端设有螺纹结构,末端设有限位块,所述的调节杆穿过行程支架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插槽的底部焊接有挡片,所述插片的底部设有固定锁销对插片与固定插槽进行锁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人体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两夹体底部的连接环和设置在连接环上用于套设在人体腿部的绳套。

优选的:所述行程支架与限位块之间的调节杆上套设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的内侧面设有防滑橡胶垫。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2、使用过程中,下落速度可以随意按需调整,下落初始段可以快速下落,逃离事故现场,落地前则可以减慢速度,避免落地时冲击力太大对身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层建筑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绳1、套夹在逃生绳1上的夹套以及设置在夹套底部的人体固定装置。所述夹套包括相互扣合的两个夹体2,所述两个夹体2的后侧通过合页3铰连接,前侧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夹体2之间扣合程度的锁紧调节装置。所述两个夹体2上分别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的两个夹体2扣合后,两弧形凹槽之间构成一个供逃生绳1穿过的空腔。所述弧形凹槽的内侧面设有防滑橡胶垫16,增大夹套与逃生绳1之间的摩擦。

所述锁紧调节装置包括分别焊接在两夹体2上的固定插槽4、插设在固定插槽4内的插片5和调节摇把。所述的两个插片5,其中一个插片5上焊接有调节螺母6,另一个插片5上焊接有行程支架7。所述调节摇把包括调节杆8和摇把9,所述调节杆8的前端设有螺纹结构,末端设有限位块10,所述的调节杆8穿过行程支架7与调节螺母6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插槽4的底部焊接有挡片11,所述插片5的底部设有固定锁销12对插片5与固定插槽4进行锁紧固定。采用锁紧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方便逃生绳与夹套之间的组装;二、使用时,能够随意调节人体下落速度,下落初始段可以快速下落,逃离事故现场,落地前则可以减慢速度,避免落地时冲击力太大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述人体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两夹体2底部的连接环13和设置在连接环13 上用于套设在人体腿部的绳套14。

所述行程支架7与限位块10之间的调节杆8上套设有垫片15。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简述如下:

使用前,打开固定锁销12,使插片5及调节摇把与固定插槽4分开,将逃生绳1一端的绳体放至两夹体2之间,扣合两夹体2,并将插片5插入固定插槽 4内,转动固定锁销12对插片5与固定插槽4进行锁紧固定,然后转动摇把9 使两夹体2夹紧绳体。将逃生绳1安装夹套一端固定在室内预先安装好的固定架上或任何稳固的支撑物上。

使用时,将逃生绳1的另一端从窗口或平台投向楼外地面,将绳套14套在腿部,一手抱紧夹套,另一手握紧摇把9,由窗口或平台面向墙壁慢慢跳落。跳落至室外后,慢慢转动摇把9调节两夹体2对逃生绳1的锁紧程度,夹套与人体在重力作用下沿逃生绳1缓慢滑动至地面。下落过程中,用腿蹬墙壁,控制人体和墙壁的距离,避免擦伤。人体落地后,将绳套14由腿部拆下,离开现场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